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1、《建筑十书》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作,在建筑学术史上的地位独一无二;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它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2、帆拱:拜占庭建筑中的代表结构体系;它是指在穹顶水平切口和四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代表建筑为圣索菲亚教堂3、“少就是多”:1928年,由密斯提出;以结构的少换来功能的多和空间变化的多;以形式被净化后的少换来百看不厌的多;代表作品有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4、粗野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设计倾向;其特点是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他们的粗鲁组合;代表人物有柯布西耶代表建筑有马赛公寓、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

5、雅典卫城:古希腊纪念希波战争胜利在雅典一座孤立的小山岗上修建;由卫城山门、胜利女神庙、帕提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等建筑组成;各个建筑居于不同的位置上,考虑到游行庆典时的视线;卫城整体构图和布局自由,各建筑间形成呼应对比,突出帕提农神庙的主体地位;其中帕提农神庙是古希腊多立克柱式最高成就的代表,伊瑞克提翁则其代表着爱奥尼柱式。

6、哥特建筑:中世纪西欧代表建筑形制;它的结构特点为:使用过骨架券作为拱顶承重构件;使用飞券抵挡中厅十字拱起脚处侧推力;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拱和尖券;代表建筑为巴黎圣母院。

7、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制品,追求自然及手工艺制品的艺术效果;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代表作有韦布设计的“红屋”;其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对后来的新建筑有一定的启发。

8、典雅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流行于美国的一种设计倾向;其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代表人物有斯通、雅玛萨奇等;代表建筑有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等。

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密斯流动空间,通常指的是德国现代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所设计的建筑空间风格,以及他所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流派。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强调极简主义、几何形状、开放空间和材料的坚固性。

密斯流动空间的特点包括:
1.开放性和透明性:密斯的建筑空间通常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使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界限消失,创造了广阔、透明和连贯的空
间感。

2.极简主义:密斯的设计理念强调极简主义,简化建筑元素和结
构,强调几何形状和线性排列。

3.开放平面布局:密斯的建筑常常采用开放平面布局,取消内墙
或采用可移动隔断,以实现多功能和灵活的空间。

4.优质材料:密斯强调使用高质量、坚固的材料,如钢、玻璃和
大理石,以创造持久和精致的建筑。

5.独特的比例和对称:密斯的建筑以精确的比例和对称为特征,
使空间和建筑元素看起来平衡和和谐。

6.平整屋顶:密斯的建筑通常采用平整的屋顶,强调水平线,营
造简洁而现代的外观。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和文化建筑中。

密斯·凡·德·罗的作品包括巴塞罗那
椅、塞尓达大厦、芝加哥联邦广场等标志性建筑,他的设计理念成为现代建筑的典范之一,强调了简约、功能性和美学的统一。

建筑史名词解释

建筑史名词解释

1、解构主义是一个具有广泛批判精神和大胆创新姿态的建筑思潮,它不仅仅质疑现代建筑,还对现代主义之后已经出现的历史主义或通俗主义思潮和倾向都持批判态度,并试图建立关于建筑存在方式的全新思考。

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

它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2、风格派产生于荷兰,是二十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立体派的分支和变种,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组成的构图效果。

又被称作“新造型主义派”或“要素主义派”。

3、表现主义(亦称表现派)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于1910年前后趋于成熟。

表现主义画家重个性、重感情、重主观需要,设想通过外在表现、扭曲形象或强调某些色彩,把梦想世界显示出来,以引起观者情绪上的激动。

表现主义建筑师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

最能代表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是由门德尔松1920年设计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4、包豪斯的教学特点:(1)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2)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4)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5)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

5、“少就是多”是密斯•凡•德•罗努力追求的结构逻辑和自由分割空间在建筑造型中的体现的高度概括。

寓意在两个方面:(1)结构上: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讲究结构逻辑,使产生没有屏障或者屏障很少的建筑空间;(2)建筑艺术造型上: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没有任何多余东西的只有直线、直角、长方形和长方体组成的几何形构图。

6、草原式住宅以美国西部地方建筑的自由布局为基础,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在建筑的布局、形体、以至取材上,特别注意同周围自然环境的配合,并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创造了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

这类住宅大多坐落在郊外平坦的草地上,周围是树林,用地宽阔,环境优美。

7、密斯风格: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盛行于美国,以“少就是多”为理论依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模数构图”为特征。

名词解释全

名词解释全

名词解释1、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2、先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年代,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的建筑。

3、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在英国为中心、以小资产阶级意识兴起的发扬个性、提倡天性的建筑形式。

4、折衷主义:19世纪上叶~20世纪初,欧美盛极一时的建筑形式,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样式,也称“集仿主义”。

5、分离派:1897年,一部分人从维也纳学派中分离出来,成立“分离派”,声称要与过去的传统决裂。

主张造型简洁、常用大片的光墙和简单的立方体,只有局部集中装饰6、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以比利时布鲁塞尔为中心,以在绘画、装饰及建筑上创造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艺术风格特点为目的的运动。

特点:①极力反对历史样式②主张采用新的简化建筑装饰题材并大量使用易于制作曲线的生铁构件③主要特征表现在室内。

6、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特点:高层建筑、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立面。

7、草原式住宅:20世纪初,赖特在美国中部地区地方农舍的自由布局基础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创造了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

特点:①在造型上力求新颖②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③平面常作成十字形④层高一般较低,出檐又大,室内光线往往比较暗淡⑤惯用水平线条⑥起居室开窗较大,以保持与自然界的接触⑦屋面坡度平缓,外墙多为砖石本色,与自然协调一致8、德意志制造联盟:为了使后起的德国商品能够在国外市场上和英国抗衡,1907年出现了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全国性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建筑观:建筑的工业化生产,提出使用新材料、新结构,并在建筑形式当中体现出来9、表现主义:20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首先产生了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戏剧。

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型来表现或象征某些思想情绪或某种时代精神10、未来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发源于意大利的流派。

建筑空间认知 密斯凡德罗流动空间

建筑空间认知 密斯凡德罗流动空间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

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流动空间地主旨是不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地存在,而是把它看做一种生动的力量。

在空间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地进行体量组合,而是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

为了增强流动感,往往借助流畅的极富动态的、有方向引导性的线型,从而创造一种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整体空间效果。

巴塞罗那德国馆,"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从这座存在时间很短的建筑中你都能体会到或预测到。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流动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室内空间敞开,其封闭感得以消解,并与室外产生联系;二是室内不同空间之间的界定模糊,过渡自然,这些空间都是流动的或是处于过程中,可以伴随着功能或情感的需要随意安排。

流动空间使得景观成为生活空间的一部分,使建筑和自然间的差别仅限他们的尺寸不同以及是否带有顶盖。

不确定和不断变化是这种不同以往的空间所带来的体验。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德国馆的流动空间仅限于同层平面内,属于水平空间的“流动”。

——密斯·凡·德·罗的“流动空间”流动空间巴塞罗那德国馆在总体上给人一种印象,即完全被格网所控制,这种印象应该来自于地面石材铺装。

地面格网对于板片构件并不具有绝对的控制作用,或者说这些板片构件本身就是自由的,可以把这种处理手法理用板片构件组织流动空间将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图的柱子,屋顶投影线等元素消隐掉,只保留板片构件(如图3),他们以一种非常自由的方式相互垂直布局,彼此之间互相独立。

由于板片构件组织的空间被解放了,不在封闭的同时也不再拥有明确的边界,这些不被清楚明确地界定的空间在各个板片德国馆的板片构件十字钢柱平面图为了进一步消解柱子的建构意义,密斯使用了十字形截面的柱子,十字柱在空间意义上独立于墙体,后者则融入墙体并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试论流动空间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流动空间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流 动 空 间同时 也被玻 璃 外墙 引 向花 园 , 强 了室 内外 加
空 间 的联 系 ( 2 。 图 )
此, 关于建筑的空间形式探讨在园林设计中可 以借鉴 并得 到 很好 的 应 用 。流 动 空 间 ( l igsae 是 西 Fo n p c ) w
方 现代 建筑 中影 响最 为 广泛 而深 远 的空 间形式 之一 。 建 筑 中流动 空 间 的使用 创造 了相 互渗 透 、 相互 流动 的
收 稿 1期 :0 7 1 t 3 20 - 一O 0 修 回 1期 :0 70 -5 3 20-3 0
的空 间感受 。
密斯的流动空间不但应用于建筑室内, 在室外建 筑群的城市空间中也有类似 的应用 , 例如多伦多的多
米 尼 中心 ( o ii er) 蒙 特 利 尔 的 韦 斯 特 蒙 广 D mno C t , n e
个 已有 大空 间采 用 墙体 等元 素 的分 隔而 形 成 的相互 联 通 的各 室 内外 空 间 。这 些 空 间 相 互 穿插 , 分 又 又
合 , 截然 界 限 , 没 以形成 丰 富 多变 的视 觉 效 果 和 流 动
私密性 , 底层则以简洁的几道隔墙划分为 4个互相联
系 的空 间 : 书房 、 客厅 、 厅 、 餐 门厅 。底 层 内部 开 敞 的
空 间形 态 , 使人 们对 空 间 的认 识 达到 新 的境界 。本 文
探 讨 了流 动空 间对 园林 设 计 的启 示 以及 在 园林设 计 中 Nhomakorabea运 用 。
1 密斯 的流 动 空 间
建 筑 中 的流 动 空 间 是 密 斯 ( uwgMi a e Ld i e vndr s R h) 2 oe 在 0世 纪 2 代所 创造 的概 念 。这个 概念 的 0年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要素与理念分析-密斯凡德罗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要素与理念分析-密斯凡德罗

03
历史意义
该馆是密斯凡德罗的成名之作,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里程碑,对后来的
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塞罗那住宅区
设计理念
巴塞罗那住宅区是密斯凡德罗为 了解决城市住房问题而设计的项 目,其理念是将住宅与自然环境 相结合,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空 间。
建筑特点
住宅区内的建筑采用了开放式结 构和简单的几何形状,注重采光 和通风,同时与周围的绿化景观 相融合。
运用水景元素,如水池、喷泉等, 增加室内湿度,提供视觉享受。
室外景观设计
01
02
03
室外绿化
大面积的绿化带和植被覆 盖,提供自然生态的室外 环境。
室外空间布局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营 造出开放、私密、半私密 等多样化的室外空间。
室外景观小品
设置雕塑、座椅、照明等 小品,提升室外景观的品 质和观赏性。
历史与现代的结合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密斯凡德罗运用了现代主义的 设计理念,如开放式空间、流动的线条和简洁的外观,同时融入了传统的建筑元 素,如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的使用,以及西班牙传统建筑的拱形结构。
这种设计手法使德国馆既具有现代感,又与周围的历史建筑相协调,成为巴塞罗 那城市历史与现代发展的见证。
要点一
总结词
“少即是多”的理念是密斯凡德罗设计哲学中的核心思想 ,在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通过最 简单的材料和结构,实现了建筑的功能性和美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密斯凡德罗运用了大量的钢架和玻 璃结构,这些材料不仅质地坚固、耐久性好,而且能够充 分展现建筑的结构美。同时,他通过精确的计算和设计, 使得这些材料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建筑 的形式美。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简洁、 明快,也使得建筑的造价更加经济、实用。

剖析流空间的概念、特征、结构及反思

剖析流空间的概念、特征、结构及反思

剖析流空间的概念、特征、结构及反思曼纽尔·卡斯特于 1992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召开的“新城市主义”会议上提交的论文《The Space ofFlows:A Theory of Space in the Informational Soci-ety》中最早提出流空间(Space of Flows)的概念,指出“流空间是通过流来共享时间的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

”〔1〕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的发展,人们交换、处理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经济社会活动不完全受限于距离,时空观念也正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场所空间(Space of Place)向流空间(Space ofFlows)转变。

在对空间转化的认识过程中,部分学者将流空间与密斯所提出的“通用空间”(UniversalSpace)和“自由流动空间” (Free-flowing Spaces)相混淆,对于流空间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背景缺乏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试图在梳理当代空间观念脉络的基础上,重点剖析流空间的概念、特征、结构,进而反思流空间对信息时代空间建构的价值所在。

一、认识空间的维度对于空间的概念,存在着一些共识性的经典解释。

《辞海》对空间的解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指广义的宇宙空间;二是指太空和外层空间;三是指与时间共同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四是指一定的范围。

〔2〕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空间是事物的包围者,但不是事物的组成部分。

〔3〕牛顿则认为空间是相对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是一种参考框架或坐标系统,空间不受时间和其中事物的影响。

〔4〕长期以来,关于空间的争论不断,不同哲学立场对空间的解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比如:海德格尔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到,空间可视为容器,其空间特性是不可分性和方向性。

享利·勒费弗尔(Henri Lefebvre)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提出空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过程,是空间中的主体和周围环境间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导语:
密斯流动空间是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所提出的概念,他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

密斯以简约、功能、美学等理念塑造了众多标志性的建筑作品,密斯流动空间也成为他设计原则的精髓之一。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密斯流动空间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密斯流动空间的概念
密斯流动空间是指建筑内部区域没有明确界限的设计手法。

它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划分方式,使得空间在功能和视觉上具有更大的连续性和流动性。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往往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人们在空间内自由地流动和交互。

二、密斯流动空间的特点
1. 开放性与连续性
密斯流动空间强调开放性和连续性。

通过去除墙壁、隔间和其他空间
隔断,创造出一个开放的整体空间。

这种设计手法使得空间在视觉上
延伸,让人们的视线和活动可以自由流动,形成一种通透的开放感。

2. 功能与美学的融合
密斯流动空间注重功能和美学的统一。

空间的布局和家具的安排都要
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要考虑美学效果,使得空间既舒适实用,又具有艺术性和美感。

3. 简约与精致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风格通常以简约为主。

建筑材料的选择、家具的
设计都追求简洁而精致的效果。

通过精心的细节处理,使得整个空间
呈现出简洁、大气的美感。

三、密斯流动空间的应用领域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建筑项目中,特别
是办公楼、展览馆等公共建筑的设计中。

1. 办公楼
办公楼是一个需要灵活空间的场所。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特点能够满足办公楼内不同需求的空间划分,同时给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开放的工作环境。

2. 展览馆
展览馆作为展示艺术品和展览的场所,需要提供灵活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可以帮助展览馆实现空间的多功能性和流动性,使观众在展览中能够自由地浏览和欣赏。

四、对密斯流动空间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为一种建筑设计理念,密斯流动空间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个人认为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空间的舒适性和功能性,使人们在空间中感受到自由和流动的美好。

密斯流动空间的简约、开放的设计风格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于简约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总结:
密斯流动空间是现代主义建筑中的重要设计概念之一,它通过开放性和连续性的设计手法,创造了一个具有流动性和舒适性的空间环境。

在办公楼、展览馆等场所的设计中广泛应用。

个人观点上,密斯流动
空间的设计理念符合现代社会追求简约和舒适生活的理念,能够提升
建筑空间的功能性和美感。

参考资料:
1. "Understanding the Open Plan Space of the Farnsworth House",by ArchDaily
2. "The Barcelona Pavilion: Mies van der Rohe's Ic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by The Guardian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是以简约、开放为基础,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有效地提升建筑空间的舒适性和
功能性。

这种设计风格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于简约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1. 开放性的设计:
密斯流动空间追求开放和连续性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隔断和分割方式。

建筑内部的空间被打开,形成一个通透的整体,增加了空间的流
动性和灵活性。

这种设计概念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还
可以促进人们的交流和互动。

2. 流动性的美感:
密斯流动空间注重建筑形式的流线型设计,强调线条的流动性和曲线
的美感。

建筑内部的布局和家具的摆放都追求流线型设计,使整个空
间看起来更加流畅和和谐。

这种美感让人们在空间中感受到自由和流
动的美好,创造出一种舒适和放松的氛围。

3. 功能性的提升: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注重功能性的提升。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灵活的空间规划,建筑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办公楼的设计中,密斯流动空间可以提供开放的办公区域和私密的会议室,同时还可以提供休息和交流的空间。

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员工的活动空间,提升办公效率和舒适度。

在现代建筑中,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芝加哥的法恩斯沃斯宅邸和巴塞罗那展览馆都体现了这种设计理念的精髓。

这些建筑以其简约、开放和流动的设计风格,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并在建筑界获得了高度评价和认可。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以简约、开放和流动为核心,通过创造舒适和功能性的空间环境,使人们在其中能够感受到自由和流动的美好。

这种设计风格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简约和舒适生活的追求,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空间的功能性和美感。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赞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