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沦丧的状况
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引言:在当今社会,品德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的品德素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许多人不仅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还存在着诸多不良的品德问题。
本文将探讨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
一、道德沦丧的现象在现代社会,道德沦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人对于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例如,一些商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择手段地制造次品或虚假宣传,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此外,一些人在社会交往中缺乏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出现了撒谎、欺诈、偷窃等行为。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二、缺乏诚信的问题诚信是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石,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诚信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一些人在商业领域中打着“信誉第一”的旗号,却以欺骗顾客为手段谋取利益,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消费者的权益受损。
此外,一些官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严重侵蚀公信力和社会正义。
缺乏诚信的问题不仅在经济领域有所表现,还在社会交往、学术领域等各个领域普遍存在。
三、自私自利的行为自私自利是许多品德问题的根源。
一些人只追求个人利益,对他人的困境和需要置若罔闻。
这种行为不仅缺乏同情心和宽容心,还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例如,一些人在交通拥堵时不遵守交通规则,超车、闯红灯等行为不仅危害了自己,也给他人带来了安全隐患。
此外,在分配资源时,一些人将资源独占,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漠不关心。
自私自利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品德修养,也扰乱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四、社交礼仪的缺失社交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基本准则,然而,现实生活中社交礼仪的缺失问题仍然较为普遍。
许多人无视规则和礼仪,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例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行为不仅给他人造成困扰,也破坏了社会的美好环境。
此外,一些人在网络世界中忽视了网络礼仪,恶意评论、辱骂等行为造成了网络暴力的愈演愈烈。
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及其原因探析
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及其原因探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转型,现代社会的道德底线受到了严重的侵蚀。
在这个无尽的资本运作下,人们的道德观念逐渐淡漠,许多负面行为开始在社会上蔓延。
这不仅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生活的质量。
本文将探析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及其原因,并举出5个例子,勾勒出道德沦丧的广泛现象及其根本原因。
一、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1. 道德观念淡漠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观念的淡漠现象十分普遍。
这不仅表现在个人,也反映在社会整体上。
许多人以自我利益为重,忽视了道德和社会责任,甚至背弃了社会公德心。
人们开始不再关心他人,忽略了社会共同情感和社会规范的重要性,这难以逃脱道德沦丧的指责。
2. 政治腐败猖獗政治腐败是道德底线失守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因为官员们不再为民众负责,而是为个人私利服务。
他们滥用职权、受贿行贿、权利寻租等行为,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
这种社会腐败会极大地削弱人民对政府的信任,而政府必须根据公共利益职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 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现在的社会,许多人都在追求更高的利益和更高的地位。
这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且难以处理。
由于相互之间的一些利益关系和择友规则,这可能会导致许多小事激化。
这些矛盾和隔阂常常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可能导致冲突升级和暴力行为的产生。
4. 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假冒伪劣产品现象屡见不鲜,这种问题对消费者的权益产生了重大影响。
虚假宣传和低劣的制造水平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同时也会误导人们的消费意愿,降低消费者信心与品牌效应。
假冒伪劣产品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这种现象难以避免,确实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5. 网络不良信息泛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不良信息的泛滥收到了广泛关注。
各种虚假和不负责任的信息和内容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
这远不仅是对人的伦理底线的攻击,或者对网络公共文化的侵蚀,还会不断引发社会事件和民众恐慌情绪。
社会中的道德沦丧问题
社会中的道德沦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道德沦丧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日常生活中,道德沦丧都呈现出各种令人担忧的表现。
本文将就道德沦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道德沦丧的表现1. 个人私利至上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私利往往被放在首位。
许多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踩着别人的尊严和利益获利。
无论是商业领域的欺诈行为,还是政治领域的权力滥用,个人私利至上的思维方式严重侵蚀了道德底线。
2. 缺乏公德心与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社会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许多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对于公共利益和社会问题漠不关心。
这种缺乏公德心和责任感的态度导致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和社会问题的积累。
3. 丧失诚信与守信意识诚信是社会互信的基础。
然而,在当前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丧失了诚信的意识。
不论是商业合作中的欺骗、失信行为,还是人际关系中的背信弃义,诚信意识的流失加剧了道德沦丧的问题。
二、道德沦丧的原因1. 物质利益的驱动道德沦丧问题的背后有着物质利益的驱动。
在高度商业化和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许多人将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置于道德之上。
物质利益的诱惑使得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从而导致道德沦丧。
2. 教育缺失与失范传递教育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家庭中,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缺失成为道德沦丧的一大原因。
此外,家庭、社会和媒体中的不良示范也对道德价值观的传递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解决道德沦丧问题的对策1. 加强道德教育重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从教育入手。
学校应当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能力,让学生明白道德规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规机制,对于制止和打击道德沦丧行为至关重要。
同时,还应提高法律的透明度和普及度,增强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和遵守意识。
3. 增强道德监督与引导加强社会道德监督与引导,形成对道德沦丧行为的舆论声讨和社会压力。
道德沦丧问题与解决方案
道德沦丧问题与解决方案道德沦丧问题与解决方案道德沦丧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了许多社会不稳定和矛盾。
人们在生活中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包括个人行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
因此,解决道德沦丧的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道德沦丧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道德沦丧的原因1.人类自私的本性人类是自私的,这是人类本性中的一部分。
因此,在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视或违背道德规范。
他们忽视的道德规范使得道德沦丧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2.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在一些社会制度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道德问题可能会更为严重。
因为这些地方的法律法规束缚力较低,人们的道德观也较为混乱,道德规范容易被忽视或违反。
3.大众娱乐文化的影响现在的娱乐文化往往非常庸俗,有很多不道德的内容,比如色情内容、暴力电影等。
这些娱乐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了道德的沦丧。
二、解决道德沦丧的方案1.加强教育教育是防止道德沦丧的最核心措施。
因此,教育部门应制定负责的道德教育计划,包括纪律教育、公民教育、职业教育等。
这些教育项目应该在学校和社会机构中实施。
2.加强法律和规章制度法律和规章制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人们的行为,并让他们遵守道德规范。
政府应加强对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实施,严格执行对涉及道德问题的犯罪活动的制裁。
3.增强自我约束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行为中建立强烈的道德感,并意识到个人的行为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每一个人要自觉地执行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对不道德的行为自觉抵制,保持优良道德品行。
4.推广正能量娱乐文化政府和娱乐业界应该共同推广健康、积极、正能量的娱乐文化,包括建立正面的电视、电影、音乐和文学等娱乐形式,注重人文关怀,传达社会价值。
总之,道德沦丧问题的根源是比较复杂的,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解决问题。
教育、法律和规章制度、自我约束和推广正能量娱乐文化都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应该通过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协同努力,合理运用这些方案,共同培养与传承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全社会的道德进步。
活着道德的沦丧
活着道德的沦丧活着,道德的沦丧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道德的约束与引导。
道德是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石,是社会秩序的维系者。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变迁,道德似乎也随之动荡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道德的沦丧现象,这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
本文将就活着与道德的关系展开论述,同时探讨道德的沦丧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活着,是每个人共同的命题。
人们的生命只有一次,短暂而宝贵。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目睹道德的沦丧。
道德伦理被置于次要地位,许多人不择手段追逐个人利益,甚至以牺牲他人为代价。
一些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背离公正和公平的价值观;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享乐,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无视他人权益;一些人虚伪做作,与道德伦理形成鲜明的反差。
这些现象无疑说明了道德的沦丧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
道德的沦丧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竞争压力使得人们容易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道德约束。
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少人不惜背离道德准则。
其次,社会道德的宣传与教育不足。
在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的地位并不突出,许多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
再者,社会文化的多样化与道德标准的相对性带来了道德观念的分化。
在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里,不同个体对道德评判的标准不尽相同,这也促使了道德观念的混乱。
面对道德的沦丧,我们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加强社会道德宣传教育,提高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
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都应积极参与道德教育,培养人们对道德的敬畏与追求。
其次,建立健全的道德评判机制。
明确道德准则,加强对不良行为的制止与惩罚,同时激励和表彰道德楷模,以建立起正确的道德导向。
此外,加强个体内部的道德建设。
每个人都应自觉践行道德准则,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着,是每个人的命运,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道德的沦丧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更是个体问题。
唯有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才能阻止道德的进一步滑坡。
中国道德沦陷的原因分析
中国道德沦陷的原因分析一、中国当前的道德沦陷十分严重中国已经进入泛娱乐化时代,无道德标准,无行为准则,无是非观念,无理想追求,无英雄崇拜,无历史观念。
歪曲历史、调侃英雄、丑化崇高、八卦人生,贬抑真善美、褒扬假丑恶。
人欲横流,人文生态恶化,唯权唯利唯实唯用成为时尚。
中国社会已经成了这样一个社会:这个政府的力量非常之强大,它有足够的金钱和警力,制止好人去做好事,却没有本事制止坏人做坏事。
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好人也无奈地作出不道德的选择。
中国学者易中天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现今中国没有“公德”,也没有“私德”;易中天用了一个词来描绘当今的中国道德现状:“道德沙尘暴”。
典型案件:许云鹤事件:2011年8月16日,网友在华声论坛、爱卡汽车论坛等社区爆料,天津市车主许云鹤因搀扶违章爬马路护栏摔倒的王老太,被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判赔108606元。
2011年6月16日,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就此事作出判决,法院的判决理由之一,是“车主许云鹤发现王老太时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王老太突然发现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
”在此之前的彭宇事件,接下来的殷红彬事件、刘子龙事件都是翻版。
最近令人极为痛心的一幕再次发生,小悦悦事件:13日下午17点30分许,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然而噩梦再一次降临,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竟然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悦悦躺在那里痛苦挣扎,在随后的7分钟时间里,先后路过的十余人离悦悦仅1米之隔全都当作没看见,甚至连个打电话报警的人都没有。
此等例子,不胜枚举学生河中救人,不幸溺水身亡,船家提出:“捞尸体,每个1.2万”;我爸是李刚;连续爆发的杀童案;也屡见不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要管事,把你挂起。
好事无人敢做,坏事无人敢管!一向清白的医疗、教育二界,也只顾捞钱、见死不救、拒学门外。
伦理道德沦丧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伦理道德沦丧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伦理道德沦丧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它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伦理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准则,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道德规范的遵守。
然而,每个社会都存在道德和伦理问题,而当前社会的道德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原因是我们社会的价值观不断改变和文化冲击的影响,还有人们自私的行为,社会压力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
我们的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现实因而产生了一个复杂的现象,也就是价值观的改变。
过去的一些道德行为现在可能已经失去了它们的吸引力或合法性。
例如,在很多国家人们已经逐渐接受同性恋这个概念,而在过去的时代这种行为被认为是非常不道德和不可接受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过去被视为正当的道德行为已经变得无效了,而新的道德准则和标准将随之产生。
此外,过度的文化冲击,尤其是现代流行文化、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影响也造成了伦理道德败坏的问题。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网络上的暴力色情内容,这种内容极大地损害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再加上人们在过去相互尊重和信任的社会关系已经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变得不再相容,导致许多人变得孤独和隔离。
为了缓解现代生活的压力和孤独,人们开始寻找一些不道德的逃避方式。
自私的行为也是道德沦丧的一个重要根源。
在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义、竞争和功利主义的思维已经蔓延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人们不再关心他人的利益,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这导致了伦理道德的愈发沦丧。
在这个道德环境下,很多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包括偷盗、骗取、贪污等行为,这进一步导致道德败坏的循环。
市场经济的推广促使了自由贸易,这也催生了黑市和非法交易,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道德不正。
此外,有些人利用社会规则、法律制度和政府机构的漏洞,来进行发不正当的利益。
这些人享受了不义之财,但同样也侵犯了社会道德准则和普通人的利益。
论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
论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第一章:引言道德一向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学问、文化和法律的基础。
然而,如今社会道德危机日益严重,标志着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层次转变。
本文将探讨现代社会面临的道德危机,以及其根本原因和对未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第二章: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表现在多个方面:人们混混噩噩,缺乏自律和自我约束;社会显现出利欲熏心、道德败坏以及信仰沦丧的趋势;经济上的邪恶和道德败坏现象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具体来说,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变异:人们日益沉迷于网络、游戏以及其他娱乐活动,沉迷于追求快乐和享受。
对于另一些人,贪婪和物质的追求取代了传统的家庭和社会观念。
2. 道德标准下降: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表现和权益,而忽略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了不道德和違法的行为,如欺诈、贪污和腐败等。
3. 价值体系受到冲击:在现代社会里,传统观念、信仰和价值体系不断受到冲击和扭曲。
很多人忘记了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道德危机的根本原因道德危机的根本原因主要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密切相关。
1. 价值观的转变在现代社会,传统的价值观以及道德体系受到了应许、自由、权利、平等和多元文化等新观念的挑战,造成了旧的信仰瓦解、价值体系分崩离析、社会规范失控的局面。
2. 经济发展的不足很多人因为经济原因,而被迫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甚至使用不道德的方式来获取财富和地位。
这种现象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转型期尤为常见。
3. 教育体系的转型传统教育体系过度注重知识传授,却忽略了对道德规范、社会责任和其他基本价值的教育。
为了应对现代社会中复杂的个人、社会和家庭压力,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体系的价值和作用,以培养更具有社会责任和自我约束的公民品质。
第四章:道德危机的应对措施在当前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对道德危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缓解。
中国人的中国道德危机
中国道德危机浅析中国一向自认是世界上最文明、最讲道德的国家,目前中国的社会道德状况究竟怎么样呢?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间推移,国人渐渐感叹世风日下,道德日益下滑,人心不古。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至少自7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80年代初所说的信仰危机、文化危机、90年代所说的人文精神危机、诚信危机,人们通常所说的家庭危机、道德危机,正是中国人精神世界土崩瓦解过程的写照。
不过,一旦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精神出现危机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已经开始寻找重建精神家园的途径。
实际上,我们今天的很多问题都不是新问题,古哲先贤们早已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
要维系这个社会,使这个社会不至于崩溃,的确是需要某种最低限度的道德。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要以为孔子所提的这个信条很崇高,其实它是从人的本能出发的。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毕竟只是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如果我们社会的道德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准,如果我们都奉行“各人自扫门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私哲学,那么当我们碰到灾难时,恐怕只能在“没有爱的荒原、没有情的沙漠”里自生自灭,痛苦的死去。
让我们再回到孔子,听听孔子怎么说,孔子在说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后,又说了一句建立在朴素人性上的大实话:“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你要想别人帮你,你也要主动去帮别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利互惠嘛。
现代人类道德危机的症结何在呢?从表层上看,可以说是“一切从个人出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服从于自我价值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而在“自我为中心的道德价值观念中,一切都被置于从属的手段或工具性的地位”。
我认为这种道德意识结构转变的根本原因就是真正宗教信仰的缺失,真正宗教精神的失落。
信仰的失落使个人无法找到“终极关怀”,人于是就变得现实,“金钱才是一切”。
可以说没有信仰,就没有道德。
因此我们可以把信仰的缺乏看成是人类道德危机的深层原因。
对社会出现道德冷漠,道德缺位,道德沦丧现象的感悟和体会
对社会出现道德冷漠,道德缺位,道德沦丧现象的感悟
和体会
道德冷漠,简单地说,就是善的缺乏。
万俊人先生指出,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
他进一步指出,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淡薄,而是人与人之间道德意识沟通的阻塞、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情感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
这种冷漠看似与道德无涉,实际上是一种缺乏道德感、缺乏同情和逃避道德责任的表现,是一种善的缺乏。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表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
从扎堆现象,到见死不救现象,再到各种各样的聚众旁观,人们可以体会出道德冷漠对人心、人命的吞噬,从李思怡事件更是可见一斑。
总之,道德冷漠是对他者的漠视,不仅不利于人们在差异中共存,甚至有可能成为恶的帮凶,从而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不仅要与恶作斗争,也要切除道德冷漠这根病态的神经。
中国社会中的道德沦丧与道德重建
中国社会中的道德沦丧与道德重建道德是一个社会共同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它在社会中起着维护秩序和促进和谐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中也不乏一些道德沦丧的现象,例如贪污腐败、道德缺失、不诚信行为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幸福感。
因此,道德的重建成为了当下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道德沦丧的原因与表现道德沦丧的原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诸如贪污腐败、商业欺诈等问题层出不穷。
政府部门和企业中的一些人利用职权及其资源为个人谋取私利,导致道德的沦丧。
此外,现代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个人信息泄漏、网络诈骗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道德底线逐渐模糊。
道德沦丧还表现在社会道德观念的淡漠。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普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关注自我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一些人对于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
这种社会道德观念的淡薄进一步加剧了道德沦丧。
二、道德重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道德重建是中国社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道德的建立和恢复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社会公正度,改善社会风气,良好的道德风尚将为社会带来稳定与发展。
此外,道德重建还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
一个道德重建的社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教育、法律法规、道德评价与规范等。
教育是培养人们良好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加强对学生和孩子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法律法规也是道德重建的基础。
加强法治建设,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处,是树立道德底线的有效手段。
此外,道德评价与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也是重建道德秩序的必要手段。
三、道德重建的路径和措施道德重建需要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共同努力。
首先,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道德准则,摒弃一切贪婪和不正之事。
个体诚信、守法守纪是道德重建的基石。
此外,社会应大力推行道德教育,特别是对年轻一代要加强教育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
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沦丧现象分析与应对
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沦丧现象分析与应对道德沦丧是一个流行的话题,其影响在不同领域的社会生活中显而易见。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贫困或富裕,道德沦丧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都保持着不可忽视的存在,其所造成的各种后果也逐渐被认识到,迫使人们加强对道德的关注。
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以社会学视角来深入探讨道德沦丧的原因,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沦丧原因分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作为人类文明的代表,道德应该被人们所遵循和传承。
然而,在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现象比比皆是,这个现象的出现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
1. 价值观变化导致。
早期的道德准则通常源于宗教、传统或习俗,但现代社会下的多元文化和全球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演变成更加复杂、多样的东西。
人们要适应各种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这样的价值观念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传统的道德准则,从而影响社会的道德风气。
2. 意识形态的冲击。
人们所信此的宗教或哲学思想,无论是在昨天还是今天,都有其对社会行为的规范约束和引导作用。
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意识形态的冲击在道义上也会起到负面的效应,导致一些人拒绝接受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甚至违反基本的法律规定。
3. 社会趋利性和金钱重要性的增加。
现代人更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地位的瓮好,而这种趋势很容易导致他们在道德方面退缩。
因为这种趋势来源于一个强化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信仰,这样的信仰使得人们更加强调自己在某些社会中的地位。
二、道德沦丧现象的危害分析道德沦丧初始化人们生活中存在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从小到大都会带来种种危害:1. 社会信任被侵蚀。
在一个道德规范良好的社会中,人们的信任是基于他们共同遵循和尊重的道德观点建立的。
然而,当道德规范萎缩时,信任也随之减少。
人们之间的信任度降低,这就使得一个社会在各种方面的运作都变得消极、困难且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遇到更多的问题。
2. 社会的安全感下降。
道德规范良好的社会通常是相对安全的社会,因为这样的社会拥有着最基本的与否定乱象的规范。
生活腐化 道德败坏
生活腐化道德败坏生活腐化,道德败坏,这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随之而来。
道德败坏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品德修养,也损害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生活腐化,道德败坏,首先体现在一些人的行为举止上。
比如,一些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公共环境。
此外,一些人在工作中不负责任、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这些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生活态度不负责,也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无视和践踏。
生活腐化,道德败坏,其次体现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上。
比如,一些人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不择手段地追逐金钱和权力,甚至不惜伤害他人,这种利己主义的思想观念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此外,一些人放纵个人欲望,沉迷于赌博、毒品等不良行为,严重损害了自己和家庭的利益,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生活腐化,道德败坏,最后体现在一些人的人际关系上。
比如,一些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诚信,经常说一套做一套,严重损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
此外,一些人在家庭中缺乏责任感,不顾家庭和子女的需要,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子女成长环境恶劣,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自己的家庭,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面对生活腐化,道德败坏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同时,社会应该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加强对不良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摆脱腐化,道德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完善使得大多数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安逸。
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道德的认识与尊重却逐渐降低,甚至走向泯灭,这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
因此,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究竟哪个更严重呢?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性的泯灭最直接地表现为人们不再关注他人的利益和需求,只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
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常常导致人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逐渐形成社会不和谐的状态。
此外,人性的泯灭还表现在人们的道德标准逐渐降低,对于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表示的宽容和纵容,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不断下降,道德风气越来越劣。
而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道德的沦丧意味着人们对于道德规范和道德传统的不尊重和违反,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和人们行为规范的淡化。
道德的沦丧也意味着社会治理的失败,只依靠法律和规定而无法让人们真正遵守,这也会引起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因素的爆发。
此外,道德沦丧还会加剧人们的自私自利现象,使得一些人利用道德沦丧的空白,进行道德上的亵渎和犯罪活动。
尽管人性的泯灭和道德的沦丧其实具有相似的影响,但两者之间还是有本质的不同。
人性的泯灭主要表现为人们个人行为的问题,而道德的沦丧则是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问题。
基于这种不同,我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要有所侧重。
对于人性的泯灭,我们需要通过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加强对于道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让人们意识到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对于道德的沦丧,则需要加强国家制度和法律的建设,限制一些本质上不道德的现象,借助外力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
总之,人性的泯灭和道德的沦丧都是当代社会所面临的难题,但我们必须认清两者之间的不同和联系,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挽救我们的社会。
关键的一点是,我们需要重新发掘和树立道德的概念,从本质上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水平,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利益驱动下的道德沦丧
利益驱动下的道德沦丧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利益的驱动,但当利益成为唯一的标准时,道德价值就可能被淡化甚至抛弃。
在当今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以利益为导向的行为对道德造成了严重侵蚀。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旨在引起大家对道德沦丧的深思。
一、商业领域的道德沦丧商业领域是利益驱动下道德沦丧的典型范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日益频繁,各种行业追逐利润的目标高于一切。
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和商人们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不择手段地使用虚假宣传、低俗广告、不合理定价等手法,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甚至造成社会不公。
同时,职业道德也受到冲击。
有些商人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地行贿、偷税漏税、侵犯知识产权等,为整个商业领域投下了一片阴影。
二、教育领域的道德沦丧教育领域也存在利益驱动下的道德沦丧现象。
随着教育产业的快速扩张,一些教育机构和教师出现了以利益为中心的行为。
有些教育机构为了追求名利,不顾教育质量,不断推出低质量的教学内容,甚至违反规定,挤占学生的课外时间,事实上成为了营利机构。
同时,教师也受到利益的驱使,将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责任抛诸脑后,只关注应试教育,甚至以各种手段提高自己的收入,例如违规补课、收受礼品回扣等,损害了学生的权益。
三、医疗领域的道德沦丧医疗领域也不容忽视。
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追求巨额利润,将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们通过虚假宣传、隐瞒副作用等手段推销药品,并暗中获利。
一些医生和药店为了牟取暴利,不择手段地推荐昂贵的药物、频繁开药、过度治疗等,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和健康,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四、利益驱动带来的道德危机利益驱动下的道德沦丧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道德危机。
首先,道德沦丧导致社会的信任危机,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石,道德价值观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道德沦丧也削弱了人们的互信和团结。
信任是社会关系的基石,只有在互信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有力的合作。
最后,道德沦丧也给个人带来了精神和道德的困扰。
《骆驼祥子》中社会道德的沦丧与激发
骆驼祥子中社会道德的沦丧与激发《骆驼祥子》是中国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现状和道德观念的变迁。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骆驼祥子的经历,深刻展现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和激发。
社会道德的沦丧在《骆驼祥子》的故事中,社会道德的沦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利益至上在旧社会的中国,生活贫困的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抛弃自己的道德底线。
面对生活的压力,人们放弃了原本应该坚守的道德和原则,追求眼前的利益和金钱。
2. 弱肉强食在社会道德沦丧的背景下,弱肉强食的现象成为了社会中常见的行为。
骆驼祥子身处社会底层,他不得不通过欺骗和步步为营来保护自己的生存权益,为自己谋取利益。
3. 人心不古在社会道德沦丧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情越来越少。
人与人之间失去真诚和信任,相互之间只会利用和伤害对方,这也导致了道德的沦丧。
社会道德的激发然而,尽管社会道德在《骆驼祥子》中沦丧了很多,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社会道德也被激发了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仰的力量在《骆驼祥子》中,信仰的力量被描绘得非常重要。
骆驼祥子虽然生活在逆境中,但是他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不愿意向身边的沦丧道德屈服。
他相信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坚持会有回报,这种信念使他能够在社会道德混乱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的底线。
2. 人性的光辉尽管社会道德沦丧,但在小说中也描绘了一些人性的光辉。
一些人在社会压力下仍然保持善良和坚守道德,他们对弱小的关爱和帮助,使得社会道德得以激发。
这些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社会道德的沦丧。
3. 社会的进步与反思《骆驼祥子》中描绘了中国旧社会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道德的变迁。
这种描绘在当时起到了警示作用,引发了社会的反思。
人们开始反思社会道德的沦丧和问题的根源,为实现社会的进步而努力。
总结《骆驼祥子》通过描绘社会道德的沦丧与激发,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尽管社会道德沦丧,却也透露着希望与改变的可能。
道德的沦丧完整句子
道德的沦丧完整句子
道德的沦丧:当个人利益超越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时候,道德便开始逐渐崩溃。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道德挑战和伦理困境,导致道德的沦丧变得更加明显。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道德风险在商业领域的日益增加。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经常会忽视道德准则,例如虚假广告、侵犯知识产权、环境污染等行为成为常态。
这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行为,导致了道德标准的低下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
此外,个人道德观念的淡漠也是道德沦丧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爆炸使得人们更容易迷恋虚拟世界,而忽视了现实中的道德责任。
网上欺诈、恶意造谣、网络暴力等现象频频发生,显示出了个人道德意识的缺失。
道德的沦丧也可以在政治领域中看到。
政府腐败、权力滥用、贪污受贿等问题在各国普遍存在。
当个人的权力与利益成为首要考虑时,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往往被抛之脑后。
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和道德的沦丧。
要解决道德沦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教育系统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强调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其次,政府应建立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以限制个人和企业的不道德行为。
另外,媒体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传播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道德的沦丧对一个社会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只有强调道德教育和恢复社会的道德观念,才能让社会回归正轨,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当今社会中,道德和伦理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
当今社会中,道德和伦理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道德和伦理一直是人类社会中的重要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道德和伦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当今社会中道德和伦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道德沦丧道德沦丧是当今社会中最让人担忧的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贪污腐败、利益输送等问题依然存在。
违法犯罪事件频发,社会公德心的败坏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社会风气的恶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陋习依旧同时,传统陋习依旧是道德伦理中的长久问题。
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仍存在于一些地区和群体中。
例如,男尊女卑和重男轻女观念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这些陋习侵蚀了社会的公序良俗,阻碍了社会发展。
三、个人利益至上另外,个人利益至上成为摆在当今社会面前的严峻问题。
在大量的公共资源中,个别人或者群体用手段瓜分,导致社会利益的分配不公。
这种私利至上的心态极易导致社会矛盾甚至是社会乱象。
四、信息过载信息过载是当今社会中的一大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我们每天都会接受到大量的信息。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判断信息的真假和价值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这也导致一些人会盲从别人的言论,导致一些错误观念的流行。
五、缺乏道德教育最后,缺乏道德教育也是当今社会中的严重问题。
许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道德教育,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约束,无法正确面对社会中的问题和挑战。
总之,当今社会中道德和伦理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我们不能置之不理,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价值观的扭曲
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价值观的扭曲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些沉淀已久的观念和传统也不断发生变化。
然而,在这个变化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价值观的扭曲的问题。
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思维,也影响着这个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社会道德的沦丧社会道德的沦丧,是指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言行逐渐失去了道德标准和度量,人们缺乏对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判断,对于道德的尊重和维护意识逐渐淡薄。
一些关系着人们生命安全的死亡事故和暴力事件的发生,都与社会道德的沦丧有关。
比如道路上的交通违规、聚众斗殴、盗窃抢劫等,都是因为人们缺乏对社会道德的尊重和理解。
社会道德的沦丧背后,是社会对于道德标准的缺失和失衡。
道德的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社会以及科技、文化等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化。
然而,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和个人权益,对道德的尊重和维护却逐渐淡化了。
人们追求金钱、享乐和权利,而不是追求良心和良善。
价值观的扭曲价值观的扭曲,是指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被将原来正面的价值观扭曲了。
人们的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每一个行为和选择,与道德相对应,它是人们自身的判断能力和行为准则的来源。
一些价值观的扭曲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于金钱、权力、地位的过分追求。
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们重视金钱、地位、权力,热衷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发展,这就造成了价值观的扭曲。
一些人为了追求所谓的“财富自由”、“天价土地”、“市场份额”等,却不惜以损害他人的福利为代价。
这种以物质利益为最高追求的价值观扭曲,会影响到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应对面对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价值观的扭曲,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首先,应该认识到道德和价值观的重要性,重视道德教育的普及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道德教育不仅要在学校中进行,还应该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强化其社会影响力。
其次,应进一步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惩罚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和公民的法律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 文
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
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
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
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
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第四单元
②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
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
1.了解演讲辞的特点。
2.分析文章结构,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
3.了解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他对中国教育的贡献。
人 教 版 语 文
第四单元
人 教 版 语 文
第四单元
1.读准字音
肄(yì)业
干禄(lù)
孜(zī)孜求学
弭(mǐ)谤 冶(yě)游 贻(yí)误
人
砥(dǐ)砺(lì) 切磋(cuō) 相勖(xù)
第四单元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
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
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
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 人
教
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
版 语
文
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
第四单元
4.走近作者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
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
人 教
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
版 语
文
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
文
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 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第四单元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
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
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
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 人
教
教
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 版 语
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 文 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 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 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 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 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
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
人 教
版
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 语 文
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
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
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
教
版
语
訾(zǐ)詈(lì) 商榷(què)
文
第四单元
2.解释词语
肄业:在本文中是就学的意思。 肄:学习。
干禄:求功名利禄。 禄,古代官吏的俸给。
人
弭谤:消除毁谤。
教
版
语
造诣: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文
容有底止: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的意思。
放荡冶游:放纵不受约束地四外游玩。
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比 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命题分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的能
人 教
版
力。
语 文
【答案】 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要适度、得体,
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解析】 作答此题,明白作者不支持把客气看成是 没有诚意的观点,即可准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要 突出的是讲客气需要适度与得体。
第四单元
人 教 版 语 文
第四单元
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 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4年组织 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 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学。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 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第四单元
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 学习和考察。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 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 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1年,法国里昂大 人
人
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点明本次演讲的目的。 教 版 语
第2自然段是第二部分的第一层,要求学生“抱定宗 文 旨”。
第四单元
2.设疑激智
(1)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有怎样的特点?
①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
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
人 教
版
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
第四单元
敷衍: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塞责:对自己应负的责任敷衍了事。
当轴:旧指当政大臣,比喻居于政要地位。语出《宋
史·苏轼传》:“积以论事,当为轴者恨。”
人 教
版
贻误:错误地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
语 文
砥砺:磨炼。
日偷:越来越苟且敷衍,只顾眼前。偷:苟且。
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相勖:相互勉励。
第四单元
訾詈:指责,诋毁,谩骂。
商榷:商讨。
旁稽博采: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查考,采用资
料。
人 教
版
语
文
第四单元
3.辨析词义
(1)正规·正轨
正规:指符合正式规定的或得到公认的标准,形容词。
人
正轨:指正常的或正确的发展道路,名词。
教
版
语
例句:
文
①近期,一批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中国的三星手机正 出现在各大手机卖场里。
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
段”。
第四单元
6.开阔视野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
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人 教
版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
语 文
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
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
第四单元
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 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 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 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 人
教
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版语
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
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 人
教
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
版 语
文
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第四单元
③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
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
阅渎下文,完成第14~17题。
论诚意
人
朱自清
教
版
语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 文
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
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
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
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
教
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
版 语
文
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
出崭新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
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第四单元
人 教 版 语 文
第四单元
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吃透文本
第四单元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反映了诗人隐居的闲 适心情。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有人问诗人,你为何要隐 居在碧山呢?诗人“笑而不答”。“笑”字表现了诗人对 隐居生活的满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诗人故作神秘,造 人
教
成悬念。“心自闲”是隐居心境的概括,也是对首句提问 版 语
的表白,只不过诗人没有告诉问者,只是自己内心明了。 文 三、四句写碧山之景,其实也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 “桃花流水”句描写碧山的风景犹如世外桃源,这里显然 是化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的意境。碧山这 样宁静、优美,宛如仙境,实非“人间”所能相比,“碧 山”之美显然与“人间”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 不满。
教
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版语
文
在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1927年,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 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委委员、 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外,并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 全国最高学术教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
版 语
文
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
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第四单元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 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 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 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