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张养浩《[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喜雨》阅读答案
《喜雨》阅读答案
《喜雨》阅读答案
在诗文的阅读答案中要记住从修辞手法上分析,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喜雨》阅读答案。
希望大家喜欢。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小题1:“风乱万畴青锦褥”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2分)
小题2:第三联“遥”“忽”二字富有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4分)
小题3: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绘了雨中(后)万顷田地的庄稼郁郁葱葱,风吹过,绿浪翻滚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2分。
“青锦褥”描绘正确1分,揭示“生机勃勃”特点1分)
小题2:遥:生动描绘雨后水涨河宽两岸相距更远(1分),但人们仍然兴奋不已,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1分)。
忽:生动描绘雨后树枝积水很多(1分),而鹭却习惯性地立于其上,终至树枝折断,鹭惊惧而飞的情形(1分)。
小题3:①以愁衬愁:往年愁没有粮食与酒,这场雨带来丰年,今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②以愁衬喜:今年愁无储粮储酒之器,反衬出喜雨。
③出人意料:先写“雨惬群情”的诸多情形,结尾转写愁情,反写喜悦,出乎意料,使得诗歌脉络跌宕起伏。
(4分。
答到两点即可)。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专练(含答案)
2020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山水田园诗专练知识回顾:山水田园诗题材特征①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②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
常见标志①标题中往往有“山”“野”“田”“居”等字。
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内容情感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常用手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2)写景的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对点综合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
(9分)初夏江村高启①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①高启: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
此诗作于高启回到家乡青丘乡间隐居时。
②纬车:纺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写野鸭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活现出动物的生气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
B.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
C.本诗首联总起,奠定全诗的基调;颔联紧承上联写景;颈联则由写物转入写人;尾联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D.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对仗包括词性、结构相对,也包括声调、平仄相对。
依此要求看,本诗的对仗极不工稳。
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6分)答案1、A解析B项“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错,颈联后一句“林外时闻响纬车”是从听觉角度写所闻。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与应用(16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6分)站在山巅,头顶云(xiāo),与日月星辰对话,心也变得澄澈起来。
潜游海底,和江河湖海会晤,水底世界让人眼花(liáo)乱。
和每一棵树遒劲的枝条握手,感知它的倔强,和每一株草窃窃私语,内心会变得踏实,有了着落。
看草长(yīng)飞,看潮起潮落,感受宇宙浩(hàn),方知自然可畏,生命可敬。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澄(chéng)B.劲(jìng)C.强(jiàng)D.着(zháo)(2)文段拼音处依次填写的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霄瞭莺翰B.霄缭莺瀚C.宵瞭鹰瀚D.宵缭鹰瀚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刚刚建成的这个楼盘,金碧辉煌,在周围建筑中鹤立鸡群,十分引人注目。
B.在这台充满文化历史韵味的演出中,歌手惟妙惟肖地演唱,把观众带到了美妙的文化之旅中。
C.警方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这个电信诈骗团伙,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D.本市南部旅游区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各种花儿竞相开放,真是花枝招展啊。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能否抗住甲流、乙流、支原体感染,关键看个人身体素质以及对病毒的抵抗力。
B.为了防止雾霾不再困扰人们的生活,壁挂炉供暖走进了本区农村的千家万户。
C.今年跨年晚会太精彩,从演员阵容上看,大部分都是由有活力的中青年组成。
D.人生熬过寒冬,才会懂得春暖花开的意义,也唯有早些吃过苦头,才会明白苦尽甘来的快乐。
4.语言运用,回答问题。
(4分)(1)父亲节快要到了,学校准备举行以“感恩父爱“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方案。
(2分)活动一:开展以“感恩父爱”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二: 活动三: (2)父爱是严肃刚强的,是博大精深的,父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古代诗歌赏析杨万里《喜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喜雨杨万里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①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②更无瓶。
[注]①畴:田地。
②甑:煮酒之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先写雨后美景令人欣喜,结尾转写愁情来反衬喜雨,诗意跌宕起伏。
B.“惬”字写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溪流响声之大说明雨水充足丰沛。
C.一阵大风刮起,广阔田地之中如同青色锦褥的禾苗随风起伏,生机勃勃。
D.雨后水涨使两岸距离变得更远了,人们只能隔着河大声对话,有些扫兴。
16.请简要赏析中间两联写景的艺术手法。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
(6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在《劝学》中,用借助舆马而致千里、借助舟楫渡江河的例子,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中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描摹了南宋初年农村淳朴的风俗画卷。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荡舟赤壁,如乘风飞行,逍遥自得。
15.D(解析:结合诗题“喜雨”可知此处“隔水相语”写的是一种愉悦的心情。
)16. ①比喻(明确手法,1分),将田地里禾苗比作青褥,将山峰比作屏风(结合诗句分析,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雨后清新而富于生机的美景(作用效果,1分);②视角变化(明确手法,1分,写成远近结合或俯仰结合或其他说法均可),颔联有远(山峰)有近(禾苗),有俯(禾苗)有仰(云霄)(结合诗句分析,1分),画面立体,层次分明(作用效果,1分);③动静结合(明确手法,1分,写成以动衬静,反衬等均可),山峰矗立为静景,风吹禾苗、行人对话为动景,枝条折断均为以声衬静(结合诗句分析,1分),既写出了自然生机勃勃之美,也突出了生活趣味(作用效果,1分);④视听结合(明确手法,1分),田地、青山、溪水、立鹭为视觉,风声、人语为听觉(结合诗句分析,1分),呈现一片生机,表达喜悦之情(作用效果,1分)。
【古诗文阅读】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阅读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阅读及答案阅读
让我们播放一首歌,然后回答问题。
雁儿落带得胜令
张杨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杖立云沙①,回首看山家②。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注]① 云沙:云海。
② 山佳:那边。
1.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5分)
2.简单谈谈歌曲中“睡眠”和“玩耍”这两个词的作用。
整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人生
兴趣?(6分)
参考答案
1.描绘了云山雾霾变幻的美丽画面。
(2分)最突出的技巧是陪衬。
云和山相互映衬:山又亮又暗,由于云层不稳定而忽隐忽现;由于山的高度,云朵上下散落。
(3分)
2.“眠”指睡觉,写出了野鹿在山草中悠闲卧睡的情形;“戏”指嬉戏,写出了猿
在野花中欢跳嬉戏的状态。
(2分)构成了一幅恬静、平和、有动有静的画面。
(2分)
表现了作者陶醉云山,恬然自得的隐居后的生活情趣。
(2分)。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喜雨诗(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喜雨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杜甫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①。
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
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
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注】①南国:古代指荆楚地区。
史载,唐代宗永泰元年,自春不雨,四月己巳乃雨。
《礼记》载:“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的诗大多沉郁顿挫,抒忧国忧民之情,被称为“诗史”,本诗也寄寓着他的“忧民”意识。
B.诗歌颔联描写的是初雨之景,“漠漠”写出了雨云的密布,“纷纷”写出了雨点的密集。
C.颈联中,诗人选取巢燕和林花两个意象,并运用视听结合手法,表现了迷人的春色。
D.“夜深闻”侧面烘托下雨时间之久,到了晚上雨声仍然不断,与前文“旱无雨”形成对照。
2.本诗标题为“喜雨”,诗中体现了哪些“喜”?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呈吴按察(其二)①刘过黄鹤山前雨乍过,城南草市乐如何。
千金估客倡楼醉,一笛牧童牛背歌。
江夏水生归未得,武昌鱼美价无多②。
掉船亦欲徜徉去,古井而今淡不波。
【注】①此诗为刘过被困于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武昌)时,为向吴按察再次表达求资助归之意而作。
②三国吴主孙皓想将都城自建业迁往武昌,有大臣借用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加以劝说。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即呼应标题“喜雨”二字,笔势自此延展开来,先写黄鹤山前之雨过,再写城南之集市,由自然环境过渡至社会环境。
B.颔联从首联的草市之乐转写草市之人,既有“估客”千金买醉,又有“牧童”牛背上悠闲放歌,描绘出丰收的太平景象。
C.诗人并不留恋武昌鱼的味美价廉,本来正值江水上涨可乘船东归,可是却迟迟无法动身。
颈联巧用典故,颇有弦外之音。
D.刘过本是喜纵谈之人,尾联却说自己内心是“古井不波”,或许是受之前求资助归未果的影响,此番再次作诗以陈心迹。
4.本诗虽为求助之诗,但写得不亢不卑,既不失礼数,也不失身份。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训练: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阅读: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摸鱼子寓澄江,喜魏叔皋至【南宋】张炎①想西湖,段桥疏树。
梅花多是风雨。
如今见说闲云散,烟水少逢鸥鹭。
归未许,又款竹谁家①,远思愁徐庾①。
重游倦旅。
纵认得乡山,长江滚滚,隔浦正延伫。
垂杨渡,握手荒城旧侣,不知来自何处。
春窗剪韭青灯夜,疑与梦中相语。
阑屡拊。
甚转眼流光,短发真堪数。
从教醉舞。
试借地看花,挥毫赋雪,孤艇且休去。
【注】①张炎(1248-约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
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末元初著名词人。
①款竹谁家: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欣然前往。
而主人听闻,洒扫庭除,等待子猷到来。
①徐庾:南朝陈徐陵和北周庾信的并称。
1.从字数上看,本词属于________(限填2个字),上阕中词人以鸥鹭自喻,写出其________(限填2个字)之境况。
2.有人评价本词:“悲喜交加,喜中寓悲。
”词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醉留东野①韩愈昔年因读李杜诗,长恨二人不相从②。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③?东野不得官④,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⑤。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筵撞巨钟⑥。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注】①东野: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
此诗约作于贞元十四年,时韩愈在汴州刺史董晋幕中做观察推官,孟郊客游汴州,将南行,诗人赋此诗留别。
①不相从:这里指李白、杜甫两人不常在一起。
①蹑二子踪:指像他们那样别多聚少。
①不得官:时孟郊正待朝廷任命新职。
①駏jù蛩: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常背负一种叫“蟨”jué的动物行走,蟨则为它取甘草吃,它们互相帮助为生。
①寸筵撞巨钟:筵,通“莛”,草茎;古有“寸莛撞钟”之说。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由李白、杜甫终生难在一起表述自己和孟东野重蹈李、杜二人遭遇的遗憾。
古代诗歌赏析陈藻《喜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到“三月桃花开”“八月麦子成熟”之类的句子,①。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有差异,东西有差别,桃花在你家三月开,可在别的地方,可能一月开,也可能四五月才开;麦子可以八月熟,也可以四五月熟。
若使大家不多心,只要“桃花开了”“麦子熟了”就足够说明问题。
不仅桃花和麦子,所有的生物都可注释相应的季节,季节是长在植物身上的,②。
桃花开时,所谓的春风还镶着冬天的牙齿,水也冰冷,随时打算回过头去做冰。
可青蛙和蛤蟆管不了那么多,只要洒下一阵雨水,便在窗外大声歌唱自己的爱情,它们的歌唱填满了空旷的夜晚。
当一群身披黑色缎子的蝌蚪在水中反射着阳光、悄无声息地时聚时散,春天才算坐稳了。
与桃花相呼应的,是布满田野的蚕豆花香。
中纬度地区,霜降前后种植蚕豆。
蚕豆不择生长的地方,狭窄的田埂边、角度倾斜的坡地上、巴掌大的荒地上、房前屋后,只要有一抷土,只要能容下一粒种子安身,它便蓬蓬勃勃地把命立起来。
到这时节,蚕豆茎秆长成两尺来高,半腰上,全是蚕豆花。
蚕豆花的香味是不可复制的,清新中有透明,纯粹中有高雅,浓淡适宜,轻重适当。
长相也好看,无论是白色的花瓣还是红色的花瓣,花瓣中央都有一对黑色的眼睛。
18. 文中二、三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分)A. 比喻、对比、拟人B. 拟人、借代、对偶C. 对偶、对比、通感D. 通感、比喻、拟人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田野的各个角落,只要能撒下一粒种子,它就能长得很旺盛”,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4分)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①生态环境的好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③就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
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
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
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
山的浑然一体。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
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
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
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
赏析
作者在《雁儿落兼得胜令》中描述了为官时与退隐后
两种不同的生活情况。
全曲用对比的笔法,形成强烈反差:在朝时必须卑躬屈膝,秉笏立丹墀,处处仰承权贵意志,如对朝政有所论谏,则可能被判刑。
辞官后的生活却悠然轻松,自在飘逸,人如在世外桃源中。
这种比较完全是来自作者本人的亲身体验,因而对当时社会现实黑暗的批判格外有力,态度也极为鲜明。
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导读: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诗】:(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
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注释】:①云沙:云海。
②山家:山那边【翻译】:白云飘来,山势迷蒙,景物更佳。
白云飘去,山色晴明,美如图画。
山因云来云去忽明忽暗,云因山势的高低忽上忽下。
我倚着手仗站立在高山云海之中,回头看见了山那边的风景:野鹿在山草丛中安眠,山猿在野花中玩耍。
我爱这变幻迷人的云霞,爱这秀丽的山峰,它的富贵无法估计。
我边走边看,那云山对我也充满爱意。
【赏析】这四句由文描写山高云深的景色。
高山之上,云雾缭绕,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彩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
这种在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色,在作者笔下得到了生动表现。
四句中每句都嵌入“云”、“山”二字。
但因为在组合、安排上有变化,所以句式并不呆板,反而由于“云”“山”两字的反复出现,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
【阅读训练】:一: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3分)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3.前四句描绘子怎样的画面?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5分) 4.简要说说曲中“眠”“戏”二字的作用。
全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6分)5.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5分)6.简要说说曲中“眠”“戏”二字的作用。
全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6分)【参考答案】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
(3分)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
文言文《元史张养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南长沙名校2022届高三下6考)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试卷(六)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读书不辍。
山东按察使焦遂荐为东平学正。
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
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
首毁淫祠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
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
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秦人大喜。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每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注】①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斗米百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B.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C.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D.时斗米有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章,古代官名。
(部编版)2020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13含解析新人教版177
2019年高考(人教版)语文题型整合练(13)李仕才一、古诗词欣赏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张养浩万象①欲焦枯,一雨足沾濡②。
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
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③,欢喜的无是处。
注①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
②沾濡(rú):润湿,润泽。
③和余:连同我。
一说即“余和”,跟着一齐欢唱。
1.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也从侧面写出了降雨前后作者的不同心情。
B.三、四句,作者以纤细的笔触,通过对天地、风云变化的描写,表现了这场雨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它的重大意义。
C.“农夫,舞破蓑衣绿”描写了农夫披着蓑衣在雨中狂舞,哪怕把蓑衣舞破也在所不惜的欢乐情景。
D.“舞破蓑衣绿”中的“绿”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E.“无是处”是说没办法、不得了的意思,表现了作者与民同忧乐的思想感情。
2.这首小令的诗眼是什么?全曲是如何来表现诗眼的?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1.BD [B项“纤细的笔触”错,三、四句对雨后广阔的宇宙空间的变化做了大笔勾勒,纤细的笔触和一景一物的描绘是难以表现这场雨的重大意义和带来的巨大变化的。
D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化静为动,写出了春回大地、草木萌发的勃勃生机;而“舞破蓑衣绿”中的“绿”则是说蓑衣因旧而枯黄,如今因雨仿佛得以返绿,并不是真变绿,只是借此表达了喜悦的心情,故选项有误。
]2.(1)诗眼是“喜”。
(2)①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雨后大地又有了生机、一切在风云突起中变得壮观雄奇,寄寓喜悦之情。
②直抒胸臆,通过写农夫起舞和作者自己的欢喜直接表现诗眼“喜”。
二、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赵简子,名鞅,为赵氏孤儿赵武之孙。
晋定公时,赵简子为执政大夫。
王孙圉,楚国大夫,为人机敏,善言辩,每出使诸侯,不辱使命。
楚晋常有行李之往来。
十九年,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
古代诗歌赏析杨万里《喜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杨万里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①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②更无瓶。
[注]①畴:田地。
②甑:煮酒之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惬”字写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溪流响声之大说明雨水充足丰沛。
B. 一阵大风刮起,广阔田地之中如同青色锦褥的禾苗随风起伏,生机勃勃。
C. 雨后水涨使两岸距离变得更远了,人们只能隔着河大声对话,有些扫兴。
D. 诗歌先写雨后美景令人欣喜,结尾转写愁情来反衬喜雨,诗意跌宕起伏。
16. 请简要赏析中间两联写景的艺术手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马说》中,韩愈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没有伯乐情况下千里马的悲惨遭遇。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紧承“出”字,总写阿房宫的宏大规模。
(3)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典故表达了内心的迷惘和追寻的执著。
15. C16. ①比喻,将田地里禾苗比作青褥,将山峰比作屏风,生动形象地写出雨后清新而富于生机的美景;②视角变化,颔联有远有近,有俯有仰,画面立体,层次分明;③动静相间,既写出了自然生机勃勃之美,也突出了生活趣味;④视听结合,田地、青山、溪水、立鹭为视觉,溪声、人语为听觉,呈现一片生机,表达喜悦之情。
17. (1).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 骈死于槽枥之间 (3). 覆压三百余里 (4). 隔离天日 (5). 庄生晓梦迷蝴蝶 (6). 望帝春心托杜鹃。
古代诗歌赏析王阳明《喜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题,9 分)阅读下⼆这⼆诗歌,完成14~15 题。
喜⼆(南赣作)明王阳明吹⻆峰头晓散军,横空万骑下氤氲。
前族已贺洗兵⼆,⼆⼆犹惊卷阵云。
南亩渐欣农事动,东⼆休共凯歌闻。
正思锋镝堪挥泪,⼆战功成未⼆云。
注释:作者王阳明曾任南赣巡抚,当时⼆贼肆虐,他在南赣崇义县打败以谢志⼆为⼆的起义军,勒⼆纪功。
这⼆诗写的是战胜以后,在返回路上遇⼆的情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A.—、⼆句用⻆声、雾⼆氤氲烘托战场上激战之后的情形,不⼆打仗场面,却可感受到战场的⼆氛。
“横空”⼆字体现了军队的⼆势。
B.作者用“⼆⼆犹惊”的夸张⼆法暗示打仗的激烈,用⼆衬托打仗的紧张心情。
C.五六句展现出诗人打仗后还关心农事的细心,鲜明地展现⼆个关心民生的官员形象,同时与开篇的横空豪情相互映衬。
D.末⼆句展现出作者的襟怀与⼆度,打胜仗后⼆切云淡风轻。
这跟“回首射雕处,千⼆暮云平”有相似的神韵。
15.诗歌的题⼆是“喜⼆”,你认为“喜”在哪⼆?(6 分)14、B15、(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壁赋》中诗人在饮酒后,唱出自⼆情思悠远和对远在天边的⼆⼆的思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君⼆并⼆与⼆般人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来使自⼆得到提升。
(3)⼆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莺、燕的活动来显示春天勃勃生机。
喜雨阅读答案
喜雨阅读答案喜雨阅读答案在各个领域,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喜雨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喜雨阅读答案1【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①②:均为姓名,在今陕西省境内。
③占:占卜。
有年:指丰收。
④乙卯:古代用于支纪日。
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
⑤忭(biàn):高兴,快乐。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醉翁之意不在酒()⑵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⑶志喜也()⑷甲子又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3.翻译下面句子。
2019春语文(金版学案)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19课元曲三首 Word版含解析
第19课元曲三首每个人对人生的价值都有困惑。
中国有句古语“君子不受嗟来之食”,却也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有项羽刚直不阿自刎于乌江,也有刘邦忍气吞声最后成就霸业。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干戈”不知殃及多少无辜百姓;而今我们反思历史,“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争来斗去正好像“梦说南柯”。
因此,如果我们抛却马致远《叹世》中消极遁世的因素,细细思量,战乱连年,血雨腥风,夜有悲声,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
由此,他的那些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的态度恐怕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了。
只要我们正视自然规律,保持自然平和的心态,就会理智地面对纷纷扰扰的世事,做到“以人民的福祉为优先”,从而得到历史的拥护和尊敬。
[写作运用]适用于“和谐”“淡定”“生活态度”等话题。
2.汉高祖五年(公元202年),天下大定时,刘邦说过一段颇有意味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这里说的是用人,而刘邦与项羽之成败皆源于此。
然而,若再深究,刘邦何以能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项羽为何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这就是他们“明”与“智”的问题了。
刘邦“明”足以知己,“智”足以知人,更能避己之短、用人之长,故经数年征战,力挫群雄,登上皇帝宝座,也使百姓远离战乱。
比起刘邦,项羽就差得远了。
他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范增,其才智识见远不如范增,又如何能用范增?范增又怎能不指桑骂槐地慨叹“竖子不足与谋”,并在见疑于项羽之后愤而辞归!可见,刘邦的成功与项羽的灭亡,都与能否自知、知人有极大的关系。
[写作运用]适用于“胸怀”“智谋”“自知”“知人”等话题。
示例一:境界,只有经历过生活的沉淀后,方显其博大弘远。
苏轼在《定风波》中说“一蓑烟雨任平生”,马致远在《叹世》中叹“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面对历史上的功名二字,面对现实中的成败二字,我们尽可以从容视之,旷达视之,包容视之,这样,我们也就选择了豁达的境界,那么一切在我们看来,就会是那么自然,而不会无谓地苛求自己,也不会沉重地面对生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解密12诗歌鉴赏(分层训练)(原卷版+解析)
解密12 诗歌鉴赏A组考点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惜黄花慢·孤雁[清]贺双卿①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
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
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凄凉劝你无言。
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
稻粱初尽,网罗②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
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闲,倦飞误宿平田。
(注)①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
姑恶夫暴,劳瘁以死。
”②网罗:捕雁的工具。
1.下阕中的“_____”字既自然过渡上下阕,又统领全篇,还巧用_____(手法)使诗句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2.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请结合本词核心意象“孤雁”谈谈你对刘熙载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海潮·上兰州守【金】邓千江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①。
营屯绣错,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
鏖战血犹殷。
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
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
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②。
区脱③昼空,兜零④夕举,甘泉⑤又报平安。
吹笛虎牙⑥间。
且宴陪朱履,歌按云云鬟。
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注)①皋兰:藩镇兰州的旧称。
②上将斋坛:拜将的坛场。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
③区(ōu)脱:指西夏营垒。
④兜零:指烽火。
⑤甘泉:秦汉王宫名。
⑥虎牙:兵符令牌,也指将士。
3.这首词,从题材看属于____________词。
上画线句中的“____________”字,与下阕末句“长绕贺兰山”的“长”字遥相照应,颇具表现力。
4.赏析这首词的描写艺术。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①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①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
张养浩喜春来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张养浩喜春来的阅读答案及赏析张养浩喜春来的阅读答案及赏析【中吕】喜春来张养浩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
满城都道好官人。
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
注:这首曲子为张养浩到灾区赈灾时所作。
1.开篇两句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官员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2.“还自哂”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开篇两句塑造了一位凡事身体力行、鞠躬尽瘁的(或有忧国忧民思想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清官”形象。
(3分)这从他在路上碰到饿死的人要亲自过问,遇到流离失所的难民一定要仔细问询可以看出。
(2分)2.“还自哂”是“自己笑自己”说明作者并未居功自傲,没有因博得一个“好官人”的名声而满足;(2分)而是为不能真正救民于水火之中日夜焦虑着。
(2分)同时,这里还包含着深深的自责之意。
(2分)意思:路上碰到饿死的人要亲自过问,道上遇到流离失所的难民一定要仔细问询。
满城百姓都说我是个好官。
我还笑自己,只落得满头的白发新。
简析这首小令内容显豁,语言朴实,艺术手法也比较单纯,对它的理解和欣赏应着重于了解作者生平事迹的基础上,体会他在曲中流露出来的拳拳爱民之情。
公元1329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
朝廷又一次特召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已辞官归隐的.他,八年之内,朝廷曾七次征召,“皆不赴”。
为解民灾患,这一次他却立即登车就道,行前“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褥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这支小令所写就是作者在陕西赈灾的情形。
张养浩的确是一个爱民如子、称得上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而百姓视之为父母的好官。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乃是直书其事,并非自饰之辞。
“满城都道好官人”也不是自诩而是事实。
“还自哂”说明作者并未居功自傲,没有因博得一个“好官人”的名声而满足,而是为不能真正救民于水火之中日夜焦虑着。
下文的“白发满头新”的涵意即在此。
同时,这里还包含着深深的自责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张养浩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
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
农夫,舞破蓑衣绿。
和余①,欢喜的无是处②。
注:①和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连我”。
②无是处:当时俗语,犹云了不得、不得了。
13. [双调]是这首曲子的_______________名。
14. 对这首曲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曲前二句用白描手法,而“万象欲枯焦”写出早象之严重。
B. 本曲节奏明快,豪情激动,写出了民众欣喜若狂的热烈场面。
C. 三四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勾勒了雨后广阔的宇宙空间的变化。
D. 此曲写人们久旱逢甘霖的欢乐,表现了作者对民众的朴素感情。
15. 诗中的“余”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3. 宫调14. C
15. “余”是一个忧民爱民、与民同乐的纯真无邪的赤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