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及计算

合集下载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1.总负荷计算公式:总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之和。

总负荷计算公式如下:总负荷=设备1功率+设备2功率+...+设备n功率其中,设备1、设备2...设备n代表不同的用电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

2.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的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是指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总电能量。

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计算公式如下:电能需求=总负荷×时间其中,总负荷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电能需求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3.设备负荷计算公式:设备负荷是指其中一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电能量。

设备负荷计算公式如下:设备负荷=设备功率×时间其中,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设备负荷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4.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峰值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负荷需求最高的时刻。

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如下:峰值负荷=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其中,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代表不同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最大负荷需求,以千瓦(kW)为单位。

5.用电量计算公式:用电量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电网向用户供应的电能量。

用电量计算公式如下:用电量=电网供应的电能量-系统损耗其中,电网供应的电能量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系统损耗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用电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如建筑物、工厂、电网等。

通过计算不同设备的负荷需求,可以合理安排电网的供电能力,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根据负荷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优化用电设备的配置和运行策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之,电力负荷计算公式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有效评估用电需求,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电力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用电设备功率、数量和使用时间,来计算其中一时段的负荷需求。

负荷需求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力系统所需的功率大小。

在电力供需平衡中,准确计算负荷需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电力负荷计算中,常用的公式有以下三种:1.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是:负荷需求=功率×数量其中,功率是指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通常为瓦特(W)或千瓦(kW);数量是指用电设备的个数。

根据实际情况,功率和数量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时间变化的。

2.对于多个用电设备功率不同而使用时间相同的情况,可以使用加权平均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

加权平均功率=Σ(功率×使用时间)/Σ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3.如果不同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不同,则需要将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相应的使用时间进行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Σ(功率×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范例:假设一个电力系统的其中一时间段内有三个用电设备,分别是洗衣机(1000W)、电冰箱(500W)和电视机(200W)。

洗衣机的使用时间为2小时,电冰箱的使用时间为8小时,电视机的使用时间为4小时。

计算该时间段的负荷需求。

按照公式2的方法,我们可以先计算加权平均功率。

加权平均功率=(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小时+8小时+4小时)=(2000W+4000W+800W)/14小时=6800W/14小时≈485.71W/h按照公式3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的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000W小时+4000W小时+800W小时=6800W小时上述计算结果都是对应其中一时间段的负荷需求,单位为功率时间(W小时或kWh)。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一、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1.定额法计算定额法是根据工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设备运行的时间及运行电压、额定电流等参数来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生产工艺和设备确定每台设备的额定功率和运行时间。

(2) 计算每台设备的实际功率,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乘以load rate(负载率)。

(3)计算每台设备的用电量,用电量等于实际功率乘以运行时间。

(4)将每台设备的用电量累加得到总用电量,即工厂的电力负荷。

2.统计法计算统计法是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过去一段时间的用电数据,包括电力仪表的读数、运行时间及环境参数等。

(2)对用电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工厂的平均负荷和尖峰负荷。

(3)根据工厂的生产计划和负荷曲线,预测未来的负荷变化。

(4)根据预测的负荷变化,确定合理的电力供应方案。

3.标准法计算标准法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工厂电力负荷标准来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国家规定的工厂电力负荷标准,确定工厂的负荷等级。

(2)根据负荷等级和工厂的总用电量,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二、工厂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2.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对电力负荷的要求也不同,一些工艺流程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而另一些工艺流程则相对较少。

3.工作时间:工厂的电力负荷还与工作时间有关,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工厂需要更多的电力供应,而短时间间断运行的工厂则需要较少的电力供应。

4.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工厂的电力负荷产生影响,一些设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需要更多的电力支持。

三、工厂电力负荷的管理与调控1.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根据工厂的电力负荷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电力负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2.用电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优化用电系统的设计,如改进设备的能效、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用电设备的负荷率等,以减少工厂的电力负荷。

第二章 电力负荷计算

第二章 电力负荷计算
第二章 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电力负荷的计算是正确选择供配电系统 中导线、电缆、开关电器、变压器等电气 设备基础,也是保障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 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章是分析工厂供 配电系统和进行供电设计计算的基础。
本章主要学习以下几个内容:
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 ✓电力负荷的基本概念; ✓电力负荷分级 ✓负荷曲线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分类 ✓ 与负荷曲线相关的几个物理量
计算负荷情况复杂,影响计算负荷的因素 很多,难以精确计算; ✓负荷是变化的; ✓与设备性能、生产组织、生产者的技能熟 练程度及能源供应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计算负荷的方法很多:估算法、需要系数 法和二项式法和单相负荷等近似求解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两种:需要系数法和 二项式法
(一)设备容量的计算 1.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
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由 单回路电力线路供电。
三. 负荷曲线
1、负荷曲线(load curve) 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
绘在直角坐标纸上,纵坐标表示负荷(有功功 率或无功功率)值,横坐标表示对应的时间, 一般以小时(h)为单位。
某厂日有功负荷曲线
2、负荷曲线的作用 负荷曲线能够直观的反映出用户的用电特点和
额度负荷(安装容量);在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时, 如果直接采用额定容量进行设计势必会造成浪费; 应首先计算出全部设备的实际负荷。 2 .负荷计算的主要内容 (1)求计算负荷(需要负荷,假想负荷):即正 常工作时的实际最大负荷。目的选择各级电压供电 网络、变压器容量、电气设备的型号等;保证使其 在通过正常最大工作电流时不至过热而损坏。(选 择设备)
(3)年持续负荷曲线意义 年持续负荷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代表
了用户全年消耗的总电能。

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嘿,说起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这可是电力领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知识点呢!咱们先来说说啥是电力最大负荷。

想象一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家家户户都开着空调,工厂里的机器也在全力运转,这时候整个电网所承受的最大用电量,就是电力最大负荷啦。

那电力最大负荷咋计算呢?一般来说,常用的公式是 Pmax = K0 ×Σ(Ki × Pi) 。

这里面,Pmax 就是最大负荷,Ki 是不同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Pi 是各种设备的额定功率,K0 呢,则是同时系数。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有一个小型工厂,里面有 10 台功率都是 10 千瓦的机器。

但不是所有机器都会同时全功率运行,假设需要系数 Ki 是0.8 ,同时系数 K0 是 0.9 。

那计算起来就是:Pmax = 0.9 ×(0.8 × 10 ×10)= 72 千瓦。

这就大概算出这个小工厂的最大负荷啦。

在实际生活中,计算电力最大负荷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我就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情况,一个新建的小区,开发商找我们来计算电力最大负荷,以便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和线路的规格。

我们得详细了解小区里有多少户人家,预估每户的用电设备,比如空调、电视、冰箱等等,还要考虑小区里有没有公共设施,像路灯、电梯啥的。

那可真是一项繁琐又细致的工作,每一个数据都得准确无误,不然就可能会导致供电不足或者浪费资源。

计算电力最大负荷的时候,还得考虑季节因素。

夏天空调用电多,冬天可能电暖设备用电多。

还有,不同时间段的用电情况也不一样,白天工厂用电多,晚上居民用电多。

所以,要综合各种因素,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最大负荷值。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很多智能电表和监测设备,可以更精确地记录用电数据,这对计算电力最大负荷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即便如此,计算公式还是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新技术。

总之,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耐心细致,结合实际情况,还是能算得清楚明白的。

电力负荷及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及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及计算(electrical load and load calculation)用电设备在运行时消耗的功率及其计算。

电力负荷包括基本负荷和冲击负荷。

基本负荷是生产过程中比较平稳、幅值变化不大的电力负荷,冲击负荷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幅值变化大的突加、突减负荷。

冲击负荷的负荷曲线有较规则的,如带钢连轧机的负荷曲线,也有不规则的,如炼钢电弧炉的负荷曲线。

在开展设计时,根据用电设备容量(或耗电量)和工作制度进行负荷计算。

冶金工厂电力负荷特点主要为:(1)生产规模大,单体设备容量和总用电量都比较大。

在中国,一个年产量为300万t的钢铁联合企业,用电最大负荷在250Mw左右,一个年产量为10万t的铝厂,用电最大负荷在230Mw左右。

吨钢耗电量在450~650kw.h之间,吨铝耗电量在15000~17000kw•h之间。

150t超高功率炼钢电弧炉变压器容量为90MVA,大型电解整流变压器容量为58MVA。

(2)冶金工厂是连续生产部门,供电不能间断,一般采用多电源供电。

(3)大功率炼钢电弧炉、大型轧钢机主传动晶闸管变流装置,电diarl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功和无功冲击负荷,引起电网周波变化、电压波动、电压闪变及波形畸变,均须采取抑制措施。

电力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冶金工厂电力负荷按用电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不同要求,可划分为三个等级:(1)一级负荷。

突然停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设备损坏,且难以修复者,或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

如炼铁高炉的泥炮机、开口机、热风炉助燃风机、鼓风机站、水泵站;炼钢转炉吹氧管升降机构、烟罩升降机构、炉体倾动机构;大型连续轧钢机;铝电解装置;焦炉推焦车、消火车、拦焦车、煤气加压站和氧气站等的电力负荷。

(2)二级负荷。

突然停电将产生大量废品、引起大量减产、企业内运输停顿等,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者。

如高炉上料系统、转炉上料系统、电炉电极升降机构、倾动机构、电磁搅拌机、连铸机、轧钢机和金属制品生产系统等的电力负荷。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负荷规范要求与计算方法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负荷规范要求与计算方法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负荷规范要求与计算方法电气工程中的电力负载规范要求与计算方法电力负载规范要求电气工程中的电力负荷规范要求是指在设计和建设电气系统时,需要遵守的关于电力负荷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电力负荷规范要求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满足用户的各种用电需求。

1. 电力负荷分类根据电气工程设计的需要,电力负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无功负荷:主要包括电容负载和电感负载,用于补偿电气系统中的功率因数,并提供无功功率。

1.2 有功负荷:主要包括电阻负载和电感负载,用于提供实际功率和电气能量需求。

1.3 零序负荷:主要是指对接地或中性点的负荷,如中性点接地故障电流和次级回路的不平衡负荷。

2. 负荷计算方法电力负荷的计算是电气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电气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2.1 直接度方法:通过实际测量和统计数据,对各种负荷进行实际度数的测定和计算,从而确定电气系统的负荷需求。

2.2 综合法:根据不同类型负荷的工作特点、用电模式和负荷曲线等数据,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负荷计算。

2.3 标准负荷方法:根据电力负荷规范要求,根据不同用途和场所的负荷标准,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负荷计算。

3. 负荷规范要求电气工程中的电力负荷规范要求主要包括负荷容量、负载率和负荷平衡等方面的要求。

3.1 负荷容量:电气系统的负荷容量是指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等因素计算得出。

负荷容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到负荷的瞬时、峰值和连续等因素。

3.2 负载率:负载率是指电气系统当前负荷与负荷容量的比值,用来反映电气系统的负荷程度。

负载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负载率过高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过载运行,影响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3 负荷平衡:负荷平衡是指电气系统中各相负荷之间的平衡情况。

负荷不平衡可能会导致电气设备运行不稳定,增加能源损耗,并对电气系统带来不利影响。

负荷计算及变压计算公式

负荷计算及变压计算公式

负荷计算及变压计算公式一、负荷计算公式负荷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与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用户用电需求来确定供电设备容量和电网规模的过程。

负荷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供电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和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负荷 = 功率× 使用时间其中,负荷是指特定时间段内的电能需求量,单位通常为千瓦时(kWh)。

功率是指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消耗的电能速率,单位为千瓦(kW)。

使用时间是指设备运行的时间长度,单位通常为小时(h)。

在实际应用中,负荷计算还需要考虑到用电负荷的变化规律,包括峰值负荷、谷值负荷和平均负荷等。

在进行负荷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负荷计算方法和公式,并结合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二、变压计算公式变压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与运行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为了满足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电能传输需求而进行的计算过程。

变压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变电站和配电网中各个变压器的容量和参数,以确保电能传输的安全稳定。

变压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变比 = 高压绕组匝数 / 低压绕组匝数其中,变比是指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之间的电压比值。

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是指变压器中的两个主要绕组,高压绕组通常用于输电,低压绕组用于配电。

绕组的匝数是指绕组上的线圈匝数,它决定了变压器的变比。

在变压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到负载变化对变压器的影响。

负载变化会导致变压器的损耗和温升增加,因此需要根据实际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并结合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总结:负荷计算和变压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与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在保证电能供应安全稳定的同时,也是资源利用和运行效率的关键。

负荷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以确保供电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变压计算公式则可以根据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电能传输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以确保电能传输的安全稳定。

在进行负荷计算和变压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决策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T为工作周期;t为工作周期内的工作时间; t。为工作周期内的停歇时间。
HOME BACK NEXT
断续周期工作制设备的额定容量(铭牌功 率)PN,是对应于某一标准负荷持续率的。
HOME BACK NEXT
3、工厂的负荷曲线
负荷曲线:
表示一组用电设备的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 形。 可直观地反映出用户用电特点,对于同类型的 用户,其负荷曲线形状大致相同。 (1)按负荷性质分
HOME BACK NEXT
3、按二项式法确定计算负荷
当确定的用电设备台数较少而容量差别相 当大的低压支线和干线的 计算负荷时,采用。 (略〕
HOME BACK NEXT
第三节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1、概述 单相负荷应均衡的分配到三相上。当单相负荷
的总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负荷的总容量的15% 时,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如单相用电设 备不对称容量大于三相用电设备总容量的15% 时,则设备容量应按三倍最大相负荷计算。
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HOME
BACK
NEXT
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Pe:
是指用电设备组所有设备(不含备用设备)的 额定容量PN之和,即Pe =ΣPN。
设备的额定容量:
是设备在额定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
HOME BACK NEXT
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
式中: P30——计算有功功率(kw); Kd ——需要系数(三台以下时Kd =1); Pe——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kw)。
式中,Kd为需要系数。
无功计算负荷:
式中,tanΦ为对应于用电设备组cosΦ中的正切值。
HOME BACK NEXT
视在计算负荷:
式中,cosΦ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
计算电流:
式中,UN为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
HOME
BACK
NEXT
例:已知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组,拥有电压为380V的 三相电动机7. 5kW3台;4kW8台;3kW17台;1. 5kW10 台。试求其计算负荷。
HOME BACK NEXT
(二)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平均负荷Pav:
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t内平均消耗的功率, 也就是电力负荷在该时间t内消耗的电能Wt 除以时间t的值,即
HOME BACK NEXT
负荷系数: 负荷系数又称负荷率,它是用电负荷的平均 负荷Pav,与其最大负荷Pmax的比值,即
对用电设备来说,就是设备的输出功率P与 设备额定容量PN的比值,即
(1)电焊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100%的设备功率。 (2)吊车电动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f= 25%的设备功率。
HOME BACK NEXT
2.多个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 配电干线和 变电所低压母线)
K∑ p-- 同时系数
注:(1)配电干线和变电所的计算负荷为各用电设备组 0.8~0.的9。计算负荷之和再乘以同时系数K∑p,一般取为 (2)当不同类别的建筑(如办公楼和宿舍楼)共用 一台变压 器时,其同时系数可适当减小。
第二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计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工厂的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工厂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工厂的计算负荷和年电能消耗量 尖峰电流的计算
NEXT
第一节工厂的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
1、工厂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的要求
电力负荷:
电力负荷又称电力负载。 工厂电力负荷的分级:
工厂的电力负荷,按GB50052-95规定,根据 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 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三级 。
HOME BACK NEXT
2、工厂用电设备的工作制 连续工作制 短时工作制 断续周期工作制
断续周期工作制的设备,可用“负荷持续率 (又 称暂载率)来表征其工作特征。 负荷持续率为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与工 作周期的百分比值,即
HOME BACK NEXT
有功负荷曲线 无功负荷曲线 (2)按持续工作时间分 日负荷曲线(24h)日最大负荷全年时间变化
曲线(运行年负荷曲线〕 年负荷曲线(8760h〕
HOME BACK NEXT
四、与负荷曲线和负荷计算有关的物理量 (一)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 Pmax :
HOME BACK NEXT
(二)设备容量的计算 需要系数法基本公式中的设备容量Pe计算与用 电设备组的工作制有关:
一般连续工作制和短时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
设备容量就是所有设备的铭牌额定容量之和。
H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 BACK NEXT
对断续周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
设备容量换算的公式如式(2-2)所示。
解 此机床组电动机的总容量为
Pe=7.5kW× 3+4 kW× 8+3 kW×17+1.5 ×10 +120.5kW
查附录表1中“小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电动机”项, 得Kd=16-0.2(取0.2), cosΦ=0. 5,tanΦ =1. 73。因此求得:
有功计算负荷
无功计算负荷 视在计算 计算电流
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消耗电能最大的半 小时的平均功率,因此年最大负荷也称为半小 时最大负荷P30。
HOME BACK NEXT
2.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天负荷利用小时 Tmax:
一个假想时间,在此时 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 负荷Pmax(或P30)持 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 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 际消耗的电能,如图所示。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HOME BACK NEXT
第二节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1、概述
计算负荷:
通过负荷的统计计算求出的、用来按发热条件 选择供电系统中各元件的负荷值,称为计算负 荷。
HOME BACK NEXT
2、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一)基本公式
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是用电设备组从供电系统中取用的半小时最 大负荷P30,如图所示。
HOME BACK NEXT
2、单相设备组等效三项负荷计算 单相用电设备应尽可能均衡分配在三相线路
上。(单相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三相设备的15 %〕否则: (一) 单相用电设备仅接于相电压 等效三相负荷 取最大相负荷的三倍
Pe=3 Pe.max
HOME BACK NEXT
(二)单相用电设备仅接于线电压 如 Pab≥Pbc ≥ Pc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