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套话为何源远流长

合集下载

被污染的语言

被污染的语言

被污染的语言作者:朱静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2012年第06期为何官场中人都爱说官话?因为这是某一特定圈子里的特定规则。

官话通常比较好听,并且不容易让人抓住把柄。

官场中人说官话,一是为了在官场生态环境中有效的自我保护;二是为了维护所属群体利益。

于是,官话就有了糊弄人的意思,就成了一个贬义词。

现在经济学家张维迎又提出了语言腐败一词。

根据张维迎的说法,所谓语言腐败,是指人们出于经济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目的,随意改变词汇的含义,甚至赋予它们与原来的意思完全不同的含义,忽悠民众,操纵人心。

语言腐败的典型形式是冠恶行以美名,或冠善行以恶名。

张维迎又列举实例,比如“黑社会”本来指的是有组织的犯罪活动,是要受到打击的。

但我们现在知道,“黑社会”可以扣在任何当权者不喜欢的人和企业头上,所以“打黑”变成了“黑打”。

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有一个专门形容“随意改变词汇含义”的成语,指鹿为马。

当然,没有张维迎的“语言腐败”听起来新鲜。

笔者最好奇的是,语言腐败和老百姓所指的官话有何区别,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赵日新。

语言腐败不只是官腔《新理财》:语言腐败似乎类似于我们以前所说的官话,因为这些话产生在特定的场所—官场,产生的在特定的人群—官员。

那么语言腐败是不是官话的另一种称谓呢?赵日新:官话在语言学中有两个定义,第一个含义是指北方话,就是过去的中原官话。

历朝政府大多建都在北方,所以官话是各地人都要学习的。

人们要想出来做官,就要考科举。

所以考生们就必须要学官方的标准语。

过去考科举要作诗,要作词,那就不能拿方言押韵。

所以要想出来做官就要学标准的官话。

官话的第二种含义就是官腔,实际上,把老百姓日常所指的官话称为官腔更为合适。

官腔也是一种社会语言,特定群体在使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并且表现了特定群体的特征。

比如女性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女性更喜欢用语气词,哇、呀等虚词,而男性就相对少一点。

古代的官话和方言

古代的官话和方言

古代的官话和方言古代的官话和方言古代的官话和方言是中国语言史上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古代的中国,官话是指帝王统治者和朝廷官员交流所使用的标准语言,方言是指地方上各自使用的方言语言。

在中国历史上,官话始终是官方的标准语言,它的地位在中国语言发展史上始终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的官话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形成的一种语言体系,经过数百年的演变,逐渐成为了汉语的标准语言,在中华文化圈内得到广泛的使用。

官话的前身是《韵书》所收韵字的读音,它起源于辽金时期的南京官话,并逐渐形成了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

官话最初是由朝廷官员和各地官员使用,后来广泛应用于教育、科学、文化、新闻以及政治等方面,逐渐成为了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言是指在中国各地形成的不同地区所使用的语言,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言的历史悠久,各地方言的差异也很大,古代的方言主要指古代汉语的方言。

在古代,彝族、藏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被称为方言。

由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各地方言的差异很大,因此方言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古代的官话和方言在历史上也有过一些互动关系。

在古代,官方文化的流传与推广起到了官话的发展作用,官方对于方言的强制改用也起到了方言统一的作用。

例如,在明代,随着唐宋元积累下来的汉字读音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官方系统地发布了“正音谱”,将官话读音规范化,标准化成为了一种标准语言。

在清代,由于清朝朝廷的主导,官方的官话成为了全国统一语言,成为了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

因此,官话和方言的关系和互动是相当紧密的。

总体而言,古代的官话和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各自的作用。

我们应该通过对古代官话和方言的学习和研究,更好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也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官话方言特征词研究

官话方言特征词研究

官话方言特征词研究方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官话方言作为中国方言的一大类,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分析官话方言的特征词,探讨其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为更好地了解中国方言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官话方言的分布地区十分广泛,涵盖了中国北方、西北、西南等地区。

与此同时,官话方言的分类也较为复杂,包括华北、关中、西南、江淮官话等。

而官话方言的特征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官话方言的词汇特点表现为平翘舌音的区分。

在官话方言中,平舌音和翘舌音是严格区分的,这种语音特点在北方官话中尤为突出。

例如,“四十”在普通话中读作“sì shí”,而在北京官话中则读作“shí rì”;“石头”在普通话中读作“shí tou”,而在天津话中则读作“hé tou”。

其次,官话方言的用词特点表现为多用常见词汇表达。

官话方言倾向于使用常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词汇来表达意思。

例如,“啥”在普通话中表示“什么”,而在西北官话中则用“啥”来表示“为什么”、“干什么”、“什么东西”等意思。

最后,官话方言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为话题突出、常用虚词作为语法手段。

在官话方言中,话题常常在句子的开头部分突显出来,例如,“今天天气好得很!”此外,虚词也是官话方言常用的语法手段之一,例如通过使用“给”来表示被动语态。

通过对官话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

首先,官话方言的平翘舌音区分可能与古代汉语的声母特点有关,而这种语音特点在中国北方地区尤为明显。

此外,官话方言常用词汇的特点也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人民朴素、自然的文化性格。

最后,官话方言的语法特点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规范和社交习惯。

在编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文献,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等方式,对官话方言的特征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还需要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文章能够清晰地阐述研究结果和观点。

广西公务员考试 申论训练六答案解析

广西公务员考试 申论训练六答案解析

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训练六答案解析1.请根据给定资料,对“官话”一词的内涵进行阐释。

(15分)要求:准确、简明。

不超过100字。

【答案】“官话”是指部分政府官员或机关领导在会议讲话中常用的讲话方式。

“官话”有以下特征:一是有固定模式,可以套用于任何场合;二是句式对仗,条理清晰,节奏铿锵;三是脱离具体问题,内容空洞,缺乏实际意义。

2.请结合给定资料,分析概括我国目前“文风不正、官话连篇”的主要原因。

(20分)要求:准确、全面。

不超过200字。

【答案】导致“文风不正,官话连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知识、经验都不够,功底、能力达不到,故而难以讲出新话、有实效的话来。

二是思想懒惰,不愿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独立思考上下苦功夫,只会照搬照抄、照本宣科。

三是追求仕途平稳,认为只有照讲文件上的话、报刊上的话,才是同上级和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才不会犯错误。

四是政绩评价机制不合理,出现“夸夸其谈的人得意,老实肯干的人吃亏”的现象。

3.针对我国部分官员说套话、说大话、说假话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或对策。

(25分)要求:准确、全面、切实可行、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不超过300字。

【答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思想上、选拔上、制度三个角度入手:在思想上,树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尊重事实,说实话、讲实事。

切实遵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扎根基层了解群众,关心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谋福利。

在选拔上,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严格遵守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全面考查干部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实现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严把入口关。

在制度上,完善现有的政绩评价机制,坚持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重实干、轻浮夸,进一步理顺考核工作体制,强化日常考核,注重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4.“会风文风不是一件小事情,关键反映了党的作风问题。

官话、套话、废话何以长盛不衰

官话、套话、废话何以长盛不衰
“ 套话 、 讲 废话 没有 风 险 ”反 过来 听 ,
《 的建设辞 典》 除了 “ 党 删 修正 主 义” 等活 跃于特殊 年代 的革命话 语 。 同样 , 今年 8
时, 中共云南 省委 宣传部 发 出紧 急通知 ,
巨大 的 :工作没 有不扎 实的… …” —— 可
就是 “ 不讲 套话 、 废话 , 有风 险 ” 为什 就 。 么? 为什么 至今 有那么 多 官员是 愿意将 护身符 ,显 然不只 是 官员素质 问题所 能
官话 、 套话 、 废话 何 以长 盛不 衰
秦 关
官员 “ 变话 ” 的细 节 , 某种 程 度 上 在 可 以解释 为一 些政 府部 门正在 努 力从传 统管 制型 政府过 渡到服 务型 政府 ,使 官 民关系 由过去 的“ 命令 与服 从 ” 型开 始 转 向可 商议 、 有妥协 的互 动模 式。
禁 用 “ 民” 恶 势 力 ” 称谓 , 得 随 意 话 、 刁 “ 等 不 套话 、 大话 、 废话 ” 疏远 了官 民之 间的
给群众 贴 “ 明真 相 ” 别有 用心 ” 一 小 距 离 。从 政治 传播 的效 果来 说 , 不 “ “ 上述 “ 四 掌声 。显而 易见 , 这一 “ 变话 ” 节 , 细 在某 得 其反 。 .
“ 套话 、废 话 讲 没有风 险” ,反过 来 听就 是 “ 讲套 话 、 不 废 话 , 有风险” 为 就 。
什 么? 为什 么至 今 有 那 么 多 官 员 是 愿 意
只 在于 哪个地 方先试 水 。 尽管 睢宁 改革只 是顺 应常 识 ,顺应 人 之本性 , 仍不 失为一 股清 新之 风。 但 只 是, 每一 项 改 革 , 其推 进 的 过程 中 , 在 又 都 少不 了遇 到惯 性和 阻力 。惯性 既来 自

作文教学中的“官话”现象审视-6页精选文档

作文教学中的“官话”现象审视-6页精选文档

作文教学中的“官话”现象审视一、现状呈现――学生作文中的“官话”现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这些作文教学理念提倡的是将作文从集体共名的宏大叙述中解放出来,将大写变成小写,将共性变为个性。

但实际上,美好的教育理念在现实中的无力妥协使作文教学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

“官话”作文的存在便是一个例子。

“官话”作文是指学生作文当中出现的拔高作文主题、语言表达套路化、作文情感虚假化的现象。

学生的独特经验,对世界的朦胧的感受,刚刚对世界敞开的真挚的内心在“官话”的生产空间里按照统一的标准被切割成一篇篇充斥着“假、大、空”的样品作文在语文考试的市场上兜售。

“官话”成为了学生作文之隐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作文立意强调大公大爱、格调高尚的官方情感。

叶圣陶就中学生的作文立意问题曾指出,作文要立诚,作文所要说的是学生心中的积蓄而非代他人立言。

现在的作文中最常见的情况是,学生们越过了自己生活的世界,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充满崇高和神圣的表达空间。

语文作文审题要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是“情感积极、思想健康”。

教师们耳提面命地让学生崇拜着高大却空虚的精神偶像,体会着神圣但飘渺的的空洞情感。

学生的生活和成人世界有一段距离,他们还没有如此崇高的精神感受和情感需要向整个社会表达。

如果学生作文成了一味追求格调高尚的“官方发言”,那就会像波兹曼所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①其次是作文中充斥着套路化、成人化的官方语言。

现在的学生作文总给人一种小孩学说大人话的感觉。

概括说来就是作文的套路化和成人化。

学生们拥有两套话语系统,一套是口语系统,一套是文语系统。

当他们无法维持二者的平衡就会像有的学者所描述的那样:“他们被文语世界的权威所征服的程度是很深的;但他们对文语世界的熟悉程度又追不上他们对其的崇拜程度,所以作文中模仿、照搬、千篇一律的现象普遍存在。

官场为何空话套话盛行?

官场为何空话套话盛行?

官场为何空话套话盛行?作者:邓兴东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03期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近日在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委员代表座谈会上说:“要让领导同志讲真话不讲套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就必须允许他讲不准确的话,或者是允许他讲错话!”(1月17日《广州日报》)本人也曾做过几年机关干部,对于官场空话套话可谓深恶痛绝。

尤其是在年末岁初之时,各种各样的会议,如总结会、表彰会、汇报会、座谈会、交流会等,你方唱罢我登场。

如此多的会议本来就令人应接不暇,再加上有些领导讲话从头到尾念稿子,照本宣科,且稿子又空又长,套话连篇,缺少新意,缺少信息量。

于是乎,台上领导念得口干舌燥,台下听众听得无精打采。

君不见,发手机短信,竟成了一些会场上的独特风景。

中国官场为什么会如此空话套话成风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有些官员不学无术,懒惰成性,根本讲不出什么有分量的话来。

有不少人本身就是通过关系当到官的。

当官之后,又不肯加强学习,整天只知吃喝玩乐,屁大的一个会议也要秘书写讲话稿。

秘书写好了言简意赅的讲话稿后,这些不学无术的官员非得指手画脚一番不可。

于是乎,原本很简练的文字,最后都难免要变成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的长篇套话了。

这样的讲话稿,大多被老百姓讥讽为“开头形势一大套,结尾号召调子高,中间空洞无物没味道”。

讲成绩“一是、二是、三是”,提要求“一要、二要、三要”;汇报工作离不开“先谈认识、后讲做法、再报结果”的“三段式”,总结经验少不了“领导重视、发动群众、政策到位”的“三大条”;在文字表达上更是“八股腔”:“第一”下面有“一是”,“一是”下面有“首先”,“首先”下面还有“其次”……这样三段三段地写下来,讲话稿不长才怪呢!二是上级领导喜欢听好话,唱高调。

有些领导出口就是空话、套话,从不讲真话,除了领导自身原因外,板子还要打在领导的领导身上,因为正是上级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真实性的错话,这才造成了套话、空话盛行。

中国的方言文作为官方的书面语用以及强的生命力用了数千年

中国的方言文作为官方的书面语用以及强的生命力用了数千年

中国的方言文作为官方的书面语用以及强的生命力用了数千年,并部分的延用至今,但从文言文的特点来看,在使用上肯定是一种很方便的表达方式,不经过长期的学习是很难掌握,同时与大多数人的口语有很大的差别,却生存了数千年,直到五四运动后才被白话文所代替。

那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难懂而不方便的文体那。

一、从电报的书写来认识文言的起源我们很多人都有过发电报的体验,在我们书写电文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的用文言文的方法来书写电文,那是困为电报是按字数的多少来计费的,而文言文刚好能满足我们用最少的字数来表达最多的内容。

所以我们便自觉不自觉的选择了文言文,在古代的时候书写是一个成本很高的事情,绝不会比我们今天发电报的成本更低,在古代的衙门里都有一个叫刀笔史的职务,大概也就相当与今天的文书,为什么叫刀笔史,他的工作就是将用过的竹简上了字用刀子刮掉,并将新的事用笔写上去,从而使一个竹简可以重复使用显然比一个新的竹简成本要低的多。

尽管如此但它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加之书写的面积有限就更需要简炼,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便产生了文言文。

而甲骨文书写的成本更高更难所以便更简更难懂。

二、从书写工具的进步看文言文的进步自从西汉发明了纸以及东汉蔡伦的改进使书写更加方便,成本更加低廉,但作为文房四保的书写工具还是很昂贵的,加之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很多的经典已经形成后人也就保持了这种文体。

但我们不难发现从东汉后期的文风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不像以前那么简明而修辞的成份更加明显。

从此以后,文字的表达则更加祥尽和准确。

进入近代以后特别是近代以来,由于造纸技术的提高和钢笔的使用,使书写的成本更低,书写更加方便。

人们已无需再为多写几个字而增加的书写成本所虑,所以在五四运动后便逐步形成了以白话文为主体的写作文体。

进入现代以后,特别是电子书写方式让人们更加方便,所以文风更加祥尽、更加具体也更加易懂。

总上所述,文言文的形成是和演化是由于书写工具的产生和进步所决进的,至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古代雅言通语官话缘何没有普及

古代雅言通语官话缘何没有普及

古代雅言通语官话缘何没有普及来源:人民论坛网原标题:古代官话缘何没有全面普及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不同方言,在不少典籍里都有记载。

《礼记·王制》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说文解字·叙》:“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并吞六国,统一天下,需要规范文字,提出“ 书同文”的政策,否则公文难以理解,政令无法推行。

“书同文”消灭了文字异形现象,却统一不了语音,也就是说汉语方言分歧仍然存在。

社会的发展,国家或民族的统一,必然需要产生一种超越方言之外的共同语。

那么,我国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如何形成的?古代共同语的普及程度如何?古人要走上仕途,是否须掌握共同语?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雅言。

最早的共同语称作“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也就是说,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用鲁地方言交流,在诵读《诗》《书》和执礼时,使用雅言。

语言学家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注:“'雅言’指当时中国所通行的语言。

”雅言的产生,是由于各地区、各诸侯国交际需要自发形成的。

关于雅言的形成时间和基础方言,文化学者朱正义认为大约形成于西周时期,是以王畿所在的关、洛一带的方言为基础,以镐京音为天下“正音”。

①语言学家李新魁认为西周至东周时期,雅言的基础方言是中原地区河南一带的方言,也就是说,周代仍然继承了商人以殷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原共同语。

②无论哪一种说法,雅言都是共同语最早的形式,其产生是现实生活客观交际的需要。

在方言各异时代,由于雅言的通行,各诸侯聘使往来,宣达辞令,周游列国,纵横捭阖才成为可能。

也就是说,从西周开始,在正式交际场合就要使用当时通行的共同语。

通语。

西汉扬雄作《方言》,在体例上仿《尔雅》,《方言》中有“通语”“凡语”“凡通语”“通名”等名称,“通语”等指的是通行地域较广的共同语。

东晋郭璞对《方言》作注时也常常使用“通语”名称,如有“今通语”“北方通语”“四方通语”等。

套话浅析

套话浅析

套话浅析套话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

套话出现之初是被大家认可的。

后来套话用得多了,就成了一种礼貌性的敷衍方式。

本文试从套话产生的历史溯源、现代社会的套话形成、套话产生的原因、套话的语言学阐释等方面,论述套话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标签:话语套话客套话一、引言在现实生活中,“套话”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

例如:(1)“常言道∕俗话说:……”(2)“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该和您说再见的时候了……”(3)“在……的指引下、在……关怀下、在……帮助下、在……支持下”(4)“隆重举行、前所未有的……”这些套话的使用,既照顾到了方方面面,又不用动脑筋,一般还不会出错。

但这样的说法是否是人们愿意接受的,能不能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则另当别论。

一般地,说套话可能是因为被迫无奈。

比如走过场的发言,就可以用套话来应付。

因为这些套话可以张口就来,甚至达到不用动脑、顺口就说的境界。

另外,套话是明哲保身的最好选择。

二、套话形成的历史渊源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说套话,人们都会习惯性地持有贬责态度,但究其历史渊源,套话在产生之初是被人们认可的。

战国时期,很多想明哲保身的人都接受了“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教训,结果是不愿说话、不善表达的人越来越多。

不可否认,套话在产生之初是一种公认的、比较好的说话方式,能够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只是到后来频繁地使用,在任何相似的场合都说同样的话,交际作用就减弱了。

大家都在进行一种心照不宣的礼貌性的敷衍,使这些话本身失去了意义。

可以说套话是人们不愿意表达自己真实想法时主动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或者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被动地“没话找话”。

三、现代社会的套话形成任何社交圈都有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

话语系统的规则是内在的、隐性的,它没有明文规定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不该怎么说。

比如在一些机关单位里,如果不遵守“圈内”的话语规则,口无遮拦,很可能会成为领导和同事眼中的异类,甚至会招惹是非、遭遇麻烦。

历史上的官话标准

历史上的官话标准

历史上的官话标准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官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官话标准经历了多次变迁,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1956年制定的普通话标准。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历史上的官话标准及其变迁。

在古代,官话标准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朝代的更迭而不断变化。

在秦汉时期,中国的官方语言是“古文”,这是由大约2000年前的甲骨文演化而来的。

到了唐朝时期,官方语言则变为了骈文,这是一种以平仄相间为特点的文体,用于写诗、散文、和公文。

随着宋朝的崛起,官方语言开始使用“文言文”,这是一种仿古文风格的文体。

文言文在中国的文化领域里持续了约1000年,在清朝结束前一直用于文学创作、史书编写以及官方文件的撰写。

到了清朝时期,官话标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当时清朝的官方语言又被称为“官话”,它包括了中国北方的很多方言。

清朝时期,官话的标准是北京话,也就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前身。

同时,当时的外文新闻和科技研究,也需要使用清朝官话作为官方的翻译和传播语言。

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官方语言标准逐渐开始向现代普通话靠近,特别是在1920年代,北京话逐渐被作为官方语言标准采用。

1929年全国语文统一会议之后,标准的官方语言被规定为官话,其语音、词汇、语法、标点等各个方面都有了统一的规范。

然而,在这个时期,普通话标准尚未完全制定,它仍然处于演变的过程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开始整合全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官话标准也跟着变化。

1955年,政治院会议决定,官方语言采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后来的1956年,普通话标准制订完成,标准的普通话就像是现代汉语的代表,它被规定为官话的唯一标准。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普通话标准仍然在继续发展和完善。

北京话仍然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但是现代汉语普通话早已成为了全国通用的语言。

综上,历史上的官话标准经历了多次变迁,从古代的古文、骈文、文言文,到清朝时期的官话,再到现代汉语的普通话标准,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

说好官话好做官

说好官话好做官

说好官话好做官作者:讲历史的王老师来源:《领导文萃》2024年第06期官话至少在周朝时候就出现了。

分封制下,各个诸侯国相对独立,割据状态下,各个诸侯国语言交流相对封闭,发音差距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地域性的方言。

《左传》记载:“卫侯归,效夷言。

”卫侯曾被吴国扣留,回国后口音就变了,居然说起了吴国的“夷言”。

这说明春秋时期卫国和吴国的方言发音差距很大,一听就不一样。

诸侯国方言各异,但彼此的交流又很密切,特别是在政治上都尊奉周王室为正宗,要定期朝贡,所以大家需要一种各国都能听得懂的方言用作交际,“标准音”应运而生。

到底用哪种方言作为标准音呢?这就是一个政治问题了,必须给“大哥”周王室留点面子,所以标准音只能用周王室的方言。

周王室使用河南地区的“洛阳音”,洛阳话就成为最早的普通话。

先秦时期的洛阳音,在当时被称为“雅言”,因为它的发音被认为很优雅。

汉朝时,洛阳依旧是文化中心,在东汉时期还成了首都,所以洛阳音作为标准音的地位在汉代得以延续。

然而,洛阳音也分很多种,就像今天的北京话,既有京片子里的“您猜怎么着”之类的市井俗音,也有《新闻联播》里“观众朋友们晚上好”的官方标准音。

当时最正宗的洛阳音是洛阳太学里学生们读书的声音,被认为最文雅、最好听、最标准,得名“洛阳读书音”。

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中国陷入数百年的大分裂状态,汉语标准音也发生了分化,形成了北方的“洛阳音”和南方的“金陵音”。

受到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影响,北方的洛阳音发生了一些变化。

另外,大量中原汉人南迁,在金陵(今天的南京)建立了政权,把洛阳音也带到了南方。

根据史料记载,南方的原住民听到这种北方语音后瞬间陶醉,盛赞洛阳音“真香”,并掀起了学习热潮。

南迁贵族谢安,能用标准的洛阳音读书,被称为“洛下书生咏”,当地人争相模仿。

甚至连谢安因鼻炎而特有的鼻音,也都一起学了。

隋唐时期,中国再次实现统一。

尽管首都在长安,但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则在洛阳,洛阳音依旧是汉语标准音,成为官话。

古代不懂官话可能升不了学

古代不懂官话可能升不了学

古代不懂官话可能升不了学作者:来源:《人生十六七》2016年第02期中国方言众多,如果用方言交流,跟“鸡同鸭讲”差不多。

以前国家又没有推广普通话,怎么办?不急。

以前虽然没有普通话,却有全国通用的官话。

政府官员一般都讲官话。

只是古代通讯交通均不发达,也没有广播电视,人们很少有学习通用语言的渠道,因此,各地方言的存在异常顽固,口音也非常浓重。

所谓的“十里不同音”即是如此,翻过一座山可能彼此说话都无法听懂。

方言口音各异,便导致各种沟通交流的不便,还会闹出诸多误会,甚至会影响到升学当官。

柳宗元讲话要靠翻译自古以来,中国官场便有一种不得在籍贯、出生地为官的规定。

此种规定也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古代官员与当地百姓常常因语言不通而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在广西柳州做刺史时,对此就颇有感叹。

他在《柳州峒氓》中写道:“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他在柳州时,必须与当地少数民族打交道,以致“愁向公庭问重译”,重译即翻译,柳宗元为了正常开展工作,不得不在办公室内设立翻译一职。

不仅柳宗元无法听懂当地方言,当地人也听不懂柳宗元讲话。

柳宗元到了柳州,就如同身处异国他乡,如果没有翻译,根本无法与当地人对话,有些事情用手比画也说不清。

说话用翻译,效率便大减。

有时柳宗元审个案子,正常用一个时辰,用了翻译后,得审一天,柳宗元别提多郁闷了。

说起来,柳宗元的老家本是山西运城,而他本人则是出生在京城长安,并长期在长安学习、工作。

可以看出,柳宗元既懂山西话,又会当时的官话(相当于普通话)。

按说,柳宗元的普通话应该很标准,顶多有些山西口音而已。

但广西那时属烟瘴之地,极其封闭落后,很多少数民族连汉字都不认识,语言不通,用文字也无法沟通,搞得柳宗元常常抓耳挠腮,以头撞墙。

康熙不说北京话清代的康熙皇帝无疑是屏幕上最重要的角色。

人们熟悉的康熙皇帝,完全是一个高大威猛的帝王形象,却根本想不到,真实的康熙讲话很可能同赵本山一样,是一个操东北口音的皇帝,估计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官话与官气

官话与官气

官话与官气作者:李秋生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01期江苏睢宁针对行政机关“官话”成风、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之间存在一堵无形的墙、难以打成一片的问题发起了行政语言改革,向“官话”开刀并采用“倒计时”、限时掐断等非常手段整治会议发言冗长的问题,还规定了63句“行政禁忌语”,诸如“解决不了”等口头禅均被列入严格禁止范畴。

读到此类消息,精神总不免为之一振。

我国是一个语言极其丰富的国度,运用得好,锦上添花;运用得不好,问题不少。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在历史上,我们有话不能好好地说,说过“大话”,在“大跃进”期间,鼓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媒体上居然报道“玉米大如斗,山药赛大鼓,水稻亩产三万五”。

我们说过“套话”,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每天手捧“红宝书”,早请示,中对照,晚汇报,“三忠于,四无限,狠斗‘私’字一闪念”。

如今,一些地方又流行起“官话”。

官话的危害不可小视。

官话在语言上与群众语言格格不入,话不投机半句多,无形之中使官员与百姓之间产生了距离;官话多了,符合大众要求的语言少了,久而久之,官员极容易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而且官话会渐渐演变成大话、套话、空话,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决策理念就难以落到实处;官员们自称公仆,却大讲官话,执政党的形象及威望自然会受到严重损害。

想一想,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号召绝无半点官腔,是很讲究大众心声的,如“打土豪,分田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无不吸引人心,振奋人心,凝聚人心。

所以睢宁力治官话之举,无疑值得肯定。

然而,我又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治理官话,务求实效。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如果有关官员的官气不除,仅仅治理官话,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何谓官气?非一两句语言能概括。

人们常批评某些官员官气十足,说明官气是确实存在的。

官气实际上是官员的作派、行为、表情,是官员素质的体现流露。

官气表现甚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高高在上。

这类官员口头上也大讲“三个代表”、执政为民,但内心深处根本不愿与群众平起平坐,更谈不上去当什么公仆、勤务员。

官话套话赖以生成的土壤

官话套话赖以生成的土壤

官话套话赖以生成的土壤
作者:本刊评论员
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3年第5期
诸如“高度重视”、“亲自视察”等等的令人生厌的官话套话之所以在官场话语系统经久
不衰,既和权力的浮躁有关,也和媒体一味跟风吹捧有关,根本原因则在于这种话语产生的土壤。

在一个官员进退去留全由上级领导决定的体制下,官员唯领导马首是瞻就是自然的,无视
群众的感受从而放言无忌也是自然的这种体制形成的文化只能是:向上负责胜过向下负责。


导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领导的话不论说什么都是“最重要的”,群众的
诉求不论是多么关乎民生都是“不重要的” 这种倒挂的权力运行图既和党的宗旨相悖,也和
公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相左。

平时常看到类似的报道:一些地方出了大事故,甚至出了数条人命,当地官员不是如何进
行忏悔,而是大谈什么上级领导如何“高度重视”,如何“亲自指挥”等等,这种畸形思维就
是某些官员“惟上”心态的典型反映。

这样说来,解决官场话语系统官话套话经久不衰的现象,根本路径还是在于改革用人体制,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变“官管官”为“民管官”。

只有在人民对自己的管理者真正当家作主之日,群众的感受才会真正进入官员的视野,官员“准上”的问题才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同时,
宣传工作中的“官腔发布成为习惯思维”和“无领导不报道”的问题才能根本解决。

“官话”为什么难改

“官话”为什么难改

“官话”为什么难改
作者:邓聿文
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3年第6期
官话套话为何禁而不绝?原因可能不外乎三种:一是如上所述,形成了路径依赖,随口说出来;二是出于种种顾虑,不愿或不敢说真话、普通人的话、三是缺乏实地调查和独立思想,说不出来。

无论哪一种,背后往往是官僚思维,是僵化作风与权力惰性。

要克服官员们习惯性的“官话”流俗,一方面有赖于个人的努力,就像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被舆论认为有个性的官员王旭明所言,“立场是政府的,语言是自己的”;但另一方面,关键在于改变“官话”背后那套对上不对下的官员选拔和任用制度。

王旭明也曾承认,要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实践起来非常难,因为在讲究纪律和服从的官场里,重要的是跟大家一致。

这样看来,只有官场的生态环境摆正了,官员们普遍对群众负责,国内政治生活中长期使用的这套过时的话语系统和规则,自然就没了市场。

中国式“官话”的泛滥,反映了老百姓选拔和监督政府和官员的权力还十分有限,这不是喊几句改变,或者出现几个个性官员就能改正过来的,也不是对官员们加以培训就能做到的。

它需要有个过程。

但作为第一步,应该允许官员说错话,或者说真话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假如连这点都做不到,大家就只能讲大话、套话、空话,永远正确的废话。

总之,中国式官话表现为一套“重复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通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它背后的根源,是干部选拔方式。

不把干部选拔的权力交还百姓,官话套话就不可能消除。

(摘自2013.01.19《北京青年报》)。

官话、套话、废话何以长盛不衰

官话、套话、废话何以长盛不衰

官话、套话、废话何以长盛不衰
秦关
【期刊名称】《决策探索》
【年(卷),期】2009(000)021
【摘要】@@ 官员"变话"的细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一些政府部门正在努力从传统管制型政府过渡到服务型政府,使官民关系由过去的"命令与服从"型开始转向可商议、有妥协的互动模式.
【总页数】1页(P13)
【作者】秦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打住:官话套话
2.《人民日报》征集最反感的官话套话
3.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愚上、骗民、欺己,失掉公信、民心、良知
4.官话、套话、废话何以长盛不衰
5.媒体该对官话、套话、废话负多少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话套话为何"源远流长"
反官话套话已有“多次”,但不少官员使用官话时仍“情绪稳定”
官话套话肆意蔓延早不在一天两天,仅在最近几年,针对“反对官话套话”的新闻就热过几次。

在2012年两会期间,“官话套话”成了众矢之的。

王岐山在参加山东团小组讨论就表达了对官话和废话的不满,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的开场白:“王岐山副总理来听取小组讨论,与我们共商国是,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温暖,备受鼓舞,深感振奋,我提议以热烈的掌声……”就被王岐山打断,并直言“这些话全是浪费时间的”。

时间继续往前追溯,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重大问题决定》,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

而在2010年9月的中央党校春季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也强调了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的文风。

不过,虽然“反官话套话”已有多次,但今天还在被不少官员和机构使用。

这点在《人民日报》的“令人反感官话”的调查中就有所反映,这条微博截至14日17时就被转发12266次,评论达到4380条,可见网友“共鸣”之深。

而《中国青年报》引用的一项对5163人进行的题为“你身边爱讲官话的官员多吗”的调查显示,有91.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爱讲官话的官员;69.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这样的官员“非常多”。

个别官员和机构在官话套话的使用水准上“屡创新高”
《人民日报》刊载了一段来自普通民众吴俊平的感受,很好的描述了民众对官话的感觉。

对吴俊平来说最令人反感的官话和套话是:“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必须把此项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端正态度”、“高屋建瓴”等。

而一“强调”就是一个多小时,一“必须”就把工作扔到了脑后,一“提高”就想出了对付政策的对策,一“高屋建瓴”就讨好领导拍马屁已经成了模式。

不少官员们在这样的语境中变得麻木、保守和封闭,越发不做实事。

2012年12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出了要求切实解决准生证办证难的通知,但随后记者采访时却发现,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记者遇到的公务人员要么是以“不清楚,去问我们的上级部门”搪塞,要么更直接,“你是看新闻看到的,那是新闻,要到我们这儿,那就得等。

”在此事中,上级的通知沦为官话和空话,而下级同样以官话和套话应付民众。

官话和套话甚至蔓延至政府网络,在2010年12月,中国宜昌网站的互动平台上的一则编号为1291956235的办件就让人啼笑皆非。

一条留言中称:“我2002年得的小孩,现在某事业单位工作,同年将独生子女证交单位人事部门,次年春节后经询问证件被遗失,我个人已为孩子补办了独生子女证,但是到现在我还未在单位拿到每月5元的独生子女费,说了吧怕被单位穿小鞋,不说嘛又实在是怄不过这口气,我能怎么办?”而当地计生委的回答只有两个字:“说吧”,生硬和所答非所问的口吻尽显。

而今年初,河南商报也爆出沈丘政府网的《来信选登》栏目中来信编号从389到1027号600多封来信,无论内容是什么,回复全部是“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这样的套话。

让"广大群众"耳朵起茧的官话为何成了官员的"统一
思想"
原因一:为了所谓“政治高度”,放弃真话而说官话套话
《深圳晶报》在一篇社论中这样总结了官话套话的共性:“总是那么平稳,总是强调不出错,而且话语看似面面俱到,实质毫无温度。

很多官话套话让人乍听感到振奋,但仔细思考却味同嚼蜡。

面对一位满嘴套话的官员,民众挑不出毛病,心中感到憋气窝火,但就是说不出来。


当然,对此这些官员也是心知肚明。

在他们看来,官话虽然晦涩无物,但绝不会犯错。

而这也解释了一个“中国官员圈”的独特现象:即不少官员任上平平淡淡,一旦退休卸任却会对公共事务接连开炮,变成了“大明白”。

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汪恕诚,他是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1998年至2007年间任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在任上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但他卸任后的言论显然较任上更出位。

“如果地下水位恢复了,就表扬、提拔他;如果地下水位下降了,你就批评他,免了他。

”、“提醒大家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认为国家现在有大投入就忙着修建大工程。

”和“我们现在用行政手段、宏观调控手段在控制物价的做法是欠妥的。

”,这些都是他卸任后的表态,绝少模糊,立场清楚。


原因二:对所辖业务没能“提高认识”,说不出实话才说官话套话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而有些官员是真糊涂。

这些官员爱说官话套话,就是因为业务不精,思考不深,语言逻辑能力欠缺,除了官话套话,说不出别的什么像样的话。

对于这些人来说,官话套话更像是遮羞布,按套路来,才可以蒙混过关。

以兰考火灾为例,7名儿童的死亡非但没有引起当地官员的忏悔,反而一再强调领导对“抢险救火”的“高度重视”,相比于孩子的声明,地方上的官员更在意这一事件可能对自己权力产生的负面影响。

还有山西苯胺污染迟报事件,明明已经对下游城市的民众生活产生了影响,可长治市的媒体却仍然刊发“数千军民冒严寒,热火朝天刨冰掘苯”。

类似这种坏事变好事,丧事变喜事的政绩思维,正是一些能力不足的官员“惟上”心态的表象。

原因三:“重要讲话”的格式成了官员习惯,好话也说成了官话套话
有些官员爱说官话套话,是为了向上级看齐。

为了显示同上级的一致,一些官员讲话的语气语调、遣词造句都同领导雷同;还有些官员爱说官话套话,则是因为长期耳濡目染。

经过各级领导不断的打磨,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错中不断强化自我审查,直至丧失对正常语言的把控能力。

特别讽刺的是,就在《人民日报》征集最令人反感官话套话的第二天,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和中国广播电视年鉴联合发布“2012媒体关注度10大榜单”,其中一份名为《新闻联播》10大成语的榜单赫然在目,而在这份榜单中的成语:继往开来、坚持不懈、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前所未有、长治久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来之不易和丰富多彩,其中不少就是让民众反感的官话。

征集官话容易,反对官话套话“任重道远”
只要“端正态度”,也不是所有官话套话都应被一刀切
需要补充的是,反对官话并不是反对严谨,反对套话也不是让官员们去玩弄辞藻,关键就是要给民众个实在。

这方面,新加坡官员使用“官话”和“套话”的方式,就有不少就值得借鉴。

新加坡官员所说的频率最高的一句官话套话就是:新加坡地小人少,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

“新加坡没有什么资源,就连土地也缺乏。

全国面积只有六百多平方公里,国防、公共设施、企业、居民都要用地,我们只能把所有空出的土地全部绿化。

”新加坡国家公园局的官员这样介绍。

然而就在这寸土寸金之地,新加坡的绿色覆盖率在2007年时就接近47%。

“新加坡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要实现居者有其屋,我们不得不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这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官员的开场白。

可是由新加坡政府为中低收入者提供的公共组屋,占全国住宅量的85%左右。

可见,即便是官话和套话,只要结局是实在的,是为民所用,就仍然有其作用。

反对官话还需“求真务实”,别只是“重视”和“强调”
在欧美有句名言:“语言可以败坏政治,政治也可以败坏语言。

”可见,官话和套话的泛滥,远不只让人反感那么简单。

中青报的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71.3%的人认为官话泛滥会降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76.7%的人期待官员说话能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闪躲;84.1%的人期待不说官话能成官场新风气。

杂文作者刘洪波在微博上也说到:官话是“处处用心”与“无动于衷”的结合体,是一种装饰性的语言,而不是一种真实表达的语言。

但民众是实在的,向来只看疗效不看广告。

所以,这次反官话,如果期望得到民众的赞许,就要“实干”,而不只是“重视和强调要实干”。

结语
官话套话最让人反感的是,官话这套语言,无法表明立场和解决问题,正反兼容,唯一的用处就是形成一道安全门,让很多机构和官员可以在无所作为的情况下,仍可以在话筒前支支吾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