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片数计算方法
散热器散热量计算
散热器散热量计算散热器散热量计算00散热量是散热器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每一种散热器出厂时都标有标准散热量(即△T=64.5℃时的散热量)。
但是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如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室内温度,计算出温差△T,然后根据各种不同的温差来计算散热量,△T的计算公式:△T=(进水温度+出水温度)/2-室内温度。
现介绍几种简单的计算方法:(一)根据散热器热工检验报告中,散热量与计算温差的关系式来计算。
在热工检验报告中给出一个计算公式Q=m×△Tn,m和n在检验报告中已定,△T可根据工程给的技术参数来计算,例:铜铝复合74×60的热工计算公式(十柱)是:Q=5.8259×△T (十柱)1.标准散热热量:当进水温度95℃,出水温度70℃,室内温度18℃时:△T =(95℃+70℃)/2-18℃=64.5℃十柱散热量:Q=5.8259×64.5 =1221.4W每柱散热量1224.4 W÷10柱=122 W/柱2.当进水温度80℃,出水温度60℃,室内温度18℃时:△T =(80℃+60℃)/2-18℃=52℃十柱散热量:Q=5.8259×52 =926W每柱散热量926 W÷10柱=92.6W/柱3.当进水温度70℃,出水温度50℃,室内温度18℃时:△T =(70℃+50℃)/2-18℃=42℃十柱散热量:Q=5.8259×42 =704.4W每柱散热量704.4W ÷10柱=70.4W/柱(二)从检验报告中的散热量与计算温差的关系曲线图像中找出散热量:我们先在横坐标上找出温差,例如64.5℃,然后从这一点垂直向上与曲线相交M点,从M点向左水平延伸与竖坐标相交的那一点,就是它的散热量(W)。
(三)利用传热系数Q=K·F·△T一般来说△T已经计算出来,F是散热面积,传热系数K,可通过类似散热器中计算出来或者从经验得到的,这种计算方法一般用在还没有经过热工检验,正在试制的散热器中。
暖气散热量计算方法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首先,我们要了解,暖气片的购买单位是组,它是由多少片暖气片组成的,大多数暖气片厂 家都可以定制。
其次了解暖气片的高度,市面上常见的一般有 670mm、1500mm、1800mm 三种,不同高度的暖气片散热量也不一样,高度越高散热量越大。
暖气片片数需要根据房间面积来计算的。
首先选择一款性价比最高的暖气片,记住它每片的 散热量,用这个【散热量】除以 100 就得到【每平米需要的片数】,然后用【房间面积】 除以【每平米需要的片数】,就得到这个房间需要的【总片数】。
举个例子:小编客厅面积 为 20 平米,选中鲁本斯塞尚大水道 1800 高的暖气片,每片的散热量是 260W,算法是: 用散热量 260W 除以 100 等于 2.6(每平米需要的片数),(房间面积)20 除以 2.6 等于 7.7,所以 20 平房间需要 8 片一组的暖气片。
最后,建议房屋密封性不好的买家在此算法的基础上多买一到两片,这样能达到更好的采暖 效果。
1)影响散热量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散热器本身的特点,如它的材料、形状、壁厚、焊接质量 和表面处理等;二是它的使用条件,也就是外界条件,如流过散热器的热媒种类、温度、流量,进出水的 方式,房间里的空气温度和流速,四周墙面的颜色和温度,散热器的安装方式,组装片数等。
因此,不仅 不同的散热器散热性能不同,而且同一片或同一组散热器在不同外界条件下的散热性能也不相同。
散热器的散热量可用下式表示: Qs=KsFs(tp-tn)式中 Qs——散热器的散热量(W); Ks——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 Fs——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 tp——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 tn——散热器所在室内的空气温度(℃)。
由式中可见,温差 tp-tn 越大,散热量也越大。
如果它们成直线关系变化,则 Ks 就应该是常数。
散热器简化计算方法
立式散热器简化价格计算方法一. 散热量Q的计算1.基本计算公式:Q=S×W×K×4.1868÷3600 (Kw)式中:①.Q —金旗舰散热器散热量(KW)=发动机水套发热量×(1.1~1.3)②.S —散热器散热面积(㎡)=散热器冷却管的表面积+2×散热带的表面积。
③.W —散热器进出水、进出风的算术或对数平均液气温差(℃),设计标准工况分为:60℃、55℃、45℃、35℃、25℃。
它们分别对应散热器允许适用的不同环境大气压和自然温度工况条件。
④.K —散热系数(Kcal/m.h.℃)。
它对应关联为:散热器冷却管、1. 散热带、钎焊材料选用的热传导性能质量的优劣;冷却管与散热带钎焊接合率的质量水平的优劣;产品内外表面焊接氧化质量水平的优劣;冷却管内水阻值(通水断面积与水流量的对应关联—水与金属的摩擦流体力学),暖气片品牌金旗舰暖气片,一线明星代言,暖通O2O第一品牌,散热带风阻值(散热带波数、波距、百叶窗开窗的翼宽、角度的对应关联—空气与金属的摩擦流体阻力学)质量水平的优劣。
总体讲:K值是代表散热器综合质量水平的关键参数,它包容了散热器从经营管理理念、设计、工装设备、物料的选用、采购供应、制造管理控制全过程的综合质量水平。
根据多年的经验以及数据收集,铜软钎焊散热器的K值为:65~95 Kcal/m2.h.℃;改良的簿型双波浪带铜软钎焊散热器的K值为:85~105 Kcal/m2.h.℃;铝硬钎焊带电子风扇系统的散热器的K值为:120~150 Kcal/m2.h.℃。
充分认识了解掌握利用K值的内涵,可科学合理的控制降低散热器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暖气片品牌金旗舰暖气片,一线明星代言,暖通O2O第一品牌准确的K值需作散热器风洞试验来获取。
⑤.4.1868和3600 —均为热能系数单位与热功率单位系数换算值⑥.发动机水套散热量=发动机台架性能检测获取或根据发动机升功率、气门结构×经验单位系数值来获取。
散热器尺寸设计计算方法
散热器尺寸设计计算方法1.散热器面积计算:散热器的面积是散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散热器的材料、形状和工况要求,可以计算出散热器需要的面积。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A=Q/(U*ΔT)其中,A为散热器面积(m^2),Q为需要散热的功率(热量,W),U为散热器的总传热系数(J/(m^2·s·K)),ΔT为散热器的温差(K)。
2.散热器尺寸计算:散热器的尺寸也是影响散热效果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尺寸设计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翅片间距计算:翅片间距是翅片散热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影响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一般情况下,翅片间距需要与相邻的翅片高度相等,以确保散热面积充分利用。
翅片间距计算公式如下:S=H/(N+1)其中,S为翅片间距(m),H为散热器的高度(m),N为翅片数量。
(2)翅片厚度计算:翅片厚度会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和机械强度,一般情况下,翅片厚度越小,散热效果越好。
根据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和翅片的数量,可以计算出翅片的厚度。
翅片厚度计算公式如下:T=A/(N*L)其中,T为翅片厚度(m),A为散热器的面积(m^2),N为翅片数量,L为散热器的长度(m)。
(3)散热管直径计算:散热管的直径也是散热器的一个重要尺寸参数。
直径越大,散热效果越好,但同时也会增加材料成本。
根据散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和散热管的数量,可以计算出散热管的直径。
D=sqrt((4Q)/(P*π*N))其中,D为散热管的直径(m),Q为需要散热的功率(W),P为散热管的壁厚(m),N为散热管的数量。
除了上面介绍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的散热要求和特殊情况,也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尺寸设计计算方法。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确保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和稳定性。
散热片计算方法
征热传导过程的物理量在图3的导热模型中,达到热平衡后,热传导遵循傅立叶传热定律:Q=K·A·(T1-T2)/L (1)式中:Q为传导热量(W);K为导热系数(W/m℃);A 为传热面积(m2);L为导热长度(m).(T1-T2)为温度差.热阻R表示单位面积、单位厚度的材料阻止热量流动的能力,表示为:R=(T1-T2)/Q=L/K·A(2)对于单一均质材料,材料的热阻与材料的厚度成正比;对于非单一材料,总的趋势是材料的热阻随材料的厚度增加而增大,但不是纯粹的线形关系.对于界面材料,用特定装配条件下的热阻抗来表征界面材料导热性能的好坏更合适,热阻抗定义为其导热面积与接触表面间的接触热阻的乘积,表示如下:Z=(T1-T2)/(Q/A)=R·A (3)表面平整度、紧固压力、材料厚度和压缩模量将对接触热阻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实际应用条件有关,所以界面材料的热阻抗也将取决于实际装配条件.导热系数指物体在单位长度上产生1℃的温度差时所需要的热功率,是衡量固体热传导效率的固有参数,与材料的外在形态和热传导过程无关,而热阻和热阻抗是衡量过程传热能力的物理量.芯片工作温度的计算如图4的热传导过程中,总热阻R为:R=R1+R2+R3 (4)式中:R1为芯片的热阻;R2为导热材料的热阻;R3为散热器的热阻.导热材料的热阻R2为:R2=Z/A (5)式中:Z为导热材料的热阻抗,A为传热面积.芯片的工作温度T2为:T2=T1+P×R (6)式中:T1为空气温度;P为芯片的发热功率;R为热传导过程的总热阻.芯片的热阻和功率可以从芯片和散热器的技术规格中获得,散热器的热阻可以从散热器的技术规格中得到,从而可以计算出芯片的工作温度T2.实例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计算芯片的工作温度.芯片的热阻为1.75℃/W,功率为5W,最高工作温度为90℃,散热器热阻为1.5℃/W,导热材料的热阻抗Z为5.8℃cm2/W,导热材料的传热面积为5cm2,周围环境温度为50℃.导热材料理论热阻R4为:R4=Z/A=5.8 (℃·cm2/W)/ 5(cm2)=1.16℃/W(7)由于导热材料同芯片和散热器之间不可能达到100%的结合,会存在一些空气间隙,因此导热材料的实际热阻要大于理论热阻.假定导热材料同芯片和散热器之间的结合面积为总面积的60%,则实际热阻R3为:R3=R4/60%=1.93℃/W(8)总热阻R为:R=R1+R2+R3=5.18℃/W (9)芯片的工作温度T2为:T2=T1+P×R=50℃+(5W× 5.18℃/W)=75.9℃ (10)可见,芯片的实际工作温度75.9℃小于芯片的最高工作温度90℃,处于安全工作状态.如果芯片的实际工作温度大于最高工作温度,那就需要重新选择散热性能更好的散热器,增加散热面积,或者选择导热效果更优异的导热材料,提高整体散热效果,从而保持芯片的实际工作温度在允许范围以内(作者:方科 )转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完整版)水箱散热器的设计和计算
A=0.3g e =0.205kg/kW·h P e =147kWh n =41870kJ/kgQ ω=105.1460kJ/sC= 4.187kJ/(kg·℃)ρ=1000kg/m3△t ω=7℃Q=0.0036m 3/sC p = 1.047kJ/(kg·℃)ρa = 1.01kg/m 3△t a =25℃空气密度进出散热器的空气温差,通常取△t a =10~30℃系数,拖拉机中柴油机A=0.25~0.35,涡流机通柴油机燃油消耗率柴油机有效功率燃料低热值,柴油h n =41870kJ/kg 二.冷却系统中循环水流量Q(m 3/s)的计算Q=Q ω/(C·ρ·△t ω)式中:冷却水的比热水箱的设计和计算Q ω=A·g e ·P e ·h n /3600式中:一.冷却系统的散热量Q ω(kJ/s)的计算冷却水的密度柴油机进出水温差,通常取△t ω=6~12℃空气定压比热三.冷却空气需求量Q a (m 3/s)的计算Q a =Q ω/(ρa ·C p ·△t a )式中:Q a =3.9773m 3/sv a =8m/s F R =0.4972m 2W=0.64mH=0.7768mW=0.73mH=0.74mF R =0.5402m 2v ω=0.3m/s l =0.019mb=0.0022mδ=0.0002mf 0=0.0000328m 2四.散热器正面积F R (m 2)的计算F R =Q a /v a式中:根据拖拉机总体设计要求,200马力拖拉机所需散热器芯子的宽度W=670mm ,则根据散热器正面积的要求,散热器芯子的高度应为:散热器正面前的空气流速,矿山车和拖拉机取v a =8m/s查散热器标准尺寸表,得出散热器芯子的标准尺寸为:五.散热器水管数的确定i 1=Q /(v ω·f 0)f 0=(l -b )·(b-2δ)+0.25(b-2δ)2·π水在散热器水管中的流速,一般取v ω=0.2~0.8m/s 水管断面尺寸,拖拉机用柴油机通常取前述尺寸式中:i 1=365t ω=℃t a =℃t a1=40℃△t=40℃δ=0.0002℃λ=0.093℃ K R =0.0774kJ/m 2·s·℃式中:△t=t ω-t a =0.5(t ω1+t ω2)-0.5(t a1+t a2)六.散热器中冷却水和冷却空气的平均温差△t的计算冷却水的平均温度散热器进气温度,一般取t a1=40~45℃冷却空气的平均温度t ω1=95℃散热器的进水温度,对开式冷却系统可取t ω1=90~95℃;闭式冷却系统可取t ω1=95~100℃;t ω2=89℃散热器的出水温度,t ω2=t ω1-△t ω,△t ω为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一般强制循环取△t ω=6~12℃,对流循环取 △t ω=10~20℃t a2=65℃通过散热器后的空气温度,t a2=t a1+△t a ,△t a 是通过散热器后的空气的温升,一般取△t a =10~30℃七.散热器传热系数K R 的确定K R =1/(1/αω+δ/λ+1/αa )式中:材料的壁厚,取δ=0.0002m ;材料的传热系数,不同材料的传热系数可查表所得;αω= 2.4kJ/m 2·s·℃水的放热系数,当管内水流速v ω=0.2~0.6m/s 时, 可取αω=2.33~4.07空气的放热系数,它主要取决于空气流过散热器的速度, 一般取αa =0.070~0.122kJ/(m2·s·℃)八.散热器散热表面积F′的确定αa =0.08kJ/m 2·s·℃F′=39.55m 2 T=0.0915mT=0.100mt=0.0028mi 2=264y=0.0405m 式中:F ′=ΨR ·Q ω/(K R ·△t )散热器芯子的容积紧凑性系数,它表示单位散热器芯子容积所具有的散热面积。
srz铝翅片散热器散热面积计算公式
srz铝翅片散热器散热面积计算公式
SRZ铝翅片散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散热设备,用于散热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评估其散热效果。
下面我将以人类的视角,为您详细介绍这个计算公式,并对其应用进行解释。
我们需要了解SRZ铝翅片散热器的基本结构。
它由一组铝制翅片组成,这些翅片呈现出鳍片状的形状,可以增加其表面积,以提高散热效果。
这意味着散热器的散热面积直接影响着其散热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准确的公式来计算散热面积。
根据我的了解,SRZ铝翅片散热器的散热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散热面积 = 翅片长度 × 翅片宽度 × 翅片数量
其中,翅片长度指的是单个翅片的长度,翅片宽度指的是单个翅片的宽度,翅片数量是指整个散热器上翅片的总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SRZ铝翅片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当我们知道了散热面积后,就可以对散热器的散热能力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散热面积的计算公式只是评估散热器性能的一个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散热材料的导热性能、散热器的安装方式等。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SRZ铝翅片散热器时,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SRZ铝翅片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解释。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SRZ铝翅片散热器。
暖气散热量计算方法
图三
式中D——直径;
K——1.05;
N——法兰个数。
(5)设备和管道法兰翻边防腐蚀工程量计算式:(图四)
图4
S=π×(D+A)×A
式中D——直径;
A——法兰翻边宽。
(6)带封头的设备防腐(或刷油)工程量计算式:(图五)
图五
S=L×π×D+(D[]22)×π×1.5×N
式中N——封头个数;
总结一句,也就是说正常集中供暖,房间阳面,可按每平米80W散热量计算,要是阴面则需要按105W来计算.要是一楼、顶楼、端头户(也就是把边),则还需要加大散热量,独立供暖、别墅则阳面最少要按105W的散热量来计算,设计的以上因素还是要按比例加大。这才能达到国家标准温度。
第十一册 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
采暖地点1 2 3 4 5 6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居民住宅80 105 122 159 114 137 139 168 213 257 166 200
3、独立供暖楼房: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10%
4、独立别墅: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30%
5、联体别墅: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20%
6、平房: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50%:
2、集中供暖楼房常规状态单位面积热指标:
常规状态指进水温度80度,回水温度60度、室温18度(结合北京实际供暖情况)
单位面积热指标:
无保温层
采暖地点1 2 3 4 5 6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居民住宅105 126 153 183 166 199 158 191 228 272 175 195
有保温层
首先,我们要了解,暖气片的购买单位是组,它是由多少片暖气片组成的,大多数暖气片厂家都可以定制。其次了解暖气片的高度,市面上常见的一般有670mm、1500mm、1800mm三种,不同高度的暖气片散热量也不一样,高度越高散热量越大。
散热片计算方法
征热传导过程的物理量在图3的导热模型中,达到热平衡后,热传导遵循傅立叶传热定律:Q=K·A·(T1-T2)/L (1)式中:Q为传导热量(W);K为导热系数(W/m℃);A 为传热面积(m2);L为导热长度(m).(T1-T2)为温度差.热阻R表示单位面积、单位厚度的材料阻止热量流动的能力,表示为:R=(T1-T2)/Q=L/K·A (2)对于单一均质材料,材料的热阻与材料的厚度成正比;对于非单一材料,总的趋势是材料的热阻随材料的厚度增加而增大,但不是纯粹的线形关系.对于界面材料,用特定装配条件下的热阻抗来表征界面材料导热性能的好坏更合适,热阻抗定义为其导热面积与接触表面间的接触热阻的乘积,表示如下:Z=(T1-T2)/(Q/A)=R·A (3)表面平整度、紧固压力、材料厚度和压缩模量将对接触热阻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实际应用条件有关,所以界面材料的热阻抗也将取决于实际装配条件.导热系数指物体在单位长度上产生1℃的温度差时所需要的热功率,是衡量固体热传导效率的固有参数,与材料的外在形态和热传导过程无关,而热阻和热阻抗是衡量过程传热能力的物理量.芯片工作温度的计算如图4的热传导过程中,总热阻R为:R=R1+R2+R3 (4)式中:R1为芯片的热阻;R2为导热材料的热阻;R3为散热器的热阻.导热材料的热阻R2为:R2=Z/A (5)式中:Z为导热材料的热阻抗,A为传热面积.芯片的工作温度T2为:T2=T1+P×R (6)式中:T1为空气温度;P为芯片的发热功率;R为热传导过程的总热阻.芯片的热阻和功率可以从芯片和散热器的技术规格中获得,散热器的热阻可以从散热器的技术规格中得到,从而可以计算出芯片的工作温度T2.实例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计算芯片的工作温度.芯片的热阻为1.75℃/W,功率为5W,最高工作温度为90℃,散热器热阻为1.5℃/W,导热材料的热阻抗Z为5.8℃cm2/W,导热材料的传热面积为5cm2,周围环境温度为50℃.导热材料理论热阻R4为:R4=Z/A=5.8 (℃·cm2/W)/ 5(cm2)=1.16℃/W (7)由于导热材料同芯片和散热器之间不可能达到100%的结合,会存在一些空气间隙,因此导热材料的实际热阻要大于理论热阻.假定导热材料同芯片和散热器之间的结合面积为总面积的60%,则实际热阻R3为:R3=R4/60%=1.93℃/W (8)总热阻R为:R=R1+R2+R3=5.18℃/W (9)芯片的工作温度T2为:T2=T1+P×R=50℃+(5W× 5.18℃/W)=75.9℃(10)可见,芯片的实际工作温度75.9℃小于芯片的最高工作温度90℃,处于安全工作状态.如果芯片的实际工作温度大于最高工作温度,那就需要重新选择散热性能更好的散热器,增加散热面积,或者选择导热效果更优异的导热材料,提高整体散热效果,从而保持芯片的实际工作温度在允许范围以内(作者:方科)转载。
散热器面积及片数的计算方法
工程一:室内热水供暖工程施工模块三:散热器施工安装单元2 散热器的计算1-3-2-1散热器面积及片数的计算方法1.计算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供暖房间的散热器向房间供应热量以补偿房间的热损失。
根据热平衡原理,散热器的散热量应等于房间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公式为321)(βββn pj t t K Q F -= (2-1-2)式中 F ——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 2);Q ——散热器的散热量(W );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 2·℃)];t pj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 n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β1——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β2——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β3——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2.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是表示当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 pj与室内空气温度t n的差为1℃时,每1 m2散热面积单位时间放出的热量。
选用散热器时希望散热器的传热系数越大越好。
影响散热器传热系数的最主要因素是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差值Δt pj。
另外散热器的材质、几何尺寸、结构形式、表面喷涂、热媒种类、温度、流量、室内空气温度、散热器的安装方式、片数等条件都将影响传热系数的大小。
因而无法用理论推导求出各种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值,只能通过实验方法确定。
国际化规范组织(ISO)规定: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的实验,应在一个长×宽×高为(4±)m×(4±)m×(±)m的封闭小室内,保证室温恒定下进行,散热器应无遮挡,敞开设置。
通过实验方法可得到散热器传热系数公式K=a(Δt pj)b=a(t pj-t n) b (2-1-3)式中 K ——在实验条件下,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 2·℃)];a 、b ——由实验确定的系数,取决于散热器的类型和安装方式;Δt pj ——散热器内热媒与室内空气的平均温差,Δt pj =t pj –t n 。
各类常用散热器;散热器散热量计算表
℃
133.5
℃
80
℃
18
mm
89
m2
0.27946
查供暖通风设计手册表11-
W/m2.℃ 18
15.6
W/片 qm=A*K*△t*β
464.294844
β为修正系数,取1.2
光排管散热器(D108X4) 光排管散热器(D133X4)
95
95
70
70
18
18
108
133
0.33912
0.41762
12.2 221.4884282
182.5228714
β为修正系数,取1.0
光排管散热器
计算(0.07MPa
饱和蒸汽)
名称
符号
饱和蒸汽温度 tg
凝结水回水温 th
室内计算温度 tn
钢管外径
D
钢管每米表面 A
传热系数
K
单片散热量 qm
单位 公式
光排管散热器(D89X3.5)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4
℃
80
℃
18
mm
89
m2
0.27946
查供暖通风设计手册表11-
光排管散热器
计算(95/70℃
热水)
名称
符号
采暖供水温度 tg
采暖回水温度 th
室内计算温度 tn
钢管外径
D
钢管每米表面 A
传热系数
K
单片散热量 qm
单位 公式
光排管散热器(D89X3.5)
℃
95
℃
70
℃
18
mm
89
m2
散热器选型计算
n
பைடு நூலகம்
Q Qs
1 2 3
n Q
Qs
tp
式中
tn
β1
β2
β3
表5.5-1 β1
散热器型式 每组片数或长度 〈6片 β1
散热器片数
片
散热器的散热量 W
在设计工况下散 热器量/片
W/片
散热器内热媒的 平均温度 室内采暖计算温 度 散热器的长度修 正系数
℃ ℃ 见表5.5-1
tp=(ts+th)/2 ts--散热器进水温 度 th--散热器回水温 度
1.04
序号
型号
规 高度
格
(mm)
宽度 (mm)
厚度 (mm)
钢制柱型散热器综合性能表
进出水口中心 距
(mm)
1
GZ-2-6-1.0
2
GZ-2-10.0
678
95
1078
95
60
600
60
1000
3
GZ-2-15.0
4
GZ-2-20.0
5
GZ-3-6-1.0
6
GZ-3-10-1.0
7
GZ-3-15-1.0
A
B
Q(W/片)
0.2814 0.4207
1.356 1.376
49.10 79.21
0.6498 0.9222 0.3095 0.4703 0.7428 1.0472 3.6006
1.369 1.354 1.387 1.393 1.368 1.343 1.2596
119.13 159.69
60.77 94.47 135.66 173.90 435.27 卫浴采暖
暖通设计——散热器的计算与选择
2
− 18 = 59.35℃
74.96 + 70
△ ������5 = ������������������5 − ������������ =
2
− 18 = 54.48℃
计算到此,若不考虑对散热器的散热量进行修正,则可根据各层房间的热负荷及各层的△t,
直接查选合适的散热器(由于目前各散热器的产品说明书 Q 的单位还采用 kcal/h,为便于选
������1 = 95℃
������2
=
������1
−
1500 262
=
95
−
5.73
=
89.27℃
������3
=
������2
−
1250 262
=
89.27
−
4.77
=
84.5℃
������4
=
������3
−
1250 262
=
84.5
−
4.77
=
79.73℃
������5
=
������4
−
△ ������2 = ������������������2 − ������������ =
2
− 18 = 68.89℃
84.5 + 79.73
△ ������3 = ������������������3 − ������������ =
2
− 18 = 64.12℃
79.73 + 74.96
△ ������4 = ������������������4 − ������������ =
=
1250 7.67×59.35
=
供热工程3.2 散热器的计算
第二节散热器的计算一、散热面积的计算散热器热面积F 按下式计算:321)(βββn pj t t K Q F -=2m (2-2)式中Q ----散热器的散热量,W ;pj t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n t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 /(m2·℃);1β----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2β----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3β---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二、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pjt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pj t 随采暖热媒(蒸汽或热水)参数和采暖系统形式而定。
1.在热水采暖系统中,为散热器进出口水温的算术平均值。
()2/sh sg pj t t t +=℃(2-3)式中sg t ----散热器进水温度,℃sh t ----散热器出水温度,℃对双管热水采暖系统,散热器的进、出口温度分别按系统的设计供、回水温度计算。
对单管热水采暖系统,由于每组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沿流动方向下降,所以每组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必须逐一分别计算,进而求出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2.在蒸汽采暖系统中,当蒸汽表压力小于或等于0.03MPa 时,pj t 取等于l00℃;当蒸汽表压力大于0.03MPa 时,pj t 取与散热器进口蒸汽压力相应的饱和温度。
三、散热器传热系数K 及其修正系数值散热器传热系数K 值是表示当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pj t 与室内空气温度n t 相差l ℃时,每平方米散热器面积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W /(m2·℃)。
它是散热器散热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选用散热器时希望散热器传热系数越大越好。
四、散热器片数或长度的确定按式(3-2)确定所需散热器面积后(由于每组片数或总长度未定,先按1β=1计算),可按下式计算所需散热器的总片数或总长度。
fF n /=(片或m )(2-4)式中f ----每片或每1m 长的散热器散热面积,m 2/片或m 2/m 。
散热器面积及片数的计算方法
工程一:室热水供暖工程施工模块三:散热器施工安装单元2散热器的计算1-3-2-1散热器面积及片数的计算方法1.计算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供暖房间的散热器向房间供应热量以补偿房间的热损失。
热量应等于房间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公式为Q 1 2 3K(t pj t n )另外散热器的材质、 几何尺寸、结构形式、表面喷涂、热媒种类、温度、流量、室空气温度、 散热器的安装方式、片数等条件都将影响传热系数的大小。
因而无法用理论推导求出各种散 热器的传热系数值,只能通过实验方法确定。
国际化规组织(ISO )规定: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K 值的实验,应在一个长X 宽X 高为(4土0.2 ) mx (4土0.2 ) m^ (2.8 土0.2 ) m 的封闭小室,保证室温恒定下进行,散热器 应无遮挡,敞开设置。
通过实验方法可得到散热器传热系数公式 K=a (△ t pj ) b =a (t pj -t n ) b(2-1-3 )2式中 K ——在实验条件下,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 (m ・C )];a 、b ——由实验确定的系数,取决于散热器的类型和安装方式;△ t pj ——散热器热媒与室空气的平均温差,△t pj =t pj - t no从上式可以看出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与室空气温差^t pj 越大,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K 值就越大,传热量就越多。
附录9给出了各种不同类型铸铁散热器传热系数的公式。
应用这些公式时,需要确定 散热器的热媒平均温度 t pj 。
3.确定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t pj 应根据热媒种类(热水或蒸汽)和系统形式确定。
式中 K t t3 1 — 3 2 —3 3 —F ——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Q ——散热器的散热量(W;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 (n2 • C ) pj ——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C ) n ——供暖室计算温度(C )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散热器计算
一层所需散热器面积及片数:101房间已知Q=1591W C t pj ︒=+=5.822/)7095( C t n ︒=18 C t t t n pj ︒=-=∆5.64 对M-132型 C m w t K ︒∙=⨯=∆=2286.0286.0/99.75.64426.2426.2 修正系数: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先假定0.11=β散热器组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查附录2-40.12=β散热器组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查附录2-502.13=β2321'15.302.10.10.15.6499.71591F m t K Q =⨯⨯⨯⨯=∆=βββ M-132型散热器每片散热器面积为224.0m ,计算片数'n 为片131.1324.0/15.3/''≈===f F n查附录2-3,当散热器片数为13片时, 05.11=β实际所需散热器面积为:2'31.305.1F F m =⨯=实际采用片数为80.1324.0/31.3/===f F n所以应采用M-132型散热器14片同理可得106房间散热器面积:299.3F m =散热器片数:片17=n 102-105房间散热器面积:216.2F m =散热器片数:片9=n一层走廊: 散热器面积:2321'6.1302.10.10.15.6499.76876F m t K Q =⨯⨯⨯⨯=∆=βββ布置4个M-132型散热器:2PJ 4.346.134'F F'm === 散热器片数:片1412.1424.04.3''≈===f F n pj实际所需散热器面积为:2'57.305.1F F m pj =⨯=实际采用片数为:片9.1424.0/57.3/===f F n 取整数,应采用M-132型散热器15片二层房间所需散热器面积及片数:201房间散热器面积:266.2F m = 散热器片数:片11=n 202-205房间散热器面积:254.1F m =散热器片数:片6=n206房间散热器面积:235.3F m =散热器片数:片14=n二层走廊需要布置4个散热器散热器面积:229.2F m =散热器片数:片10=n三层房间所需散热器面积及片数:301房间散热器面积:282.3F m =散热器片数:片16=n302-305房间散热器面积:287.2F m =散热器片数:片12=n306房间散热器面积:252.4F m = 散热器片数:片19=n三层走廊需布置4个散热器:散热器面积:201.3F m = 散热器片数:片13=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热器片数计算方法(精确计算)
散热器(俗称暖气片),是将热媒(热水或蒸汽)的热量传导到室内的一种末端采暖设备,已成为
冬季采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散热器计算是确定供暖房间所需散热器的面积和片数。
一、散热器片数计算公式
(1)已知散热器传热系数K 和单片散热器面积F
散热器片数n 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Q 为房间的供暖热负荷,W ;K 为散热器传热系数,W/(㎡·℃);F 为单片散热器面积,㎡/片;Δt 为散热器传热温差,℃;β、β、β、β依次为散热器的安装长度修正系数、支管连接方式修正系数、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流量修正系数。
散热器的传热温差计算如下:
Δt=t – t 式中,t 为散热器里热媒(热水或蒸汽)的平均温度(热媒为热水时,等于供/回水温度的算术平均值),℃;t 为供暖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为18℃。
以95/70℃的热水热媒为例,Δt=64.5℃:
1234pj n
pj n
(2)已知单片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公式ΔQ
散热器片数n 的计算公式如下:
[2]
式中,ΔQ 为单片散热器散热量,W/
片。
式中,A 、b 为又实验确定的系数,可要求厂家提供。
以椭四柱813型为例,ΔQ=0.657Δt 。
二、散热器修正系数β、β、β、β[2]表
安装长度修正系数β
表 支管连接方式修正系数β
表 安装形式修正系数β 1.30612341
2
3
表 进入散热器的流量修正系数β注:1)流量增加倍数 = 25 /(供水温度 - 回水温度);2)当散热器进出口水温为25℃时的流量,亦称标准流量,上表中流量增加倍数为1 。
三、房间层数位置修正
此外,对多层住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一般多发生上层热下层冷的现象,故在计算散热器片数时,建议在总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将房间热负荷做上层减、下层加的调整,调整百分数一般为5% ~15%,见下表。
表 散热器片数调整百分表(%)
四、散热器片数近似问题
散热器的片数或长度,应按以下原则取舍:(《09 技术措施》2.3.3条)[3]
1)双管系统:热量尾数不超过所需散热量的5%时可舍去,大于或等于5%时应进位;
2)单管系统:上游(1/3)、中间(1/3)及下游(1/3)散热器数量计算尾数分别不超过所需散热量的7.5%、5%及2.5%时可舍去,反之应进位;
3)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粗柱型(包括柱翼型):20片
细柱型:25片
长翼型:7片
4
举例:某双管系统计算片数为19 .5片,则尾数占比例为0. 5/ 1 9.5 = 0.026 < 5% ,所以尾数应舍去,取19 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