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概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 伤
赵斌
创 伤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创伤(trauma)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造成的
机体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 广义的是指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挤压伤、火器伤 2.按受伤部位分类 两处以上为多发伤 3.按有无伤口分类 (1)闭合伤 损伤后皮肤完整无缺者 (2)开放伤 损伤后皮肤破损者
三、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2. 穿刺和导管检查 3. 影像学检查 4. 腹腔镜检查 5. 探查性手术
四、检查注意事项
1. 发现危重情况如窒息、大出血等必须立即 抢救。 2. 检查步骤简单,询问和检查同时进行。 3. 重视症状明显部位,同时寻找比较隐匿的 创伤。 4. 接受多个病人时不要忽视不出声的病人。 5. 一时难以确诊的损伤,应对症处理中密切 观察。
第二节 创伤的修复
创伤修复的基本方式是由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 间质,充填、连接或代替缺损的组织。理想的创伤 修复是由原来的细胞来修复缺损。
一、组织修复过程
1. 纤维蛋白充填 先为血块,后为纤维蛋白,充填伤 口和组织裂隙达到止血和封闭创口的目的。
2. 细胞增生 肉芽组织形成→瘢痕组织→上皮细
胞生长、伤口愈合 3. 组织塑形
第三节
创伤的诊断
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1. 2. 3. 4.
疼痛 肿胀 外伤或创面 功能障碍
二、全身表现
1. 体温升高
2. 循环、呼吸变化 3. 口渴、尿少等
三、并发症
1. 休克 2. 感染 3. 器官功能衰竭
诊断
一、病史询问 1. 致伤原因、作用部位、受伤当时状况 2. 伤后症状及其演变过程 3. 既往史 二、体格检查 1. 观察生命征 2. 直接受伤部位及详细的全身检查 3. 开放性损伤的检查
三、病理变化 包括局部和全身反应,是机体稳定自身 内环境的需要。但较重的创伤引起急剧 的反应常可能损害机体自身,需要在治 疗时加以调整。
1.局部变化 早期为创伤性炎症反应,后 期改变为细胞增生组织修复,一般伤口 炎症在3~5日趋向消退。
2.全身反应 (1)体温反应 (2)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 3.代谢变化 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 4.免疫功能变化 意义:a.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有效循环。 b.提供能量 c.提供修复必需的材料
二、创口修复的不利因素
1. 创口的感染 2. 异物残留或失活组织过多 3. 伤处血液循环障碍 4. 局部制动不够
5. 全身因素
三、创伤修复类型
1. 一期愈合 组织修复以本来细胞为主,被
修处仅有少量纤维组织,功能良好。 2. 二期愈合 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称 瘢痕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或伴感染的伤 口。
第四节
一、急救
创伤的处理
1. 基本措施(ABC) A. 保持气道通畅
B. 维持有效呼吸
C. 保障有效循环
2. 急救的注意事项
①抢救积极、镇定、工作有序。
②不可忽视沉默病人。
③防止抢救中加重创伤。
④防止医源性损害。
二、后继治疗
1. 闭合伤处理
2. 开放伤处理
赵斌
创 伤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创伤(trauma)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造成的
机体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 广义的是指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挤压伤、火器伤 2.按受伤部位分类 两处以上为多发伤 3.按有无伤口分类 (1)闭合伤 损伤后皮肤完整无缺者 (2)开放伤 损伤后皮肤破损者
三、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2. 穿刺和导管检查 3. 影像学检查 4. 腹腔镜检查 5. 探查性手术
四、检查注意事项
1. 发现危重情况如窒息、大出血等必须立即 抢救。 2. 检查步骤简单,询问和检查同时进行。 3. 重视症状明显部位,同时寻找比较隐匿的 创伤。 4. 接受多个病人时不要忽视不出声的病人。 5. 一时难以确诊的损伤,应对症处理中密切 观察。
第二节 创伤的修复
创伤修复的基本方式是由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 间质,充填、连接或代替缺损的组织。理想的创伤 修复是由原来的细胞来修复缺损。
一、组织修复过程
1. 纤维蛋白充填 先为血块,后为纤维蛋白,充填伤 口和组织裂隙达到止血和封闭创口的目的。
2. 细胞增生 肉芽组织形成→瘢痕组织→上皮细
胞生长、伤口愈合 3. 组织塑形
第三节
创伤的诊断
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1. 2. 3. 4.
疼痛 肿胀 外伤或创面 功能障碍
二、全身表现
1. 体温升高
2. 循环、呼吸变化 3. 口渴、尿少等
三、并发症
1. 休克 2. 感染 3. 器官功能衰竭
诊断
一、病史询问 1. 致伤原因、作用部位、受伤当时状况 2. 伤后症状及其演变过程 3. 既往史 二、体格检查 1. 观察生命征 2. 直接受伤部位及详细的全身检查 3. 开放性损伤的检查
三、病理变化 包括局部和全身反应,是机体稳定自身 内环境的需要。但较重的创伤引起急剧 的反应常可能损害机体自身,需要在治 疗时加以调整。
1.局部变化 早期为创伤性炎症反应,后 期改变为细胞增生组织修复,一般伤口 炎症在3~5日趋向消退。
2.全身反应 (1)体温反应 (2)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 3.代谢变化 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 4.免疫功能变化 意义:a.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有效循环。 b.提供能量 c.提供修复必需的材料
二、创口修复的不利因素
1. 创口的感染 2. 异物残留或失活组织过多 3. 伤处血液循环障碍 4. 局部制动不够
5. 全身因素
三、创伤修复类型
1. 一期愈合 组织修复以本来细胞为主,被
修处仅有少量纤维组织,功能良好。 2. 二期愈合 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称 瘢痕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或伴感染的伤 口。
第四节
一、急救
创伤的处理
1. 基本措施(ABC) A. 保持气道通畅
B. 维持有效呼吸
C. 保障有效循环
2. 急救的注意事项
①抢救积极、镇定、工作有序。
②不可忽视沉默病人。
③防止抢救中加重创伤。
④防止医源性损害。
二、后继治疗
1. 闭合伤处理
2. 开放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