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 单元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能与热能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能与热能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4.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 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 CO 与 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 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 和 O 生成 CO2 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 O C.CO 和 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 CO 与 O2 反应的过程
命题规律 能源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必 考点,考查形式有:一是以图像、图表为背景考查能量变化、 化学键键能、正逆反应的活化能的关系及简单计算;二是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三是结合生产、生活考查燃 烧热、中和热和能源的开发利用,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 主,难度不大。
板块一 主干层级突破
题组二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及图像分析 3.反应 A+B===C(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B===X(吸 热);②X===C(放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 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解析 反应 A+B===C 为放热反应,则 A、B 具有的总 能量高于 C 具有的总能量;A+B===X 为吸热反应,则 A、 B 具有的总能量低于 X 具有的总能量;X===C 为放热反应, 则 X 具有的总能量高于 C 具有的总能量,综上所述,只有 B 项符合题意。
解析 状态Ⅰ的总能量为反应物的总能量,状态Ⅲ的总 能量为生成物的总能量,由题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 错误;从状态Ⅰ~ Ⅲ的图示可知,反应中 CO 并未断键形成 C 和 O,C、O 原 子之间始终存在化学键,B 错误;由图示可知,CO 与 O 在 催化剂表面形成了 CO2,CO2 分子内存在 C===O 极性共价 键,C 正确;状态Ⅰ→状态Ⅲ表示 CO 与 O 反应生成 CO2 的过程,并不是 CO 与 O2 反应的过程,D 错误。

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放热反应:如物质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等,这称为放热现象;
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CO2在高温条件下与炭反应),这称为吸热现象。

2.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
⒈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⒉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如发电、冶金、发射火箭等;
⒊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等;
⒋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寒假化学复习知识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二化学反应寒假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精品)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精品)
提示:实验时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动。因为铁可以和盐酸反 应,而且铁、铜传热快,热量损失大,所以不能用金属(如铁、铜等)搅 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第六单元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真题实证命题揭秘
-14关键能力· 考向突破
必备知识· 自主预诊
基础小练 (2018 江西赣州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常温下,反应 C(s)+CO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 的 ΔH>0 B.已知 2CO(g)+O2(g) 2CO2(g) ΔH=-566 kJ· mol-1,则 CO 的 燃烧热 ΔH=-283 kJ C.已知 H+(aq)+OH-(aq) H2O(l) ΔH=-57.3 kJ· mol-1,则稀硫 酸和稀 Ba(OH)2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ΔH=2× (-57.3) kJ· mol-1 D.500 ℃、 30 MPa 下,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密闭的容 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 19.3 kJ,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ΔH=-38.6 kJ· mol-1
第六单元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真题实证命题揭秘
-3关键能力· 考向突破
必备知识· 自主预诊
考点一 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形成 物质
焓变与反应热
断裂
化学反应
能量
热量
2.焓变、反应热 (1)焓(H)。 用于描述物质 所具有的能量
的物理量。
生成物 )-H( 反应物 ),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第6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新人教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第6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新人教

返回目录
第22讲 化学能与热能
•【方法技巧】
•1.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考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点 互
•2.反应热答题规范指导
动 •用“焓变(ΔH)”表示反应热时,ΔH>0表示吸热,ΔH<0表示
探 究
放热,因而,ΔH后所跟数值需要带“+”“-”符号。
•3.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其关键是算清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
究 ③图中c表示反应的反应热,可通过计算焓变值求得反
应热:
a.从物质所具有的焓角度分析,焓变(ΔH)为生成物的
焓与反应物的焓之差:ΔH=H(__生__成__物__)-H(________)。 b.从反化应学物键角度分析,焓变为反应物的键能和与生成
物的键能和之差:ΔH=E(________)-E(________)=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4)Na转化为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
•(5)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 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
2HCl(g)在光照和
•(6)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
可逆无关( )
返回目录
第22讲 化学能与热能
返回目录
使用建议
对电化学的考查一般视角较新,往往会与较新的STSE知 识联系在一起考查,如对原电池的考查: 2015年全国卷Ⅰ 考查了微生物电池工作原理、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考查 了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等; 对电解池的考查: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考查了“四室电 渗析法”制备H3PO2的工作原理等。因此复习过程中,一 方面要通过对上述相应基础知识的重组、整合,形成知识 网络;另一方面要选用、组编符合高考试题命制特点的练 习题,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复习总结 最新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复习总结 最新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复习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在学习中,同学们应熟练掌握以下知识要点。

一、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系统2.基本规律(1)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或者说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值等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值。

(2)反应的基本形式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可以概括成如下形式:(3)变价规律如果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不同价态的同一种元素之间,一般说来反应物中高价态变成产物中的较高价态,反应物中的低价态变成产物中的较低价态,即高者仍高,低者仍低,不会出现价态的交叉,因为这样会消耗更多能量。

(4)影响氧化(还原)性的因素氧化性(或还原性)受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浓度、反应温度、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一般地,浓度大、温度高等都有可能使氧化性(或还原性)增强。

溶液的酸碱性对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也存在影响。

3.典型题例析例1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3CuS+8HNO3=3Cu(NO3)2+2NO+3S+4H2OB.3Cl2+6KOH=5KCl+KClO3+3H2OC.3H2O2+2KCrO2+2KOH=2K2CrO4+4H2OD.3CCl4+K2Cr2O7=2CrO2Cl2+3COCl2+2KCl解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是化合价的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判断是否有化合价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该题选项为D。

例2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个数比为 [ ]A.1∶3 B.2∶3 C.1∶1 D.4∶3解析 N2是氧化产物,每生成1个N2,要失去6个电子。

SO2是还原产物,每生成1个SO2要得到2个电子。

要使得失电子守恒,二者个数比为1∶3。

选A。

例3已知:(1)2FeCl3+2KI===2FeCl2+2KCl+I2(2)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Fe3+>Cl2>I2B.Cl2>Fe3+>I2C.I2>Cl2>Fe3+D.Cl2>I2>Fe3+解析由于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2020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课件新人教版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考纲展示] 1.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 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 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பைடு நூலகம்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 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 达式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 变的简单计算。
返回导航
解析:由于 H—Br 键的键长介于 H—Cl 键和 H—I 键的键长之 间,所以其键能介于 H—Cl 键和 H—I 键的键能之间,A 正确。表 中 H—F 键的键能最大,所以 H—F 键最稳定,B 正确。1 mol H2 中 含有 1 mol H—H 键,断裂 1 mol H—H 键吸收 436 kJ 能量,C 正确。 D 项 , ΔH = 反 应 物的 总 键 能- 生 成 物的 总 键 能= (436 + 157 - 568×2)kJ·mol-1=-543 kJ·mol-1,D 错误。
返回导航
考 点 一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反应热和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 放出或吸收 的热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 ΔH , 单位是 kJ/mol 。
返回导航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反应特点 (1)从能量高低的角度分析
返回导航
对于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吸收的热量; 对于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出的热量。
返回导航
解析:A.由图象可知,2mol HF(g)的能量小于 1mol HF(g)的能 量,故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 A 错; B.2 mol 液态 HF 的能量小于 2mol HF(g)的能量,对于放热反应,当 反应物相同时,产物的能量越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故放出的 热量大于 270KJ,故 B 错;C.1mol H2(g)和 1mol F2(g)生成 2mol HF(g) 放热,故 1mol H2(g)和 1mol F2(g)的所具有总能量大于 2moI HF(g)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目录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第2节原电池化学电源第3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 ΔH=-Q kJ·mol-1(Q>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2 mol SO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B.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Q kJC.若使用催化剂,该反应的|ΔH|减小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 kJ,则此过程中有2 mol SO2(g)被氧化答案 D2.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x=1,2,3,4)的能量(kJ)的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是ClO3-B.b→a+c反应的活化能为60 kJ·mol-1C.a、b、c、d、e中c最稳定D.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 ΔH =-116 kJ·mol-1答案 D解析A项,e中Cl元素化合价为+7价,而ClO3-中Cl元素化合价为+5价,错误;B项,b→a+c反应的活化能为40 kJ·mol-1,错误;C项,a、b、c、d、e中a能量最低,所以最稳定,错误;D项,b→a+d,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该反应方程式为3ClO-===ClO3-+2Cl-,反应热=64 kJ·mol-1+2×0 kJ·mol-1-3×60 kJ·mol-1=-116 kJ·mol-1,所以该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 ΔH=-116 kJ·mol-1,正确。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研究化学反应时,我们常常需要了解反应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情况,以此来解释反应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归纳,我们可以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两种类型。

1.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会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最典型的放热反应是燃烧反应。

例如,当燃料和氧气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光能,从而产生火焰。

这是因为在这类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释放出的能量大于化学键的断裂吸收的能量,从而导致反应系统的内能减少,也就是释放出了能量。

2.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外界的能量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会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吸热反应的例子非常丰富,包括许多常见的化学反应,如溶解反应和融化反应。

当固体溶解于溶液中时,需要吸收一定的热量才能使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弱化,从而使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形成新的相互作用力。

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因此是一个吸热反应。

3. 化学反应热化学反应热是指在恒压条件下,物质反应时所发生或吸收的热量变化。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该反应所做的功与反应物之间的热量变化之和。

热量变化可以用ΔH来表示,其中H代表焓(能)。

化学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常见的测量方法有常压量热法和恒温恒压热容量法。

常压量热法通过将反应物加入绝热容器中,测量反应前后容器的温度变化,然后根据温度变化计算出反应的热量变化。

恒温恒压热容量法则利用恒温恒压条件下,测量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反应的热量变化。

归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探索反应机理以及设计实际应用中的反应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能量转化关系,进而预测反应的趋势和方向。

此外,研究化学反应热还有助于优化化学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节约能源。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1)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1)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反应5H2C2O4+2-4MnO+6H+=10CO2↑+2Mn2++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 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5×10-4 mol·L-1·s-1B.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 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C.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答案】A【详解】A. 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010mol/L0.004L 0.002L+0.004L⨯=23×0.010mol/L,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0.010mol/L340s⨯=1.7×10−4mol⋅L−1⋅s−1,故A错误;B. 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开始速率很小,过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说明反应生成了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其中水没有这种作用,CO2释放出去了,所以可能起催化作用的是Mn2+,故B正确;C.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①和实验②只是浓度不同,即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只是温度不同,所以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正确;D.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5H2C2O4−2MnO4-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在这三个实验中,所加H2C2O4溶液均过量,故D正确;故选:A。

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C .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D .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 【答案】D 【分析】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或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热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进行分析。

(完整版)化学变化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化学变化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化学变化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化学变化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变化是物质发生的变化过程,而能量在化学变化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

以下是化学变化与能量相关的知识点总结:
1. 反应物与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通过反应转化为生
成物。

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反应结束后形成的
新物质。

2. 反应类型: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不同类型的反应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方程式。

3. 反应能量: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吸收能
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释放能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4. 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方程式中的ΔH表示焓变,正值表示吸热反应,负值表示放热反应。

5. 反应焓变:反应焓变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计算得出,常用单位是焦耳(J)或千焦(kJ)。

6. 熵变与自由能变:化学反应还涉及到熵变与自由能变。

熵变描述了系统的混乱程度变化,自由能变描述了系统可利用能量的变化。

7.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活化能是指反应物转变为过渡态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以上是化学变化与能量的知识点总结。

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相关概念。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清单附考纲解读.doc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清单附考纲解读.doc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清单附考纲解读考试说明要求考试内容要求1.通过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2.通过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及其重要应用3.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有关计算ⅠⅠⅡ解读:化学反应与能量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体现着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属于新课程教材新增内容,在新课程高考中属于热点内容之一,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主要题型为:①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②通过化学键键能计算反应热、③通过图像信息计算反应热、④应用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

这块知识在学习时一定要依据本质建构各种角度的认知模型,依据模型解题,并在解题时需要细心,准确计算,注意化学用语表达的规范性。

最近又出现反应热与能源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有关能源的试题也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

《考试说明》化学反应与能量增加了,了解燃烧热和中和热等概念;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预计考查反应热的内容将不断拓宽,难度有所提高,题型也会有新的变化。

能量及其转化是化学、物理、生物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理科综合试题的知识载体之一,因此有关能量的学科间的综合将会成为今后理科综合命题的热点。

知识清单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①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②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有关。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热量;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吸收热量。

3、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①反应热:在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反应热用△H表示。

单位:kJ·mol–1②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能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固定式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

一种以Na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总反应为:NaTi2(PO4)3 +2Na2NiFe II (CN)6 Na3Ti2(PO4)3 +2NaNiFe III(CN)6(注:其中P的化合价为+5,Fe的上标II、III代表其价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NaTi2(PO4)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C.充电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2NaNiFe III(CN)6+2Na++2e-=2Na2NiFe II (CN)6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答案】C【详解】A.由题意可知放电时负极为2Na2NiFe II(CN)6- 2e-=2NaNiFe III(CN)6+ 2Na+,Na2NiFe II(CN)6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为:2NaTi2(PO4)3+2Na++2e-=Na3Ti2(PO4)3,NaTi2(PO4)3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A项正确;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B项正确;C.充电过程中阴极极反应式为:2NaNiFe III(CN)6+2Na++2e-=2Na2NiFe II(CN)6,阳极:Na3Ti2(PO4)3-2e-=2NaTi2(PO4)3+2Na+,故C项错误;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D项正确;本题选C。

2.反应3A(g)+B(g)═2C(g)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表示为:①v A═1mol/(L•min),②v C═0.5 mol/(L•min),③v B═0.5mol/(L•min),三种情况下该反应速率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②>③>①B.①>②>③C.③>①>②D.②>①>③【答案】C【详解】都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2020-2021年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2020-2021年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2020-2021 年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梳理】一、反应热与焓变 1. 反应热: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此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反应热,单位是 kJ/mol。

反应热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也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状态和生成物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在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新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2.焓变:(1)焓:焓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用符号 H 表示。

(2)焓变: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用符号ΔH 表示。

ΔH > 0 反应吸收热量;ΔH < 0 反应放出热量。

(3)焓变与键能的关系:ΔH=﹣(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反应物的键能之和)温馨提示:对于一定量的纯净物质,在一定的状态(如温度、压强)下,焓有确定的数值。

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焓的数值也就不同;同一物质所处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强)不同,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焓的数值也不同。

焓的数值的大小与物质的量有关,在相同的条件下,当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加一倍时,焓的数值也增加一倍。

因此,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尤其是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时,反应焓变是不同的。

3.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ΔH<0 ΔH>0 联系ΔH=ΔH(生成物)-ΔH(反应物),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图示常见反应类型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大多数化合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 与 NH4Cl 反应④C 和 H2O 或 CO2 的反应 4. 燃烧热和中和热:根据反应类型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反应热可分为生成热、分解热、中和热.燃烧热、溶解热等。

新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六单元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六单元单元总结课件

二、“串联”类电池的解题流程
题型一:电解池与电解池的“串联”——有外接电源型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根据“电解池串联时阴、阳极交替出现” 以通过装置中某极的变化、现象反推电极。 例1 下图装置中a、b、c、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
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B )。
选项 A B C D
X MgSO4 AgNO3 FeSO4 CuSO4
Y CuSO4 Pb(NO3)2 Al2(SO4)3 AgNO3
解析 A项中当X为MgSO4时,b极上生成H2,电极质量不增加,错误 FeSO4,Y为Al2(SO4)3,b、d极上均产生气体,错误;D项中,b极上析出 Ag,其中d极质量大于b极质量,错误。
A.甲中Fe极质量减少,C极有气体产生 B.甲为电解池,乙为原电池 C.当甲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乙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 的量也为0.1 mol D.经过一段时间,乙烧杯中溶液的pH增大
解析 构成甲装置的是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两极形成了 以甲为原电池装置,且甲为乙的电解提供电能。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极:2H++2e- H2↑,Fe负极:Fe-2e- Fe2+。(烧杯乙中)阴极:Cu2+ 极:2Cl--2e- Cl2↑。烧杯乙中电解氯化铜,铜离子浓度减小,水解程
题型二: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串联”——无外接电源型
多个电池“串联”在一起,但没有外接直流电源,其中一个装置是原电 极活泼性差异较大的装置为原电池,较活泼的作负极,其余均为电解池 例2 烧杯甲中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烧杯乙中盛有 0.1 mo
液(两种溶液均足量),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二: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串联”——无外接电源型
多个电池“串联”在一起,但没有外接直流电源,其中一个装置是原电池,装置中两个电
极活泼性差异较大的装置为原电池,较活泼的作负极,其余均为电解池。
例2 烧杯甲中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烧杯乙中盛有 0.1 mol·L-1的CuCl2溶
二、“串联”类电池的解题流程
题型一:电解池与电解池的“串联”——有外接电源型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根据“电解池串联时阴、阳极交替出现”原则正推电极,也可 以通过装置中某极的变化、现象反推电极。 例1 下图装置中a、b、c、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
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B )。
第六 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总结
一、“串联电池”两大题型的解题攻略
原电池和电解池统称为电池,将多个电池串联在一起,综合考查电化学知识是近年来高考 命题的热点,该类题目能够考查考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需要考生具有缜密的思维能 力及巧妙的数据处理能力。 这类题目对知识点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电极名称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实 验现象的描述、溶液中离子的移动、pH的变化、电解后电解质溶液的恢复及运用电子 守恒处理相关数据等。正确判断电池种类和灵活运用整个电路中各个电池工作时各电 极上转移电子数目相等是解决多池“串联”试题相关问题的关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选项
X
Y
A
MgSO4
CuSO4
解析
B
AgNO3
Pb(NO3)2
C
FeSO4
Al2(SO4)3
D
CuSO4
AgNO3
答案
解析 A项中当X为MgSO4时,b极上生成H2,电极质量不增加,错误;C项中,X为 FeSO4,Y为Al2(SO4)3,b、d极上均产生气体,错误;D项中,b极上析出Cu,d极上析出 Ag,其中d极质量大于b极质量,错误。
液(两种溶液均足量),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甲中Fe极质量减少,C极有气体产生
B.甲为电解池,乙为原电池
C.当甲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乙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
的量也为0.1 mol
D.经过一段时间,乙烧杯中溶液的pH增大
答案
解析
解析 构成甲装置的是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两极形成了闭合的回路,所 以甲为原电池装置,且甲为乙的电解提供电能。电极反应式分别为(烧杯甲中)C正 极:2H++2e- H2↑,Fe负极:Fe-2e- Fe2+。(烧杯乙中)阴极:Cu2++2e- Cu,阳 极:2Cl--2e- Cl2↑。烧杯乙中电解氯化铜,铜离子浓度减小,水解程度减小,pH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