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
教育部参赛_改革发展中的教育_徐成海
![教育部参赛_改革发展中的教育_徐成海](https://img.taocdn.com/s3/m/7d55de3d67ec102de2bd8917.png)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涉及较少,是按照课程改革目标中加强课程内容与我国国情和学生实际相联系的要求新编入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教育事业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册新教材特以一课的篇幅让学生了解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迅速发展的情况和作用。
本课分两个子目:第一个子目介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情况和成就,第二个子目着重介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
两个子目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义务教育既为高等教育输送大批生力军,又是“科技兴国”的奠基工程。
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衔接作用,还是体现学科综合的重要一课。
由此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难点是:“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课前了解《义务教育法》的相关内容和意义,通过多媒体展示音像资料“科教兴国”的内容及其重要作用,利用课本中的文字资料、图片及教师、学生查找的补充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本课的重点,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教育的发展变化情况,深入理解和领会本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情况与经验。
学生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和调查本市教育现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八年级学生已经接受了八年的义务教育而且正在继续接受,对九年义务教育有切身的体验。
2.班级整体状况。
八年级各班经过一学年有意识地训练,搜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习惯,学生们正处于少年时期,有表现欲和竞争意识,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参赛_男生女生_王迪
![教育部参赛_男生女生_王迪](https://img.taocdn.com/s3/m/6612378e8762caaedd33d4a6.png)
男 生 女 生
男生女生正常 交往的意义
为什么
男生女生恰当 交往的方式
1、某校七年级(8)班流传着一段顺口溜:“8班8班, 不一般;男生女生,分两边;……”;原来,该班的 男生和女生一直不合,相互瞧不起,相互较劲。对上 述现象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A.女生也是“半边天” B.男女生各有自身的优势 C.不利于男生女生身心健康发展 D.可以避免出现“早恋”等现象
青春问题
晶晶该怎么办?
有一天,晶晶在课本中发现了一位同班男同 学写给她的纸条,大意是说他很喜欢她,愿意 和她做个好朋友,而且强调只是同学间的友谊。 最后还有一句英文:“I LOVE YOU,DON’T YOU?”看到它,晶晶既兴奋又害怕,她的心如 揣了小鹿,怦怦乱跳,脸上像火烤一样。她的 眼前立刻浮现出男孩儿的笑容、眼神……这一 切让她陶醉。其实她也早就开始默默关注他了。 可一想到平日里老师和家长关于严禁早恋的三 令五申,又怕……她不知所措了。
❀示例语言: 女生:男生男生,我比你强,女生比男生更温柔 男生:女生女生,我比你强,男生比女生更坚强
❀比赛惩罚:输的一方要为对方唱一首歌。 男生唱《对面的女生看过来》 女生唱《我是女生》
你是男生 我是女生
❀男生女生各有所长,各自精彩
语言能力:♀ 数学能力:♂ 空间能力:♂ 把握细节:♀
❀男生女生优势互补,互为映衬
❀小娟和小鹏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就算集体秋游, 他们都远离大家,单独在一起。
让我们自然、快乐地交往
❀男生女生正常交往的意义(为什么):
1.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 发展。 2.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有益于形成团结上进的
班集体。
3.男生女生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正常交往,给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快乐、美好的感受。
教育部参赛_无处不在的信息_徐秀梅
![教育部参赛_无处不在的信息_徐秀梅](https://img.taocdn.com/s3/m/5904a67b02768e9951e73817.png)
你们把从网站里得到的这些消息,告知你的父母及更多的朋友,那么你们所知道的这些消息会从你的脑海中消失吗?当然不会。这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呢?
信息的共享性
同学们再举几个身边的例子。
5、播放一段视频: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精彩片段:(设计意图%FA%D1%DD%D2%E5%A1%B6%BF%D5%B3%C7%BC%C6%A1%B7%C6%AC%B6%CE&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v_show/id_XNTE4MTA2NTA0.html
(七)板书设计
无处不在的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的基特征: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上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如果安排在教室里就是纯理论性课了,既空洞又抽象,讲得再好,学生也感到无味、枯燥。很可能从此让学生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因此我选择在多媒体计算机室,通过电子教室软件控制学生机,使用网络图片、视频、新闻网页等丰富资源,加之教师适当的讲解,即使没有学生参与操作的理论课,学生也学的津津有味,从此对学习信息技术也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对今后教学的顺利开展&cm=1&sc=0&lm=-1&fr=ala2&pn=3&rn=1&di=73018217450&ln=1986&word=%C3%E6%B0%FC%B5%C4%B1%A3%D6%CA%C6%DA%BC%B0%C9%FA%B2%FA%C8%D5%C6%DA%CD%BC%C6%AC#pn3&-1&di73018217450&objURLhttp%3A%2F%%2Fuploadfile%2F2011%2F0629%2F2011062911040392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zsqo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312zAzdH3Fda88AzdH3FamdlAzdH3F8m0ma_z%26e3Bip4s&W359&H270&T11341&S20&TPjpg
教育部参赛_现代机器人_张颖
![教育部参赛_现代机器人_张颖](https://img.taocdn.com/s3/m/051bc968ddccda38376baf44.png)
/search/none?word=%BB%FA%C6%F7%C8%CB%B7%D6%C0%E0&convertword=%BB%FA%C6%F7%C8%CB%B7%D6%C0%E0&flag=strong
生:观看“世纪大战”的视频,利用机器人技术Moodle平台的WIKI讨论功能,探讨“机器智慧是否能够超越人类智慧”。
师:引导学生则,并完成学案检测。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分析、了解和认识人工智能的实质,让学生感受机器具有的智能,引导学生将机器人与人的智能进行类比,进一步认识计算机信息加工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能客观评价人工智能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10
(五)课堂总结,终身教学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修改并完善“人类的机器人朋友”的电子作品,并上传给老师。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教师提供给学生大量与机器人有关的网站资料、视频资料和教学幻灯片,供学生课下学习,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比教师还多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机器人未来发展三原则
六、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主动·探究·协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思维,倡导主动参与团队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教育部参赛--纳税--梁洪勇
![教育部参赛--纳税--梁洪勇](https://img.taocdn.com/s3/m/08bff04aa8956bec0975e34a.png)
六年级学生学习积极 性较高,学习能力较 强。大部分学生能从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 思维水平 发,获取知识。抽象 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 发展,基础知识掌握 较牢固,具备了一定 的学习能力。
①刚学过的百分数知 识.学生总体上掌握 得较好,较牢,计算 应纳税额是百分数应 用的一种。所以应纳 税额的计算学生较容 知识基础 易接受。②学生对纳 税知识了解非常少, 应做好课前准备。
1
说教材
诚拥幸福 智赢未来
诚拥幸福 智赢未来
诸城市科信小学
ZHUCHENG KEXIN PRIMARY SCHOOL
诸城市科信小学
ZHUCHENG KEXIN PRIMARY SCHOOL
教材分析:
纳税这部分教材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纳税的意义、常见税种 和应纳税额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 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纳税是学生 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也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具 有重要的现实作用,这也是把纳税知识编入小学教材的重要原 因。
诚拥幸福 智赢未来
诚拥幸福 智赢未来
诸城市科信小学
ZHUCHENG KEXIN PRIMARY SCHOOL
诸城市科信小学
ZHUCHENG KEXIN PRIMARY SCHOOL
诗意情境引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结合实例创设与学生生活 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学习情境。因为问题情境是学生展 开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教育部参赛__夹竹桃__龚波
![教育部参赛__夹竹桃__龚波](https://img.taocdn.com/s3/m/eab18920915f804d2b16c179.png)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 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 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 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 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 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 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 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 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 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 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 成活画了。
秋天院里( ),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 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 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 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 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 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 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 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 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 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 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等等
凤仙花 石竹花 鸡冠花 五色花 江西腊 夜来香
玉簪花
菊 花
等等
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 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 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 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 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 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 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 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 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 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教育部参赛_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_杨华
![教育部参赛_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_杨华](https://img.taocdn.com/s3/m/3839186c783e0912a2162a1d.png)
图一
图二
2
第一步、打开 Photoshop 软件,打开要处理的“sz1”图像文件 第二步、修补工具还原本色,去除多余信息; 第三步、吸管工具选取文字颜色; 第四步、文字工具输入文字,字符选项调整大小; 第五步、移动工具到合适位置,自由变换细节调整;保存输出。
拓展提高:试着将图像中标语前面的旗杆去掉……..
1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树立健康的信息表达和交流意识。 【重点难点】 图像加工基本运用及认真负责地利用图像信息。 【教学方法】 本节以主题式任务组织教学,在活动任务中体现分层次和探究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引入:学校准备校庆,小张同学准备收集一些关于学校信息的图像,并上传到网上了,他需要 怎么做? 图像采集 图像加工 图像上传( 规范合理合法使用) 1、图像采集 (任务一) 将传统照片数字化(扫描仪)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 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需要的图像素材 从影像资料中捕获 初次采集的图像不能马上利用,还要进行适当的加工润色了…….. 2、图像加工(任务二) 简易型图像软件:画图 普及型图像软件:ACDSee、Flash 专业型图像软件42054.htm 示例:以“错误的标语”(图一)这一具体任务,引出如何利用图像的加工技术,更好地表达信 息,接着引出图像操作所涉及的知识点及技能,教师以流程形式给出图像工具的图标、名称和 属性功能,跟学生分析各个图像元素是用了哪些工具从原始图中选取出来的,然后进行加工, 最后合成及保存作品(图二)。具体操作主要看教师演示。做到从表达信息的需求出发,介绍图像 合成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制作图像作品为例,引领学生经历加工图像的实践活动过程。
(JPG 格式,大小不超过 1000KB)
第一步、将 BMP 格式转换成 JPG 格式(利用画图工具) 第二步、分析相同文件名,不同格式的856d95177232f60ddcca145.html 4、网上”PS” 示例 2:四川会理政府网站登官011_06/28/7299865_0.shtml 学生互相讨论上述现象,引导他们在网上合理规范使用a20029bd642d67.html 5、作业: 1、通过几种图像文件格式比较,加深对深对图像文件的理解 2、对”标语”图像进行细化完善,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注 意收集有共性的问题,同时调控整个班级情况view/a5e02612a8114431b90dd8f0.html 3 图像上传 示例:以“上传图像文件失败”格式。 小张同学准备上传一张校园风景图像到网上发布,但是传不上去(如下图所示)
教育部参赛_计算机网络概述_范永强
![教育部参赛_计算机网络概述_范永强](https://img.taocdn.com/s3/m/86885d46852458fb770b5660.png)
设问一:网络对大家并不陌生,那大家对网络是如何定义的?
※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定义” ,给出出正确的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将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 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再配以完善的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和数据通 信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四、布置作业 观察学生身边的网络,分析和总结各种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所属类型,通过 internet 查询获得 更多治疗,并做出实验报告。 五、实地训练:带领学生到机房实地观察网络结构。 六、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上基本取得预期效果,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问 题,而且对网络拓扑结构也能够比较好的掌握。 设问方式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方法,在本课中起到的较好的效果,因为大多数学生对书本 上的问题都不是很感兴趣,但对身边日常能接触到的问题兴趣强烈,而且对这样的问题,学生 也乐于发现,并且急于想解决此类问题。所以学生都表现出了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实地训练环节略有不足,实际考察时,由于实际机房环境 太大,且布线方式都做了特殊处理,所以观察起来并不方便。而如果是搭设小环境,为教学服 务,又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
设问三:网络的覆盖范围不同,它的覆盖方式也不同,这种不同的覆盖方式就叫做“拓扑
结构” ,那么网络有多少种拓扑结构呢? ※讲解简单网络拓扑结构,再由简单到复杂,演变出多种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5 中拓扑结构。 1、 总线型结构 2、 环型结构 3、 星型结构 4、 树型结构 5、 网状结构 三、联系实际,回忆课堂内容 举出几个常见的网络,让学生分析和总结各种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所属类型。利用 internet 查 询哪些是常用网络结构和类型
教育部参赛_可能性_黄海虹
![教育部参赛_可能性_黄海虹](https://img.taocdn.com/s3/m/5f7a9311227916888486d7a9.png)
信息窗二沙滩游玩(可能性)教材分析:是青岛版六年制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可能性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知识的基础。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可能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此本节课设计了猜球、摸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切地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不可能”“一定”、“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学习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2、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并简单说出原因。
在判断可能性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并简单说出原因。
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新授(一)1、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想请你猜一猜,这三位小朋友能挖出什么来?*会挖出水来。
*还会挖出什么来?可能挖出贝壳来?*除了这些,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3、通过交流我们知道,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我们就可以用“一定”来描述;有的是不确定的,我们就可以用“可能”、有些是一定不会发生的就可以用“不可能”来描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可能性知识。
4、接下来,我想请大家玩一个“摸球游戏”,想玩吗?我这儿有黄白两种颜色的球,装在三个布袋里,请三位同学上来摸一摸,每次摸一个球,摸三次,摸到黄球次数多的获胜。
谁想试一试?(指名三人)你选哪个袋子?第一次(学生摸)。
第二次。
第三次。
他摸到了什么球?大家说谁获胜了?他为什么会获胜呢?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谁来猜猜看。
请大家认真看。
(把三个袋子里的球分别倒入三个透明的袋子中,让学生看一看。
)(指着袋子问)在这样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球?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吗?(二)看大家玩得这么开心,还想让大家再来玩一个游戏“猜糖放在哪个手里”,猜对了有奖励啊?!谁愿意和老师来玩?谁先猜?大家会玩了吗?同位两人一起来玩,注意在猜“橡皮会在哪只手里”的时候,要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
教育部参赛_蚂蚁_胡冬梅
![教育部参赛_蚂蚁_胡冬梅](https://img.taocdn.com/s3/m/119364056c85ec3a87c2c5ae.png)
外形特征
名称
外形特征
足的数量
身体
(分几部分)
有无翅膀
足的数量
身体
(分几部分)
有无翅膀
蚊子
螳螂
蝴蝶
蝗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蟋蟀
蝉
蜻蜓
蜜蜂
苍蝇
(三)合作探究、巩固检测
1、它们是昆虫吗?
蜈蚣()青蛙()蝎子()
蚜虫()蚯蚓()蜘蛛()
2、知识链接:
蛛形纲:以蜘蛛为代表,身体分成头胸部和腹部2部分。头胸部由6节组成,口前方有螯肢。背面通常包以一块坚硬的背甲,腹面有一块或多块腹板,腹部由12节组成。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在本课学习前的一个月(约为三月底四月初),结合本册的《研究与实践》组织学生在班级内饲养小动物。准备三到四个“蚂蚁工坊”,并让学生在校园里、花坛边、墙角处寻找蚂蚁,饲养在“蚂蚁工坊”中,初步观察蚂蚁。
教师提示:仔细观察蚂蚁;尽量不打扰蚂蚁的行动;不要用手直接捉蚂蚁,以免伤着它;要选择同窝的蚂蚁饲养;尽量选择个体较大的品种。
2、导入新课5b3df111f18583d05a5b.html
师:同学们,请你们说说这些天“蚂蚁工坊”里的情况,好吗?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生1:蚂蚁开挖了隧道,像迷宫。
生2:我喂了蚂蚁糖和菜叶,它都吃,而且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就带来一群蚂蚁来搬东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懂得关注、亲近小动物,珍爱生命。
三、教材分析
《蚂蚁》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本课教学安排在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之后,是在学生认识了自身之后,对大自然中的动物分类认识的开始,在《动物王国》这一单元中,包含《蚂蚁》《它们都是鸟》《猫和兔》《多样的动物》四课。因此,教学本课时在指导学生观察蚂蚁的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蚂蚁的外表特征,更要引导学生认识多样的昆虫世界,总结昆虫的主要特征。为认识鸟类、哺乳类、鱼类等动物种类打下基础。
教育部参赛_设计标志_周永丽
![教育部参赛_设计标志_周永丽](https://img.taocdn.com/s3/m/8f898fd984254b35eefd3495.png)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信息技术《设计标志》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六年级2.学科:信息技术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在互联网中查询资料,初步了解标志的概念、特点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二、教学课题本课题基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全一册,源于第3课“设计标志”。
该课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标志的设计方法、理念与技巧,加强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工具的灵活运用,增强运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教学分析教学内容:顺德区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信息技术》小学六年级第3课的内容。
内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基础上,对自选图形、艺术字的进一步应用。
通过本课的探究,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志进行再认识和进一步了解,并发挥各自所长和丰富的想象力,动手设计出形式各异的标志。
它是学习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起到了让计算机知识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由这个阶段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发展可知,他们思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强,喜欢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对生活有一定的认识,不过尚缺乏生活经验。
教学环境分析:本节课是一堂Word软件的实际应用课,因此选择学校网络室进行授课。
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课所创设的情境中。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标志的作用及特点2.掌握运用Word自选图形进行标志设计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班徽,使学生体会设计的乐趣,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设计技能的平台2.通过网络搜索方式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3.通过亲自尝试绘图工具和动手设计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主动学习4.通过小组协作、互动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分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集体、奋发向上的精神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鼓励独立思考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标志设计的方法与理念2.自选图形中“曲线”工具的运用教学难点:自选图形中“曲线”工具的灵活使用六、教法学法教学策略:1.情景设计——乐学、想学2.讲练结合——直观、形象3.任务驱动——思考、创造4.小组协作——合作、交流5.比赛刺激——促动、激发6.欣赏评价——审美、表达学法指导:情感启发 -- 探讨交流 -- 接受任务 -- 自我创新 -- 协作操练 -- 总结评价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标志上课伊始,向同学们展示两组网络搜索到的有关标志的动画。
教育部白名单的比赛项目
![教育部白名单的比赛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4e789b1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5.png)
教育部白名单的比赛项目
根据教育部白名单,以下是一些被列入白名单的比赛项目:
1. 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该比赛旨在鼓励和推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该竞赛主要考察参赛选手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该竞赛旨在提高大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该比赛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在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5.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该竞赛旨在提高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开发的能力,促进电子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6.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该比赛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并提供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支持。
7. 全国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该比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以上仅是一小部分列入教育部白名单的比赛项目,具体的白名单内容可能会根据年度更新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e4363b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6.png)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4.28•【文号】教高函〔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4.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教高函〔202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国家开放大学: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教育部定于2024年4月至10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更中国。
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国际。
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更教育。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教育部参赛_确定位置_隋海玲
![教育部参赛_确定位置_隋海玲](https://img.taocdn.com/s3/m/fd031817b7360b4c2e3f64fa.png)
确定位置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隋海玲教学内容:数学书51、52页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结合生活情境,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捷性。
2、基本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确定物体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具:桌牌、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想不想到军营去看一看?瞧,小战士个个精神抖擞而且他们的队列多整齐呀!师:请观察小强在队伍中的位置,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他在对列中的位置吗?生:第三排第2个,第四排第2个,第三排第四个,第四排第四个……. 师:第三排你是怎样确定的?第二个又是怎样确定的?生:我从左说第三排,从前数第二个…….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么多的方法都能表示小强的位置。
为了方便和统一,我们需要一个标准的确定小强位置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如何确定位置。
二、新授1、明确行列排列规则师: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通常把竖排(加手势)叫做列,(板书)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向右数,把横排叫做行,(板书)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师:看一下咱们的座位,从我这个角度来看这是第一列,这是………再请几个同学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说第几列和第几行。
师:这个图中哪是第一列、第一行师:现在谁能说说小强在队列中是第几行第几列?生:第三列第二行师:小青、小刚、小亮呢?生回答师:咱们同学在这个教室里也有自己的位置,根据刚才的学习,请一位同学把这些桌牌放在相应的位置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第三列同学起立,第四行同学起立,谁站了两次?让这个同学说说为什么?所以你在教室的位置就是第三列第四行。
说一说自己是第几列第几行生:我叫宋瑾我在教室的第几行第几列。
学生互动,一个同学起立请另一个同学说出自己在第几列第几行。
请一个同学说出第几列第几行,然后请这个同学快速站起来。
看来同学们对于自己的位置表述得都很准确。
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
![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af966d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6.png)
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多的比赛项目得到了教育部的承认和支持。
这些比赛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
首先是“全国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
这个比赛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自主设计和搭建机器人,参赛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挑战任务。
这个比赛项目将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全面考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其次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这个比赛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科技创新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参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领域进行研究和实验,通过撰写科技论文和展示项目成果,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另外,还有“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这个比赛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赛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英语演讲,展示自己的语言技巧和思维能力。
这个比赛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还有“全国中小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这个比赛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参赛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
这个比赛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能力。
最后,还有“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这个比赛项目旨在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艺术形式进行表演和展示,通过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现自己的艺术魅力和创作能力。
总之,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多种多样,涵盖了科学技术、英语口语、数学建模、艺术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些比赛项目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们应该积极参与这些比赛项目,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成长。
作文参赛的途径有哪些呢
![作文参赛的途径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c5c4ff9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4.png)
作文参赛的途径有哪些呢
1. 学校组织:许多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比赛,并在校园内发布相关通知。
您可以关注学校的教务处、语文教研组或者班级老师发布的信息。
2. 教育部门主办的比赛:各地教育部门会举办一些面向学生的作文竞赛,您可以通过教育部门的官方网站、公众号等渠道了解比赛信息和报名方式。
3. 文学杂志社和出版社举办的比赛:一些知名的文学杂志社和出版社为了发掘新人,会举办作文比赛。
您可以关注它们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或者相关的文学刊物获取参赛信息。
4. 在线写作平台和社区:有些专门的在线写作平台会不定期地举办作文比赛,吸引广大写作者参与。
5. 商业机构和品牌举办的比赛:一些企业为了提升品牌形象或促进文化交流,也会举办作文比赛。
您可以通过它们的官方网站、广告宣传等途径获取参赛信息。
6. 图书馆和文化馆:部分地区的图书馆、文化馆会组织作文比赛,您可以关注当地相关机构的活动通知。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简介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15676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3.png)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简介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一个旨在促进全国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质量提升的竞赛活动。
本赛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学联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主办,以高校教师为主要参赛对象。
本赛事的首次举办是为了弘扬教育教学创新精神,提升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通过比赛,旨在发掘和表彰全国高校教师中教学上的创新者和优秀青年教师,激励他们在学科教学、教学方法、教材教辅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为高等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创新案例和经验。
参赛项目范围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在赛事规则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参赛者可以提交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方法、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教学成果。
这些成果应该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能够为其他高校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时,参赛者还需要提交相关的教学材料、教学效果评估和评价报告等,以便专家评审团来进行综合评估。
在比赛中,评审团将根据参赛者的教学成果,对其创新理念、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审团由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他们将根据评估标准进行独立评审,并对优秀教师进行评定和表彰。
评分标准包括教学设计的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反馈的积极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评选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获奖教师将获得荣誉证书、奖金和科研项目支持等多重奖励。
同时,他们还将成为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典范,为其他教师提供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指导。
获奖的教学成果将被推荐给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以便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推广。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作为一个专门为高校教师设计的竞赛活动,不仅是对他们教学能力的检验和提升,也是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希望通过此次竞赛活动,能够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次,通过选拔优秀的教师和教学方法,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一批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引导更多的高校教师关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
![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239c60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6.png)
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开始关注各类比赛项目。
其中,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备受瞩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些比赛项目,并分析其参加意义以及如何准备。
一、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简介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
这些比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加这些比赛的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1.官方认可: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参与者可获得一定的成绩认定。
2.多样化:比赛项目丰富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3.竞争激烈:参赛者来自全国各地,竞争相对激烈,有助于提升自身实力。
4.实践性:比赛项目多注重实践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为何参加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有益处1.提升综合素质:参加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锻炼能力:比赛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或团队合作完成任务,锻炼沟通、协作等能力。
3.丰富阅历:参赛学生有机会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拓宽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4.获得荣誉:比赛成绩优秀者可以获得证书、奖杯等荣誉,为升学、就业增加竞争力。
5.激发兴趣: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如何准备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1.了解比赛信息:关注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比赛通知,了解比赛时间、项目、规则等。
2.选择合适项目: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比赛项目。
3.制定备战计划:根据比赛要求,制定合理的学习和训练计划。
4.加强实战演练:参加模拟比赛,提高应对实际比赛的能力。
5.寻求指导:请教老师、同学或专业教练,提升比赛水平。
四、结论教育部承认的比赛项目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加这些比赛,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锻炼各种能力,丰富人生阅历。
为了取得好成绩,参赛者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2023教学能力大赛国赛方案
![2023教学能力大赛国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91738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f.png)
2023教学能力大赛国赛方案一、赛事概述2023教学能力大赛国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一项全国性教学竞赛,旨在评选出优秀的教学人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本届比赛将以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选拔出具有创新思维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教师代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竞赛形式1. 笔试环节:参赛教师需进行一场笔试,考察其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笔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3小时。
2. 教学设计环节:参赛教师需提交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
评委将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审,选出优秀的方案进行现场答辩。
3. 教学展示环节:参赛教师需进行一场现场教学展示,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风采。
教学展示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授课、讲座、小组讨论等,时间限制为30分钟。
三、评选标准本次比赛将根据参赛教师在笔试环节、教学设计环节和教学展示环节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参赛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际教学。
2. 教学设计能力: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需要符合学科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3. 教学实践能力:参赛教师在教学展示环节能够展示出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学效果评价:参赛教师需要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科学评价,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四、奖项设置本次比赛将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进步奖等奖项。
一等奖将有机会参加国际教育交流活动,与国际教育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学习。
二、三等奖将有机会参加国内教育交流活动,并获得教育部颁发的荣誉证书。
五、参赛条件1. 参赛教师需为在职教师,具有正式教师资格证书。
2. 参赛教师需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完成报名,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教育部参赛_垂直_王秀芹
![教育部参赛_垂直_王秀芹](https://img.taocdn.com/s3/m/97fe04f5c8d376eeaeaa31d1.png)
• 重难点
• 1、垂直、垂线的定义; • 2、 垂线的性质 。
学习过程
小组合作:找出下图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你能说说我们身边存在的垂直线段吗?
十字路口的两条道路
桥面和立柱垂垂直的定义 与表示法是什么?
定义 1. 垂直
2.垂线 3.垂足
A
C
l O B m
D 表示法 在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它们的 当两条直线互相 m⊥l 垂直时,所成的四 个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交点叫做垂足。 ∠BOC=90° AB⊥CD 个角都是直角吗? 为什么?
D
B
C
在D点处开沟,依据是垂线段最短。
链接生活
我们如何测量立定跳远的成绩?
B
踏板
A
沙坑
反思与总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 你还有哪些疑惑?
自主探究1:已知直线l ,分别过直线上一点A直
线外一点B,画 l的垂线,你画出的垂线有几条?
方法一:用三角板
B
l
A
自主探究2:已知直线 l ,分别过直线上一点A直
线外一点B,画 l 的垂线,你画出的垂线有几条?
方法二:用量角器
B
l
A
垂线的性质1:经过一点能且只能画一直 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如图,分别过P点作OA、OB的垂线
A M O P N B O
A M
P N
B
所以PM、PN分别是OA、OB的垂线
2.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 D) A.线段上 C.线段的延长线上 B.线段的端点 D.以上都有可能
如何画一条线段或一条射线的垂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板
细 胞 呼 吸
智慧谷 主讲堂
知识梳理
细胞呼吸 的概念
细胞呼吸 的过程
1、有关物质的分子式子
葡萄糖:C6H12O6 乳 酸:C3H6O3
2、氧化还原反应:
丙酮酸:C3H4O3 酒 精:C2H5OH
在无机化学中,物质得电子称为被还原,失 去电子称为被氧化。 在有机化学中,物质得[H]称为被还原, 失[H]称为被氧化。 有机物在被氧化时往往会释放能量,在被还 原时往往要消耗能量。 3、生物体内能源物质 葡萄糖 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 储存能源 重要能源物质: 物质: 脂肪 直接能源物质: ATP 根本能源: 太阳能
2、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意义: 为生物各项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物质---ATP。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需氧呼吸(主要方式)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吗?
厌氧呼吸
1、什么是需氧呼吸?
需氧呼吸:
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 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 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 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多数植物组织,酵母菌
C6H12O6+ADP+2Pi 酶
2C2H5OH+2CO2+2ATP
人、动物,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乳酸菌
C6H12O6+ADP+2Pi 酶
2C3H6O3+2ATP
分析:
1、为什么厌氧呼吸所放出的能量要比有氧 呼吸少得多? 2、为什么不同生物厌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厌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 特点是什么? 3、高等生物能否长时间的进行厌氧呼吸?
4、什么是厌氧呼吸?
厌氧呼吸:
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 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 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 量的过程。 过
葡萄糖
程:
丙酮酸
无O2
酶
酒精+CO2+少量能量
(大部分高等植物、酵母菌) 酶
乳酸+少量能量 (马铃薯块茎、玉米胚、脊椎动物 肌细胞、乳酸菌)
厌氧呼吸反应式
2、需氧呼吸怎样进行?
C6H12O6
细胞溶胶 6O2
4[H]
①
酶
能
热 2ATP
2丙酮酸
热
能
③
酶
②
20[H]
酶
6H2O
热
能
2ATP
26ATP
12H2O
6CO2
线粒体
3、需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
能量
1mol葡萄糖释放2870KJ, 有1161KJ转移至ATP(合成30molATP)
知识梳理
过 程 场 所 C6H12O6 化学反应式
酶
需 第一阶段 细胞溶胶 氧 第二阶段 线粒体 呼 吸 第三阶段 线粒体 总反应式 过 厌 氧 呼 吸 程
C3H4O3+[H](少)+能量(少)
酶 酶
C3H4O3+H2O O2 +[H](多)
酶
CO2+[H]( 多)+能量(少) H2O+能量(多)
智
减肥
为什么现在提出“有 氧运动”的概念更适于减 肥?
慧
谷
智
温度
为什么人生活的最适 温度是25度而不是37 度呢?
慧
谷
智
脂肪
为什么说脂肪是高效 的贮能物质呢?
慧
谷
细胞呼吸
光能 糖类等 有机物
ATP 肌肉收缩 (机械能)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1、概念:
生物体内糖类等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 化分解,生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能 量的过程,叫做细胞呼吸。
分析:
1、需氧呼吸的生成物CO2和H2O分别产生于需氧呼吸的 第几阶段?
2、需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别来自哪里?需 氧呼吸的生成物H2O中的O 从何而来? 3、需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
4、需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 哪一个阶段?
5、需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 么? 6、需氧呼吸过程中哪些物质是由细胞溶胶转运到线 粒体的条件 点 产物 能量 场所 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厌氧呼吸 细胞溶胶 不需分子氧、需酶 酒精和CO2或乳酸 少量,合成2ATP
需分子氧、酶
CO2、H2O 大量,合成30ATP
相 联系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同 点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C6H12O6 +6H2O+6O2
场 细胞 溶胶 所 C6H12O6
6CO2+12H2O +能量
化学反应式
酶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C3H4O3+[H](少)+能量(少)
酶
C3H4O3 +[H] C3H6O3 酶 C3H4O3 +[H] C2H5OH+CO2 总反应式 C6H12O6+ADP+2Pi 酶 2C3H6O3+2ATP C6H12O6+ADP+2Pi 酶 2C2H5OH+2CO2+2ATP
松
土
智
破伤风杆菌 创可贴
作物增产
慧
苹 果
骆 减 肥
驼
谷
大肠杆菌
酒
精
温
度
智
光合作用
可以说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互为可逆反应吗?
慧
谷
智
慧
谷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 的 。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 扎伤后,该病菌就容易大量 繁殖。 破伤风杆菌的呼吸方式 是什么?
智
作物增产
为什么采取夜晚适当降 温的手段使室温作物增产?
慧
谷
智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有线粒体吗? 它能进行需氧呼吸吗?
慧
谷
智
苹果
用密封袋储存苹果效 果好吗?
慧
谷
智
骆驼
为什么说骆驼积累脂 肪是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
慧
谷
智
酒精
为什么把啤酒称为液 体面包?
慧
谷
智
慧
谷
包扎伤口时,为什么需要 用透气的纱布或松软的创 可贴等敷料?
松土
智
慧
谷
耕地(花盆里)的土壤板 结后,为什么需要及时松土透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