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践活动课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实践活动课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开展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需要.数学实践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开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数学实践课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局部,理解和把握这个新的领域,对于一线教师的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数学实践;数学学习;意义;作用
实践与创新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大力倡导的,是时代精神的表达.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开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在倡导创新教育,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活动课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开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解放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数学实践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符合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甚至是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四种运算后,我安排了实践课“花店里的数学〞,先是让学生到周围的花店里了解各种花的价格,然后,在课堂上模拟购置.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主动学习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数学实践课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时机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以后,我安排安排学生到建材市场了解各种瓷砖的大小、花色、价格,然后,小组合作制订出自己的装修方案.通过制订装修方案,学生们了解到铺地砖并不是仅仅算房间和瓷砖的面积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到需不需要破砖,可不可以拼接,还有图案的组合,价位的上下等等因素.在这次实践活动课中学生们不仅进一步地练习了面积的计算,而且感受到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区别,从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生活和现实生活有时会有些“矛盾〞,这样的“矛盾〞可以成为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铺路石,能够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为其指出探究的方向.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三、数学实践课能有效开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将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应用的思想方法,学生就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数学问题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数学實践课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能更有效
开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数学实践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教师要从生活中捕捉到的数学现象,在实践课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他们会创造出新鲜的成果.开放小教室,把周围社会生活广阔的天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教学中,“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将数学实践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最正确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培养学识主动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让课内知识和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亲近数学,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我设计了“七巧板〞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易于开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五、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开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说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学生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学习劲头就缺乏,注意力分散,反应缓慢.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一旦教学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学生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学习中去,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断得到强化.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周边的数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数学实践活动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才能使数学教学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参考文献】
【1】陈增保.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21〔16〕:26-27.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的几点认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3〕:66.
【3】李美蓉.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优越性[J].安徽教育,2021〔0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