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学科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生物学科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刘荣全审题人:顾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B.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C.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 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 氨基酸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脱水缩合方式形成肽键
D. 变性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3. 关于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 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方法都不同
D. 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蓝色反应
4.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初欧文顿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罗伯特森提出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C.1970年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5.图中①~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胞中②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B. 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
C. 该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仅有图中结构①
D. 结构③参与该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6.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细胞大小基本不变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7.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8. 如图是人体细胞代谢部分简图,图中甲表示ATP。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不同
B.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合成甲
D.在活细胞内甲和乙的转化是单向进行的
9.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解中的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②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③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④1分子丙酮酸在(二)、(三)阶段产生的能量一样多
⑤图示过程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⑥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CO2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⑦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CO2和H2O.
A.①⑤⑥B.①③⑦C.②⑤D.④⑤⑥
10.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最弱
B. 氧浓度为b时,器官中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 氧浓度为c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D. 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11.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种植物在光照下和黑暗中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单位:mg/h)的影响情况。

已知除了温度变化之外,其他环境条件(如光照强度等)
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中曲线,无法确定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B.光照下CO2的吸收量表示光合作用所需的CO2量
C.图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环境温度超过25℃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12. 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
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 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 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
D. ⑥→⑦过程中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13.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 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 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14. 下列能说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转录B.进行DNA的复制C.合成胰岛素D.存在呼吸酶
1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胚胎期,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
B.细胞衰老会发生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变小等现象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D.癌症的发生是一系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逐渐积累的结果
16.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
B.该豌豆产生的雄配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
C.该豌豆产生的YR的雌配子和YR的雄配子数量相等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指该豌豆产生的4种雌配子和4种雄配子自由组合
1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①②④⑤
18.如图是某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

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图该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B.乙图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C.丙图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D.甲、乙、丙三个过程可能发生在同一个器官中
19.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①②③组成了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DNA聚合酶用于⑨的形成
D.图中的DNA片段彻底水解可得到6种产物
20.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双链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C.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21.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表达遗传信息,下列关于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过程所需酶的种类相同
B.三个过程发生的场所都是细胞核
C.三个过程都要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来完成
D.复制和转录的模板相同,而与翻译的模板不同
22.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关于造血干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有①
B.前者有①、②、③,后者只有②和③
C.两者都只有②、③
D.前者只有①和②,后者只有②
2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
B.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也属于基因重组
C.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24.作物育种技术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连续自交并筛选的目的是提高所需性状的纯合子的比例
B.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变异,其原理为染色体变异;无子番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其原理为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C.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可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D.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了“黑农五号”大豆品质,其原理为基因突变
2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并不能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D.共同进化指的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是
①尿素、无机盐和维生素②血红蛋白、O2和抗体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呼吸酶、神经递质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7.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后,内环境的pH值有下降趋势
B.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C.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稳定,生物就能维持稳态
28.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感受器由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接受一定刺激后才能产生兴奋
C.神经中枢可以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组成,可对刺激作出应答
29.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神经递质释放至②过程中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神经递质可使b产生兴奋或抑制
D.③处有能特异性识别神经递质的物质
30.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1型)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②③⑥
31.下列关于动、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在合成部位上与动物激素有明显不同
B.某些激素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C.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D.与酶相似,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前后不会发生改变
3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接受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浆细胞全部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C.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活动增强,从而导致细胞周期变长D.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前者可以识别抗原
33.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摘除顶芽;②保留顶芽,用2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③保留顶芽。

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 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B.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C.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顶端优势
D.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
34.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能够提早萌发。

在低温
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A.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B.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储藏
C.脱落酸与赤霉素是互相拮抗的关系
D.植物生命活动在多种激素相互协调下进行
35.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 .②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
36.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2t 时
B .在t 1~t 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C .在t 0~t 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 .在t 2时捕捞该种鱼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37、如图为森林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 .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C .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也属于类似的垂直结构
D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38.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中的“1→2→3”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 .2一定是异养型的动物
C .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 .3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39.在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个食物链(网)中鹰的个体数量最多
A .草→昆虫→青蛙→蛇→鹰
B .草→昆虫→田螺→食虫鸟→鹰
C .
D .
4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B. 生态系统为了维持正常的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发生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
种群增长速率 时间 t 1 t 0 t 2 草 小鸟 田鼠 兔 鹰 草
田鼠 昆虫 食虫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5个大题,共40分。

41.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6分)已知某药物X能够调控光合产物在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分配。

某课题组对柑橘分组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一昼夜后,给柑橘提供14C标记的CO2,24 h后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4CO2进入叶肉细胞后用于合成光合产物,该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为
(用化学式和箭头表示)。

(2)据实验结果推测,在果实刚形成时,用X处理柑橘全株(填“会”或“不会”)明显减弱柑橘的光合速率。

(3)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分析,若想要得到更大的柑橘,应用X处理,根据题干信息,推测B组实验中X发挥作用的机理是。

42.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
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特点,便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中F1的表现型可知,果蝇眼形中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可能位于图乙中的区段,也可能位于区段。

(4)现通过后续杂交实验获得了若干只棒眼雌果蝇,请从上述杂交实验中获得的果蝇和野生型
果蝇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进一步判断。

(要求:
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4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 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据图作答:
(1)除了图甲中的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包括。

(2)通常情况下,图甲中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3)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属于第营养级的能量,C 表示。

若图甲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4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

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

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

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抗多聚半乳糖
醛酸酶基因
(目的基因)
质粒重组DNA含重组DNA的
土壤农杆菌
土壤农杆菌
普通番茄细胞
培养②
多聚半乳糖醛
酸酶基因
抗多聚半乳糖
醛酸酶基因
培养③
抗多聚半乳糖
醛酸酶基因
多聚半乳糖醛
酸酶基因
mRNA1
mRNA2
mRNA1与mRNA2结合
番茄软化过程培育示意图

(1)过程①用到的工具酶有。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重组DNA中除插入目的基因外,还需要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

(3)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

(4)从图中可知,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合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过程无法进行,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

(5)普通番茄细胞导入目的基因后,经②过程形成,然后诱导出试管苗,进一步培养成正常植株,在这个过程中用到的激素主要是。

45.(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下图是制备抗X抗体的过程,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的技术手段,该过程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使用的不同诱导方法是。

(2)单克隆抗体是由同样的抗体分子组成,与一般的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
的优点。

(3)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需补充等一些天然成分。

这种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和所需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

(4)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其中步骤④筛选出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步骤⑤的目的是进一步筛选出。

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生物学科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5 ACCCA 6-10 BCDAD 11-15 ACCCD 16-20 BCBDC 21-25 CBCCC 26-30 ADDBC 31-35 ABCBB 36-40 DCDCC
二、非选择题:共5个大题,共40分。

41.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6分)
(1)14CO2→14C3→(14CH2O)(2分)
(2)不会
(3)幼果 X促进了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有机物)从叶片运输到幼果(2分)42.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圆眼(2)常(3)℃℃ (顺序可颠倒)
(4)实验思路:用棒眼雌果蝇与野生型圆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雄蝇中是否有棒眼雄果蝇出现。

(2分)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Ⅱ区段(2
分)
②若子代雄果蝇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Ⅰ区段(2分)
4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分)
(2)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可利用能量越少(2分)
(3)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2分)b/y×100%
4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2分)
(2)便于筛选出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3)农杆菌转化法
(4)翻译
(5)愈伤组织、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2分)
4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灭活的病毒
(2)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2分)
(3)动物血清、血浆合成培养基
(4)即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2分)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