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手册材料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全套 -文档资料
上篇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 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主要症状
气虚血瘀 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伴神疲乏力
阴虚瘀阻 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伴有头晕、口干、腰膝酸软、 舌红无苔
二、单方验方
1、皂角膏 皂角60克,陈醋少许。将皂角去皮研细末,用陈醋少许,调 成膏状,治疗中风后遗症口眼歪斜,口眼向右斜者贴左面,向左
斜者贴右面,一日2次,连贴5日,勿入眼内。 2、黑豆膏 黑豆适量,将其洗净加水煮汁,煎至稠为饴膏状,用时先含
上篇
2 咳嗽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上
呼吸道感染等,临床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
外邪犯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入 还是邪自内生,均影响到肺,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5、杏仁萝卜汤
苦杏仁(打碎)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切块,水
煎服,可加少量白糖,每日1~2次。散寒化痰止咳,治疗风寒咳嗽。
上篇
三、简易治疗技术 1、刮痧法 刮痧部位:颈部(大椎)、背部(风门、肺俞)、胸部(膻中、中 府)各1~2分钟。 2、穴位按摩法 按揉天突穴3分钟,按揉肺俞、膻中、风池穴各2分钟,敲打 后背2~3分钟。 四、中成药治疗
上篇
三、简易治疗技术 1、拔火罐法 在颈椎、胸椎附近选则大椎、大杼、肺俞拔罐,拔罐后留罐 10~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刮痧法 沿颈椎、胸椎两侧(即风池、大椎、风门、肺俞部位)及肩胛 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各1~2分钟。适用于风热感冒。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常见证型 风寒咳嗽 风热咳嗽 燥热咳嗽 痰湿阻肺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手册
目录1.点按少泽穴治疗落枕2.针刺人中穴配合动留针术治疗急性腰扭伤3.隔姜灸背腧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循经灸疗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5.针刺肩痛穴配合动留针术治疗肩周炎6.膝三穴温针灸治疗髌骨软化症7.治疗闭合性损伤及痹症的中药“生玉真散”8.腹腔镜术后大承气汤和八珍汤的临床应用9.扳法治疗急性期骶髂关节小错缝10.徒手刮痧法(屈指推拿)治疗寒湿感冒11.姜泥、温针灸治疗寒湿性膝关节炎12.苍龟探穴法治疗肩周炎13.多功能灸具的临床应用14.苍耳子散分型塞鼻治疗鼻炎技术点按少泽穴治疗落枕疾病简介:落枕,又称失枕。
是由于颈项部软组织劳损,扭挫,受寒,头部姿势不良等原因,导致颈项部某些肌肉痉挛而产生疼痛。
患者颈部功能活动受限,斜颈,颈部僵硬等一系列症状。
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高。
颈型颈椎病有类似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及要点:1.急性发作,多见于青壮年。
2.颈项相对固定在某一体位,某些患者用一手扶持颈项部,以减少颈部活动,缓解症状。
3.颈部疼痛,动则痛甚。
4.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如左右旋转、左右侧弯、前屈与后伸等活动。
5.颈部呈僵硬状态,活动受限往往限于某个方位上,强行使之活动,则加重症状。
6.肌痉挛伴压痛:胸锁乳突肌痉挛者,在胸锁乳突肌处有肌张力增高感和压痛;斜方肌痉挛者,在锁骨外1/3处或肩井穴处或肩胛骨内侧缘有肌紧张感和压痛;肩胛提肌痉挛者,在上四个颈椎棘突旁和肩胛骨内上角处有肌紧张感和压痛。
适应症:落枕,颈椎病(颈型)。
禁忌症:1. 孕妇禁用。
2. 少泽穴皮肤附近皮肤有破损者禁用。
治疗方法简介:1. 体位:患者取坐位,确不能坐者可取卧位。
2. 点按部位:一侧或两侧少泽穴。
3. 手法:用大拇指点按少泽穴3~5分钟,刺激由轻至重或由轻至重由重至轻,同时嘱患者作颈部的左右旋转及前后运动。
4. 疗程:一般一次即可缓解,若症状较重,可每日一次或一至三次。
技术关键环节:动作结构:受术者根据需要取卧位或者坐位,但令受术部位放松,不要紧张。
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手册体例模板
XX科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手册一、中风恢复期(一)风痰瘀阻型1.症候要点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偏身麻木,口眼歪斜,伴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适宜技术2.1艾灸疗法选穴:百会、下关、三阴交……,可循经灸操作方法(流程):见附件1注意事项:见附件2禁忌症:见附件32.2拔罐法选穴:肩髃、曲池、合谷、居髎、环跳……操作方法(流程):见附件1注意事项:见附件2禁忌症:见附件32.3…………(二)气虚血瘀型1.症候要点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偏身麻木,口眼歪斜,伴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肌肤不仁,口角流涎,心悸便溏,肢软无力,舌淡有瘀点,苔薄白或腻,脉沉细、细涩或细缓。
治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2.适宜技术2.1穴位按摩选穴:脾俞、命门、关元、气海、血海……操作方法(流程):见附件1注意事项:见附件2禁忌症:见附件32.2耳穴压豆法选穴:脑干、心、肩、肘、腕、指、髋、膝、踝、三焦……操作方法(流程):见附件1注意事项:见附件2禁忌症:见附件32.3…………附件1: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流程附件2:中医适宜技术注意事项一、艾灸法注意事项(一)……(二)……(三)…………二、拔火罐法注意事项(一)……(二)…………三、穴位按摩法注意事项(一)……(二)…………四、耳穴压豆法注意事项(一)……(二)…………附件3:中医适宜技术禁忌症一、艾灸法禁忌症(一)……(二)…………二、拔火罐法禁忌症(一)……(二)…………三、穴位按摩法禁忌症(一)……(二)……(三)…………四、耳穴压豆法禁忌症(一)……(二)…………。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十篇)
第十篇气功类技术第一章五禽戏五禽戏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辅以呼吸吐纳与意念配合的导引类功法。
它是模仿五种禽兽——虎、鹿、熊、猿、鸟的动作而编创成的气功功法。
五禽戏历史悠久,是现在所知套路功法的先驱,且是行之有效的养生祛病导引功法。
五禽戏是以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相兼、刚柔并济为要。
坚持该功法的锻炼,确能起到导引气血、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功效。
在进行功法锻炼时要表现出动物的不同特性,如浑憨、凶猛、灵巧、恬静和柔和等。
同时也要配合不同的意念活动与呼吸法。
一、操作技术五禽戏包括起式、收式和5节正功,其中每一个动作均重复做6次。
完整练习一遍五行掌的时间应该不少于10分钟。
本功法可整套进行锻炼,也可分节选取合适者进行锻炼,既可按次数练习,也可不限次数反复锻炼,方便灵活。
练习者可以自行掌握,以体热微出汗为度。
第一节熊戏1.调身:面向东方或南方。
(1)预备式: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凝神定气。
(2)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左脚收至右脚内侧,左足尖点地。
(3)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
(见图1)(4)然后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肩向前下下沉。
(见图2)(5)身体随重心前移由右至左晃动两圈。
(见图3)(6)重心再后移至右腿,收左脚踏实。
(7)提右脚,右脚尖点于左脚内侧。
(8)右脚向右前方跨一步,接行右势,唯方向相反。
一左一右为1次,共做6次。
如果场地条件允许,可做行步功法,向前行进练习。
2.调息(1)动作1自然呼吸.(2)动作2吸气。
(3)动作3屏息。
(4)动作4呼气后屏息(5)动作5由右至左时吸气——屏息——呼气。
(6)动作6吸气(7)动作7屏息。
(8)动作8呼气后重复动作2~7。
3.调心练功中意念自己犹如熊在移动,要想象熊的憨态、笨拙和沉稳的特征。
4.操作提示习练时应将自己比于熊,熊从外形上看好似很笨拙,要表现出浑憨沉稳的特性。
故此功应缓慢沉稳,不宜过快。
靠肩的晃动带动肩、肘、腕及髋、膝、踝甚至内脏等得到锻炼。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1.1 《黄帝内经》概述1.2 中医养生保健理论1.3 中医辨证施治理论1.4 中医经络理论1.5 中医脏腑理论1.6 中医五行学说第二章:中医病症分类与诊断2.1 中医常见病症分类2.2 中医病因与病机研究2.3 中医四诊合参方法2.4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第三章:中医常用治疗技术3.1 中药药物治疗技术3.2 针灸疗法与理疗技术3.3 中医推拿按摩疗法3.4 中医气功调理技术3.5 中医饮食疗法第四章:中医特色技术应用4.1 中医针灸麻醉技术4.2 中医草药外敷技术4.3 中医凤眼穴疗法4.4 中医刮痧疗法4.5 中医火罐疗法第五章:中医康复技术5.1 中医康复理论与原则5.2 中医康复针灸技术5.3 中医康复按摩技术5.4 中医康复运动疗法第六章:中医重要经典著作介绍6.1 《伤寒杂病论》6.2 《金匮要略》6.3 《内经素问》6.4 《外台秘要》6.5 《针灸甲乙经》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中医常见病症分类表附件二:中医经典著作电子版附件三:中医康复案例分析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也称为中医学,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
2.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是古代医学著作的集合,共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 辨证施治:中医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对病人的脉象、舌诊、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病因、病机,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4. 经络: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部存在一个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这些经络可以运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
5. 五行学说: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来描述宇宙间物质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1.绪论1.1 手册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基本原理1.4 中医医疗技术的发展历程2.中医基本理论2.1 阴阳五行学说2.2 经络学说2.3 脏腑学说2.4 病症分类和诊断方法3.中医诊断技术3.1 望诊3.2 闻诊3.3 问诊3.4 切诊3.5 中医诊断的综合判断4.中医治疗技术4.1 草药治疗4.1.1 中药鉴定和辨别技术 4.1.2 中药煎煮和调剂方法 4.2 针灸治疗4.2.1 刺血法4.2.2 穴位选择和刺激技术 4.3 推拿按摩4.3.1 推拿手法4.3.2 按摩技术4.4 中药外治法4.5 中医药配伍禁忌5.中医养生技术5.1 五禽戏5.2 饮食调养5.3 气功练习5.4 中医按摩与保健6.中医法律名词及注释- 中医行医许可证:指中医医师或中医医院合法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许可证件。
- 中医药产品:指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技术制品等中医药相关产品。
- 中医处方:中医医师根据诊断结果所开具的用于治疗、预防疾病的处方。
7.附件- 附录1、中医医疗技术手册补充材料- 附录2、中医诊断工具清单- 附录3、中医治疗常用草药清单本文档涉及附件:1.附录1、中医医疗技术手册补充材料2.附录2、中医诊断工具清单3.附录3、中医治疗常用草药清单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中医行医许可证:指中医医师或中医医院合法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许可证件。
- 中医药产品:指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技术制品等中医药相关产品。
- 中医处方:中医医师根据诊断结果所开具的用于治疗、预防疾病的处方。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手册
(第一册第二分册)适用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类别执业、执业助理医师和西医专业乡村医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适宜 I 技术手册:编委会名单主编:王国强副主编:马建中执行主许志仁编:编委:蒋健杨龙会刘文武杨荣臣吴凯唐旭东衷敬柏李秋艳李培红朱桂荣王会玲魏军平杨晓晖尹丹刘秀芹王和天工作人严华国董云龙明丽梅李媛媛员:杨怡坤徐述董延芬孔伟本书订购电话010-********▲ 、八、亠♦刖言♦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一、中成药常用类型 (1)二、中成药分类 (5)三、中成药安全性 (6)♦第二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8)二、联合用药原则 (9)三、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0)四、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1)♦第三部分各类中成药临床应用一、解表剂 (12)二、泻下剂 (13)三、和解剂 (14)四、清热剂 (14)五、祛暑剂 (16)六、温里剂 (16)七、表里双解剂 (17)八、补益剂 (18)九、安神剂 (19)十、开窍剂 (20)十^一、固涩剂 (20)十二、理气剂 (21)十三、理血剂 (22)十四、治风剂 (23)十五、治燥剂 (24)十六、祛湿剂 (25)十七、祛痰剂 (26)十八、止咳平喘剂 (27)十九、消导化积剂 (27)二十、杀虫剂 (28)♦第四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一、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 (29)二、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30)三、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监测、建立中成药应用点评制度 (31)附件: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2009 年版基层部分 (32)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作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第二分册印发,用于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和村卫生室西医专业乡村医生合理应用中成药。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宣传手册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宣传手册一、中医适宜技术概述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法、方法和技术,调节身体机能,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医疗方式。
它包括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药煎煮与调理、中药药膏与药剂、中药养生与保健、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种形式。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适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特点,对于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适宜技术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手法按摩和推拿,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按摩对于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
四、中药煎煮与调理中药煎煮与调理是中医适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煎煮和调理中药,使药物成分充分溶解在药液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煎煮与调理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特点,对于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中药药膏与药剂中药药膏与药剂是中医适宜技术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外敷或内服中药药膏或药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药膏与药剂具有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等特点,对于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六、中药养生与保健中药养生与保健是中医适宜技术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使用中药材和食疗等方式,调节身体机能,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中药养生与保健具有副作用小、效果稳定等特点,对于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预防和保健作用。
七、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中医适宜技术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它结合了中医和西医两种治疗方式,使两种医学理论和技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特点,对于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八、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范围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
同时,中医适宜技术也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如感冒、咳嗽、头痛、失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中医技术操作手册
中医技术操作手册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治疗疾病和保健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技术,我们编写了本手册,旨在提供一份简明扼要的中医技术操作指南,以供临床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参考。
第一章诊断与观察1. 脉诊:中医最为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就是脉诊。
脉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通过触摸患者脉搏,可以判断其整体健康状况。
脉诊包括寻找脉搏部位、触诊脉搏质地和判断脉象等步骤。
2. 舌诊:中医强调舌象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性。
通过观察舌苔、舌质、舌色等特征,可以了解患者体质、病情以及病因等信息。
3. 面诊: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特征,如颜色、纹理、皮肤状况等,来辅助判断疾病。
面诊时需注意观察五官、容貌、肌肤等细节,并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第二章针灸与推拿1. 针灸:针灸作为中医最为知名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通过插入针具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达到疾病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在进行针灸操作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位置、插针的深浅和方向等要素。
2. 推拿: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推压等手法来调理人体气血和经络的方法。
操作推拿时需要灵活运用手法,并注意按摩的力度和频率,以达到疏通经络、舒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第三章中药煎煮与服用1. 中药煎煮:中药煎煮是指将中药材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后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进行中药煎煮时,要注意火候的掌握、时间的控制以及配方的准确比例。
2. 中药服用:中药服用是应用中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药服用时,要根据病情和体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用药方法,如煎剂、丸剂、散剂、膏剂等,并注意服用方法和剂量的准确掌握。
第四章刮痧与拔罐1. 刮痧:刮痧是一种通过用刮痧板刮擦患者皮肤,刺激经络和穴位,以疏通经络、消除病邪的方法。
在刮痧过程中,需要注意手法的正确与否,刮的力度和频率,以及患者的舒适感受。
2. 拔罐:拔罐是通过在患者体表放置罐具,通过产生负压的吸力效应来调理气血、舒缓疼痛的方法。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手册范本
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推广手册市卫生局二○○八年七月目录1.针刺人中穴配合动留针术治疗急性腰扭伤2.隔灸背腧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循经灸疗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针刺肩痛穴配合动留针术治疗肩周炎5.膝三穴温针灸治疗髌骨软化症6.治疗闭合性损伤及痹症的中药“生玉真散”7.“醒脑开窍”法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瘫痪技术8.腹腔镜术后大承气汤和八珍汤的临床应用9.点按少泽穴治疗落枕10.扳法治疗急性期骶髂关节小错缝11.徒手刮痧法(屈指推拿)治疗寒湿感冒项目简介12.泥、温针灸治疗寒湿性膝关节炎项目简介13.苍龟探穴法治疗肩周炎项目简介14.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15.多功能灸具的临床应用16.苍耳子散分型塞鼻治疗鼻炎技术针刺人中穴配合动留针术治疗急性腰扭伤项目简介:在传统针刺疗法,普通毫针针刺人中穴或天柱穴基础上,配合腰部主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极简化和规了针刺手法操作程序,显著提高了传统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甚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是为一种耗材少,成本低、简便、安全、有效的急性腰扭伤治疗方法。
承担单位:市中医院项目负责人:王竹行疾病简介:疾病诊断标准及要点:急性腰扭伤,俗称“岔气”、“闪腰”。
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损伤,或姿势不正,用力不当,如过度负重、剧烈运动、弯腰取物等或外力撞击损伤所致。
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
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
临床表现:有腰扭伤史,受伤后一侧或两侧腰部当即发生疼痛,也有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的。
腰部活动受限,常保持一定的强迫姿势,不能自由翻身、坐立和行走。
主诉多为腰及胁肋痛或腰腿痛,静止时疼痛较轻,活动或咳嗽、打喷嚏,腹压增加时疼痛加剧。
腰部可有局部肌肉紧,病变部位有明显压痛点,可向下肢放射,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六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六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六篇)第一章针灸疗法1.1 针灸的基本原理和理论1.1.1 针灸的起源和发展1.1.2 针灸的基本原理1.1.3 针灸的经络学说1.1.4 针灸的作用机制1.2 针灸的临床应用1.2.1 针灸治疗常见疾病1.2.2 针灸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1.2.3 针灸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1.2.4 针灸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3 针灸的操作技巧1.3.1 针灸器械的准备和消毒1.3.2 针刺的操作要点1.3.3 针灸的配合技法1.3.4 针灸的常见失当问题及处理方法第二章中药治疗2.1 中药的分类和特点2.1.1 中药的来源和分类2.1.2 中药的性味归经2.1.3 中药的炮制和贮藏2.2 中药的临床应用2.2.1 中药的治疗常见疾病2.2.2 中药的配伍原则2.2.3 中药的剂型和用法2.2.4 中药的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2.3 中药炮制与药食同源2.3.1 中药炮制的方法和原则2.3.2 中药与食材的搭配2.3.3 中药食疗的应用第三章推拿按摩疗法3.1 推拿按摩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1.1 推拿按摩的起源和理论3.1.2 推拿按摩的手法和技巧3.1.3 推拿按摩的主要作用3.2 推拿按摩的临床应用3.2.1 推拿按摩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3.2.2 推拿按摩在运动损伤中的应用3.2.3 推拿按摩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3.2.4 推拿按摩在美容养生中的应用第四章中医药针灸养生法4.1 中医药针灸养生的理论基础4.1.1 中医养生的整体观念4.1.2 针灸养生的基本原则4.1.3 中医药针灸养生的特点4.2 中医药针灸养生的具体方法4.2.1 饮食调养4.2.2 水疗与温泉疗法4.2.3 拔火罐与刮痧疗法4.2.4 精神调理与情志疗法附件:1.针灸操作演示视频2.中药配伍禁忌表格3.推拿按摩手法图解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法律规定中有关中医药的法律条文和规定。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手册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手册导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
为了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中医,本手册特别编写了一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手册,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第一章:中医适宜技术概述1.1中医适宜技术的定义和特点1.2中医适宜技术的分类和运用领域第二章:中医适宜技术的原理2.1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理论2.2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原理第三章:常用中医适宜技术介绍3.1针灸疗法3.1.1针灸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3.1.2常用的针灸技术和注意事项3.2中药疗法3.2.1中草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2.2常见的中草药及其功效3.3推拿按摩疗法3.3.1推拿按摩的基本原理和手法3.3.2常见的推拿按摩技法及其适应症3.4气功疗法3.4.1气功的基本概念和修炼方法3.4.2常用的气功疗法及其效果3.5.其他中医适宜技术3.5.1拔罐疗法的原理和适应症3.5.2艾灸疗法的原理和适应症第四章: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与注意事项4.1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步骤和要点4.2中医适宜技术的安全使用和注意事项第五章:中医适宜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5.1针灸在疼痛病中的应用5.2中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5.3推拿按摩在运动损伤中的应用5.4气功在调节情绪中的应用5.5其他中医适宜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策略和难点6.1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策略和途径6.2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过程中需面对的难题及解决方法结语:本手册通过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概述、原理、操作和应用等方面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医适宜技术,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提高健康水平。
同时,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也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分册(中医)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分册(中医)第一章毫针刺法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袁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毫针刺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能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多种常见病、多发病。
一、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
(一)消毒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渊具体消毒方法可参考邱茂良主编《针灸学》的相关章节冤。
(二)进针法进针时袁一般用左右双手配合。
右手持针,靠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
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掐切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2、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
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3、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旨将欲刺腧穴两劳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4、夹持进针法一 1 一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袁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
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三)行针与得气毫针刺入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及进行补泻,要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
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
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1、提插法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曰由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2、捻转法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四)留针与出针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15耀3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适宜技术手册材料
引言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和认可。
中医适宜技术手册是中医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提供了各种中医适宜技术的详细信息和操作指南。
本文将介绍中医适宜技术手册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中医适宜技术手册的主要内容
1. 中医理论基础:中医适宜技术手册首先介绍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为后续的中医适宜技术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2. 中医适宜技术分类:手册将中医适宜技术按照其应用对象和方法进行分类,如针灸、推拿、中草药疗法等。
每种技术都有专门的章节,详细介绍了其操作方法、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3.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指南:手册提供了每种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指南,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操作时的
注意事项等。
这些指南帮助医生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无误地运用中医适宜技术。
4. 中医适宜技术案例分析:手册还附有一些中医适宜技术的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为医生提供实践经验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中医适宜技术。
二、中医适宜技术手册的重要性
1. 促进中医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医适宜技术手册为医生提供了全面的中医适宜技术知识和操作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中医技术,促进了中医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2. 提高临床效果:中医适宜技术手册详细介绍了每种技术的适应症和操作方法,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技术并正确操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误诊和漏诊。
3. 加强医患沟通与信任:中医适宜技术手册对中医技术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让患者更加了解中医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增强了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度,有利于医患沟通和医患关系的建立。
4. 提高医生专业水平:中医适宜技术手册为医生提供了继续教
育和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帮助医生了解新的中医技术和治疗方法,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结论
中医适宜技术手册作为中医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医生提供
了全面的中医适宜技术知识和操作指南,促进中医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手册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加强医患沟通与信任,也
能够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因此,中医适宜技术手册对
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和提升
民众的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