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实践探索——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学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实践探索——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为例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新课改、双减政策等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教学改革。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数学核
心素养培养,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多角度思维地培养,并开展相应数学教学改革。
这一点也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所体现,教师应当通过多样化教学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基于此,笔者以《统计表和条
形统计图(一)》课程教学为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实
践探索进行研究。
一、案例背景
当前,小学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培养均是教师教学重点。
而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死板、解决问题教学思路狭窄、教师主导等问题。
一方面,数学作为学生未来发展
的重要科目,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具有创新,应当能够给予学生新鲜感并令学生
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另一方面,由于当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过
于强调教师对课堂的主导地位,因此,数学教学经常出现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方
法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学生无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这些
正是困扰当下小学数学教育的难点。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单一的教学方法
表现一定的厌倦之感,因此,笔者尝试运用不同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发现、
思考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解决能力,进
而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二、案例描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同一数学问题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师生之间的思维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往往也会呈现“碰撞的火花”,进而发现问题的多样化解决方法。
为了提高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笔者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具有真实感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小组研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激活学生数学学习的创造力和主动性,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一)课前导学
在小学阶段,《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收集统计数据、如何填写统计表并读懂条形统计图,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因此,在课前导学阶段,笔者为学生设计了:“算一算电视上有多少动画片?”的教学问题,鼓励学生以4人为小组,分工合作收集某一时间电视都播哪些动画片,这些动画片的类型分别是怎样的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初步整理。
此外,课前导学环节还有一个重要意义是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导学环节,笔者利用云教育平台等信息技术积极与学生沟通,实时了解学生数据收集的进度以及在收集统计数据时遇到的问题。
此外,笔者也请家长配合教师教学,督促学生利用电视收集统计数据,而非仅观看动画片。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本案例的核心环节,在课堂中,学生应当能够主动思考不同的统计数据以及条形统计图能够反映哪些事实、解决哪些问题,进而学习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拓宽自身思维,进而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因此,笔者将课堂教学环节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师生互动环节、翻转课堂环节以及课堂总结环节:
1、师生互动环节
师生互动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能够联系课前导学内容开展课堂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上课后,笔者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本小组
调查的内容,提问内容围绕课堂导学环节,包括:“在这些播放动画片的电视台中,小组内的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如何表示这些数据呢?”
通过这些问题,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了解“统计数据”与普通数据之间的区别,并简单引入统计表的各个组成部分,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反馈,并与教师
沟通自己在导学环节不理解的内容,实现高效师生互动。
2、翻转课堂环节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尝试,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先鼓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统计的数据,并将其列在白板上,通过电子信息技术
将统计数据整理为条形统计图,由小组同学到讲台进行讲述,对本小组各个数据
的含义进行论述。
在分享后,教师再为学生设计:“了解你的同学”数学教学活动,以班级内
学生的体重为实际数学背景,将学生的体重数据填写至统计表格内,并引导学生
将统计数据制作为条形统计图,统计不同体重区间的学生都有多少,再根据学生
的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实际教学问题。
教师: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体重的增长也是你们成长的一部分,而不同
学生的体重各不相同,但如果按照不同数值来分的话,不同同学的体重处在不同
范围内。
而在同学们的年纪,健康的体重标准大致为30-40公斤,同学们知道自
己的体重是多少吗?
【教师可在课堂内准备体重计,将学生的体重列在白板上。
】
教师:体重过低或过高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对同学们的身体都会有损害,为
了帮助同学们健康生活,请同学们根据白板上的数据绘制“班级同学体重条形统
计图”,并上台分享班级内有多少超重、体重过轻以及体重标准的同学?对于体
重过轻和超重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能够以真实的数据开展知识学习,并将数学知识与
实际的解决问题方法相联系,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的分析来找到班级同学超重和体
重过轻的同学比重,进而思考如何改善这一问题,将条形统计图应用于实际生活
之中。
3、课堂总结环节
课堂总结环节是针对学生在课堂内学习到的知识的总结,在该环节,教师应
当为学生预留2-3分钟思考自己在课堂教学内都学习到了什么,并与同组同学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后复习环节
在课后复习环节,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
基于课堂“班级同学体重条形统计图”,鼓励学生分析自己处于条形统计图的哪
一区间,在这一区间有哪些问题,并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饮食,利用条形统计图
分析自己是否有饮食重油重盐、喜欢不健康食物等问题,引导学生将条形统计图
应用在实际问题解决当中,并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案例分析
在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为课堂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教学为课堂教学核心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笔者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以及学生实
际生活,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开展数学知识教学,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并在课
后与同学积极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健康生活,保持正常体重。
这样不仅能够实现
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也能够拓宽学生思维与眼界,令学生发现生活中的
许多问题都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
打开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思考不同的解决方式,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进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四、教师反思
在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为核心的数学教学设计中,笔者能够应
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信息技术等不同方式以及教学技术来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实现“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复习”的统一,取得积极、良好的教学反馈。
但在教学中,笔者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分析统计数据、绘制条形统
计图时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跟随教师思路解答问题等情况。
此外,由于学
生的身高、体重等都属于个人数据的一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时笔者也应当注意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体重差距,不能出现歧视、排挤等校园问题。
对于
在本次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笔者也积极进行反思与改正,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改进自身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
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数学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