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合集下载

贵州省遵义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2套).doc

贵州省遵义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2套).doc

2018-2019学年度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屮显现出来的。

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口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亨受。

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

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

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屮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

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

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屮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 83%。

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而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

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屮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星。

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

江南文化自古迄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滲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汕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屮。

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

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Z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H大多已偃旗息鼓。

高中语文文言文《宋史许仲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宋史许仲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

汉乾祐中,登进士..初,解褐授济阴主..第,时年十八。

周显德簿,考功员外郎张义荐为淄州团练判官。

宋初赴调,引对便殿。

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

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

从征并门,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

帝益知其强干。

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

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

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

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

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

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

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

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

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

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

八年,仲宣为左谏议大夫。

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

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

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

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

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

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

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

其才干类此。

(节选自《宋史·许仲宣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B. 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C. 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D. 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是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期末考试.doc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期末考试.doc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期末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默写(1)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2)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喻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杜甫《春望》默写完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答案】 带月荷锄归 浮云游子意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点睛: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题文】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看见满院láng 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流下眼泪。

(___________)⑵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愁容把è hào 通报。

(___________)⑶老头子zhāng huáng shī cuò,船却走不动。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3《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设计(含答案)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3《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设计(含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新)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全诗,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疏通、赏析诗歌,注重学生诗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3.情感与态度: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等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二、导读1、了解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天宝元年, 经友人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

他以为实现自己“济沧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的时机到了,于是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到了长安。

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不到三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

李白怀着“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这样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离开京城,此诗是诗人于天宝四年(745年)离开东鲁南游吴越时所作,一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

2、解题:这首诗是李白的“发愤之作”。

“梦游”说明这首诗的内容。

点明了所写内容是虚幻的,暗示了本诗运用的是一种想像手法。

诗题中的“吟”,指的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指的是留下这首诗与朋友告别。

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天姥”是梦游的对象。

“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

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作者借梦游表明自己的志向。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3、背景: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

《范仲淹,字希文》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

《范仲淹,字希文》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仲淹,字希文。

少有志操,既长,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举进士第,泛通《六经》,长于《易》。

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

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

乃请间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十事。

会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之,不能得,诏出知睦州。

岁余,徙苏州。

州大水,民田不得耕,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募人兴作,未就,寻徙明州,转运使奏留仲淹以毕其役,许之。

召还,判国子监,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

徙庆州,迁左司郎中,为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

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

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B.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C.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D.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折役茶,是指产茶地区每年要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茶叶来作为军费。

《后汉书卷十五》阅读答案及译文

《后汉书卷十五》阅读答案及译文

《后汉书卷十五》阅读答案及译文《后汉书卷十五》阅读答案及译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后汉书卷十五》阅读答案及译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

归光武,拜.为太中大夫。

是时方以陇、蜀为忧。

歙因自请曰:“隗嚣始起,以汉为名。

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公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

”帝然之。

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

五年,复奉玺书于嚣。

既还,复往说嚣。

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拜歙为中郎将。

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

故久冘豫不决。

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

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

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

”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

嚣愈怒,王元劝嚣杀歙,使牛邯将兵围守之。

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八年春,歙袭略阳,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

嚣大惊曰:“何其神也!”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

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

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

于是置酒高会,劳赐歙,班坐绝席,在诸将之右.,赐歙妻缣千匹。

诏使留屯长安,悉监护诸将。

嚣亡后,歙乃大修攻具,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

陇西虽平,而人饥,流者相望。

歙乃倾仓廪,转运诸县,以赈赡之,于是陇右遂安,而凉州流通焉。

十一年,歙与盖延进攻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下辨,陷之,乘胜遂进。

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

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

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

练习题高考文言文文意概括分析题 (选择题)

练习题高考文言文文意概括分析题 (选择题)

2017全国高考卷二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 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 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 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 名/愿得降之/ 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 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 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 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 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 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 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 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 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 “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 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 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 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2017全国卷三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 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 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 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 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 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 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 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 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 尤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 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 “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 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聘史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 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为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 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 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 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后汉书-董宣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后汉书-董宣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后汉书·董宣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

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

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

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

青州以其多滥,奏宣及岑,宣坐征诣廷尉。

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

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

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

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

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归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许仲宣,字希粲》阅读答案及翻译

《许仲宣,字希粲》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

汉乾佑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

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义荐为淄州团练判官。

宋初赴调,引对便殿。

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

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

从征并门,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

帝益知其强干。

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

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

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

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

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

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

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

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

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

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

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

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

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

八年,仲宣为左谏议大夫。

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

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

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

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

其才干类此。

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节选自《宋史•许仲宣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B.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C.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D.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 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解褐,古代“褐”是指粗布短衣。

许劭字子将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许劭字子将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许劭字子将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许劭字子将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

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

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

”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①。

又陈蕃②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

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

故不造也。

”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

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

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

”乃南到广陵。

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

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

待吾虽厚,其势必薄。

不如去之。

”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

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

时年四十六。

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取材于《后汉书·卷九十八》)【注】①陈寔: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

②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卑辞厚礼辞:言辞。

B.去濮阳令归去:前往。

C.故不造也造:拜访。

D.征,皆不就就:任职。

答案 B [B.离职、卸任。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 )①好人伦,多所赏识②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③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④劭初善之,而后为隙⑤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⑥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答案C [②从侧面说明许劭对人洞察入微,不是“直接表现”。

文言文阅读《后汉书陈蕃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后汉书陈蕃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

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

后遭母忧,弃官行丧。

服阙,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

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

郡人周殄,髙洁之士。

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

字而不名,特为宜一榻,去则县之。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

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稍迁,拜尚书。

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

蕃上疏曰:“昔髙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

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

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英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淸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

"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

后迁大鸿胪。

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

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

永康元年,帝崩。

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

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

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寥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候,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

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

而帝乳母赵疑,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

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

蕃常疾之,志诛中官。

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

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

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中A. 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B. 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寥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C. 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鑿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D. 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寥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门•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孝廉”是汉代开始的察举制中选拔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阅读答案与翻译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阅读答案与翻译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阅读答案与翻译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

《范仲淹,字希文》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

《范仲淹,字希文》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仲淹,字希文。

少有志操,既长,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举进士第,泛通《六经》,长于《易》。

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

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

乃请间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十事。

会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之,不能得,诏出知睦州。

岁余,徙苏州。

州大水,民田不得耕,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募人兴作,未就,寻徙明州,转运使奏留仲淹以毕其役,许之。

召还,判国子监,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

徙庆州,迁左司郎中,为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

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

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B.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C.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D.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折役茶,是指产茶地区每年要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茶叶来作为军费。

《颜太初杂文序》逐词解释及全文翻译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颜太初杂文序》逐词解释及全文翻译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不尚(崇尚。

清·蒲松龄《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崇尚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开口)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如何,怎么样。

用于询问。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

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哉?高冠博带、广袂(mèi,衣袖,袖口。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

”——但做上级的人不能察明下情,致使百姓捋起袖子,一起奋起,发泄自己的愤慨。

)之衣谓之儒邪?执简(古代用以书写的竹简,这里指竹简编的书册)伏(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册、呻吟(诵读,吟咏。

汉·王充《论衡·案书》:“刘子政玩弄《左氏》,童仆妻子,皆呻吟之。

”——刘子政欣赏《左传》,他的童仆妻子儿女都能诵读《左传》)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rúhàn,蘸笔书写或绘画)、织制绮组(qǐ zǔ,丝绸的绶带,比喻华美的文辞)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天下不崇尚儒者已经很久了。

现在的士大夫,说话就必定自称是儒者。

儒者究竟是怎样的呢?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的人就是儒者吗?手里拿着竹简编的书册、不停地吟诵诗文的人就能称他为儒者了吗?更何况能蘸墨书写出有绮丽文采的文章的人要称为儒者,也还差得远呢。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xī)、张酺(p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放下这些不说,就是西汉的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的欧阳歙、张酺、胡广,这些世人所说的大儒,他们果真足够担当起“儒者”这一称呼吗?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忧愤)其然。

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高考语文课标Ⅲ卷文言文许将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一、许将重点词注释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及第者之(1.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 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之使不敢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的重大决策)屈服,使折服 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2.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古指大诸侯国,这里指契丹)分画矣。

”将曰:(认为……好)之。

[yǔ](多个监狱)皆空。

父老叹曰:“自(省略政,(许)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指挥军队;2、出兵作战)有制,名虽不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因此后来的中,“元佑”一词又被用来指先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直学士。

时,因反对,离开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通史《》。

历仕、、、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墓。

哲宗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二、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阅读答案附翻译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阅读答案附翻译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

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

入学舍,自刻益苦。

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

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

公请自守,乃知延州。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

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

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

”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

贼既失计,乃引去。

于是诸将皆服公。

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

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

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

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

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

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

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

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

”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

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

既薨,辍朝一日。

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

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

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戚:忧伤B.五让不许让:推辞C.必以太平责之责:责怪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中:诬陷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之南都B. 乃决策谋取横山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 然事有先后D. 以其遗表无所请凌万顷之茫然亦足以畅叙幽情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B.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C.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过去的旧政策D.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十分贫穷,一辈子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伤家世之变,离家求学,严格自励,学有所成。

【初中文言文阅读】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王粲字仲宣”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王粲字仲宣”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王粲字仲宣”附答案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粲至,既幼弱,容状短小,一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粲至,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

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其强记默识如此。

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是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选自《三国志王粲传》)[注]①蔡邕:东汉末文学家。

②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

③倒屣(q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

④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

⑤强(qiǎng)记:记忆力强。

⑥属(zhǔ)文:写文章。

⑦宿构:预先谋划准备。

⑧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

⑨加:超过。

1.用“/”图画出来下面句子在朗诵时的停滞。

时邕才学显著。

2.表述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奇:②一:③识:3.说道说道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更添一字”的意思。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5.用自己的话讲出“粲至”“一坐尽惊”的原因。

6.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宋史·许将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许将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

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神宗善之。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B.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C.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D.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16.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

他入仕不久,取代聘史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

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

汉乾祐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

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义荐为淄州团练判官。

宋初赴调,引对便殿。

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

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

从征并门,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

帝益知其强干。

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

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

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

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

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

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

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

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

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

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

八年,仲宣为左谏议大夫。

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

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

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

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

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

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

其才干类此。

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节选自《宋史·许仲宣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B. 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C. 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D. 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乾祐,指年号。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文中还有“显德”“开宝”等。

B. 漕挽,“漕”指水路运输,“挽”指陆路运输。

“漕”指水、陆运输,也指运输粮饷。

C. 赐绯,赐给绯色官服。

指官员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以示恩宠。

D. 权,暂时代理官职。

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仲宣才貌兼备,历仕数朝。

后汉时年仅十八岁的他就考中进士及第;后周时历任数职;宋朝初年赴朝廷听候调遣,受到太祖赏识,被提拔任用。

B. 许仲宣精明能干,政绩斐然。

征伐并门和江南时,他负责钱财和粮食供应,能保障军需;曹彬需要数万件陶器给士兵做灯具,他能预先料到,如数交付。

C. 许仲宣审时度势,决策果断。

征讨交州,形势不利,他上奏请求罢兵;未得到朝廷答复就让军队分驻各州,打开国库赏赐士卒,并起草文书晓谕交州。

D. 许仲宣处变不惊,颇有器量。

在他与县令分掌县印时,县印丢失,上司下令逮捕县府所有小吏,且把县令及主簿的家人也投入狱中审问。

县今听说后,仓皇失措,仲宣却泰然处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2)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阅读答案:
10. C
11. D D项,“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错误。

“权”只指暂时代理官职,并没有“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的意思。

12. D D项,“逮捕县府所有小吏”理解有误,原文是“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意为“于是逮捕县府的几个小吏以及县令、主簿的家人”,是逮捕了几个小吏,并不是全部的小吏。

13. (1)许仲宣估量这个地方的山川地势、土地广袤可以立为州郡,于是画图上呈皇帝,就升任潍州知州。

(2)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印匣)封存的标记和原来一样,把它(印匣)交给许仲宣。

参考译文: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

后汉乾佑年间,进士及第,当时十八岁。

后周显德初年,初人仕授官为济阴主簿,考官员外郎张义推荐他担任淄州团练判官。

宋朝初年,许仲宣赶赴朝廷听候调遣,皇帝在便殿召见他询问对答。

许仲宣气概容貌雄伟,太祖喜欢他。

提拔为太子中允,领受诏命为北海知军。

许仲宣估量这个地方的山川地势、土地广袤可以立为州郡,于是画图上呈皇帝,就升任潍州知州。

起初,议论设立牧马监,下令许仲宣出行视察各州,获得很多好地。

跟随征伐并门,掌管出纳,四十多州的钱财和粮食全部能够调集。

皇帝更加知道他能干。

开宝四年,主管荆南转运事。

等到征伐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军队几十万,供应不缺。

南唐平定,靠运输粮饷的功劳升任刑部郎中。

受职入朝谢恩时,召他升殿奖励表彰,赐给绯色的官服。

九年,下诏主管永兴军府事。

太宗继位,许仲宣升为兵部郎中.乘坐驿马召赴朝廷,赐金紫。

授官西川转运使,恰值西南夷入侵掠夺边境,许仲宣亲自到大度河,以叛逆和归顺的利害相告,以威力和福运宣示,夷人全部归服。

适逢言事官说,江南用兵时,许仲宣吞没国家钱财,因此召回朝廷,下令御史台搜集全部财务会计簿查对,总共几年才完毕,许仲宣没有欺骗和隐瞒。

改任广南转运使,正值征伐交州,其地炎热有瘴气,士卒死的达到十分之二三,大将孙全兴等人行军无纪律,许仲宣因此上奏朝廷,请求罢兵。

不等朝廷答复,就把军队分驻各州,打开国库赏赐士卒,草拟文书告谕交州。

交州就表示投降归附,派遣使臣献纳贡品。

许仲宣又上疏待降罪,皇帝嘉奖了他。

太平兴国八年,许仲宣任左谏议大夫。

不久,召回,以本官暂时代理度支一职。

许仲宣性情宽厚仁恕,倜傥而不约束白己的言行,有心计。

当初,任济阴主簿时,县令与主簿轮流掌管县印。

县令养宠妾,与妻室争宠,县令不能禁止。

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封存的标记和原来一样,把它(印匣)交给许仲宣。

第二天办理公事,打开印匣,则没有县印,于是逮捕县府的几个小吏以及县令、主簿的家人,投入监狱审问,果然在县令住房的烟囱中找到。

县令听到这件事,仓皇失措,许仲宣处之安然.人们佩服他的器量。

他曾经跟随征伐江南,都部署曹彬下令取来陶器几万件,给士兵做灯具。

许仲宣预先料到准备好,按数交给他。

他的才干就像这样。

淳化元年,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