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1章 功和功率 第3节 功率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 鲁科版必修2-鲁科版高一必修2物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功率
本节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功率的导出式P=F·v的物理意义,并掌握其用法,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3.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了解平均功率、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通过功率的定义过程,体会应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2.学会求解各种不同的功率。
3.运用功率的不同表达式分析和解决动力机械的运动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严密思维的习惯。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2)教学重点
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
(3)教学难点
1.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
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4)教学建议
“理解功和功率,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功率的概念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功率的知识是机械功概念的进一步延伸,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应用的例子很
多很广,而且功率与力、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又是联系实际生活和科学实践的纽带,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
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应用基本公式进行计算,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理解;机动车起动问题的分析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简单地套用公式;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新的物理概念,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通过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以及联系生活中实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导入一
问题导入
教师: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功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身边生活寻找做功快慢的事例,并思考机械与人或畜力做功快慢的差异。
)
导入二
问题讨论:使用机械可省力、省距离但不会省功,但是现代人使用机械劳动取代人的体力劳动,省力、省距离是无所谓的,为何还要使用机械呢?现代人使用大型机械代替小型机械劳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视频:今昔劳动场面对比。
小结:使用机械可以节约劳动时间,也就是相同时间内可以多做功,不用的机械做功时,相同的时间做功的多少一般是不同的。
即不用的机械做功时,存在做功快慢不同的问题。
追问: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呢?
类比:不同的运动物体往往运动快慢也是不同的, 时间
位移的比值可以用于比较物体的
运动快慢,把
时间位移的比值叫作“速度”,公式t s =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