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6课-人教部编版(共30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习《诗经·郑风·叔于田》 (一)解诗题
《郑风·叔于田》共三章,每章五句,巧妙地运用 设问、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位英俊、 勇敢而又仁慈的青年猎人形象。古代学者一般认为 诗中的“叔”特指郑庄公之弟共叔段,现代学者则 多以为“叔”是泛指,认为这是赞美一位青年猎人 的诗。
(二)正诗音 1. 初读《诗经·郑风·叔于田》,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 一句。 2. 标注易读错字词:洵、狩 3. 标注入声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2.5 1.文白对读。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 为孔子赶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 ‘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 说:“父母活着时,要依照礼节来侍奉;父母过世了,要依 照礼节来安葬和祭祀他们。”
阿哥去狩猎,巷里没了饮酒的人。 岂是真的没人饮酒? 是不如阿哥能豪饮,他真是貌美又好心!
阿哥到田野打猎,巷子里没有驾马的人。 岂是真的无人驾马? 是不如阿哥能驾驭,他真是貌美又英武!
2.字词释义。 ①叔:对男子的称呼。于:往。田:打猎。 ②巷:居里中的小路。 ③洵:确实。 ④狩:冬猎为“狩”,此处为田猎的统称。 ⑤好:指品质好,性格和善。 ⑥武:英武。
2.素解文意。 点拨:这里的意思是说:仅仅供养父母是不够的,还要尊敬 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孟懿子问孝,子游问孝,子夏问孝, 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有人说,这是孔子在因材施教。其实, 将孔子对“孝”的几种阐释结合起来,才构成他关于孝道的 完整理论,即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 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链接:《礼记》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 能养。”孝的最高层次是立德立功,为广大民众谋福利,使 父母因自己的行为而得到他人、社会的颂扬和尊重(一说是 言语、内心和行为都能尊重父母);中间层次是守规矩,明
(五)背诗句 1.复沓式读诗。 2.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3.镂空记忆背诵。
(六)想诗境 1.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 的画面。 2.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 有些什么。
(七)悟诗情 《叔于田》刻画了年轻的猎人形象,他英姿飒爽、勇敢而又仁
慈,其他人都无法跟他相比。这种爱慕之情热烈而深厚,单纯且真 挚,因而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品诗味 品味:①《叔于田》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它运用了重章叠 句的手法,不断地加深人们对主人公的美好印象,句式整齐 而有所变化,读起来富有韵律感,产生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 ②此诗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自问自答和对比夸张手法的运用。 诗人通过自问自答引出“不如叔也”的结论,再加上“巷无 居人”“巷无饮酒”“巷无服马”的夸张描写,将平庸的众 人与“叔”进行对比,更衬托了后者的“洵美且仁”(“且 好”“且武”)。
4. 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5. 师生拍手齐读。 6. 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明诗意
1.文白对读。
原句
叔于田,巷无居人。 岂无居人? 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 岂无饮酒? 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 岂无服马? 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译文
阿哥去打猎,巷子空空无人。 岂是真的没了人? 是没人比得上阿哥,他真是貌美又心仁!
是养活父母。狗马牲畜都能被养活;如果不心存恭敬地孝顺 父母,那和养活牲畜有什么区别呢?” 2.素解文意。 链接:子游(前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 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是孔子 的著名弟子。 点拨:“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 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 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
(二)正诗音 1. 初读《诗经·郑风·将仲子》,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 标注易读错字词:将(qiāng)仲子、逾、杞、诸、檀 3. 标注入声字:
4. 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5. 师生拍手齐读。 6. 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明诗意 1.文白对读。
原句
译文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 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②全诗共三章,后两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女主人 公的畏惧,由“畏我父母”到“畏我诸兄”,最后到“畏” 左邻右舍的“人之多言”,可见从家庭到社会,都在禁止青 年男女自由恋爱、私会,这种舆论的压力非常大的,而女主 人公的恳请也就显得格外急切和焦灼了。 链接:《孟子·滕文公下》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到了春秋 战国时期,男女之防已经比较严格,如果没有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连“钻穴隙”偷看一眼都是要遭人贱骂的。
2.素解文意。 链接:①孟懿子(?~前481),鲁国大夫,本姓仲孙,也称 孟孙,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谥号懿(谥号,古代帝王、 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品德事迹给他一个号,表 示褒和贬。懿是美好的意思)。他是孟僖子的儿子,孟子的 六世祖。 ②孟僖子(?~前524):名貜,谥僖。春秋后期鲁国司空, 三桓之一。鲁昭公七年,孟僖子跟随昭公去楚国,参加章华 之台的落成典礼。经过郑国,郑简公在郑国都城城门外慰问 了昭公。孟僖子负责礼的事务,可是他却对礼仪问题毫无了 解。到楚国后,他也不懂得如何答谢楚国人。回国后,孟僖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 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求求你,我的二哥,别越过我家菜园, 别折了我种的青檀。 岂是舍不得檀树呵,我是害怕邻人的毁谗。 二哥你实在让我牵挂,但邻人的毁谗, 也让我害怕。
2.字词释义。 ①将:请。仲: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的称“仲”。 ②逾:越,翻过。里:邻里,宅院。 ③杞:和下文的“檀”,都是树名。 ④爱:吝惜。 ⑤怀:思念。
子因为自己在这次出使中表现出来的对礼仪的无知感到羞耻, 于是发愤学习礼仪。只要遇到懂得礼仪的人,不论贫贱他都 立刻拜其为师,向其学习。前524年,孟僖子将死,嘱咐二 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学习“礼”。 ③樊迟,即樊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 是孔子弟子中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的做法,在后 世享有较高礼遇。他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未 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 点拨:孔子对樊迟解释何为“孝”比较清楚,他要求人们对 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 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
担忧,其它方面不能让父母担忧。③子女只需为父母的疾病 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我们采用第二种说法。 链接:《彩衣娱亲》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2.7 1. 文白对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 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大家所说的孝,不过
(五)背诗句 1.复沓式读诗。 2.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3.镂空记忆背诵。
(六)想诗境 1.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 所描绘的画面。 2.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 的画面有些什么。
(七)悟诗情 这是一位热恋中的少女,婉转地恳请情人不要前
来相会的情诗。全篇虽只见女子的恳请之语,但从 中却不难看出男子的急切、被制止后的不悦,以及 女子既爱又怕的矛盾心理,这种情中见景的表现手 法是十分巧妙的。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为政篇第二(仲子》是一位热恋中的少女写给情人的情诗。
“将”读qiāng,是“请”的意思。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 的称“仲”,仲子是女主人公的心上人,他要翻墙过来同女 子约会,但女子又爱又怕,请求他不要过来。
(四)品诗味 品味:①诗歌一开篇,女主人公就发出非常急切的呼告: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墙、园),无折我树杞(桑、檀)” 热恋中的男子(仲子)急切地想要见到心上人,竟然想要翻 墙过园前来相会,女主人公顿时吓坏了,温柔而坚定地恳
请对方不要如此鲁莽。语言生动逼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她 此刻因害怕着急而变得苍白的脸色,还有男子因被拒绝而失 望的神情。女主人公也察觉了心上人的失望,因此她立刻发 出一段表白:我不是吝惜杞树(桑树、青檀),我只是怕我 父母(兄长、邻人)知道;因此虽然爱着你,却不能让你翻 墙折杞前来,我实在是身不由己啊。女主人公在担心之余, 温柔地安慰对方:我实在是天天想着你呀,只是父母(兄长、 邻人)的言论也实在让我害怕呀。话语絮絮,缠绵多情,既 是安慰,又是求助,细腻地刻画出热恋中少女又爱又怕、战 战兢兢的复杂心理。
礼法,避免让父母因自己的不当行为而蒙羞受辱(一说是不 打骂侮辱父母);最低层次才是竭力供养,满足父母的衣、 食、住、行之需。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诗经·郑风·将仲子 诗经·郑风·叔于田
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依礼而行。 拓展:孟僖子因为不知礼而感到耻辱,但他知耻而后勇—— 发愤学“礼”,不仅自己学礼,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拜孔子 为师。所以,孟僖子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2.6 1. 文白对读。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只有生病才能让父母担 忧,除此外,不能做让父母担忧的事。” 2.素解文意。 点拨: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 种解释:①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 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 心,这就是孝。②做子女的,只有在自己生病时才能让父母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诗经·郑风·将仲子》和《诗经·郑风·叔于田》。 (二)有感情地背诵《诗经·郑风·将仲子》和《诗经·郑风·叔于田》。
五、本课总结
思维导图助记忆
链接:《子路负米》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学习2.8 1.文白对读。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顺父母,要做到和颜悦 色,这是很难的。有事来了,年轻人效劳;有酒有吃的,让 长辈先吃喝,仅仅这样就是孝了么?”
二哥呵,请不要翻越我家宅院, 不要把杞树枝折断。 岂是我爱惜树呵,是畏惧我的父母。 二哥让我想念,父母的责骂也让我害怕。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 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二哥呵,请不要翻越我家院墙, 不要把桑树枝折断。 岂是我爱惜树呵,是畏惧我的兄长。 二哥让我想念,兄长的责骂也让我害怕。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四年级上册
第6课 内容一 论语·为政篇第二(二) 内容二 诗经·郑风·将仲子 诗经·郑风·叔于田
内容一 论语·为政篇第二(二)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为政篇
第二(一)》。 (二)师生合作吟诵《行路难(其一)》。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论语·为政篇第二(二)》,老师读一 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懿、樊、是谓能养(yàng)、 有酒食(sì)、馔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