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拍摄的纯科学作品较少,由广大摄影爱好者记录自然现象和各种群众性科普活动的纪实类作品很多,一方面体现出大赛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赛的办赛质量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下面以这七届大赛的部分获奖作品为例,对中国科普摄影大赛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进行探讨、赏析,试为今后科普摄影的创作和作品评选抛砖引玉。

一、科普摄影的含义
在目前相关的理论研究中,科普摄影还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它在科普创作的理论中被列为科普美术范畴。

基于科普创作是为达到科普(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目的,科普摄影的实质就是以科学为内容、以普及科学技术为目的创作的摄影作品。

摄影作为一门技术,通过照相机的镜头、光圈、快门,把被摄物的“瞬间”影像记录在胶卷或感光元件上。

照相机作为一种工具日益普及,当摄影技术被应用于科学研究,科学家利用照相机记录、测量、剖析科研对象,就产生了狭义的科学摄影。

有些科学摄影的方法与普通摄影不同,如遥感摄影、显微摄影、缩微照相、X
摄影、紫外摄影、电子显微镜扫描摄影等,所得到的照片多用于行业内部的科学研究。

当科学摄影的一些照片因具有艺术美感(生态摄影中的动物、植物照片,电子显微摄影得到的神奇画面或精美图案)而被用到科学传播和科普教育上时,科学摄影就有了广义的外延,这个外延正好与科普摄影的含义重合。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普摄影是科学摄影的组成部分。

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当今“全民摄影”的时代,摄影已经成为一门
图4 蝴蝶的卵(王燕平 摄)
(二)揭示科学原理
科普摄影围绕科学探索、科学发现题
材,将宇宙间万物遵循的规律和人类生产生
活中抽象、高深的科学内涵和繁杂的工艺
技术通过科普视角和摄影手段揭示和诠释出
来,直观、通俗、简单地呈现给公众。

《天
旋地转莲花山》(图5),天上有围绕北极星
旋转的星轨,地景蜿蜒山路上有汽车的灯轨
呼应,天地之间构成了一幅时间堆积的风
景。

《水中绽放的花》(图6),利用高速摄影
图5 天旋地转莲花山(何智刚 摄)
2 太阳耀斑爆发和巨大日珥(覃育 摄)
图3 幻彩丹霞(张京平 摄)
技术,将水珠滴落与水花碰撞的瞬间凝固在画面中,展现了在重力、内部拉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滴的各种立体形状,激发了公众对物理力学的好奇。

(三)记录科学活动
科普摄影是反映人们探索科学奥秘、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活动,包括自然界、人文社会、工程技术等科学技术领域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普及和应用相关的科学研究活动和科普教育活动,为科学的新发现、新发明提供借鉴。

科学家为了创新发明从事的科研活动,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组织的科普活动,均是科普摄影的素材。

这个主题特别适合广大摄影爱好者参与,和《善待地球》普活动的热爱。

(五)启迪科学思想
科普摄影通过作品增强人们追求科技进
图9 莫比乌斯带的吸引力(林毅东 摄)
图7 童趣(石彦俊 摄)
图8 善待地球(李志文 摄)
图10 百变万花筒(何惠然 摄)
把观众的目光指引到趣味中心人物的身上。

科普摄影的构图形式与普通摄影没有区别,无须赘述,下面仅对科普摄影如何更好地传播科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进行探讨:
(一)内在形式:原始图像与合成照片
摄影产生的影像是景物在照相装置(常用的是照相机)中的真实存留,真实性使摄影有别于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

因此,国内外多数摄影大赛都要求摄影师使用原始影像,不得对画面的构成元素进行添加、移动或去除,只有艺术摄影大赛允许后期改变原始影像和进行创意艺术加工。

中国科普摄影大赛同样要求参赛者提交原始影像,事实上参赛和获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一次成像。

但是,为了更好地展现科学事物的原理,有的情况下科普摄影需要对照片做后期技术处理。

《天旋地转莲花山》(图
5)拍摄时要让相机在固定位置连续拍摄几十分钟,再把上百张照片进行星迹叠加才能呈现斗转星移的轨迹。

15)是用数码相机连接显微镜拍摄的作品,由于显微镜的景深很小,沙子有厚度,单张拍摄只能得到一个清晰层面。

只有前后移动、分层对焦拍摄几十张照片,再利用景深合成的方法,才能堆栈出前后都清晰的效果。

这两种摄影合成方法,没有影响画面的真实性,在科学研究中也经常用到。

图16 猛醒(段保生 摄)
图14 敬责把关搞科技(姚国才 摄)
图17 见证月全食(王红斌 摄)
图18 神奇泡泡(裴福堂 摄)
幅照片好。

然而,大赛中有不少组照是作者本着“以多取胜”的观点拼凑的,整组照片都是相同的内容,令观众产生冗余感。

在前七届中国科普摄影大赛的(组)入选、获奖作品中,单幅照片
67.98%,组照
幅和组照比例为第一届
111、第三届
五届175:
125(图22)
例在逐年下降,组照的比例在逐年升高,说明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在用组照的形式深化自己作品的主题,评委也对这种现象乐见其成。

国际上很多科学摄影大赛都以“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为目的,如“地球与天空国际摄影大赛”
赛”、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大赛”、英国“水下摄影师大赛”
摄影师大赛”
文摄影大赛”等。

它们征稿、入选的作品极少有组照,单幅照片就把科学性、艺术性甚至趣味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值得我国科普摄影师及科普摄影大赛评委学习和借鉴。

图22 前七届入选作品中单幅照片与组照的比例
四、思考与建议
摄影作为一种非语汇性的交流形式,作者在摁下快门的时候就应该明确这幅照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科普摄影还要传达科学知
之真,展示科学之美,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倡导科学与艺术融合时说:“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如果大赛的组织者能够凝聚起全国各地“科艺相通”的科普摄影创作者,中国科普摄影大赛必定能被打造成一个“科艺相融”的科普文化平台。

(负责历届中国科普摄影大赛组织工作的山西省科协陈良芳为本文提供有关资料,谨此致谢)
五、结语
历届统计的数据显示(图25),中国科普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充分说明大赛受到了越来越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关注,也说明科普与摄影艺术的结合越来越受公众欢迎。

科普摄影追求科学
图24 哺育(欧伟文 摄)
图25 中国科普摄影大赛历届来稿数量
□ 作者简介
吴双,广西科协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

第二届中国科普摄影大赛二等奖获得者,第五届至第七届大赛初选评委。

赵中梁,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董仁威.科普创作通览[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5:24.
[2]章道义,陶世龙,郭正谊.科普创作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48.[3] 本·克莱门茨,大卫·罗森菲尔德.摄影构图学[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