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14年年度报告【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14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
本行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
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安徽分所根据国内审计准则审计并出具
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本行董事长胡忠庆,监事长胥玲,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曹敬芳
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
第二节基本情况简介
【法定中文名称】 XX公司
【法定英文名称】 Hefei Science&Technology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mpany Limited.
【法定英文简称】 Hefei Science&Technology Rural
Commercial Bank
【法定代表人】胡忠庆
【注册地址】安徽省**市长江西路101号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网址:***.com
【主营业务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
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保管箱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部门与分支机构设置】
本行设三大类15个部室。
其中公司金融部、个人金融部、金融市场部3个部门属前台经营部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授信评审部、计划财务部3个部门属中台管理部门;办公室、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运营管理部、审计稽核部、监察保卫部、科技信息部、机关党委、工会9个部门属后台服务部门。
本行下辖1个营业部,22个支行,50个分理处,1个自助银行,机构总数74个。
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各支行分布一览表
第三节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一、股本情况
报告期末,本行股本总额为169,844万股,其中法人股162,612万股,自然人股7,232万股。
二、股东情况
(一)报告期末,本行股东总数807户,其中法人股39户,自然人股768户。
(二)本行前十名法人股东名称、出资额、出资比例如下:
(三)本行持股份100万以上自然人股东名称、出资额、出资比例如下:
(四)持股5%以上的股东情况
1.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人民币24.39亿元,法人代表:翁振杰,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金山路9号附7
号。
经营范围由自营业务、信托业务等构成。
自营业务包括贷款、金融机构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业务;信托业务包括资金信托、财产或财产权信托、信贷(票据)资产转让、投资银行等业务。
2.重庆渝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人民币20亿元,法人代表:谷安东,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209号。
公司经营范围:经营管理重庆渝涪高速公路,设计、代理国内广告。
3.合肥兴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人民币5亿元,法人代表:程儒林,地址:安徽省**市长江中路168号招商大厦6楼。
公司经营范围:产业投资、风险投资、信用担保等业务。
4.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人民币9亿元,法人代表:方振,地址:安徽省**市屯溪路70号。
该公司为国家大型供水企业。
公司经营范围:自来水供应、自来水管道安装、科研设计、水质检测等业务。
5.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人民币7.8亿元,法人代表:郑晓燕,地址:安徽省**市长江中路150号。
公司经营范围:土产品、纺织品、服装、百货等。
6.合肥海恒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注册资本人民币 14.2亿元,法人代表:王勇,地址:安徽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翠微路6号。
公司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对企业股权、项目及其他领域进行投资,资本运营管理,资产受托管理(非信托)等。
三、股份转让和质押情况
2014年度,本行股东转让股份数32万股,其中法人股未发生转让,自然人股份转让3户,转让股份数32万股。
2014年度,本行股东质押股份数48,715万股,其中法人股股份质押20户,质押股份数48,520万股,自然人股份质押1户,质押股份数195万股。
第四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一、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外部董事、监事的任职情况
2014年4月25日,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度股东大会增选胡忠庆为本行董事,梁晨露为本行监事。
同期,三届一次董事会上,胡忠庆当选为本行董事长,其高管任职资格已获得银监机构行政许可。
三、本行员工情况
报告期末,本行正式在职员工842人。
按文化结构分,本科及以上学历539人,占比64%;按职称结构分,中级及以上职称188人,占比22%。
第五节公司治理情况
一、公司治理的概况
报告期内,本行严格按照《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信息透明度,保护存款人利益,为股东创造价值,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本行建立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组织架构。
董事会、监事会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按《公司章程》规定,各层级在自己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了本行的规范运作,未发生违法违规情况。
(一)关于股东与股东大会
报告期内,本行召开的股东大会严格按照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履行了相关法律程序,股东大会由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
(二)XX公司
本行的股权结构合理,大股东不存在超越股东大会直接或间接干预本行的经营和决策活动的情形,没有占用本行的资金为其担保或为他人担保,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与本行明确分开。
(三)关于董事与董事会
本行董事严格遵守其公开做出的承诺,忠实、诚信、勤勉履行职责。
董事会按照《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致力于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认真履行章程赋予的工作职责,忠实执行股东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
不断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领导各专门委员会按照相应的工作细则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经营管理层的积极性,在推进由农商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关于监事与监事会
本行监事会按照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认真履行股东大会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制度规范、资产质量、财务管理、业务操作流程的合规性、合法性和风险性等工作重心,对本行经营活动以及高管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维护本行及股东的合法权益。
(五)关于利益相关者
本行能够充分尊重和维护员工、客户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共同推动本行持续、健康的发展。
(六)关于信息披露
本行严格按照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银监会令〔2007〕第7号)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
整性,并确保所有股东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信息,本行能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披露大股东的详细资料和股份变化情况。
二、本行的决策体系
本行的权利机构是股东大会,通过董事会进行决策、管理,由监事会行使监督职能,高管人员受聘于董事会,对日常经营管理全面负责。
本行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各支行均为非独立核算单位,其经营活动根据总行授权进行,并对总行负责。
第六节股东大会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召开1次股东大会,具体情况如下:
本行于2014年4月25日召开2013年度股东大会。
会前按照法定程序向股东发出了书面通知,实际出席会议的股东40人,代表所持股份162,314万股,占总股份的95.57%。
会议审议了以下议案:
1.《关于本次股东大会同意豁免公司章程中关于召开股东大会通知期限规定的议案》;
2.《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度工作情况报告》;
3.《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年度报告摘要》;
4.《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预算执行与财务决算情况的报告》;
5.《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草案)》;
6.《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14年度财务预算方案(草案)》;
7.《关于聘用2014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
8.《关于修改<XX公司章程>的议案(草案)》;
9.《关于修改<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
议案(草案)》;
10.《关于修改<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草案)》;
11.《关于修改<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监事会议事规则(修订)>的议案》;
12.《XX公司董事薪酬方案(草案)》;
13.《XX公司监事薪酬方案(草案)》;
14.《关于增选董事的议案》;
15.《关于提名梁晨露同志为监事人选的议案》。
本次会议审议的15项议案,其中第8项、第12项、第13项未作为大会表决事项,其他12项议案经出席会议并有效投票的股东投票表决通过。
会议由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委派律师见证,并出具法律意见(见证)书,确认股东大会符合法律程序,通过的各项决议合法有效。
第七节董事会报告
2014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董事会认真履行公司章程赋予的职责,忠实执行股东大会会议决议,指导、
督促经营层实施董事会发展战略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工作全局,积极建设“六个体系”,努力推动“二次转型”。
经
过全行员工的共同努力,全行各项业务实现了持续稳步发展,
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报告期内本行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一、报告期内整体经营情况回顾
经营计划执行情况良好。
报告期末,本行资产总额564.29亿元,较年初增长161.32亿元,增幅40.03%。
其中,贷款余额
252.53亿元,较年初增长28.86亿元,增幅12.90%,在全市19家商业银行中位居第9,市场份额占比为3.44%,较年初下降了
0.07个百分点。
贷款余额、增量、增幅在全省农金机构中分列第
1、第1和第52位。
负债总额521.15亿元,较年初增长157.82亿元,增幅43.44%。
存款余额358.58亿元,较年初增长57.12亿元,增幅18.95%,在全市19家商业银行中位居第9,市场份额占比为4.34%。
存款余额、增量、增幅在全省农金机构中分列第1、第1和第31位。
营业收支结构优化。
本行实现营业净收入14.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3.58亿元,增幅33.25%;发生营业支出6.8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1.24亿元,增幅22.37%。
业务结构的调整带动了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费用管理模式的调整有效控制了费用增加,本年度营业收入增长额和增幅均远远高于营业支出,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收支净差拉大。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本行实现利润总额7.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5亿元,增幅42.04%;实现净利润5.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亿元,增幅39.42%,达到改制以来的最好水平。
不良贷款略有反弹。
由于2014年经济形势持续下行,企业盲目扩张,经营状况恶化,本行不良贷款反弹趋势明显。
报告期末,本行不良贷款余额4.30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1.71%,拨备覆盖率为182.80%,拨贷比为3.11%。
二、报告期内的财务经营情况
(一)主要利润指标情况单位:万元
(二)投资回报类指标情况
(三)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情况
1.营业收入构成情况单位: 万元、%
2.本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主要包括存款、贷款、银行卡、代收代付及其他中间业务等。
报告期内各项业务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3.本行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开展各项业务经营活动,贷款业务、债券投资业务、同业存放以及结算、代理业务等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本行主要业务数据摘要
(一)前十名贷款客户情况
(二)贷款投放前五类行业分布
(三)贷款和垫款按担保方式分布情况单位:万元
(四)主要控股公司与参股公司情况单位:万元
(五)贷款和垫款的五级分类情况单位:万元
(六)不良贷款情况
1.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合计4.30亿元,占比1.71%,较年初上升0.15个百分点。
2.报告期末,全行现金收回存量不良贷款合计1.36亿元,核销不良贷款2,945.13万元。
3.报告期内,为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本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逐步推行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新兴业务、产品创新等业务管理。
(2)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景气变化,做好房地产、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表外业务等领域的风险预警,提前介入化解风险,避免资产质量向下迁徙。
(3)强化贷款“三查”制度。
授信评审工作前移,审批人员参与经营机构所有信贷项目贷前调查。
通过梳理制度流程、制定检查方案等方式,细化贷后检查要求,加大支行落实力度,加大条线部门督促力度。
(4)建立完善法人客户统一授信和集团授信管理制度,对一个控制人多头贷款的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坚决整治。
(5)全面梳理存量授信客户,组织开展大额贷款风险排查,积极推进信贷综合整治工作,强化风险预警,严密监控区域、行业或个别风险事件造成的风险,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风险,减少风险贷款形成的损失。
(6)加大不良贷款盘活处置力度,推动存量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
对符合核销条件的呆账贷款及时予以核销。
(七)报告期末,表外项目中,银行承兑汇票余额46.80亿元,保函6654.08万元。
以上事项均未发现明显风险。
四、关联交易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无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
本行的关联交易按照商业原则,以不优于对非关联方同类交易的条件进行。
本行对关联方贷款余额及利息收入具体如下:
五、本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及相应对策
本行在报告期及未来的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本行根据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有关要求,学习和借鉴国内先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全面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努力实现对本行经营的全过程﹑动态的风险管理,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面临
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1.产生信用风险的主要业务。
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
营信贷、拆借、投资等业务时,由于客户违约或资信下降而给
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本行信用风险主要
存在于贷款、同业拆借、债券投资、票据承兑、银行保函等表内、表外业务。
2.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本行建立了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约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本行根据授权体系和
业务风险状况,实施授信审批委员会集体审批与授权审批相结
合的授信审批模式。
3.报告期内信用风险管理措施。
报告期内,面对外部复杂
多变的经济形势,本行以提高管理能力和优化资产质量为中
心,以控制信贷增速、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产质量为目标,
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研判,逐步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
夯实信贷基础管理。
信用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如下:
(1)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研究。
根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加强对经济运行中热点问题、行业性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强化组合风险管理,及时调整信贷政策,科学把握信贷投向,改善信贷业务结构。
(2)加强信贷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实现均衡投放,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从行业、客户、
担保、期限、产品等多维度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防范集中度
风险。
(3)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
本行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借鉴先进银行的经验,提高风险计量水平,逐步实现
风险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整合业务流程,完善风险组织架
构,统一风险管理文化,提高本行的风险管控能力。
(4)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工作。
强化贷款“三查”制度。
授
信评审工作前移,审批人员参与经营机构所有信贷项目贷前调查。
通过梳理制度流程、制定检查方案等方式,细化贷后检查
要求。
建立完善法人客户统一授信和集团授信管理制度,对一
个控制人多头贷款的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坚决整治。
全面梳理
存量授信客户,组织开展大额贷款风险排查,积极推进信贷综
合整治工作,强化风险预警。
4.信用风险基本情况。
报告期末,按照新资本管理办法计算,本行表内外加权风险资产291.93亿元。
其中,表内加权风险资产262.79亿元,占比90.02%;表外加权风险资产29.14亿元,占比9.98%。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行所有业务均面临操作风险。
报告期内,本行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防范操作风险:
1.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统一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以银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为依据,着手制订统一明确、能够体现对操作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的风险管理政策,不断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是结合本行自身业务规模、经营特点、内部资料,对本行各业务品种制定了以防范操作风险为主的业务操作流程,基本实现了内控制度对各项业务的全面覆盖,使本行业务经营管理的全部流程和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构筑了防范操作风险的制度屏障。
2.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3.加大操作风险监控力度。
各职能部门密切监测风险的变化
情况,对接触和使用银行资产的记录进行安全监控,同时定期对交易账户进行复核和对账。
4.完善重要岗位轮岗轮调、强制性休假制度和离岗审计制度。
对支行行长、信贷客户经理等重要岗位实行轮岗制度。
同时,积极开展风险排查工作。
加强对信贷、财务会计、柜面等岗位的排查,尤其加大对员工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异常行为的排查力度,并按照要求对涉及人员进行了处理。
5.为全面防范风险,本行实行了全员风险金制度,按比例计提风险金。
6.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建立基层操作风险奖惩兼顾的激励约束机制。
报告期内,本行未发生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操作风险识别
与控制能力日益增强,操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
价格等)变动而引起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进而对未来收益或
者未来现金流量可能造成潜在损失的风险。
本行的市场风险主
要集中在利率风险方面。
本行已实现资金业务前、中、后台的
岗位分离,建立了人防机控的相互制约机制。
本行逐步运用敏
感性指标、风险价值和压力测试等计量方法和工具,加强对债
券投资等重点业务的市场风险管理,积极调整全行资产、负债
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规避利率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它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资产或保证有畅通的资金借入渠道。
报告期内,本行流动性状况保
持正常,主要流动性指标优于监管要求。
报告期内,本行严格执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制订了一系列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强化存贷比管理、备付率管理,严格监测并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确保良好的流动性。
(五)其他风险
本行面临的其他风险主要是信息科技风险和声誉风险。
1.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所产生的操作、战略和声誉风险。
报告期内,本行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和程序,明确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和流程。
不定期开展信息科技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协调有效、处置得力。
2.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本行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通过加强员工合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客户投诉率,减少声誉风险点隐患,取得了积极的管理成效;通过巩固声誉风险管理队伍,组织开展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开展声誉风险应急预演,有效减少了声誉风险突发事件对本行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通过强化舆情监测,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调,建立快速联动机制,有效地改善了本行舆论环境。
报告期内,无重大声誉风险事件发生。
六、经营环境以及宏观政策法规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
(一)宏观调控影响
报告期内,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好,但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出现停滞不前现象;受金融动荡及乌克兰危机影响,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但改革力度较大的印度经济表现较好;全球就业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但青年失业率仍
处较高水平;发达国家物价低位徘徊,新兴经济体仍存在较大通胀压力;全球贸易低速增长。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前期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阶段,经济运行呈现出典型的结构调整期特征。
宏观政策调控方式不断创新和完善,经验更加丰富,在区间管理的框架下,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短期需求调节与加快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相互配合,有利于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加强金融创新指导,金融市场创新和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
(二)利率调整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目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变革之一。
随着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全面加速。
以传统存贷业务赚取息差的商业银行模式面临极大的挑战,对本行独立的利率定价和管理能力、创新和竞争发展能力等形成了多方面的考验。
由于竞争激烈加剧,商业银行利润出现下降是必然趋势。
同时,商业银行为改变传统业务模式而进行的结构创新,也会给银行带来新的风险和压力。
利率市场的波动变大也同时提高了本行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对本行逐步建立新的以控制利率风险为主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金融业态演变影响
一方面,传统金融创新步伐加快。
同业市场、理财市场、跨市场产品、民间借贷等逐步活跃,融资渠道多元化趋势进一步显现。
另一方面,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迅速崛起。
P2P 贷款、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部分机构已由信息中介变为事实上的信用中介。
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