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黄仙妮
来源:《家长·下》2024年第02期
在新课程理念视角下,英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根据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等实际情况,细化教学流程,在设计英语作业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作业的“量”,提高作业的“质”,让学生能够在作业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用创新意识“武装”自己,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新理念下,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分析,运用多维视角,利用有效因素和积极因素,综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对作业设计思路进行改革和创新,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搭建起更加全面的英语知识体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和意识,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同时,推动学生从知识掌握向实践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有部分教师对作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所以目前的作业设计还是不能尽如人意。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作业设计模式较为“僵硬”
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仍被沿用至今。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已被固化,导致英语课后作业布置方式较为单一,加之英语作业单词较多、句式较为复杂,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正是由于英语作业布置模式和设计方式的“僵硬”和固定,导致学生对英语知识、课程和作业的憧憬度、兴趣度不高,参与度不够,理论知识的枯燥更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感到反感和排斥。因如此,学生在英语作业中的思维得不到一定的扩展和激发,英语作业的目的性较强,没有以促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一味地将过于理论化的英语题目“塞”给学生进行解答,学生在作业中找不到英语的乐趣,也感受不到英语知识的有趣,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得不到满足。
(二)作业设计思维过于局限
在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社会和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的要求让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培养。但是在素质教育下,有些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与创新精神,对新课标的学习与运用能力较弱,作业设计不合理,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更像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工作流程”,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样,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和布置的过程中只会考虑到课程内容和课程知识,思维的局限性以及内容的局限性使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反思、创新课后作业的设计,导致学生在对知识点的认识和思维的拓展上都产生了局限性。而且,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没有较为健全的自控能力,在“局限”的作业中,学生无法受到启发,没有足够的兴趣来推动学生对英语作业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探究,学生一旦在作
业中受挫,挫败感与较为局限的兴趣度相比,很容易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不良的印象,降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致和热情,也会让学生在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路上止步于此。
二、以新课程理念进行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在设计英语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基准”,根据单元整体教学进行设计,同时注重作业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让作业具有“思维能动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与总结,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同时,新课程理念的运用能够启发教师紧紧跟随教育改革的要求,驱动教师从多角度、多层次对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规划进行“升级改造”,能够有效地减少繁杂的理论知识所带来的枯燥和乏味,减轻学生对英语作业的排斥感和厌恶感,提高学生对“征服”英语知识的胜负欲。
(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以新课程理念为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基准”,不仅能够促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对作业进行规划和设计,让作业更具针对性,还能够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知识进行运用、巩固和加强,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不会因为作业理论性过强、难度过高等原因而对作业产生“无力感”,甚至引发对英语课程和知识的厌恶感。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进行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也能够提高教师在设计作业方面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创新性,让作业更加适应学生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英语成绩的全面“攀升”。
(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胜负欲高、受打击能力弱的性格特点,教师对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新课程理念为“基准”,能够使作业难度紧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而且,以新课程理念为作业设计的“基准”,能够使作业成为推动英语作业趋向于丰富化与多样化进程的重要“指南针”,更有效地激發学生对作业的胜负欲,使他们的大脑在运转的过程中有缓冲的机会和过程,启发学生思维的拓展。除此之外,对小学英语作业进行创新式的规划,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英语思维,促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清晰,让他们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维。可见,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作业中对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也能够在作业中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大楼”,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憧憬度、兴趣感和求知欲。
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分层作业
小学英语教学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设计“基准”下,教师要合理地对英语作业进行全新的规划与设计,如单元作业、课时作业等,让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英语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所以,教师应对英语作业进行分层式设计。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一步的观察和了解,摸清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向,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对英语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其次,教师在对英语作业进行分层式布置的时候,要注重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每一个板块和类型的难度不能混合,要注重逐级递增,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的自信心逐层上升,这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帮助他们去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和类型。
例如,在《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教学后,笔者在设计作业时紧扣课程知识主题,针对英语知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单词、句式理解能力为主,先从难度最低的单词朗读开始,然后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中“yesterday”“back”“from”等单词进行解释,紧接着启发学生对单词、句式含义进行剖析,以难度递增的模式布置作业。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和对单词、句式的记忆,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情境的真实感。而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在布置作业时把单词、句式的理解作为第一个题目,并由此让学生运用单词与句式组合进行新句子的创建或写作文,提高了难度,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大脑思维,还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得以进一步“攀升”。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分层的作业设计中不断找到更加适合自身思维发展的学习技巧方式,帮助学生搭建更加全面的英语知识系统、体系,有效发展学生的英语技能水平。
(二)结合课程内容和生活实际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作业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关键的一部分。在新课程理念教学视角下,在进行英语作业的“升华”设计时,教师要注重紧扣课程知识,以巩固课堂知识为主、以扩展学生思维能力为辅,结合新课程理念的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攀升”。
例如,在设计《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一课的作业时,笔者结合课程内容,通过学生对文本中踢好足球的标准的了解来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打篮球的图片或视频等,查阅有关篮球比赛的资料,使其在观察中加深对课程主题“体育运动”的认知、了解,提高英语学习的真实度,同时使课程中的单词、句式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使知识点更加通透。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实际和实际物体现象,结合课程知识,提高英语作业的多样性、丰富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憧憬度、兴趣感和好奇心,推动学生对课程中的单词、句式以及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认知、了解和掌握,推动学生以生活实际为主、课程知识为辅,对单词、句式的含义、读法、句式的组成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思考,让英语知识能够更加有效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系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结合实际进行作业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