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和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兴区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
基础与运用。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

古人对天之外的地方感觉很神秘,于是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了很多神话,也做了很多实践性探索。

请你阅读下面内容,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阅读。

盘古用fǔ头,pī开“大鸡蛋”之后,(①)而(②)的东西,huǎn huǎn 上升,变成了天;重而zhuó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后来,天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
女娲(③)石bǔ好了天。

人们传颂她的功(④)。

1.在上面田格中写生字,注意规范整洁。

2.根据上面内容选字填空,把下面每组字形正确
....的一项选出来。

①A.青B.轻C.清D.倾()
②A.蜻B.青C.轻D.清()
③A.链B.炼C.连D.练()
④A迹B.际C.计D.绩()
3.下面词语中的“降”与“下降”中的“降”读音不同
....的一项是()
A.降落
B.降温
C.降服
D.降低
4.文中“窟窿”一词的偏旁
..多与()有关。

A.洞穴,山洞
B.房屋,屋顶
C.围墙,疆域
D.行走,道路
阅读。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
..,讲述的是我国明朝一个叫万户的官员,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一种名为“飞龙”的箭。

这种箭上附有引火物,利用火药的喷射力量,最远可飞到一千米。

他把这样的47支箭绑在椅子上,坐在上面,手里拿着风筝,飞向天空,结果发生了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

后人称他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5.对文中加点“典故”一词中“故”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事情;事故
B.缘故;原因
C.故意;有意
D.所以;因此
6.下面词语用来说明此事,最恰当
...的一项是()
A.开绿灯
B.敲边鼓
C.打头阵
D.碰钉子
7.虽然万户没有成功,但是我们仍要赞颂“世界航天第一人”,你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是()
A.志存高远
B.神机妙算
C.平易近人
D.铁面无私
阅读与积累。

下面让我们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建国后航天航空的历史,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阅读。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入太空。

杨利伟回忆,“以前在地球上,我感受不是很强烈,但是到了太空,我发现地球真的太飘亮了,简直无可比拟(nǐ)。

我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激动得不得了。

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pò)的光芒,她坡着浅蓝色的纱裙,天上的如同仙女慢慢飞行。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最后一句中有一处错误,请你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9.给文中空白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你认为恰当的一项是()
A.顺当
B.顺心
C.得胜
D.顺利
10.请你阅读内容后,在旁边的空白处做两个批注。

11.由文中画“______”的这句话,联想我们学过的诗句,下面意思最合适的一项是()
A.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阅读。

①2020年5月5日,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

②2021年4月29日上午,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

一个月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形成组合体。

③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入驻中国空间站。

三个月时间里,三名航天员两次出舱活动,完成了一系列任务。

同年,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入轨,与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形成“一”字构型。

④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刷新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⑤2022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

⑥2022年6月5日,空间站迎来了神舟十四号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入驻。

⑦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

2022年9月底,经过约1小时的天地协同,问天实验舱进行了转位。

空间站组合体由两舱“一”字构型转变为两舱“L”字构型。

⑧问天实验舱转位完成后,它和天和实验舱就在空间站等待梦天实验舱的到来。

梦天实验舱的加入标志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的基本构型完成。

12.请把“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发射的时间写在图片旁的括号内。

13.已经成功发射入轨的天舟货运飞船,包括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货运飞船,还有()货运飞船。

14.本材料中,载人飞船共发射了()次,共有()名航天员有过太空生活的经历。

15.图片展示的是我国未来空间站“三舱”和“三船”的设计,从发射的时间来看,间隔非常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下图是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太空“会师”留下的经典照片,他们说:“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16.选一个词语,写一句或两句话,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右图中人物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观察上图中的人物,你会选用()来描写他们集体的状态。

A.无精打采
B.神态自若
C.垂头丧气
D.容光焕发
让我们聚焦一位航天员,了解航天背后的故事。

圆梦飞天
①2022年11月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时隔17年再度飞天的费俊龙,执着坚守近25年终圆飞天梦想的邓清明,12年如一日艰辛训练换来首次太空之旅的张陆。

如果你不看他们脸上的风霜,只看他们飒(sà)爽的英姿,真以为是三个小伙子,但他们的平均年龄已是53岁。

②三名老将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邓清明,他是和杨利伟一起的第一批航天员,从1998年的1月5号到今天,老邓等了24年零11个月。

之前“神九”、“神十”、“神十一”,邓清明都三次进入备份乘组,但都落选了。

而今已经56岁的邓清明终于可以圆梦飞天,他创造了全球专业航天员首飞太空最高龄的记录。

③航天员的备选,都是比出来,拼出来的。

水下训练时,航天员需要携带120公斤重的装备,在水下待四个小时。

这样的训练一次就会减轻体重几公斤,你就知道它有多折磨人。

最可怕的是离心训练。

航天员在高速转椅上要承受八个G的过载,相当于身上要压八个人,还要承受时速百公里的拉扯。

高速转椅一转就是十五分钟,这个过程太难受了,每个航天员手里有一个红色按钮,可以随时停下来,但是20多年来没有任何一个航天员碰过它。

④2013年,邓清明查出了肾(shèn)结石,普通人可以不管它,可是航天员不行,为了能飞天,他做了两次手术。

手术一年之后,首批14名航天员当中有五个人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要离退,如果邓清明不做这个手术,也在此之列。

⑤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邓清明为它又准备三年了。

最具挑战的是模拟验证实验,他跟陈冬住进了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密闭舱,每时每刻都跟噪音和振动相伴,只能吃航天食品,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平常人一个小时都待不住,他们一呆就是33天。

可是在发射前的一天,总指挥部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来执行任务。

连续三次备份,邓清明的优秀不用证明,而他以坚强的意志默默接受这一切,才是最让人佩(pèi)服的。

⑥航天没有感情分,一切以状态论英雄,以数据为标尺,就像邓清明自己说的□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但是我从来没放弃过□对于我来说□我可以用一生来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无论年龄多大□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大的幸福□
18.在最后一段□内加上标点。

19.结合短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引发思考的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短文,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内容。

①②③
21.按时间顺序来讲述这个故事,将上题中三部分内容重新排序,顺序应该是()(填序号)
22.邓清明说,他可以用一生来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他却没有准备好。

请你结合内容,选出邓清明所做的准备()(多选题)
A.时隔17年,他再度飞天
B.承受八个G的过载,他按下了红色按钮
C.连续三次备份都落选,始终坚守初心
D.两次做肾结石手术,成功留队
23.邓清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结合内容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与表达。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自古至今,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我国还有很多地方变得越来越好。

请你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向我们推荐一个好地方。

要求:①自拟题目。

②把这个地方介绍清楚。

③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

(2)疫情期间,你和家人多了相处的时间,在学习、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你高兴、激动、紧张、难忘……请你以“我和()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填写完整。

②语句通顺,把过程写清楚。

大兴区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试卷
基础与运用。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

古人对天之外的地方感觉很神秘,于是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了很多神话,也做了很多实践性探索。

请你阅读下面内容,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阅读。

盘古用fǔ头,pī开“大鸡蛋”之后,(①)而(②)的东西,huǎn huǎn 上升,变成了天;重而zhuó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后来,天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
女娲(③)石bǔ好了天。

人们传颂她的功(④)。

1.在上面田格中写生字,注意规范整洁。

2.根据上面内容选字填空,把下面每组字形正确
....的一项选出来。

①A.青B.轻C.清D.倾()
②A.蜻B.青C.轻D.清()
③A.链B.炼C.连D.练()
④A迹B.际C.计D.绩()
3.下面词语中的“降”与“下降”中的“降”读音不同
....的一项是()
A.降落
B.降温
C.降服
D.降低
4.文中“窟窿”一词的偏旁
..多与()有关。

A.洞穴,山洞
B.房屋,屋顶
C.围墙,疆域
D.行走,道路
【答案】1. 2.①B
②D
③B
④D 3.C 4.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

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劈”“缓缓”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从《盘古开天地》中的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可知①选B,②选D。

③结合“石”选“炼”,组成“炼石”:指的是烧炼丹石。

选B。

④结合“功”选“绩”,组成“功绩”:功劳和成就。

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

“降”读“jiàng”时意思是落下(跟“升”相对)。

读“xiáng”时意思是投降。

“下降”的“降”读“jiàng”。

A.“降落”的“降”读“jiàng”。

B.“降温”的“降”读“jiàng”。

C.“降服”的“降”读“xiáng”。

D.“降低”的“降”读“jiàng”。

C选项正确。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

“窟窿”的意思是:空洞,在物体内部有空的地方。

两字的偏旁都是穴宝盖,“穴宝盖”的字多与洞穴,山洞有关。

A选项正确。

阅读。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
..,讲述的是我国明朝一个叫万户的官员,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一种名为“飞龙”的箭。

这种箭上附有引火物,利用火药的喷射力量,最远可飞到一千米。

他把这样的47支箭绑在椅子上,坐在上面,手里拿着风筝,飞向天空,结果发生了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

后人称他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5.对文中加点“典故”一词中“故”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事情;事故
B.缘故;原因
C.故意;有意
D.所以;因此
6.下面词语用来说明此事,最恰当
...的一项是()
A.开绿灯
B.敲边鼓
C.打头阵
D.碰钉子
7.虽然万户没有成功,但是我们仍要赞颂“世界航天第一人”,你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是()
A.志存高远
B.神机妙算
C.平易近人
D.铁面无私
【答案】5.A 6.C7.A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

结合语境的含义进行分析,本题中“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所以“故”是指事情。

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开绿灯”开亮绿色的信号灯,表示准予通行。

比喻允许或不禁止。

B.“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或撺掇。

C.“打头阵”释义是在先头作战,比喻临事当先。

D.“碰钉子”(动)常用以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结合语境的特点进行分析,材料中“世界航天第一人”可以得出最恰当的是C项。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A.“志存高远”意思是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B.“神机妙算”神机:灵巧的心思达到神奇的程度。

算:策划计谋。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形势发展,决定策略。

C.“平易近人”意思是态度和蔼可亲,使人容易接近。

D.“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畏权势,不徇私情。

结合语境的含义进行分析,本题中虽然万户没有成功,但是我们仍要赞颂“世界航天第一人”,但他追求远大的理想。

所以搭配最合适的词语是A。

阅读与积累。

下面让我们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建国后航天航空的历史,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阅读。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入太空。

杨利伟回忆,“以前在地球上,我感受不是很强烈,但是到了太空,我发现地球真的太飘亮了,
简直无可比拟(nǐ)。

我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激动得不得了。

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pò)的光芒,她坡着浅蓝色的纱裙,天上的如同仙女慢慢飞行。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最后一句中有一处错误,请你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9.给文中空白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你认为恰当的一项是()
A.顺当
B.顺心
C.得胜
D.顺利
10.请你阅读内容后,在旁边的空白处做两个批注。

11.由文中画“______”的这句话,联想我们学过的诗句,下面意思最合适的一项是()
A.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答案】8.
9.D
10.批注一:通过对杨利伟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地球的漂亮。

批注二:“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最美的大明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地球在宇宙是最美丽的。

11.B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飘亮——漂亮:形容事物出彩,人物或物体好看,也可以形容事情做得非常好。

坡着——披着:指覆盖在肩背上。

“天上的如同仙女慢慢飞行”语序不当,“天上的”是修饰“仙女”的词语,应改为:如同天上的仙女慢慢飞行。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A.顺当:没挫折;如意。

B.顺心:称心,合乎心意。

C.得胜:取得胜利。

D.顺利:顺当;在事物发展或工作进展的过程中没有或少有阻碍。

文中指载人飞船飞入太空的过程中没有阻碍,应选择“顺利”。

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批注的能力。

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

方法有:批标题,注明含义和作用;批词语,注明拼音、解释或表达效果;批语句,注明含义和作用或表达效果;批段落,注明在文章中的作用;批结构,注明文章的行文思路;批写法,注明对写作技巧的简要分析;批感悟,注明体会和启示。

如:批注一:“无可比拟”的意思是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独一无二,特别突出。

体现出地球的漂亮是独一无二的。

批注二:这段话告诉我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很漂亮,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她。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A.“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解释: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诗人通过写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此句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是诗人寂寞的心灵独白。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解释: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此句将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解释:梅花也许比不上雪花的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的清香芬芳。

诗人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既有情思,又有理趣。

“以前在地球上,我感受不是很强烈,但是到了太空,我发现地球真的太飘亮了,简直无可比拟。

”这句话说的是在太空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而生活在地球上时感受却没有那么强烈。

说明的道理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选B。

阅读。

①2020年5月5日,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

②2021年4月29日上午,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

一个月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形成组合体。

③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入驻中国空间站。

三个月时间里,三名航天员两次出舱活动,完成了一系列任务。

同年,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入轨,与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形成“一”字构型。

④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刷新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⑤2022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

⑥2022年6月5日,空间站迎来了神舟十四号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入驻。

⑦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

2022年9月底,经过约1小时的天地协同,问天实验舱进行了转位。

空间站组合体由两舱“一”字构型转变为两舱“L”字构型。

⑧问天实验舱转位完成后,它和天和实验舱就在空间站等待梦天实验舱的到来。

梦天实验舱的加入标志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的基本构型完成。

12.请把“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发射的时间写在图片旁的括号内。

13.已经成功发射入轨的天舟货运飞船,包括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货运飞船,还有()货运飞船。

14.本材料中,载人飞船共发射了()次,共有()名航天员有过太空生活的经历。

15.图片展示的是我国未来空间站“三舱”和“三船”的设计,从发射的时间来看,间隔非常短,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13.①.天舟三号②.
天舟四号
14.①.三##3②.九##9
15.我国航天事业正在飞速发展,中国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终将实现。

【解析】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读第二自然段“2021年4月29日上午,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

”可知,天和核心舱发射的时间是2021年4月29日。

读第七自然段“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

”可知,问天实验舱发射的时间是2022年7月24日。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读第三自然段“同年,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入轨,与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形成‘一’字构型。

”第五自然段“2022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

”可知,已经成功发射入轨的天舟货运飞船,包括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读第三自然段“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入驻中国空间站。

”第四自然段“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刷新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第六自然段“2022年6月5日,空间站迎来了神舟十四号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入驻。

”可知,在本材料中,载人飞船共发射了三次,分别是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飞船,共有九名航天员有过太空生活的经历。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我国未来空间站“三舱”和“三船”的设计,从发射的时间来看,间隔非常短,中国空间站将会形成“三
大舱段”+“三艘飞船”的组合体,也就是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同时在轨的、总重超过100吨的空间站组合体。

从中可以看出,祖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我们对太空的探索正在稳步推进,中国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终将实现。

空间站的开建,标志着未来中国在近地轨道拥有“太空家园”将不再是梦。

阅读。

下图是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太空“会师”留下的经典照片,他们说:“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16.选一个词语,写一句或两句话,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右图中人物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观察上图中的人物,你会选用()来描写他们集体的状态。

A.无精打采
B.神态自若
C.垂头丧气
D.容光焕发
【答案】16.自豪:他们昂着头,挺起胸,兴奋地向全国人民挥手致意的画面,眼睛里闪耀着的光芒,说:“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17.D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要求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右图中人物的心情,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太空“会师”,他们的心情是骄傲的、自豪的、兴奋的、快乐的,选取其中一个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他们的心情。

首先选择好要描写的词,然后围绕这个词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出来,但是在写的句子中还不要直接用到这个词语。

作答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平时表达“骄傲”、自豪或“快乐”时人们会有哪些典型的动作能让人们感受到与之相应的心情,如快乐的时候会大笑、手舞足蹈等,最后结合人物、情境等再将这些动作串联成一句话写出来。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无精打采:意思是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B.神态自若:神情态度从容不迫,一如平常的样子。

C.垂头丧气: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

D.容光焕发:脸上的光彩四射。

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结合图片可知,他们都面带笑容,精神饱满,非常兴奋地向大家挥手致意。

D选项正确。

让我们聚焦一位航天员,了解航天背后的故事。

圆梦飞天
①2022年11月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时隔17年再度飞天的费俊龙,执着坚守近25年终圆飞天梦想的邓清明,12年如一日艰辛训练换来首次太空之旅的张陆。

如果你不看他们脸上的风霜,只看他们飒(sà)爽的英姿,真以为是三个小伙子,但他们的平均年龄已是53岁。

②三名老将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邓清明,他是和杨利伟一起的第一批航天员,从1998年的1月5号到今天,老邓等了24年零11个月。

之前“神九”、“神十”、“神十一”,邓清明都三次进入备份乘组,但都落选了。

而今已经56岁的邓清明终于可以圆梦飞天,他创造了全球专业航天员首飞太空最高龄的记录。

③航天员的备选,都是比出来,拼出来的。

水下训练时,航天员需要携带120公斤重的装备,在水下待四个小时。

这样的训练一次就会减轻体重几公斤,你就知道它有多折磨人。

最可怕的是离心训练。

航天员在高速转椅上要承受八个G的过载,相当于身上要压八个人,还要承受时速百公里的拉扯。

高速转椅一转就是十五分钟,这个过程太难受了,每个航天员手里有一个红色按钮,可以随时停下来,但是20多年来没有任何一个航天员碰过它。

④2013年,邓清明查出了肾(shèn)结石,普通人可以不管它,可是航天员不行,为了能飞天,他做了两次手术。

手术一年之后,首批14名航天员当中有五个人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要离退,如果邓清明不做这个手术,也在此之列。

⑤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邓清明为它又准备三年了。

最具挑战的是模拟验证实验,他跟陈冬住进了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密闭舱,每时每刻都跟噪音和振动相伴,只能吃航天食品,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平常人一个小时都待不住,他们一呆就是33天。

可是在发射前的一天,总指挥部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来执行任务。

连续三次备份,邓清明的优秀不用证明,而他以坚强的意志默默接受这一切,才是最让人佩(pèi)服的。

⑥航天没有感情分,一切以状态论英雄,以数据为标尺,就像邓清明自己说的□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但是我从来没放弃过□对于我来说□我可以用一生来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