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冷战太空对接——司古
世界航空航天大事件
世界航空航天大事件:风筝起源古代中国,约14世纪传到欧洲公元前500-400年中国人就开始制作木鸟并试验原始飞行器1909年世界第一架轻型飞机在法国诞生1903年12月14日至17日,由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在人类航空史上首次实现了自主操纵飞行.这次试飞成功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人类航空史从此进入新的纪元1947年10月14日美国着名试飞员查尔斯·耶格尔驾驶X—1飞机实现了突破音障飞行1969年7月20日22时56分20秒,阿姆斯特迈出一小步成为全体地球人类的一大步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1959年9月12日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1970年12月15日前苏联“金星”7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1971年4月9日前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空间站;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太空1971年12月2日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5年后,美国的“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1981年4月12日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服役已经超期8年,至今仍在运行,是目前最成功的人类空间站1993年11月1日美、俄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我国航空航天大事件: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并于3天后成功回收;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1990年4月7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外卫星,使我国在世界航天商业发射服务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1999年10月,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顺利升空,并正常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技术领域进行的全面国际合作;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于2003年10月16日圆满回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3年12月和2004年7月,我国与欧洲空间局联合研制并发射了“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科学卫星,“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取得圆满成功;2004年1月23日,我国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由国务院批准立项;2005年10月12日,中国再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这是神舟飞船第七次飞入太空,也是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主要航天国家相继制定或调整航天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航天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中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迄今已整整走过五十年光辉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航天事业,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贯主张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支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种活动,积极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不断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已确立了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更高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推进航天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自2000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又取得长足进展;为增进世人对过去五年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了解,这里就有关情况作些介绍和说明;一、发展宗旨与原则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中国发展航天事业贯彻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则是:——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满足国家需求,体现国家意志;中国将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强国兴邦的战略举措,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航天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航天事业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基点;根据国情和需求,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有限目标,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航天科技对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与支撑作用;加强战略筹划,统筹规划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以航天科技进步为先导,带动高技术和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保护空间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支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项活动,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空间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二、过去五年的进展2001年至2005年,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制和试验基地,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航天科技基础能力显着提高;空间技术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空间应用体系初步形成,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应用效益显着提高;空间科学实验与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空间技术1.人造地球卫星;过去五年,自主研制并发射22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在已初步形成的四个卫星系列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六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此外,海洋卫星系列即将形成,构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计划正在加紧实施;一批新型高性能卫星有效载荷研制成功;各种应用卫星初步投入业务运行,其中“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业务气象卫星系列;地球静止轨道大型卫星公用平台的各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大容量通信广播卫星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微小卫星研制及应用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运载火箭;过去五年,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24次发射成功,运载火箭主要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明显提高;自1996年10月至2005年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46次发射成功;新一代运载火箭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120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研制进展顺利;3.航天器发射场;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建设取得新进展,提高了综合试验和发射能力,多次完成各种运载火箭、各类人造卫星、无人试验飞船和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4.航天测控;航天测控网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和拓宽,多次为各种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无人试验飞船和载人飞船的发射、在轨运行和返回着陆提供测控支持;5.载人航天;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之后又成功发射三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发射并回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取得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突破了载人航天基本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两人五天”的载人航天飞行,首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又一个重大成就;6.深空探测;开展了绕月探测工程的预先研究和工程实施,取得重要进展;空间应用1.卫星遥感;卫星遥感应用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应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应用系统的技术水平和业务化运行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设和完善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和许多省市的卫星遥感应用及论证机构;光学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积累形成覆盖范围广、时间序列长的多波段卫星对地观测数据资源,提供多种遥感产品和服务;在一些重要领域,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已投入业务化运行,特别是在气象、地矿、测绘、农业、林业、土地、水利、海洋、环保、减灾、交通、区域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土资源大调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2.卫星通信广播;卫星通信广播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应用产业已初步形成;截至2005年底,中国拥有国际、国内通信广播地球站80多座,全国共有卫星广播电视上行站34座,国内几十个部门和若干大型企业共建立了100多个卫星专用通信网,各类甚小口径终端站达5万多个;卫星广播电视业务的开展与应用,提高了全国广播电视,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范围和覆盖质量,卫星通信广播技术在“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村村通电话”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卫星远程教育宽带网和卫星远程医疗网初具规模;中国作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成员国,已建成覆盖全球的海事卫星通信网络,跨入了国际移动卫星通信应用领域的先进行列;3.卫星导航定位;通过“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利用国内外导航定位卫星,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服务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卫星导航定位的应用范围和行业不断扩展,全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规模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基础测绘、工程勘测、资源调查、地震监测、气象探测和海洋勘测等领域;空间科学1.日地空间探测;与欧洲空间局合作实施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协同欧洲空间局的四颗空间探测卫星,首次实现世界上对地球空间的六点同步联合探测,获得重要的探测数据;开展了月球和太阳系探测的预先研究;2.微重力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观测;利用“神舟”号飞船和返回式卫星,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微重力科学等领域的多项实验研究,进行了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探索和高能空间天文观测,取得重要成果;3.空间环境研究;开展了对空间环境监测和预报研究;在空间碎片的观测、减缓和预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具备对空间环境试验性的预报能力;三、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2006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发展航天事业置于重要地位;根据上述两个规划纲要,中国政府制定了新的航天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及稍长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这一发展规划,国家将启动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以及一批重点领域的优先项目,加强基础研究,超前部署和发展航天领域的若干前沿技术,加快航天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发展目标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显提高;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显着提高;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主要任务——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最终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4吨;全面完成120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提高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发射适应性;——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研制、发射新型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开展立体测图卫星等新型遥感卫星关键技术研究;初步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多谱段、不同分辨率、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体系,实现对陆地、大气、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统筹发展卫星遥感地面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并完善现有遥感卫星地面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级的遥感卫星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等定量化应用的支撑设施,初步实现社会公益服务领域的遥感数据共享;建立卫星环境应用机构和卫星减灾应用机构,形成若干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在卫星遥感主要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制并发射长寿命、高可靠、大容量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电视直播卫星;发展卫星直播、宽带多媒体、卫星应急通信、公益性通信广播等技术;继续发展和完善卫星通信广播的普遍服务功能,增加卫星通信领域的增值服务业务;积极推进卫星通信广播的商业化进程,扩大通信广播卫星及应用的产业规模;——完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系统,启动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发展卫星导航、定位与授时的自主应用技术和产品,建立规范的、与卫星导航定位相关的位置服务支撑系统、大众化应用系列终端,扩展应用领域和市场;——研制并发射新技术试验卫星,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新设备的空间飞行验证,提高自主研发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研制并发射“育种”卫星,推进空间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的结合,扩大空间技术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应用;——研制空间望远镜、新型返回式科学卫星等卫星;开展空间天文、空间物理、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加强对空间环境与空间碎片的监测能力,初步建立空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载人航天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工作;——实现绕月探测,突破月球探测基本技术,研制和发射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主要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月球资源的探测研究;开展月球探测工程的后期工作;——提高航天发射场综合试验能力和效益,进一步优化航天发射场布局,提高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航天测控网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扩大测控覆盖率,具备初步满足深空探测需求的测控能力;四、发展政策与措施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个领域,推动航天科技自主创新,促进航天活动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证航天活动有序、规范、健康发展,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主要政策与措施包括:——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各种航天活动;优先安排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的发展,适度发展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积极支持空间科学探索;——集中力量实施重大航天科技工程,加强基础研究,超前部署前沿技术;集中优势力量,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实现航天科技的重点跨越;通过加强航天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若干前沿技术的超前研究,提高航天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加强空间应用,推进航天产业化进程;加强空间应用技术的开发,推进资源共享,扩大业务应用;以通信卫星和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运载火箭为重点,积极构建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加强空间技术的推广转移和二次开发,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重视航天科技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航天器、运载火箭研制、生产、试验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航天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加强信息化工作、知识产权工作和航天标准化工作;——推进航天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航天科技工业改革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国际一流的大型宇航企业;积极构建以航天科技企业和国家科研机构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航天技术创新体系;——加强航天活动的科学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创新科学管理的体制机制,强化质量、效益观念,运用系统工程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系统质量,降低系统风险,提高综合效益;——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研究制定航天活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航天产业政策,指导和规范各项航天活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营造有利于航天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保障航天活动的经费投入;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航天投入,同时鼓励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投资体系,保持航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航天活动;鼓励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商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在国家航天政策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航天活动,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卫星经营企业和应用部门优先选用国产卫星和卫星应用产品;——加强航天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注重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特别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普及航天知识,宣传航天文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航天事业;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对航天活动的管理和宏观指导;中国国家航天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民用航天管理及国际空间合作的政府机构,履行政府相应的管理职责;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政府认为,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国都享有自由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及其天体的平等权利;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有助于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发展,应有助于各国人民友好合作;国际空间合作应遵循联合国关于开展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国际合作,促进所有国家的福利和利益,并特别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的宣言国际空间合作宣言中提出的基本原则;中国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加强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基本政策中国政府在开展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中,采取以下基本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统筹考虑合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开展积极、务实的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系统内开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项活动;支持政府间或非政府间空间组织为促进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所开展的各项活动;——重视亚太地区的区域性空间合作,支持世界其他区域性空间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空间合作,重视与发达国家的空间合作;——鼓励和支持国内科研机构、工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
前苏联绝密军事基地UFO谜案.
前苏联绝密军事基地UFO谜案前苏联绝密军事基地UFO谜案:空军击落飞碟 2008年11月19日08:27新闻午报据说在冷战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神秘事件:飞碟坠毁,空军与飞碟的空中混战,地下分解仿制飞碟等……这些事都发生在前苏联的一处绝密军事基地卡普斯京亚尔。
空军司令下令击落“飞碟” 卡普斯京亚尔巨型飞碟坠毁事件发生在1948年,至今仍是前苏联时代的一个不解之谜。
有人说飞碟坠毁后,前苏联对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甚至说这是苏联赢得空间军备竞赛胜利的原因。
美国的U2侦察机拍下了卡普斯京亚尔的照片,在这以前,各国情报机构,甚至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都没有见过它的庐山真面目。
卡普斯京亚尔的这处绝密的军事设施位于前斯大林格勒东南100公里,莫斯科南800公里的地方。
它是斯大林亲自下令成立的,是前苏联建成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军事设施。
它在过去的60年间频频活动。
1948年6月19日傍晚,卡普斯京亚尔的空中管制员在雷达上发现异常物体,与此同时,在距基地10公里的位置,一位执勤的飞行员在正前方发现一个巨大的银色雪茄状飞碟。
他用无线电报告,说自己的眼睛被强光晃得什么也看不见了。
人们认为,是当时的苏联空军司令日加列夫下令攻击飞碟的。
当时飞行员突然遇到不明飞行物,大约三分钟后便发射导弹,最终将目标击落。
与很多国家一样,对于传说中的这起飞碟坠毁事件,军方没有发表任何观点。
苏联高层指挥机构并不明白这个不明飞行物的性质,由于在冷战时期,就倾向于认为它可能是西方敌对势力派来的,加上这是个高度敏感的导弹实验基地,所以就可能会派出空军力量去击落它。
有资料显示,当时失明的飞行员试图重新控制自己的飞行,但随即被飞碟的武器击中。
于是他和自己的飞机一起坠毁。
据说当时俄罗斯的搜索小组兴奋不已,因为俄罗斯终于得到太空飞行器了,他们马上冲出去找到这东西,秘密运往日库尔。
于是俄罗斯的绝密飞碟计划启动了。
从20世纪40年代初卡普斯京亚尔建成开始到现在,这处基地一直对外保密。
航天发展历史
航天发展历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航天发展历史航天是人类最伟大的探索之一,它代表着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勇气,也蕴含着人类对未来的既定信念。
航天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火箭技术,但正式开始的时间被定格在20世纪初。
以下将对航天发展历史作一概述,带您回顾这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第一阶段:火箭技术的起源火箭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有关火药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900年左右。
火药的发明为后来火箭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火箭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德国的赫尔曼·奥伯特和美国的罗伯特·戈达德分别成为火箭技术的奠基人。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航天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太空探索的开端二战结束后,各国开始竞相研发火箭技术,为了尝试将人类送入太空。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尼克1号,这标志着人类太空探索的开端。
之后,美国也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航天技术的研究,成功在1969年将阿波罗11号航天飞船送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月的国家。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成为各国航天领域的焦点。
1998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开始建设,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参与其中。
国际空间站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开展太空研究和实验的平台,也为后续深空探索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初,各国开始加大对深空探索的投入,探索火星、木星等行星成为航天领域的新热点。
美国的“好奇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开展了深入的探索研究。
中国也积极开展月球探测任务,成功实现了月球着陆和返回任务,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火星探测能力的国家。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费的增加,航天领域将迎来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未来,人类可能会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梦想,建立具有永久居住条件的月球基地,甚至开展星际探索任务。
航天发展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科技进步和生活改善,也将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苏俄航天发展史
苏俄航天发展史一、苏联的航天梦想苏俄航天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科学家们对航空航天的潜力充满了憧憬和想象。
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是早期航天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多级火箭理论和空间站构想,为后来的航天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早期探索与突破苏联航天事业在1957年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当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这一成就震惊了全世界,并开创了航天史上的新篇章。
斯普特尼克一号的发射,标志着苏联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国家。
在此之后,苏联继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航天突破。
1959年,苏联的月球探测器“月球一号”成功着陆在月球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而后的几年里,苏联陆续发射了多颗月球探测器,成功探测到了月球的表面,并将探测器上的照片传回地球。
三、载人航天的突破苏联在载人航天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1961年,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他乘坐的“伏尔加”号飞船成功绕地球飞行了一圈。
这一壮举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
在此之后,苏联陆续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
其中,1965年的“伏尔加”号飞船成功地实现了两艘飞船在太空中的对接,这是航天史上的又一重要突破。
接着,苏联又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长期太空驻留任务,航天员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逐渐延长,为后来的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国际合作与竞争苏联的航天事业不仅仅是国内的努力,还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开展合作与竞争。
1967年,苏联与美国签署了《太空条约》,规定了太空活动的国际法律框架,为维护太空和平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苏联与美国之间的航天竞争中,苏联也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败。
例如,苏联曾计划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载人基地,但由于技术难题和财政压力,这一计划最终被取消。
此外,苏联还经历了一系列的火箭发射失败和航天员事故,这些事件对苏联的航天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航天事业发展大事记
航天事业发展大事记自20世纪初,人类就开始探索太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事业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回顾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梳理航天事业的重大事件,为读者呈现航天事业的壮丽历程。
1.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
2.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他在“东方1号”飞船中绕地球一周。
3. 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4. 1971年4月19日,苏联宇航员塔斯金和达曼成为了第一对在太空中握手的人。
5. 1978年4月12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GPS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全球卫星导航时代。
6. 1986年1月28日,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发生爆炸事故,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美国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7. 1998年11月20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卫星——“东方红1号”。
8. 2003年2月1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大气层时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9. 2008年9月25日,中国发射了首个载人航天器——神舟7号,宇航员浩然和刘伯明在太空中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
10. 2011年7月8日,美国航天飞机最后一次发射,标志着美国航天飞机计划的结束。
11. 2013年12月14日,中国发射了月球探测器嫦娥3号,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面软着陆。
12. 2015年12月21日,美国私人企业SpaceX成功将火箭送入轨道,并成功回收了火箭的第一级。
13. 2019年4月11日,以色列发射了首个登月探测器“贝瑞甘”,但最终未能成功降落在月球上。
14. 2020年5月30日,SpaceX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龙飞船2号,这是美国自2011年以来首次发射载人航天器。
15. 2021年7月23日,日本的“丰田”号货运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日本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航天事业的知识和故事
航天事业的知识和故事航天事业是人类勇敢探索宇宙的壮举,它也是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的象征。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在航天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航天事业的知识和故事。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航天事业的历史。
1957年,苏联发射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这个里程碑的事件标志着航天的开启,引发了世界各国对太空探索的竞争。
几年后,1961年,苏联的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完成了绕地球一圈的壮举。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最著名的航天任务之一-阿波罗登月计划。
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起了这个宏大的计划,旨在将宇航员送到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
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类,他在登月舱舱门外说出了那句脍炙人口的:“这是个小步,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阿波罗登月计划让人类首次实现了迈向宇宙深处的梦想,这不仅是科学上的突破,更是一次令人激动的人类壮举。
除了登月计划,航天事业的另一项重要里程碑是国际空间站(ISS)的建立。
ISS是一个宇宙空间站,由多个国家合作建造和运营。
它被认为是人类空间探索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不仅为宇航员提供了一个长期在太空中工作和居住的地方,还为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平台。
自2000年以来,ISS一直在轨道上运行,为全人类探索太空的未来铺下了基础。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航天事业对人类的意义。
航天事业不仅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还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了解宇宙的机会。
通过航天技术,我们能够观测和研究太阳系、行星和星系,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航天事业也激发了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和勇气,推动了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创新。
在未来,航天事业将继续发展。
人们对火星的探索、新的太空探索任务以及私人太空旅游的兴起,都是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它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关于宇宙的知识,同时也将推动科技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类载人航天史回顾
人类载人航天史回顾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历时108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尼-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历时2天又22小时50分,成为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
加加林,第一个人类太空人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飞船,离船5米,停留12分钟,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太空行走。
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1967年4月24日乘联盟1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因降落伞未打开,成为第47一位为航天殉难的宇航员。
1969年1月14—17日,前苏联的联盟4号和5号飞船在太空首次实现交会对接,并交换了宇航员。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在月面停留21小时又18分钟,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第一人。
1971年4月9日,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艘长期停留在太空的礼炮1号空间站。
1975年7月15—21日,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和前苏联的联盟19号飞船在太空联合飞行,成为载人航天的首次国际合作。
1981年4月21日,美国成功发射并返回世界上首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使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统梦想成真。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1984年2月7日,美国宇航员麦坎德列斯和斯图尔特不拴系绳离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成为第一批“人体地球卫星”。
1984年7月25日,前苏联萨维茨卡娅离开礼炮7号空间站,成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
1985年7月25日,王赣骏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位华裔宇航员。
俄罗斯的波利亚科夫,于1994-1995年间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连续停留438天,成为在太空时间呆得最长的男宇航员;而美国的露西德于1996年在和平号上停留了188天,成为在太空时间呆得最长的女宇航员。
1986年2月20日进入轨道的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至今已在太空中运行了13年,成为寿命最长的空间站。
1995年3月2—18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飞行,其上的7位宇航员加上和平号上的6位宇航员,共有13位宇航员同时在太空,成为同时在太空中人数最多的一次。
五个经典沟通案例分析
五个经典沟通案例分析1.经典案例一:NASA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台上爆炸,导致所有七名宇航员遇难。
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沟通不良,决策者没有充分了解工程师们对于低温天气条件下航天飞机安全性的担忧。
在发射前,工程师们提出了一份涉及O形密封圈在低温天气下容易失效的报告,但这份报告在决策层和相关官员之间沟通时遭到轻视。
工程师们没有能够有效地将自己的担忧传达给决策层的人员,并在最终的决策中被忽视了。
这个案例展示了沟通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
如果工程师们能够更好地与领导层沟通并表达他们的担忧,或许事故可以避免。
2.经典案例二:乌克兰航空PS752坠机事件2024年1月8日,乌克兰航空一架客机在伊朗被击落,造成176人死亡。
乌克兰航空初步认定这起事件为意外,但随后国际社会的压力以及证据的增加,使得乌克兰航空公开了其客机很可能是被伊朗导弹击落的认同。
这个案例中,乌克兰航空公开初步的认定结果进一步误导了公众和国际社会,他们没有等到更多的证据确认而做出武断的结论。
这导致了混乱和误解,并最终迫使乌克兰航空改变了他们的说法。
这个案例反映了沟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敏感事件中。
正确而准确地沟通信息对于建立公众信任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3.经典案例三:华为5G技术全球扩张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和服务供应商之一,面对全球范围内对其5G技术的担忧和质疑。
许多国家和机构担心华为设备的安全性和其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
华为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沟通策略,向全世界公开透明地展示了其产品的安全性,并邀请国际专家进行审查和验证。
华为还主动与各国政府和公司合作,以建立可信赖的安全保障机制。
这个案例展示了沟通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重要性。
华为采取了开放和透明的沟通策略,以建立信任和消除质疑,最终成功推动了其在全球的5G技术扩张。
4.经典案例四:苹果公司与FBI的加密争端这个案例反映了在隐私和安全之间权衡的问题。
航天的发展历史过程
航天的发展历史过程从地球走向太空,人们经历了漫长的航天发展历程。
以下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火箭诞生。
这个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火箭的设计是以军事目的为主,例如用于导弹和火炮等。
20世纪30年代,苏联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火箭反作用定律,为火箭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人造卫星进入太空。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这个事件导致了美苏航天竞赛的开启。
此后,苏联还发射了第一个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一个宇宙飞船等等。
第三阶段:载人宇宙飞行。
1961年4月12日,苏联的尤里·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5年后,美国的约翰·格伦成为了第一个直接绕地球一圈的人。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成为世界航天技术里程碑事件之一。
第四阶段:构建空间站。
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光辉号”空间站和美国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先后投入使用。
后来,国际空间站于1998年开始建设,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实验平台和国际合作基地。
第五阶段:深空探测。
人们很快认识到,太阳系和太空还隐藏着很多未知事物。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先驱者”和“旅行者”号开始进行太阳系探测。
另外,人类还向地球上以外的星系发射了太空望远镜,如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查克拉八号太空望远镜。
以上就是航天发展的主要历程,包括了火箭诞生、人造卫星、载人宇宙飞行、构建空间站以及深空探测等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相信在未来,航天事业还会继续迎来更多的发展和突破。
全知识历史版本
全知识历史版本自人类有了对宇宙的认知以来,人们就一直梦想着能够进入太空,探索宇宙的神秘。
从最初的火箭试飞,到如今的国际空间站,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一直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20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尝试将物体送入太空。
1903年,俄罗斯科学家季米特里·季米特里耶维奇·兹萨多夫斯基就提出了飞行器的理论,他认为只要使用固体燃料火箭,就可以将人类送入太空。
但当时的技术并不允许人类进行这样的尝试。
直到1926年,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德建造的火箭才成功实现了第一次人造火箭试飞。
虽然试验并不成功,但这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尝试将火箭送入太空的历史。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人们开始认识到太空探索的重要性。
不久之后,美国也开始了自己的太空探索计划,1961年,尤里·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他乘坐的飞船名为“复活节岛号”,飞行时间只有108分钟,但这次飞行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开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始了更加深入的太空探索。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这一事件也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此后,人类陆续完成了多次载人登月任务,同时也开展了许多探测任务,如“旅行者1号”、“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等等。
21世纪以来,太空探索已经成为了全球的热门话题。
2003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2011年,中国成功发射了自主建造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之后又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
此外,印度、欧洲、日本等国家也在加紧太空探索的步伐,这显示出太空探索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目标。
近年来,私人太空公司的崛起也为太空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
埃隆·马斯克创办的“SpaceX”公司已经成功发射了多次航天器,并且计划将人类送往火星。
人类的太空筑梦之旅
人类的太空筑梦之旅作者:毛新愿来源:《百科探秘·航空航天》2019年第06期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
”为了离开地球母亲这个摇篮,成为文明程度更高的人类,我们把眼光瞄向了太空。
为了进入太空,人类创造了火箭、卫星、各种探测器、宇宙飞船,还有能够驻留太空的空间站。
从某种程度上说,空间站的落成标志着人类终于在太空安家了。
虽然对于人类大规模移民其他星球来说,空间站的承载力和技术水平还远远不够,但它在太空中的运行,已经让人类看到了希望。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人类在太空中筑梦的故事。
1942年10月3日,德国将一枚V2火箭发射到了96千米的高度,已经非常接近卡门线(卡门线是位于海拔100千米处,被认为是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分界线)。
两年后,火箭发射高度便提升到了176千米。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和苏联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相比美国,苏联有着对欧洲大陆战略威慑的急切需求,故而对于远程导弹的研制投资巨大。
1957年,苏联著名火箭专家谢尔盖·科洛廖夫主持的R-7火箭项目成功完成了6000千米的发射测试,成为世界首枚洲际导弹。
这枚洲际导弹的扩展版本联盟号火箭则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火箭。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联盟系列火箭已经完成了近2000次发射。
1957年10月4日,人类首颗环绕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直至1958年年初,它围绕地球飞行了近1500圈。
1957年11月3日,苏联将小狗莱卡送入地球轨道,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生命进入太空的可能性。
而美国也在三个月后发射了本国的第一颗卫星——探险者1号。
1959年,美国选拔出7 名航天员,1960年,苏联也选出了19名航天员,很快,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就从这26人中产生。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在进行了充分准备后,终于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航天事业进入载人新阶段。
中国太空探索的几大困境
中国太空探索的⼏⼤困境中国太空探索的⼏⼤困境“神⾈九号”13天的太空之旅注定将成为中国太空探索道路上⼜⼀⾥程碑。
事实上,⾃2003年“神⾈五号”实现⾸次载⼈航天以来,⽆论在载⼈航天还是深空探测上,每隔两三年中国就会树⽴⼀座⾥程碑。
⾃上个世纪美苏争霸所掀起的太空探索热潮终结以来,像中国这样短时间内⾼频度地推出航天⼯程项⽬的情况并不多见。
1975年7⽉苏联“联盟号”飞船与美国“阿波罗号”飞船在空间轨道成功对接,以象征性的姿态宣告美苏在太空竞赛中握⼿⾔和。
苏联解体后,美国和俄罗斯这对冷战对⼿更是成了国际空间合作的引领者,共同主导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转。
但在国际空间合作的表象下,太空探索过程中的竞争从未停歇。
美俄这样的传统空间⼤国以及欧洲、中国、⽇本、印度等后来者,在开展空间合作的同时,也都以不同节奏推进各⾃独⽴的太空探索计划。
1972年7⽉美国“阿波罗号”系列飞船最后⼀次载⼈登⽉,将太空探索中⼈类留下⾜迹的纪录也定格在了那⼀年,⼈类太空探索进⼊“后阿波罗时代”。
此后美苏太空竞争的重点转向航天飞机制造和空间站建设,但⽆论是投⼊的⼒度还是取得的成就,都没有再现载⼈登⽉那样的辉煌。
与后冷战时代国际政治格局⼀样,“后阿波罗时代”的太空探索也呈现⼀超多强的局⾯。
美国以绝对的优势稳居太空超级⼤国位置,俄罗斯的太空实⼒从苏联解体后经济衰退的冲击中逐渐恢复,欧洲、⽇本、中国和印度等国成为空间探索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在载⼈登⽉竞赛中完胜苏联之后,美国把太空探索的重点放在航天飞机、载⼈空间站和⽕星探测上,在太空探索领域继续保持领先。
1986年“挑战者号”和2003年“哥伦⽐亚号”航天飞机爆炸,曾给美国的航天事业造成打击。
就在“哥伦⽐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第⼆年,美国布什政府公布“太空远景规划”,提出研制下⼀代航天器、重返⽉球以及载⼈登陆⽕星的“星座计划”。
奥巴马政府2010年对布什政府的航天政策做出调整,取消了重返⽉球计划,把关注点放在提升美国航天⼯业实⼒、航天科技⽔平上,并且更加重视国际空间合作。
冷战太空计划大事件表
冷战太空计划大事件表飞越水星:美国1973年水手10飞越金星:美国1962年水手2,1967年水手5,1973年水手10;飞越火星:美国1964年水手4,1969年水手6,7飞越木星:美国1972年先驱者10,1973年先驱者11,1977年旅行者1,2(先发射2)飞越土星:先驱者11,旅行者1,2飞越天王星:旅行者2飞越海王星:旅行者2围绕金星:美国1978年先驱者金星1,1989年麦哲伦;苏联1975年金星9,10,1983年金星15,16围绕火星:美国1971年水手9,1975年海盗1,2;苏联1971年火星2,3,1973年火星5,1988年火卫2围绕木星:美国1989年伽利略金星软着陆:苏联1970年金星7,1972年金星8,1975年金星9,10,1978年金星11,12,1981年金星13,14,1984年织女2火星软着陆:美国1975年海盗1,2号50-years-exploration-huge1958-1991年美苏载人航天及星际探测纪录1958年8月17美射飞越月球探测器,升空炸1958年10月11美射先驱者1(飞越月球),未脱离地球1958年11月8美射先驱者2(飞越月球),未脱离地球1958年12月6美射先驱者3(飞越月球),未脱离地球1958年9月23苏射撞月探测器,升空炸1958年10月11苏射撞月探测器,升空炸1958年12月4苏射撞月探测器,升空炸1958年12月17苏射撞月探测器,升空炸1959年3月4美射先驱者4(飞越月球),高度算错,虽掠过月球,但未探测1959年11月26美射绕月探测器,整流罩破裂,坠落1959年1月2苏射月球1(撞月),1月4掠过月球,失败1959年6月18苏射撞月探测器,升空炸1959年9月12苏射月球2(撞月),9月14撞月1959年10月4苏射月球3(飞越),10月7掠过月球并拍照1960年3月11美射先驱者5太阳探测器,进入绕太阳轨道,工作到6月261960年5月9美射水星号无人飞船,亚轨道试验成功1960年7月29美射水星号无人飞船,升空坠毁1960年9月25美射绕月探测器,升空坠毁1960年11月8美射水星号无人飞船,升空坠毁1960年11月21美射水星号无人飞船,起飞2秒熄火,飞船逃逸1960年12月15美射绕月探测器,升空炸1960年12月19美射水星号无人飞船,亚轨道试验成功1960年1月苏射2艘无人飞船,亚轨道试验1960年4月15苏射飞越月球探测器,坠落失踪1960年4月19苏射飞越月球探测器,在发射台炸1960年5月15苏射载假人飞船,指令错,未归1960年7月28苏射载2狗飞船,升空炸,狗亡1960年8月19苏射载2狗44鼠飞船,绕地球18圈后归1960年10月10苏射飞越火星探测器,坠毁1960年10月14苏射飞越火星探测器,升空炸1960年12月1苏射载2狗飞船,归途烧毁,狗亡1960年12月22苏射载2狗飞船,失控,狗逃逸1961年1月31美射载1黑猩猩水星号飞船,亚轨道试验成功1961年2月21美射水星号无人飞船,亚轨道试验成功1961年3月18美射水星号无人飞船,亚轨道试验失败1961年4月25美射水星号无人飞船,失控,飞船逃逸1961年4月28美射水星号无人飞船,亚轨道试验成功1961年5月5美射水星号载人飞船,亚轨道试验成功1961年7月21美射水星号载人飞船,亚轨道试验成功1961年8月23美射徘徊者1(撞月),未脱离地球1961年9月13美射水星号无人飞船,绕地球1圈后归1961年11月18美射徘徊者2(撞月),未脱离地球1961年11月29美射载1黑猩猩水星号飞船,绕地球2圈后翻滚,提前归1961年1月24苏射飞越金星探测器,升空坠毁1961年2月4苏射飞越金星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1年2月12苏射金星1(飞越),飞往金星途中失去联系1961年3月9苏射载1猪1狗1假人飞船,绕地球1圈后归1961年3月25苏射载狗和假人飞船,绕地球1圈后归1961年4月12苏射东方1载人飞船,绕地球1圈后归,世界首次载人航天1961年8月6苏射东方2载人飞船,8月7归1962年1月26美射徘徊者3(撞月),1月28掠过月球,失败1962年2月20美射水星号载人飞船,绕地球3圈后归,美首次载人航天1962年4月23美射徘徊者4(撞月),4月26撞月,故障,未探测1962年5月24美射水星号载人飞船,绕地球3圈后归1962年6月22美射水手1(飞越金星),升空炸1962年8月27美射水手2,1962年12月14飞越金星,工作到1963年1月31962年10月3美射水星号载人飞船,绕地球6圈后归1962年10月18美射徘徊者5(撞月),10月21掠过月球,失败1962年8月11苏射东方3载人飞船,8月15归1962年8月12苏射东方4载人飞船,8月15归1962年8月25苏射金星大气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2年9月1苏射金星大气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2年9月12苏射飞越金星探测器,升空炸1962年10月24苏射飞越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轨道炸1962年11月1苏射火星1(飞越),飞往火星途中通信中断1962年11月4苏射火星着陆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3年5月15美射水星号载人飞船,5月16归1963年1月4苏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3年2月3苏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升空坠毁1963年4月2苏射月球4(软着陆),4月5掠过月球,失败1963年6月14苏射东方5载人飞船,6月19归1963年6月16苏射东方6载人飞船,6月19归1963年11月11苏射飞越金星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4年1月30美射徘徊者6(撞月),2月2撞月,故障,未发回照片1964年4月8美射双子星座1无人飞船,试验完后4月12销毁于大气1964年7月28美射徘徊者7(撞月),7月31撞月1964年11月5美射水手3(飞越火星),太阳能电池无法展开1964年11月28美射水手4,1965年7月14飞越火星,1967年12月21失去联系1964年2月19苏射飞越金星探测器,升空炸1964年3月1苏射飞越金星探测器,升空炸1964年3月21苏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4年3月27苏射飞越金星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4年4月2苏射探测器1(飞越金星),飞往金星途中通信中断1964年4月20苏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升空炸1964年6月4苏射飞越月球探测器,升空炸1964年10月6苏射宇宙47无人飞船,10月7归1964年10月12苏射上升1载人飞船,10月13归1964年11月30苏射探测器2(飞越火星),飞往火星途中通信中断1965年1月19美射双子星座2无人飞船,亚轨道试验成功1965年2月17美射徘徊者8(撞月),2月20撞月1965年3月21美射徘徊者9号(撞月),3月24撞月1965年3月23美射双子星座3载人飞船,绕地球3圈后归1965年6月3美射双子星座4载人飞船,美首次太空行走,6月7归1965年8月21美射双子星座5载人飞船,8月29归1965年12月4美射双子星座7载人飞船,12月18归1965年12月15美射双子星座6载人飞船,12月16归1965年12月16美射先驱者6太阳探测器,进入绕太阳轨道,2000年12月8最后联系1965年2月22苏射宇宙57无人飞船,入轨后炸1965年3月12苏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5年3月18苏射上升2载人飞船,世界首次太空行走,3月19归1965年4月10苏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升空炸1965年5月9苏射月球5(软着陆),软着陆失败,5月12坠毁在月球1965年6月8苏射月球6(软着陆),6月11掠过月球,失败1965年7月18苏射探测器3(飞越月球),7月20掠过月球,继续飞,进行远距离通信试验1965年10月4苏射月球7(软着陆),软着陆失败,10月7坠毁在月球1965年11月12苏射金星2(飞越),飞往金星途中通信中断1965年11月16苏射金星3(大气探测),进入金星大气前通信中断1965年11月23苏射金星大气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5年11月26苏射飞越金星探测器,升空炸1965年12月3苏射月球8(软着陆),软着陆失败,12月6坠毁在月球1966年2月26美射阿波罗无人飞船,亚轨道试验部分成功1966年3月16美射双子星座8载人飞船,对接目标舱后翻滚,紧急归1966年5月30美射勘测者1,6月2在月球软着陆,工作到7月14 1966年6月3美射双子星座9载人飞船,6月6归1966年7月18美射双子星座10载人飞船,对接目标舱,7月21归1966年8月10美射月球轨道器1(绕月),8月18至29拍照,10月29完成任务后坠毁在月球1966年8月17美射先驱者7太阳探测器,进入绕太阳轨道,1995年3月31最后联系1966年8月25美射阿波罗无人飞船,亚轨道试验成功1966年9月12美射双子星座11载人飞船,对接目标舱,9月15归1966年9月20美射勘测者2,软着陆失败,9月23坠毁在月球1966年11月6美射月球轨道器2(绕月),11月18至25拍照,1967年10月11完成任务后坠毁在月球1966年11月11美射双子星座12载人飞船,对接目标舱,11月15归1966年1月31苏射月球9,2月3在月球软着陆,2月6最后联系1966年2月22苏射载2狗宇宙110飞船,3月15归1966年3月1苏射绕月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6年3月31苏射月球10,4月3绕月,5月30最后联系1966年4月30苏射绕月探测器,升空炸1966年8月24苏射月球11,8月27绕月,10月1最后联系1966年10月22苏射月球12,10月25绕月,1967年1月19最后联系1966年11月28苏射宇宙133无人飞船,11月30归途炸1966年12月14苏射无人飞船,在发射台炸1966年12月21苏射月球13,12月24在月球软着陆,工作到12月281967年1月27美阿波罗1载人飞船在地面起火,3宇航员亡1967年2月5美射月球轨道器3(绕月),2月15至23拍照,1967年10月9完成任务后坠毁在月球1967年4月17美射勘测者3,4月20在月球软着陆,工作到5月3 1967年5月4美射月球轨道器4(绕月),5月11至26拍照,10月31完成任务后坠毁在月球1967年6月14美射水手5,10月19掠过金星,工作到11月1967年7月14美射勘测者4,7月17在月球着陆过程中失去联系1967年8月1美射月球轨道器5(绕月),8月6至18拍照,1968年1月31完成任务后坠毁在月球1967年9月8美射勘测者5,9月11在月球软着陆,工作到12月171967年11月7美射勘测者6,11月10在月球软着陆,工作到11月241967年11月9美登月用土星5火箭首射成功,载阿波罗4无人飞船,绕地球3圈后归1967年12月13美射先驱者8太阳探测器,进入绕太阳轨道,1996年8月22最后联系1967年2月7苏射宇宙140无人飞船,2月9归途受损1967年3月10苏射宇宙146无人飞船1967年4月8苏射宇宙154无人飞船1967年4月23苏射联盟1载人飞船,4月24归途坠毁,1宇航员亡1967年5月16苏射宇宙159无人飞船1967年6月12苏射金星4(大气探测),10月18进入金星大气,距金星表面25公里时毁于大气1967年6月17苏射金星大气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7年9月28苏射绕月返回探测器,升空炸,返回舱逃逸1967年10月27苏射宇宙186无人飞船,10月31归1967年10月30苏射宇宙188无人飞船,当天对接宇宙186,11月2归1967年11月22苏射绕月返回探测器,失控,返回舱逃逸,落地受损1968年1月7美射勘测者7,1月10在月球软着陆,工作到2月20 1968年1月22美射阿波罗5无人飞船,绕地球7.5圈后归1968年4月4美射阿波罗6无人飞船,绕地球3圈后归1968年10月11美射阿波罗7载人飞船,10月22归1968年11月8美射先驱者9太阳探测器,进入绕太阳轨道,1983年失去联系1968年12月21美射阿波罗8载人飞船,绕月后12月27归1968年2月7苏射绕月探测器,升空炸1968年3月2苏射探测器4(绕月返回),3月7归途炸1968年4月7苏射月球14,4月10绕月1968年4月14苏射宇宙212无人飞船,4月19归1968年4月15苏射宇宙213无人飞船,当天对接宇宙212,4月20归1968年4月23苏射绕月返回探测器,失控,返回舱逃逸1968年7月14苏射绕月返回探测器,准备时火箭破裂歪倒1968年8月28苏射宇宙238无人飞船,9月1归1968年9月14苏射探测器5(载1海龟,绕月返回),9月18绕月,9月21弹道式溅落印度洋回收1968年10月25苏射联盟2无人飞船,10月28归1968年10月26苏射联盟3载人飞船,对接联盟2失败,10月30归1968年11月10苏射探测器6(绕月返回),11月14绕月,11月17降落苏境内,有破损1969年2月24美射水手6,7月31掠过火星1969年3月3美射阿波罗9载人飞船,3月13归1969年3月27美射水手7,8月5掠过火星1969年5月18美射阿波罗10载人飞船,5月26归1969年7月16美射阿波罗11载人登月飞船,7月21世界首次登月,7月24归1969年8月27美射太阳探测器,升空炸1969年11月14美射阿波罗12载人登月飞船,11月19登月,找到1967年发射的勘测者3,取下照相机和铲子,11月24归1969年1月5苏射金星5(大气探测),5月16进入金星大气,距金星表面26公里时毁于大气1969年1月8苏射无人飞船1969年1月10苏射金星6(大气探测),5月17进入金星大气,距金星表面11公里时毁于大气1969年1月14苏射联盟4载人飞船,1月17归1969年1月15苏射联盟5载人飞船,对接联盟4,1月18归1969年1月20苏射绕月返回探测器,失控,返回舱逃逸1969年2月19苏射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带月球车),升空炸1969年2月21苏登月用N1火箭首射,升空炸1969年3月27苏射围绕火星探测器,升空炸1969年4月2苏射围绕火星探测器,升空坠落1969年4月15苏射月球取样返回探测器,升空炸1969年6月14苏射月球取样返回探测器,升空炸1969年7月3苏登月用N1火箭第2射,在发射台炸1969年7月13苏射月球15(取样返回),7月21在月球坠毁1969年8月7苏射探测器7(载4草原龟,绕月返回),8月11绕月,8月14归1969年9月23苏射月球取样返回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69年10月11苏射联盟6载人飞船,10月16归1969年10月12苏射联盟7载人飞船,10月17归1969年10月13苏射联盟8载人飞船,10月18归1969年10月22苏射月球取样返回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70年4月11美射阿波罗13载人登月飞船,临近月球服务舱贮氧箱炸,未登月,4月17归1970年2月6苏射月球取样返回探测器,升空炸1970年2月19苏射绕月探测器,升空坠毁1970年6月1苏射联盟9载人飞船,6月19归1970年8月17苏射金星7,12月15在金星软着陆,被大气摧毁前工作23分钟1970年8月22苏射金星软着陆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70年9月12苏射月球16(取样返回),9月20在月球软着陆,挖取月球岩土,9月24归1970年10月20苏射探测器8(绕月返回),10月24绕月,10月27弹道式溅落印度洋回收1970年11月10苏射月球17(软着陆,月球车),11月17在月球软着陆,月球车工作到1971年10月41970年11月24苏射宇宙379无人飞船1970年12月2苏射宇宙382无飞船1971年1月31美射阿波罗14载人登月飞船,2月5登月,2月9归1971年5月9美射水手8(围绕火星),升空坠毁1971年5月30美射水手9,11月14进入绕火星轨道,工作到1972年10月271971年7月26美射阿波罗15载人登月飞船,7月30登月,用了月球车,8月7归1971年2月26苏射宇宙398无人飞船1971年4月19苏射礼炮1空间站,在轨175天(载人24天),10月11毁1971年4月22苏射联盟10载人飞船,对接礼炮1后宇航员进礼炮1失败,4月24归1971年5月10苏射围绕火星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71年5月19苏射火星2(围绕和软着陆),轨道器11月27进入绕火星轨道,工作到1972年8月22,软着陆器着陆过程坠毁1971年5月28苏射火星3(围绕和软着陆),轨道器12月2进入绕火星轨道,工作到1972年8月22,软着陆器在火星降落,发回14秒信息后失去联系1971年6月6苏射联盟11载人飞船,6月7对接礼炮1,6月29归途漏气,3宇航员亡1971年6月27苏登月用N1火箭第3射,升空坠落炸1971年8月12苏射宇宙434无人飞船1971年9月2苏射月球18(取样返回),9月11坠毁在月球1971年9月28苏射月球19,10月3绕月,工作到1972年10月20 1972年3月3美射先驱者10,1973年12月3掠过木星,工作到1997年3月311972年4月16美射阿波罗16载人登月飞船,4月21登月,用了月球车,4月27归1972年12月7美射阿波罗17载人登月飞船,12月11登月,用了月球车,12月19归1972年2月14苏射月球20(取样返回),2月21在月球软着陆,挖取月球岩土,2月25归1972年3月27苏射金星8,7月22在金星软着陆,被大气摧毁前工作50分钟1972年3月31苏射金星软着陆探测器,未脱离地球1972年6月26苏射宇宙496无人飞船,7月2归1972年11月23苏登月用N1火箭第4射,升空炸1973年4月6美射先驱者11,1974年12月4掠过木星,1979年9月1掠过土星,工作到1995年9月301973年5月14美射天空实验室,在轨2249天(载人171天),1979年7月11毁1973年5月25美射阿波罗载人飞船,当天对接天空实验室,6月22归1973年6月10美射探险者49太阳探测器,利用绕月轨道探测太阳,工作到1977年4月261973年7月28美射阿波罗载人飞船,当天对接天空实验室,9月25归1973年11月3美射水手10,1974年2月5掠过金星,3次掠过水星(1974年3月29,1974年9月21,1975年3月16),工作到1975年3月241973年11月16美射阿波罗载人飞船,当天对接天空实验室,1974年2月8归1973年1月8苏射月球21(软着陆,月球车),1月15在月球软着陆,月球车工作到6月31973年4月4苏射礼炮2空间站,入轨后炸1973年6月15苏射宇宙573无人飞船,6月17归1973年7月21苏射火星4(围绕),1974年2月10掠过火星,失败1973年7月25苏射火星5,1974年2月12进入绕火星轨道,工作10天1973年8月5苏射火星6(软着陆),1974年3月12在在火星着陆过程失去联系1973年8月9苏射火星7(软着陆),1974年3月9抵火星,未降落1973年9月27苏射联盟12载人飞船,9月29归1973年11月30苏射宇宙613无人飞船,1974年1月29归1973年12月18苏射联盟13载人飞船,12月26归1974年12月10美射太阳神1太阳探测器,进入绕太阳轨道,工作到1985年1974年4月3苏射宇宙638无人飞船,4月13归1974年5月27苏射宇宙656无人飞船,5月29归1974年5月29苏射月球22,1974年6月2绕月,工作到1975年11月11974年6月25苏射礼炮3空间站,在轨213天(载人15天),1975年1月24毁1974年7月3苏射联盟14载人飞船,7月4对接礼炮3,7月19归1974年8月6苏射宇宙670无人飞船,8月8归1974年8月12苏射宇宙672无人飞船,8月18归1974年8月26苏射联盟15载人飞船,对接礼炮3失败,8月28归1974年10月28苏射月球23(取样返回),11月6在月球软着陆,取样装置损坏,废弃于月球1974年12月2苏射联盟16载人飞船,12月8归1974年12月26苏射礼炮4空间站,在轨769天(载人93天),1977年2月3毁1975年7月15美射阿波罗载人飞船,7月17对接联盟19,7月19离,7月24归1975年8月20美射海盗1火星探测器,轨道器1976年6月19进入绕火星轨道,软着陆器7月20在火星软着陆.轨道器工作到1980年8月7,软着陆器工作到1982年11月111975年9月9美射海盗2火星探测器,轨道器1976年8月7进入绕火星轨道,软着陆器9月3在火星软着陆.轨道器工作到1978年7月25,软着陆器工作到1980年4月111975年1月10苏射联盟17载人飞船,1月12对接礼炮4,2月9归1975年4月5苏射联盟18A载人飞船,失控,宇航员逃逸1975年5月24苏射联盟18B载人飞船,5月25对接礼炮4,7月26归1975年6月8苏射金星9,轨道器10月20进入绕金星轨道,工作到12月25,软着陆器10月22在金星软着陆,被大气摧毁前工作53分钟1975年6月14苏射金星10,轨道器10月23进入绕金星轨道,软着陆器10月25在金星软着陆,被大气摧毁前工作65分钟1975年7月15苏射联盟19载人飞船,7月17对接阿波罗,7月19离,7月21归1975年9月29苏射宇宙772无人飞船,10月2归1975年10月16苏射月球取样返回探测器,升空炸1975年11月17苏射联盟20无人飞船,11月19对接礼炮4,1976年2月16归1976年1月15美射太阳神2太阳探测器,进入绕太阳轨道,工作到1985年1976年6月22苏射礼炮5空间站,在轨412天(载人67天),1977年8月8毁1976年7月6苏射联盟21载人飞船,7月7对接礼炮5,8月24归1976年8月9苏射月球24(取样返回),8月18在月球软着陆,挖取月球岩土,8月22归1976年9月15苏射联盟22载人飞船,9月23归1976年10月14苏射联盟23载人飞船,对接礼炮5失败,10月16归1976年11月29苏射宇宙869无人飞船,12月17归1976年12月15苏射宇宙881和882无人飞船1977年8月20美射旅行者2,1979年7月9掠过木星,1981年8月25掠过土星,1986年1月24掠过天王星,1989年8月25掠过海王星,现仍工作1977年9月5美射旅行者1,1979年3月5掠过木星,1980年11月12掠过土星,现仍工作1977年2月7苏射联盟24载人飞船,2月8对接礼炮5,2月25归1977年7月17苏射宇宙929无人飞船,对接礼炮5,8月18返回舱归,1978年2月2毁1977年8月5苏射无人飞船,升空炸1977年9月29苏射礼炮6空间站,在轨1764天(载人683天),1982年7月29毁1977年10月9苏射联盟25载人飞船,对接礼炮6失败,10月11归1977年12月10苏射联盟26载人飞船,12月11对接礼炮6,1978年1月16归1978年5月20美射先驱者金星1,12月4进入绕金星轨道,工作到1992年5月,8月坠毁1978年8月8美射先驱者金星2(大气探测),12月9抵金星,释放4个子探测器进入金星大气1978年8月12美射探险者59太阳探测器,工作到1997年5月5,期间曾变轨用于探测哈雷彗星1978年1月10苏射联盟27载人飞船,1月11对接礼炮6,3月16归1978年1月20苏射进步1货运飞船,1月22对接礼炮6,2月6离,2月8毁1978年3月2苏射联盟28载人飞船,3月3对接礼炮6,3月10归1978年3月30苏射宇宙997和998无人飞船1978年4月4苏射宇宙1001无人飞船,4月15归1978年6月15苏射联盟29载人飞船,6月16对接礼炮6,9月3归1978年6月27苏射联盟30载人飞船,6月28对接礼炮6,7月5归1978年7月7苏射进步2货运飞船,7月9对接礼炮6,8月2离,8月4毁1978年8月7苏射进步3货运飞船,8月9对接礼炮6,8月21离,8月23毁1978年8月26苏射联盟31载人飞船,8月27对接礼炮6,11月2归1978年9月9苏射金星11,12月25飞越金星,当天软着陆器在金星着陆,被大气摧毁前工作95分钟(照相系统损坏),飞行平台工作到1980年2月1978年9月14苏射金星12,12月19飞越金星,软着陆器12月21在金星软着陆,被大气摧毁前工作110分钟,飞行平台工作到1980年4月1978年10月3苏射进步4货运飞船,10月6对接礼炮6,10月24离,10月26毁1979年1月31苏射宇宙1074无人飞船,4月1归1979年2月25苏射联盟32载人飞船,2月26对接礼炮6,6月13归1979年3月12苏射进步5货运飞船,3月14对接礼炮6,4月3离,4月5毁1979年4月10苏射联盟33载人飞船,对接礼炮6失败,4月12归1979年5月13苏射进步6货运飞船,5月15对接礼炮6,6月8离,6月9毁1979年5月22苏射宇宙1100和1101无人飞船,归途炸1979年6月6苏射联盟34无人飞船,6月8对接礼炮6,8月19归1979年6月28苏射进步7货运飞船,6月30对接礼炮6,7月18离,7月20毁1979年12月16苏射联盟T1无人飞船,12月19对接礼炮6,1980年3月25归1980年3月27苏射进步8货运飞船,3月29与对接礼炮6,4月25离,4月26毁1980年4月9苏射联盟35载人飞船,4月10对接礼炮6,6月3归1980年4月27苏射进步9货运飞船,4月29对接礼炮6,5月20离,5月22毁1980年5月26苏射联盟36载人飞船,5月27对接礼炮6,7月31归1980年6月5苏射联盟T2载人飞船,6月6对接礼炮6,6月9归1980年6月29苏射进步10货运飞船,7月1对接礼炮6,7月17离,7月19毁1980年7月23苏射联盟37载人飞船,7月24对接礼炮6,10月11归1980年9月18苏射联盟38载人飞船,9月19对接礼炮6,9月26归1980年9月28苏射进步11货运飞船,9月30对接礼炮6,12月9离,12月11毁1980年11月27苏射联盟T3载人飞船,11月28对接礼炮6,12月10归1981年4月12美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4月14归1981年11月12美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11月14归1981年1月24苏射进步12货运飞船,1月26对接礼炮6,3月19离,3月20毁1981年3月12苏射联盟T4载人飞船,3月13对接礼炮6,5月26归1981年3月22苏射联盟39载人飞船,3月23对接礼炮6,3月30归1981年4月25苏射宇宙1267空间舱,5月24返回舱归,6月19对接礼炮6,1982年7月29与礼炮6同毁1981年5月14苏射联盟40载人飞船,5月15对接礼炮6,5月22归1981年10月30苏射金星13,1982年3月1在金星软着陆,被大气摧毁前工作127分钟1981年11月4苏射金星14,1982年3月5在金星软着陆,被大气摧毁前工作57分钟1982年3月22美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3月30归1982年6月27美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7月4归1982年11月11美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11月16归1982年4月19苏射礼炮7空间站,在轨3216天(载人816天),1991年2月7毁1982年5月13苏射联盟T5载人飞船,5月14对接礼炮7,8月27归1982年5月23苏射进步13货运飞船,5月25对接礼炮7,6月4离,6月6毁1982年6月24苏射联盟T6载人飞船,6月25对接礼炮7,7月2归1982年7月10苏射进步14货运飞船,7月12对接礼炮7,8月10离,8月13毁1982年8月19苏射联盟T7载人飞船,8月20对接礼炮7,12月10归1982年9月18苏射进步15货运飞船,9月20对接礼炮7,10月14离,10月16毁1982年10月31苏射进步16货运飞船,11月2对接礼炮7,12月13离,12月14毁1983年4月4美射挑战者航天飞机,4月9归1983年6月18美射挑战者航天飞机,6月24归1983年8月30美射挑战者航天飞机,9月5归1983年11月28美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12月8归1983年3月2苏射宇宙1443空间舱,3月10对接礼炮7,8月14离,9月19毁1983年4月20苏射联盟T8载人飞船,对接礼炮7失败,4月22归1983年6月2苏射金星15,10月10进入绕金星轨道,工作到1984年7月1983年6月7苏射金星16,10月14进入绕金星轨道,工作到1984年7月1983年6月27苏射联盟T9载人飞船,6月28对接礼炮7,11月23归1983年8月17苏射进步17货运飞船,8月19对接礼炮7,9月17离,9月18毁1983年9月26苏射联盟T10A载人飞船,在发射台炸,宇航员逃逸1983年10月20苏射进步18货运飞船,10月22对接礼炮7,11月13离,11月16毁1984年2月3美射挑战者航天飞机,2月11归1984年4月6美射挑战者航天飞机,4月13归1984年8月30美射发现航天飞机,9月5归1984年10月5美射挑战者航天飞机,10月13归1984年11月8美射发现航天飞机,11月16归1984年2月8苏射联盟T10B载人飞船,2月9对接礼炮7,4月11归1984年2月21苏射进步19货运飞船,2月23对接礼炮7,3月31离,4月1毁1984年4月3苏射联盟T11载人飞船,4月4对接礼炮7,10月2归1984年4月15苏射进步20货运飞船,4月17对接礼炮7,5月6离,5月7毁1984年5月7苏射进步21货运飞船,5月10对接礼炮7,5月26离,当天毁1984年5月28苏射进步22货运飞船,5月30对接礼炮7,7月15离,当天毁1984年7月17苏射联盟T12载人飞船,7月18对接礼炮7,7月29归1984年8月14苏射进步23货运飞船,8月16对接礼炮7,8月26离,8月28毁1984年12月15苏射织女1,1985年6月11抵金星,释放金星软着陆器(着陆过程损坏),然后飞往哈雷彗星,1986年3月6掠过哈雷彗星,工作到1987年1月301984年12月21苏射织女2,1985年6月15抵金星,释放金星软着陆器(着陆后,被大气摧毁前工作56分钟),然后飞往哈雷彗星,1986年3月9掠过哈雷彗星,工作到1987年3月241985年1月24美射发现航天飞机,1月27归1985年4月12美射发现航天飞机,4月19归1985年4月29美射挑战者航天飞机,5月6归1985年6月17美射发现航天飞机,6月24归1985年7月29美射挑战者航天飞机,8月6归1985年8月27美射发现航天飞机,9月3归1985年10月3美射亚特兰蒂斯航天飞机,10月7归1985年10月30美射挑战者航天飞机,11月6归1985年11月27美射亚特兰蒂斯航天飞机,12月3归。
世界太空发展史
世界太空发展史世界太空发展史是一个充满激动人心的历程,涉及到科学、技术、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世界太空发展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里程碑:1. 二战后的火箭技术发展: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V-2火箭成为世界上第一枚成功的远程弹道导弹。
在战后,美国和苏联都从纳粹的火箭科技中汲取了经验,开始了自己的火箭研发计划。
2. 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尼克1号,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同年,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3. 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月球登陆任务。
这一壮举标志着人类太空探索的新里程碑。
4. 国际空间站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空间站项目启动,这是由多个国家合作建立的太空站,成为人类在太空中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基地。
5. 商业太空探索的兴起:21世纪初,随着私营企业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增加,商业太空探索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包括SpaceX、Blue Origin等公司在内的私营企业开始在太空科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6. 月球和火星探测任务:多个国家和组织相继展开了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任务,包括月球车、火星探测器等项目,为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提供了重要数据和成果。
7. 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将会更加深入。
包括登陆火星、建立月球基地、太空旅游等在内的各种太空计划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世界太空发展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标志着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航空航天领域的人类航天探索
航空航天领域的人类航天探索人类航天探索是航空航天领域最具挑战性和深远影响的领域之一。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就一直在探索太空的奥秘,不断突破技术和先进工具的局限,以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人类航天探索的历史、成就和前景展望。
一、航天探索的历史人类航天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时期。
当时,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竞争推动了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为人类航天探索开创了新的篇章。
此后,苏联又在1961年成功将尤里·加加林送上太空,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自那时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到航天领域的竞赛中。
美国于1969年成功实施了阿波罗11号任务,首次将人类送上了月球。
这一壮举成为历史上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人类航天探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航天探索的成就自1969年登月以来,人类航天探索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就。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里程碑:1.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国际空间站是人类航天探索中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
自1998年开始,包括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加拿大在内的多个国家陆续加入,共同建设了国际空间站。
该空间站不仅为航天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成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象征。
2. 月球探索计划:自1969年登月以来,人类一直对月球的探索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美国计划于2024年再次载人登月,并计划在未来建立月球基地,为后续深空探索做好准备。
3. 火星探索:火星作为地球最接近的行星,一直被人类视为潜在的居住地。
自1970年代以来,多个国家纷纷向火星派遣探测器,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
最近,美国的“洞察号”和中国的“天问一号”等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上,为未来火星探索奠定了基础。
三、航天探索的前景展望航天探索在技术和科学领域的进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航天探索前景展望:1. 太空旅游的商业化: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业企业的涌入,太空旅游正成为可能。
1975年以后宇宙探索资料
1975年以后宇宙探索资料1975年以后,人类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资料:1. 1975年7月,美国和苏联进行了历史性的合作,共同发射了第一艘国际空间站。
这标志着国际合作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新纪元的开始。
2. 1976年,美国的维京1号和维京2号探测器成功到达了火星表面,成为第一批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
这些探测器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有关火星表面和大气的数据,并揭示了这颗行星上存在过水的证据。
3. 1986年,苏联失事的太空船获得了维修,为第一次现场维修太空船提供了先例。
4. 199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地球轨道上发射。
这架太空望远镜提供了几十年来最清晰的星空图像,以前从未被人类看到过的星系和恒星以惊人的清晰度出现在我们眼前。
5. 1998年,俄罗斯和国际合作组织发射了第一个长期驻留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
这标志着人类在太空居住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6. 2004年,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探测器发射升空,该探测器在2014年捕获了彗星67P/契若缪-杰拉什梅,这是第一次对彗星进行细致研究。
7. 2005年,日本的外层空间探测器“旅行者1号”到达了土星,它对土星进行了一系列的勘测,并协同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揭开了土星和它的环系统之谜。
8. 2012年,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在火星表面进行了长时间的科学考察。
9. 2014年,欧洲空间局的“哥伦布”科学实验室成功地连接到国际空间站,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因为它表示欧洲也参与到了太空探索的行列中去。
10. 2019年,以色列的“贝瑞甘”号探测器前往月球,尚未成功登陆,但这标志着以色列也开始对太空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自1975年以来,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太空站、探测器、望远镜、宇航员等,并将开拓者的目光投向外太空和更远的地方,满足了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
概括太空探索的历史。
太空探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太空探索的主要历史时期和事件:1. 火箭的发展(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 20世纪初,科学家开始研究火箭技术,包括康斯坦丁·奥尔佐夫和罗伯特·戈达德等人。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V-2火箭的开发中取得成功,这对后来的太空探索产生了影响。
2. 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1957-1975):-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这标志着太空时代的开始。
-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 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位登月宇航员,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
3. 太空站和航天飞机时代(1971-2011):- 1971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太空站——礼炮7号。
- 1981年,美国发射了首次航天飞机任务,开启了航天飞机时代。
- 1998年,国际空间站(ISS)开始建设,成为多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4. 私营公司和国际合作(2010至今):- 2010年后,私营公司如SpaceX、Blue Origin等崭露头角,推动太空产业的发展。
- 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退役,NASA转向与私营公司合作。
- 2020年,SpaceX成功发射美国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标志着私营公司首次运送宇航员进入太空。
5. 月球和火星计划(21世纪):- 多国和私营公司开始提出重返月球和人类登陆火星的计划,包括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和SpaceX的“星际飞船”项目。
太空探索的历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成就的旅程,从最初的火箭试验到人类登陆月球,再到国际合作和私营公司的参与,太空探索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人类太空探索简史
人类太空探索简史第一章:人类太空探索的起源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始于20世纪初。
当时,人们对宇宙的探求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发动了第一次飞行,这标志着人类航空技术的重大突破。
随后的几十年里,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将航空技术应用于太空探索。
第二章:人类首次进入太空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人类太空探索的全新时代的开始。
随后,苏联又成功发射了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并将他送入了太空。
这次任务的成功引发了全世界的轰动,人们对太空探索的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第三章:美国登月计划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提出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即在十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
这个目标被称为阿波罗计划。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美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了第一位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类。
这一历史性时刻成为了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第四章:航天飞机时代的开启1972年,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航天飞机,这标志着航天飞机时代的正式开启。
航天飞机不仅可以将宇航员送入太空,还可以将货物和科学实验设备送往太空站。
航天飞机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太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太空探索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第五章:国际空间站的建设1998年,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正式开始。
这是一个由多个国家合作共同建设的太空科学实验室。
国际空间站不仅为宇航员提供了长期在太空中工作的条件,还为地球上的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太空的重要平台。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为人类太空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第六章:私人太空探索的崛起21世纪初,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业领域对太空资源的日益关注,私人太空探索逐渐崛起。
一些富豪和私人企业开始投资于太空探索项目,并计划将普通人送上太空。
这种商业化的太空探索模式为人类太空探索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科学技术史》大作业姓名:***学号:***************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我本科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出于兴趣和爱好,自己也主动了解了一些宇航方面的历史与专业知识并有所感触,愿意与你一同分享。
著名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得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尚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
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人民都在赞美、探索星空,并从中探讨生命和人生的意义。
宇宙是人类探索的永恒主题之一,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渴望解开宇宙的奥秘,一直致力于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探索天体的运动和演化规律,并把获得的真知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从古到今。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
在他阐释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1608年,荷兰人李波尔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明了望远镜。
翌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亲自动手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不断加以改进。
伽利略利用他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金星月相、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发现了茫茫银河由无数个恒星所组成。
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对银河系内天体分布的分析,确认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处于相对说来比较靠近银河系边缘的地方。
至此,地球的地位从居于宇宙之中的特殊天体降级为绕太阳运动的一颗普通行星。
银河系是否已经包括了宇宙的全部内容呢?随着观测手段不断改进,新的观测手段的出现,哈勃望眼镜使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更进一步。
人类探索宇宙最重要的动因之一,就是追本溯源,寻求宇宙和我们人类的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5冷战太空对接
1975年7月15~24日,美苏联合在太空进行了一次飞船对接试验,这次试验被称为“阿波罗-联盟试验计划”(ASTP),试验中美国“阿波罗”飞船与苏联“联盟”19号成功完成对接,并保持了两天之久,期间苏美两国宇航员分别到对方飞船进行了互访。
这是“阿波罗”的最后一次飞行,也是首次美苏联合太空飞行,还是1981年航天飞机首飞前美国最后一次载人太空飞行。
这次飞行更多的是象征意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通过此举表达一种浅表的缓和。
图为美方指令长托马斯·斯塔福和对接舱操纵员唐纳·斯雷顿正“举杯”庆祝对接成功。
他们手里那大牙膏一般的软管上,带有俄罗斯著名伏特加品牌的标签,千万别误会,这里面装着的绝不是真正的烈酒,而是罗宋汤(一种俄罗斯甜菜浓汤)。
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在对接飞行中展示一幅自己亲手为“阿波罗”指令长斯塔福绘制的肖像。
列昂诺夫后来以空军少将军衔退役。
工作中的苏联“联盟”飞船飞行工程师瓦列里·库巴索夫
ASTP圆形任务徽章,上面有英文“阿波罗”字样和俄文“联盟”字样,中央为艺术家绘制的苏美飞船轨道对接场景。
左侧蓝底上的3颗白星表示参与此次飞行的3名美国宇航员:指令长托马斯·斯塔福、指令舱飞行员万斯·布兰德和对接舱飞行员唐纳·斯雷顿;而右侧红底上的两颗金黄色星表示两名苏联宇航员:指令长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飞行工程师瓦列里·库巴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