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高考热点辅导:有机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高考热点辅导--有机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回扣
1、甲烷、乙烯、乙炔、苯、甲苯的化学性质比较
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与溴水反应点燃反应甲烷
乙烯
乙炔
苯
甲苯
2、甲烷与氯气的光照取代
现象化学方程式
试管内的气体颜色逐渐,
试管壁出现,试管内
有,试管内液面。
3、石蜡油分解
装置图步骤现象结论
(1)将分解生成的气体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石蜡油分解产
物中含有
(2)将分解生成的气体
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
液
(3)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石蜡油分解产物为
4、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装置图
反应原理
除杂方法溶液,除去乙炔中的杂质收集方法
性质实验①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乙炔被
②将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发生反应
③将乙炔点燃,火焰,有
5、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及方程式①取适量溴乙烷加入到溶液
中
溴乙烷于水,比水
②加热充分反应
③加入酸化
④加入溶液
6、乙醇的化学性质
(1)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向盛有无水乙醇的试金属钠,
管中加入一小块钠有,反应比钠与水反应,
反应生成的气体点燃。
结论:乙醇中上的H是活泼氢
(2)乙醇的催化氧化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①在酒精灯上灼烧铜丝铜丝表面
②将红热的铜丝插入到乙醇中铜丝
(3)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向少量重铬酸钾酸性溶液中
滴加适量乙醇,振荡
溶液由色变为色
(4)乙醇的消去反应
装置图
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
的作用
除去乙烯中可能存在的和杂质
实验现象
①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乙烯被
②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发生反应
特别提示
①圆底烧瓶中加入,向其中缓慢加入,二者体积比
约为,
7、苯酚的化学性质及其检验
(1)苯酚的弱酸性
(2)苯酚与溴水反应(苯酚的检验方法)
注:苯酚与氯化铁显色,也可以作为苯酚的检验方法。
8、醛基的检验
(1)银镜反应
得向上述盛有银氨溶液
的试管中加入3滴乙醛溶液,加热试管内壁
结论:乙醛中—CHO具有
(2)醛基被氢氧化铜氧化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在试管中加入的氢氧化钠
溶液mL,滴入的硫酸铜溶液滴,得到新制的请氧化铜,振荡生成色沉淀
加入乙醛溶液mL,
生成色沉
淀
结论:乙醛中—CHO具有注:新制请氧化铜悬浊液中,氢氧化钠应!
9、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较
装饰图
实验现象①盛有碳酸钠固体的瓶中有
②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瓶中有
③盛有苯酚钠溶液的瓶中
化学方程式①②③
结论酸性:﹥﹥
(2)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取)
装置图特别注意
①试剂加入顺序:先、再、后
②用小火加热,防止大量蒸出反应物
③导管(“能”或“否”)插入碳酸钠溶液中,防止
④实验现象:有色状,比水的体生成
⑤碳酸钠溶液可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降低乙酸乙酯
10、乙酸乙酯的水解
装置图试剂现象结论
①乙酸乙酯+水
②乙酸乙酯+稀硫酸
③乙酸乙酯+氢氧化钠溶液①酯层
②酯层
③酯层
酯水解需要、
催化,其中催化较
慢,反应;
催化较快,反应
方程式:
①催化水解(可逆):
②催化水解(不可逆):
高考试题分类解析
一、有机物除杂
例1.(07年宁夏理综·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 ②B.② ④C.③ ④D.② ③
解析:①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应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洗气。
若按题目叙述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不仅会引入新的杂质,而且会反应掉主要的物质乙烷。
②因乙酸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②是正确的。
因为CO2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O2+H2O+Na2CO3=2NaHCO3,从而使主要物质CO2消耗,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因此③是错误的。
若乙醇中混有少量的乙酸,加入生石灰后会反应掉在杂质乙酸和新生成的水而除去,再利用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醇,所以④是正确的。
答
二、重要的有机实验
例2.(09年安徽理综·9)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解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A选项错误;水和乙酸乙酯的互不相溶,用分液漏斗分离,B选项正确;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mL,C选项错误;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的温度为170℃,该温度计的量程不足,D选项错误。
答案:B
例3.(09年江苏化学·6)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
C.用量筒取5.00mL 1.00mol·L-1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
mol·L-1盐酸
D.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解析:A项,导气管深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去了,这样容易产生倒吸,所以该装置不能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项,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用的仪器室滴定管,滴定管有两种:酸式和碱式,具体使用范围是: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使塞子无法转动。
碱式滴定管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的溶液,如碘、高锰酸钾和硝酸银等。
所以量取高锰酸钾溶液用酸式滴定管。
C项,有两点错误之处,第一点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二点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内溶解,不允许在容量瓶内溶解。
D项,苯的密度比水小,飘在水上面,故有机层应该从上口倒出。
答案:B
三、有机物性质检验
例4.(08年广东文基·67)下列实验不能
..达到目的的是
A.往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乙烯验证乙烯的还原性
B.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C.用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检验、提纯等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法。
做这样的提题要仔细分析答案。
A项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KMn04溶液退色能达到实验目的。
B项是实验室置取氨气的方法,强调使用的固体要干燥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可行。
C项实验室置取氯气用的是浓盐酸,且加热,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实验达不到目的,选C项。
D项考查萃取这一物质分离操作,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且密
度大于水,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易溶于四氯化碳,实验可行。
此题要求选不能
..达到目,考生往往在做题过程中,忘了这一要求,选了可行的。
做题要注意加点的字。
答案:C。
1.(08年江苏化学·9)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准确称取0.4000 g的NaOH固体配成1000 mL浓度为0.01000 mol·L-1的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2.(09年天津理综·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3.(09年海南化学·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4.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硝基苯和苯B.甲苯和水C.溴苯和液溴D.甘油和乙醇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分液时,先将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
B.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在液面以下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液体
D.称NaOH时,将NaOH放在称量纸上,置于天平左盘,砝码放天平右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在装好药品之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使用分液漏斗时,只需检验活塞是否漏水
C.量筒的“0”在下方
D.托盘天平的“0”在标尺的左方
7.下列有关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用黄沙扑灭
B.少量浓硫酸溅到手,马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
C.金属钠着火,用CO2灭火
D.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8.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苯和苯酚
B.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杂质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
D.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测量某溶液的酸碱性
9.将1mol/L H2SO4溶液50 mL与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50g混合均匀后,滴入甲基橙指示剂,此时溶液的颜色是
A.蓝色B.黄色C.红色D.橙色
10.下述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11.下列除杂或者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乙酸:加入饱和苏打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
B.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加入溴水,振荡后过滤
C.除去SO2中的少量CO2:通过澄清石灰水
浓硫酸
D .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溴:加入苯,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后取有机层进行蒸馏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药品保存正确的是
A .AgNO 3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
B .Li 保存在煤油里
C .用pH 试纸测得某盐酸溶液的pH 为2.3
D .液溴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13.化学实验室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中正确的是
A .检验C 2H 5Br 中含Br 元素时,将C 2H 5Br 和NaOH 溶液混合加热后,加硫酸酸化
B .为提高KMnO 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 4溶液酸化
C .鉴定待测溶液中是否含有Fe 2+时,用硝酸酸化
D .鉴别溶液中是否含有SO 42-时,所加的氯化钡溶液可以用盐酸酸化
14.某无色气体可能由O 2、CO 、CO 2、HCl 、NH 3、NO 、Br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通过图中洗 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少(该装置前后都不与大气直接相连........
),通过干燥管(内盛放Na 2O 2)后气体呈红棕色,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原气体中一定有NO 和O 2
B .原气体中一定有NH 3、NO 、CO 2 、CO
C .原气体中一定没有CO
D .原气体中一定没有HCl 、Br 2 O 2
1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 .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32-
16.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7. 向存在大量Na +、Cl -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 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 .K +、Br -、CO 32-
B .Al 3+、H +、MnO 4-
C.NH4+、Fe3+、SO42-D.Ag+、Cu2+、NO3-
18.将氨水滴加到盛有AgCl的试管中,AgCl逐渐溶解,对上述过程,下列叙述或解释中正确的有
A.所得溶液中c(Ag+)×c(Cl-)>K sp(AgCl)
B.所得溶液中形成了更难电离的物质
C.上述实验说明Cl-与NH4+间有很强的结合力
D.上述过程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
19.有13.5g不纯的CuCl2粉末(内含一种杂质),当它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时,产生了29gAgCl 沉淀,则该粉末中的杂质可能是
A.FeCl3B.CaCl2C.ZnCl2D.BaCl2
20.(08年江苏化学·21B)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①
R—OH+HBr R—Br+H2O 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溴乙烷正丁醇1—溴丁烷密度/g·cm-3 0.7893 1.4604 0.8098 1.2758
沸点/℃78.5 38.4 117.2 1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
....用到的是。
(填字母)a.圆底烧瓶b.量筒c.锥形瓶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原因是。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起目的是。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a.NaI b.NaOH c.NaHSO3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
1、B、C
2、B
3、D
4、B5 、C6、AD7、AD8、C9、B10、A11、BC12 、A13、AD14、D15 、A16 、D17、A18、B19、AB
20、
解析:B:布氏漏斗是用来过滤和干燥,醇羟基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烷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浓硫酸会使醇发生脱水而生成烯和醚等副产物,且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反应过程中能将HBr氧化成Br2,反应过程中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的热,HBr易挥发,可减少HBr的挥发,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应选的适合试剂是可以与Br2反应而溴代烷与不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
正丁醇和1-溴丁烷的沸点相接近,会正丁醇将蒸出。
答案:(12分)
(1)d
(2)小于;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3)下层
(4)abc
(5)c
(6)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反应②向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