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去向何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分析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佳片回顾”等栏目,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搜集历史资料,进行历史背景分析,培养学生复述历史事件,把握历史事件基本要素的能力。

2、利用史料,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依据时代背景,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巧用材料,设问题,对比分析列宁与马克思建设社会主义的依据不同,从而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感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震撼了世界。

2、通过对列宁、马克思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同措施,结合俄国实际,认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课堂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背景创设:老师以一个导演的身份来海选演员,演绎1917-1925年俄国的这段历史,带着学生回归这段历史,奠定一定的历史情感。

二、自主预习检测:了解各个子目大概的内容,学生根据自主预习自己讲述。

三、导学新课:(一)“二月革命”问题一:猜测俄国的国情: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问题二:情景创设:一战给这样的俄国带来了什么……全国男丁一半,约1500万人入伍。

战场上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枝,伤亡数百万人。

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几乎崩溃粮食供应紧张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提出问题:作为俄国人民的一份子,面对此情些景,你有何感受?你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问题三:情景创设:临时政府最终会给俄国人带来什么呢?土地、面包、和平能得到满足吗?(展示图片《七月流血周》提出问题:作为俄国民众的一份子,面对此情些景,你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过渡:接着学生将民主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说法,引出阿芙乐尔号的图片,就是这里的炮声震撼着世界(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1、解释“阿芙乐尔号”的含义2、“讲述十月革命的事”:训练学生把握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复述历史事件。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word教案 (1)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word教案 (1)

俄国向何处去
一、教学目标: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三、教学过程:(多媒体课型)
1.导入:由一战导入,引入一战时期俄国社会状况,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2.引领:十月革命后,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世界上其他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3.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4.检测:学生预习目标达成检测(《学习手册》内容)
5.补充:利用本课图片、材料对预习内容简单的重复,加深学生印象。

6.小结:结合预习内容概括构建本课知识结构
7.方法:总结介绍学习目标的记忆方法(数字记忆法)
一个人物,一场革命,两种政策
8.巩固:学生把知识点背诵3分钟(多媒体展示)
9.探究:针对本课重点和难点,利用各类史料尽量把设计的问题简单化,对相关知识点
的解释通俗易懂,语言精练,贯穿情感渗透。

①结合图片、材料了解并记忆事件涉及人物、地点和地位
②结合俄国社会环境和政策内容讲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涵以及作用,并联系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进行讲解,得出认识。

10.小结:对本课知识内容的小结和情感的升华。

11.巩固:通过适量的练习,巩固本课学生所学。

四、教学反思:。

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教案

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优教案

《俄国向哪处去》教课方案课程标准简述俄国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略,认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生及其重要意义。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研究。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经过对十月革命成功进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出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经过对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剖析,使学生认识:新经济政策的拟订与实行切合当时苏俄的国情,表示列宁找到了一条落伍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门路。

过程与方法经过指引学生剖析、评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升学生全面、辩证地评论历史问题的能力。

经过“倾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 “佳片回首”等栏目,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收集历史资料,进行历史背景剖析,培育学生收集并办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定,十月革命开拓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举办故事会,叙述列宁的故事,学习列宁在研究社会主义道路方面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成功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论,研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门路。

教课准备.提早部署学生收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资料。

.指导学生借助“倾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和“佳片回首”等形式办理资料并展现、沟通。

.教整理有关内容制作教课件。

教课方法.用多媒体,通像、片制造情境,学生感觉。

.通“倾听‘阿芙号’的”和“佳片回”等形式,使学生参加到教课活中,学生行合作学,促进学生行自主性学。

教课程一、“倾听‘阿芙号’的”:听我同学中有多事迷,你听“阿芙号”巡洋?生:(展现自制件)“阿芙号”巡洋是有名的有革命念意的巡洋,造于年,米,米。

“阿芙”意“拂晓”或“曙光” 。

在神里,“阿芙”是司晨女神,她醒人,送来曙光。

:介得很,大家知道艘神里人呼“拂晓”和“曙光”的,史的展做出了什么献?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从里出的。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教案.doc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教案.doc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课程标准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

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重点和难点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

难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哪一年结束的?产生了什么后果?学生答后归纳: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奥匈帝国瓦解,德国发生起义而宣布投降,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看材料:“俄国在一战的状况”。

(一战将俄国推向全面崩溃的边缘,俄国人民处境堪忧,俄国的未来何去何从?)自主探究一、“二月革命”1、“二月革命”时间?2、“二月革命”结果?3、革命的性质?3、革命后的形势?4、新目标的确立?学生阅读教材,老师在学生回答时作指导归纳。

师:人民群众将矛头直指腐朽的沙皇专制统治,1917年3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通过大规模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300多年的统治。

【提问】掌握实权的是哪个政权?师: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是由于当时工农群众缺乏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所以真正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提问】两个政权会长期并存吗?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对外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公开镇压革命群,没有实现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

所以: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只是一个过渡现象,不可能长期维持。

在这种情况下,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布尔什维克党的伟大领袖列宁归来,继续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初中历史]俄国向何处去教案2 北师大版(1)

[初中历史]俄国向何处去教案2 北师大版(1)
三、“退一步,进两步”
展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具体内容”
1918年.同盟国战败,1917年俄国退出战争
二月革命的爆发
学生阅书讨论得出:两个政权并存
学生看图
学生简介这只军舰
学生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阅读课文,由1—2名学生简述经过及成果,激发历史兴趣,培养阅读归纳口头表达能力
曲折性和复杂性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观看照片,领略伟人的创新精神,不拘一格,实事求是的作风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俄国向何处去》教案
课题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执教者
本溪市第二中学王琛
教学重点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新经济政策
教学难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课:从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入手,指出正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将这一伟大理论成功地付诸实践,引出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的照片,并以次为起点展开全文。
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出示课件图片“起义者冲击冬宫”“列宁宣布新政府的成立”“十月革命的欢乐场面”
教师给予肯定
出示有关毛泽东斯大林评价十月革命的意义的资料
小节:十月革命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制度,由理想变成了事实,具有世界性意义
过渡: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崭新的苏维埃Leabharlann 国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讨论为什么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阅读“每课一得”,了解苏维埃
学生分两组:表演党内对新经济政策持反对观点的人和支持观点的人对峙,在辩论中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教案5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教案5

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内容简介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打破了资本主义列强一统天下的局面。

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苏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迅速实现了由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的转变,作为一个工业强国在世界上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体系。

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建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维持了彼此之间的脆弱和平。

1929—1933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爆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风雨飘摇。

面对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由政府调控社会生产,逐步摆脱了危机的影响。

而德、意、日却走上法西斯道路。

■课标链接●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

●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策略指导●比较两个革命,知道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区分两个政权和两个政策,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形成不怕困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

●阅读图表和图片,感受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树立热爱祖国、顽强拼搏、勇于登攀的信念;联系新经济政策,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

●列表归纳《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比较一战前后欧洲的地图,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脏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认识帝国主义外交的基本准则是“弱国无外交”。

俄国向何处去教案

俄国向何处去教案

俄国向何处去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十月革命的时间、领导者、革命任务、经过、结果;实
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全面、客观的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新经济
政策的历史作用;
3.通过学习,感受十月革命的伟大力量,改变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学习
列宁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新经济政策
【难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教案 北师大版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教学目标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教学重难点重点:1.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

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难点:1.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2.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世界现代史部分的内容。

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的历史;也是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人类社会在这近百年间取得的最主要成就之一就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开始出现并得到发展。

(出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图片)你们听说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吗?“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从“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发出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重温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一起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推进新课一、二月革命——俄国向何处去1.二月革命设问: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爆发于何时,结果如何?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时间1917年3月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局面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2进一步提问:人民革命的要求,或者说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后来被称为《四月提纲》。

报告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十月革命的胜利1.十月革命的经过(1)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在基本了解了十月革命的过程后,请学生试着将经过编成绘声绘色的小故事,然后讲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俄国向何处去》教案(3)

《俄国向何处去》教案(3)

《俄国向何处去》教案〖课程标准〗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十月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佳片回顾”等栏目,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搜集历史资料,进行历史背景分析,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举办故事会,讲述列宁的故事,学习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教学准备〗1.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资料。

2.指导学生借助“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和“佳片回顾”等形式处理资料并展示、交流。

3.教师整理相关内容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1. 用多媒体,通过录像、图片制造情境,让学生感受。

2.通过“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和“佳片回顾”等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通过分析《海燕》这篇文章,请想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生:沙皇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

师:由于一战中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人民反战争、反饥饿、反专制的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

第一课 俄国向何处去 教案

第一课 俄国向何处去  教案

第一课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十月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俄国十月革命造就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过程与方法
1.观看视频、结合材料了解史实。

2.通过组织学生对“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讨论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学习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①十月革命背景;②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教案6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教案6

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要点、实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培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教学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教学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导入新课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导入新课的学习。

简介单元内容,板书课题:俄国向何处去二、布置学生自学,了解大意三、导学课文(一)“二月革命” 1、革命前的形势分析革命前俄国的形式2、二月革命什么是二月革命?3、二月革命后的形势是怎样的?(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1、十月革命的经过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世界历史进程、人类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三)“退一步、进两步” 1、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2、为什么要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回顾加速一战束的事件,新课教学:一、“二月革命”1.革命前的形势沙皇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人民反战争、反饥饿、反专制的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

而且俄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向何处去》说课稿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向何处去》说课稿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向何处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俄国向何处去》。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㈠教材地位:《俄国向何处去》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世界无产阶级探索建立社会主义的开始。

㈡教学目标:课标要求: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要点、实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㈢导学重难点、重点: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难点: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二、学情分析和教学法设计:㈠学情分析:在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课内容,了解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度,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

充足的知识储备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㈡教学法设计: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情,借助多媒体课件增强现实感,采用“问题导学、合作探究”五环节教学模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穿插使用讨论、指导阅读和比较法。

三、教学流程:㈠导入新课:由《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导入新课学习。

㈡在“自主学习”环节,明确学习目标,布置学生依据《导学提纲》自学,了解掌握基础历史知识。

㈢通过提问、题目反馈等形式,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为下步导学提供依据。

㈣在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在“二月革命”一目中:学生阅读教材,分析二月革命前俄国的形势、二月革命和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教学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教学案 北师大版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是:( )
A、1917年二月革命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C、1789年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首先是在下面的哪座城市在取得了胜利( )
A、列宁格勒 B、斯大林格勒 C、莫斯科 D、彼得格勒
3.俄国十月革命的纪念日是( )
A.10月1日B.10月7日C.11月6日D.11月7日
(3)材料中的“无产阶级国家”的名称是什么?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时间:1917.11 列宁领导
十月革命 结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意义: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的社会主义探索
“新经济政策”
七、作业布置 见学案第1课Βιβλιοθήκη 个性复备教学反馈: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后果分别是什么?
【导入】一战将俄国推向全面崩溃的边缘,俄国人民处境堪忧,俄国的未来何去何从?
二、展示目标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时间、领导者、经过、性质和历史意义。
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时间、内容;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三、自主探究
把自学提纲写在黑板上,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学习,学习过程分为如下三步:①独立学习;②组内交流、讨论;③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回答问题
课 题: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教学目标: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时间、领导者、经过、性质和历史意义。
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时间、内容;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
教学难点:新经济政策的启示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练习:课件展示,精选历年中考选择题强化训练;截取中考非选择题目中新经济政策相关题目精选1题布置作业。
2.“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学生集体阅读课文相关段落,了解起义的经过。起义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3.设置疑问:十月革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什么影响?共同探究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教学活动2
(二)展示学习目标,把握新课重点
1.课件展示(大屏幕):了解课标要求,有目的的去学习。学生集体诵读教学目标,形成初步印象。
2.分析课表要求,揭示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教学活动3
(三)俄国去向何处——二月革命
1.回顾一战,了解二月革命的爆发:一战将俄国推向全面崩溃的边缘,大规模的人民革命运动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
3.3.导入新课:俄国作为一战参战国我们来看战争给它带来了什么?
4.(1)全国男丁一半,约1500万人入伍。
5.(2)战场上接连失利,丧失波兰、立陶宛的大片土地,伤亡数百万人。
6.(3)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几乎崩溃。国家外债从1913年的88亿增加到500亿卢布。
7.4.俄国去向何处:一战毁灭性影响,沙皇专制统治腐朽,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工人士兵中影响巨大,俄国将去向何处?
4.表格比较:要求学生建立表格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同。仔细对比不难发现二者内容是截然相反的,初步认识新经济政策就是恢复商品经济。
5.材料展示:我们正在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列宁材料中的错误指什么?进一步体会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高贵品质。
2.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培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较能客观分析历史事件,也初步具备了简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鉴于此,九年级世界历史学习侧重于知识的趣味性和浅显性,以课标为纲,教材为本,尽量避免知识的系统化与成人化。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6.设置疑问: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7.课件展示: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教学活动7
(七)资料扩展——列宁
1.图片展示:列宁与十月革命(一组油画)。
2.边欣赏边体会:伟大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
教学活动8
(八)小结与练习
1.知道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十月革命意义与新经济政策内容作用)体会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学习伟大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
2.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新经济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要点、实施的意义;
4.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方案
山西省柳林县成家庄示范初中李瑜
课题名称
《俄国向何处去》
科目
初中历史
年级
九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山西省柳林县成家庄示范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
2.学生对于世界历史很陌生,虽然在八年级下册涉及了世界古代史的部分知识,但学生大多掌握不是很透彻。作为乡镇中学的学生,世界史可以说是从未涉猎的,甚至一些最基本的地理常识都不知道,教学难度比较大。
2.设置疑问,引发思考:列宁回国与俄国革命有着怎样的关系?
3.图片展示,七月流血事件:简单介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内外政策,对内镇压工人运动打击排挤苏维埃,对外继续进行反人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4.俄国去向何处?
教学活动5
(五)十月革命
1.视频展示,再现历史(大屏幕):世界现代史俄国十月革命。真实再现历史,了解7月流血事件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大肆屠杀和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列宁确定了进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2.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教学资源
1.视频(网络下载)凡尔登战役
2.视频(网络下载)十月革命
3.自制多媒体课件《俄国去向何处》
4.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常规教学的黑板粉笔环境。
教学活动6
(六)“退一步,进两步”——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设置疑问:列宁是怎样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什么是“共产主义政策”?它能长期推行吗?使学生初步认识为巩固政权,打败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反扑,苏俄被迫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课件展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危害。
3.课件展示:图片列宁及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俄国去向何处》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1.1.视频播放(大屏幕):一战实录凡尔登战役。真实再现历史,感受战争给交战双方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凡尔登绞肉机)
2.2.设置疑问,引发思考:这些灾难又对参战国造成怎样的影响?(1)人员的伤亡;(2)随之而来劳动力的短缺;(3)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崩溃。学生很容易在教师引导下回答出这些。
2.认识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俄国再次面临着去向何处的重大抉择。
教学活动4
(四)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1.图片展示(大屏幕):列宁从瑞士通过德国和芬兰回到俄国;在去彼得格勒的火车上计划武装起义;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后,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士兵集合在火车站前面的广场上,热烈欢迎自己的领袖归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