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第1课多样的天气(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第1课多样的天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天气的概念和天气现象的多样性;
2. 掌握几种不同的天气类型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天气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天气的概念和天气现象的多样性;
2. 几种不同的天气类型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观察、记录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
2. 学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天气意识。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案、天气图片、天气情景图片;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不同天气形象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对天气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Step 2 展示天气图片(1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天气图片,比如晴天、雨天、多云天等,让学生研究图片特征。
2. 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天气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Step 3 学习天气现象的多样性(10分钟)
1. 教师利用PPT展示天气情景图片,如雷暴天气、雾霾天气等,并简要介绍每种天气的特征。
2. 学生观察图片,猜测并描述不同天气特征所代表的实际现象。
Step 4 学习天气类型的特征和表现形式(10分钟)
1. 教师将天气现象分成晴天、多云天、雨天、雪天、刮风天几个类型,向学生详细介绍每种天气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2. 学生在学习笔记本上记录每种天气类型的特征和描述。
Step 5 观察、记录和描述天气现象(15分钟)
1. 学生分成小组,到室外观察天气情况,并记录天气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2. 学生回到教室,小组之间交流观察结果,归纳并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
Step 6 天气保护意识的培养(1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关于不同天气类型的保护意识,如在雨天使用雨伞、在刮风天减少户外活动等。
2. 学生讨论并展示自己的天气保护意识措施。
Step 7 总结和评价(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确认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学生就本节课的内容完成一份简单的小结。
六、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观察更多不同天气类型的图片,并尝试记录和描述它们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2. 学生可以通过手绘或制作模型的方式展示不同天气类型的特征。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和实地观察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天气类型及其特征。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了学生观察、记录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
此外,通过讨论天气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他人的关怀意识。
希望本节课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对天气的认知,并培养他们对天气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