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古今中外法律法治反腐-备战2021年高考之高三历史热点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020·山东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二期中)《大明律》中官吏徇私犯罪行为的惩处比前代更为周备严厉,(官吏)“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旨,吏治涣然丕变矣。下逮仁、宜,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这说明
A.重典治吏规范统治秩序B.社会基层管理强化
C.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淡化D.明初经济迅速恢复
A.法律至上B.礼法并用C.承前启后D.用刑持平
10.(2020·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二月考)下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
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
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பைடு நூலகம்合与交融
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
律法
主要内容
《田律》
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央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等
《厩苑律》
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十分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惩罚等
《仓律》
对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
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B.品法律体系十分完备
——摘编自王利明:《中国民法学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法学发展的原因,并予以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法学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18.(2021·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民事法律除成文法外,还有不成文法的礼和习惯等。《唐律疏议》中的《名例》《户婚》等诸篇均有涉及民法,规定了有关民事权利主体的身份、土地所有权、婚姻、家庭、继承等内容,违者治罪。唐代民事法律虽有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实际的救济方法,但有违犯律、令和部分触犯习惯、礼教的民事行为,一律视为犯罪,符合唐代法律重刑事轻民事的惯例。相对于同时代的刑事等法律,唐代民事法律不甚发达,尤其在物权、债权领域没有建构起系统、明晰的规则体系。
——摘编自柳经纬:《回归传统百年中国民法学之考察之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事立法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以下四部法律:一是1986年《民法通则》,确立了民事行为和民事权利保护的基本规则;二是1999年《合同法》,实现了我国合同立法的统一化、体系化与科学化,构建了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三是2007年《物权法》,构建了我国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市场的正常运行奠定了法律基础;四是2009年《侵权责任法》,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合理的侵权法体系和规则。最高立法机关还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公司法》、《保险法)等民商事法律。不论是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人格权法等基本民事制度,还是民法方法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都进步迅速,民法著述更是汗牛充栋,蔚为壮观。在短短的四十年内,我国民事立法走过了西方数百年的法治发展道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5.(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宋代规定地方刑事案件须在一个月内审结,但对地方民事诉讼有“务限法”,即地方司法机构以每年二月初一到九月三十日为“务限”,停止审理民间的上诉案件,至每年十月初一“开务”后,始行受理。这一举措意在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保证农时不妨农务
C.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确保地方司法公平
——摘编自马珺《从<大清民律草案>看传统法与外来法的冲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民法制定的背景及影响。
材料三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
12.(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中国古代从曹魏开始,法律上出现了“八议制度”,即八种人(亲、故、功、贵等)犯罪,只要不是危害皇权、不孝尊长等重罪的,都可以减免刑罚。这一制度
A.削弱了世家大族势力B.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C.体现了存百姓的思想D.维护了统治阶级特权
13.(2019·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三一模)1895年《大清民事刑事诉讼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材料表明
——《民法大全》
材料三1979年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走上平稳化、正规化,八二宪法及其四个修正案是我国国家最高政治生活的圭臬。立足于改革开放,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满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需要的民商经济法律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代表,在30年时间内,我国先后颁布了两部刑法典;同时又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这同样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情况而进行的适时立法。至90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A.法律承认私有财产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B.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彻底被废除
C.清政府已经完全接受了西方法律制度
D.这是中国用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开端
14.(2019·湖南永州市·高考模拟)中华民国建立后,政府引进的法袍用玄色绸布制作,在白色的缂带后面衬以略宽的乌黑的章绒。这象征法官要明辨是非、分清皂白。法袍无领,领口处呈圆形,寓司法独立、法力通天之意。据此可知
专题13古今中外法律法治反腐
专项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云南昆明市·高三其他模拟)秦攻占楚国后,设置了南郡。公元前227年,南郡郡守腾通告各县、道:“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甚害于邦,不便于民。”这反映出秦国
A.西方文明影响中国法治进程
B.法官审案完全不受人为干扰
C.法律制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D.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遭到摒弃
15.(2019·湖南永州市·高考模拟)宋代学者李觏主张:“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如使同族犯之而不刑杀,是为君者私其亲也;有爵者犯之而不刑杀,是为臣者私其身也……故王者不辨亲疏,不异贵贱,一致于法。”这表明他
C.经济法规的制定适应商业的发展D.清政府力求通过法规巩固统治
4.(2020·全国高二期中)在清朝前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
A.法律具有至高权威B.律例体系缺乏实用性
C.皇权专制色彩浓厚D.封建律例具有随意性
A.赞成法律平等原则,追求公平正义
B.侧重注释阐述法理,解答法律疑难
C.强调谨慎执法用刑,传承民本思想
D.主张法律因时而变,恪守法治原则
16.(2019·北京高三一模)唐太宗贞观四年大赦天下,赦令中特别申明:枉法受贿之赃官不在赦列。“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以天下未定颁布的赦令亦申明:官吏贪赃枉法者不在赦免之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朝
材料二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程度。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拷问不应该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的原则。
C.经济管理的法制化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
9.(2020·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三期中)《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在亚洲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东亚各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律疏议》首篇“名例”云:“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由此可知,唐律的主要特点是
A.注重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B.治国理政强调以仁为本
C.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
D.法律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二、材料分析题
17.(2021·安徽合肥市·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学习西方法律逐渐成为当时朝野上下的基本先识。1903年,清政府特设修订法律馆,委任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主持修订法律之事,力图“参酌各国法律”,订立“务期中外通行”之法律。在沈家本的主持下,当时翻译的各国法律包括法、德、日、奥地利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商事法律以及英美的公司法;民商法学论著则以日本居多,清末的法政学堂也大多聘请日本人担任教席。少有中国学者独立研究的论著,即便有个别中国学者完成的论著,也多属于外国民商法的介绍。清末以来移植大陆法系民商法,主政者也考虑到中国自己的国情,尤其是在亲属法和继承法以及物权法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形,保留了一些反映当时国情的制度。但是,总体上看,清末民商事法律制度及其民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仿效德、日等西方法律的结果,是一种“拿来主义”的策略。
6.(2020·河南南阳市·南阳中学高三月考)公元前204年,罗马颁布了《肯奇亚法》,禁止竞选中的普遍捐赠行为,以后又通过一系列限制候选人举办赛会或宴会资格的法律。然而,由于权力阶层对法律的过多介入,选举舞弊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这一现象表明
A.当时社会道德普遍沦丧B.行政干预导致法律失效
C.罗马民主政治走向衰落D.罗马政治生活的复杂性
A.国家统一推动法律实践B.郡县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C.法律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以法为教的历史必要性
2.(2021·广东高三零模)城隍是古代中国城市保护神,各地城隍多是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明朝统治者按照行政级别把城隍分为都、府、县三级,要求新官祭祀城隍才能上任。明朝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儒学正统地位B.整顿官场风气
——摘编自金眉《论唐代民事法律的发展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民法的特点。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宪政,尽快与西方制度相接轨,并承诺放弃领事裁判权。此时,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顽固派意识到必须革新法律以保其统治。1907年9月,宪政编查馆正式将民法的编纂列入修律计划,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起草过程中,既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法理原则与制度,也保留了不少中国固有的传统制度,充分表现出外来法与传统法的冲突。《大清民律草案》打破了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旧体例,是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开端。
——摘编自《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民法典》制定的意义。
19.(2021·甘肃定西市·高三一模)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电视剧《大秦帝国》展现了秦国从西北边陲的一个贫弱小国通过变法强大最终统一中国的故事。公元356年(秦孝公六年),商鞅相秦.实行变法,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加以完善并修订。《秦律》的律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法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7.(2020·安徽合肥市·合肥一中高三其他模拟)汉代的法律明令禁止复仇,但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对为至亲复仇的嫌犯多方加以宽免,如缑氏女玉为父报仇,县令欲论杀之,后因申屠燔进谏,而得以减免死罪。这反映了汉代
A.有法不依的司法弊病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宽刑省法的法制观念D.法律儒家化的时代特征
8.(2020·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下表是秦朝部分律法,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繁荣市镇经济
3.(2020·全国高三一模)票据的成文法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聘请日本法学家志田钾太郎起草,《票据法》吸收了国际条约的有关规定,引进了发票、背书、承兑、保证、追索权等概念和制度,由此说明了
A.票据立法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B.票据立法与实施均被列强操控
A.重典治吏规范统治秩序B.社会基层管理强化
C.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淡化D.明初经济迅速恢复
A.法律至上B.礼法并用C.承前启后D.用刑持平
10.(2020·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二月考)下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
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
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பைடு நூலகம்合与交融
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
律法
主要内容
《田律》
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央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等
《厩苑律》
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十分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惩罚等
《仓律》
对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
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B.品法律体系十分完备
——摘编自王利明:《中国民法学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法学发展的原因,并予以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法学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18.(2021·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民事法律除成文法外,还有不成文法的礼和习惯等。《唐律疏议》中的《名例》《户婚》等诸篇均有涉及民法,规定了有关民事权利主体的身份、土地所有权、婚姻、家庭、继承等内容,违者治罪。唐代民事法律虽有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实际的救济方法,但有违犯律、令和部分触犯习惯、礼教的民事行为,一律视为犯罪,符合唐代法律重刑事轻民事的惯例。相对于同时代的刑事等法律,唐代民事法律不甚发达,尤其在物权、债权领域没有建构起系统、明晰的规则体系。
——摘编自柳经纬:《回归传统百年中国民法学之考察之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事立法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以下四部法律:一是1986年《民法通则》,确立了民事行为和民事权利保护的基本规则;二是1999年《合同法》,实现了我国合同立法的统一化、体系化与科学化,构建了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三是2007年《物权法》,构建了我国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市场的正常运行奠定了法律基础;四是2009年《侵权责任法》,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合理的侵权法体系和规则。最高立法机关还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公司法》、《保险法)等民商事法律。不论是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人格权法等基本民事制度,还是民法方法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都进步迅速,民法著述更是汗牛充栋,蔚为壮观。在短短的四十年内,我国民事立法走过了西方数百年的法治发展道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5.(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宋代规定地方刑事案件须在一个月内审结,但对地方民事诉讼有“务限法”,即地方司法机构以每年二月初一到九月三十日为“务限”,停止审理民间的上诉案件,至每年十月初一“开务”后,始行受理。这一举措意在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保证农时不妨农务
C.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确保地方司法公平
——摘编自马珺《从<大清民律草案>看传统法与外来法的冲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民法制定的背景及影响。
材料三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
12.(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中国古代从曹魏开始,法律上出现了“八议制度”,即八种人(亲、故、功、贵等)犯罪,只要不是危害皇权、不孝尊长等重罪的,都可以减免刑罚。这一制度
A.削弱了世家大族势力B.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C.体现了存百姓的思想D.维护了统治阶级特权
13.(2019·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三一模)1895年《大清民事刑事诉讼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材料表明
——《民法大全》
材料三1979年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走上平稳化、正规化,八二宪法及其四个修正案是我国国家最高政治生活的圭臬。立足于改革开放,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满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需要的民商经济法律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代表,在30年时间内,我国先后颁布了两部刑法典;同时又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这同样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情况而进行的适时立法。至90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A.法律承认私有财产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B.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彻底被废除
C.清政府已经完全接受了西方法律制度
D.这是中国用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开端
14.(2019·湖南永州市·高考模拟)中华民国建立后,政府引进的法袍用玄色绸布制作,在白色的缂带后面衬以略宽的乌黑的章绒。这象征法官要明辨是非、分清皂白。法袍无领,领口处呈圆形,寓司法独立、法力通天之意。据此可知
专题13古今中外法律法治反腐
专项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云南昆明市·高三其他模拟)秦攻占楚国后,设置了南郡。公元前227年,南郡郡守腾通告各县、道:“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甚害于邦,不便于民。”这反映出秦国
A.西方文明影响中国法治进程
B.法官审案完全不受人为干扰
C.法律制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D.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遭到摒弃
15.(2019·湖南永州市·高考模拟)宋代学者李觏主张:“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如使同族犯之而不刑杀,是为君者私其亲也;有爵者犯之而不刑杀,是为臣者私其身也……故王者不辨亲疏,不异贵贱,一致于法。”这表明他
C.经济法规的制定适应商业的发展D.清政府力求通过法规巩固统治
4.(2020·全国高二期中)在清朝前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
A.法律具有至高权威B.律例体系缺乏实用性
C.皇权专制色彩浓厚D.封建律例具有随意性
A.赞成法律平等原则,追求公平正义
B.侧重注释阐述法理,解答法律疑难
C.强调谨慎执法用刑,传承民本思想
D.主张法律因时而变,恪守法治原则
16.(2019·北京高三一模)唐太宗贞观四年大赦天下,赦令中特别申明:枉法受贿之赃官不在赦列。“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以天下未定颁布的赦令亦申明:官吏贪赃枉法者不在赦免之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朝
材料二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程度。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拷问不应该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的原则。
C.经济管理的法制化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
9.(2020·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三期中)《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在亚洲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东亚各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律疏议》首篇“名例”云:“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由此可知,唐律的主要特点是
A.注重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B.治国理政强调以仁为本
C.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
D.法律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二、材料分析题
17.(2021·安徽合肥市·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学习西方法律逐渐成为当时朝野上下的基本先识。1903年,清政府特设修订法律馆,委任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主持修订法律之事,力图“参酌各国法律”,订立“务期中外通行”之法律。在沈家本的主持下,当时翻译的各国法律包括法、德、日、奥地利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商事法律以及英美的公司法;民商法学论著则以日本居多,清末的法政学堂也大多聘请日本人担任教席。少有中国学者独立研究的论著,即便有个别中国学者完成的论著,也多属于外国民商法的介绍。清末以来移植大陆法系民商法,主政者也考虑到中国自己的国情,尤其是在亲属法和继承法以及物权法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形,保留了一些反映当时国情的制度。但是,总体上看,清末民商事法律制度及其民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仿效德、日等西方法律的结果,是一种“拿来主义”的策略。
6.(2020·河南南阳市·南阳中学高三月考)公元前204年,罗马颁布了《肯奇亚法》,禁止竞选中的普遍捐赠行为,以后又通过一系列限制候选人举办赛会或宴会资格的法律。然而,由于权力阶层对法律的过多介入,选举舞弊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这一现象表明
A.当时社会道德普遍沦丧B.行政干预导致法律失效
C.罗马民主政治走向衰落D.罗马政治生活的复杂性
A.国家统一推动法律实践B.郡县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C.法律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以法为教的历史必要性
2.(2021·广东高三零模)城隍是古代中国城市保护神,各地城隍多是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明朝统治者按照行政级别把城隍分为都、府、县三级,要求新官祭祀城隍才能上任。明朝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儒学正统地位B.整顿官场风气
——摘编自金眉《论唐代民事法律的发展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民法的特点。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宪政,尽快与西方制度相接轨,并承诺放弃领事裁判权。此时,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顽固派意识到必须革新法律以保其统治。1907年9月,宪政编查馆正式将民法的编纂列入修律计划,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起草过程中,既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法理原则与制度,也保留了不少中国固有的传统制度,充分表现出外来法与传统法的冲突。《大清民律草案》打破了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旧体例,是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开端。
——摘编自《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民法典》制定的意义。
19.(2021·甘肃定西市·高三一模)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电视剧《大秦帝国》展现了秦国从西北边陲的一个贫弱小国通过变法强大最终统一中国的故事。公元356年(秦孝公六年),商鞅相秦.实行变法,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加以完善并修订。《秦律》的律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法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7.(2020·安徽合肥市·合肥一中高三其他模拟)汉代的法律明令禁止复仇,但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对为至亲复仇的嫌犯多方加以宽免,如缑氏女玉为父报仇,县令欲论杀之,后因申屠燔进谏,而得以减免死罪。这反映了汉代
A.有法不依的司法弊病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宽刑省法的法制观念D.法律儒家化的时代特征
8.(2020·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下表是秦朝部分律法,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繁荣市镇经济
3.(2020·全国高三一模)票据的成文法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聘请日本法学家志田钾太郎起草,《票据法》吸收了国际条约的有关规定,引进了发票、背书、承兑、保证、追索权等概念和制度,由此说明了
A.票据立法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B.票据立法与实施均被列强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