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卖油翁》原文与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那么(yī zé)寓言故事,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通过记述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理论出真知〞的道理。
原文(yuánwén)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zì jīn)。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shǒu shú)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为便于学生理解,此句在大多数教材(jiàocái)中都没有出现,但在原文中确实提到,在此特补〕
*在局部语文课本中,“陈康肃公尧咨善射〞被变为“陈康肃公善射〞。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
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分开。
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微妙,只不过是手法纯熟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可以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历〕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渐渐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
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微妙,只不过是手法纯熟罢了。
〞康肃公为难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
注释
善射:擅长射箭善:擅长,擅长。
以:凭借,用。
自矜(jīn):自夸。
尝:曾经。
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放下。
立:站立。
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分开。
其:代词,指代陈尧咨。
发:把箭射出去。
矢(shǐ):箭。
但:只。
微:微微(wēiwēi)。
颔(hàn):点头(diǎn tóu)
之:凑足音节(yīnjié)。
不亦……乎:〔难道(nándào)〕不也……吗?
熟:纯熟(shúliàn)。
忿然:气愤的样子。
知:懂得。
射:射箭的本领。
精:精湛,微妙。
无他:没有别的〔微妙〕。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你。
安:怎么。
轻:作动词用,看轻。
酌(zhuó):舀
乃:于是,就。
取:拿出。
置:放置。
覆:覆盖。
徐:缓缓地。
杓〔sháo〕:同“勺〞,勺子。
沥〔lì〕之:向下灌注,沥,滴。
因:这里是“接着〞的意思。
唯:只,不过。
遣:打发。
遣之:打发。
湿;沾湿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解牛斫轮:指庖丁解牛与轮扁斫轮。
#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
赏析:
?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小品文章,通俗易懂,意味深长,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因此多年来为中学课本必选篇目。
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到达了发人深省、心领神会的目的。
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
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非常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并以此自豪。
本文记载的就是关于他的一个故事,?宋人轶事汇编?也有记载。
陈尧咨擅长射箭,号称"当世无双",他也很以之自豪,可以八九不离十,实在也算可以的了。
但是一个普普统统的卖油翁,闲着没事,眯起眼睛,似看非看,毫不钦佩,更无赞叹之意,"但微颔之",表示还马马虎虎。
这使陈尧咨感到纳闷,想来在自己的赫赫声威下,其人表露不敬必然有所蹊跷,便好奇地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哪知这个老头轻描淡写地答复:"无他,但手熟尔。
"这不免使以坏脾气著称的陈尧咨大为难堪,不禁大怒斥责道:"尔安敢轻吾射!"按照他有名的急性子,肯定想以藐视官长之罪打这老头
一顿板子。
当然世人也觉得老头子未免狂妄无礼,因为(yīn wèi)陈尧咨的箭艺确实很好了这一扬一抑其实是作者的精心之笔,目的是引出下文来。
从钱眼
里注油入葫芦,不漏一滴,不沾钱孔,比射箭"十中八九"并不见得容易,"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读到此,我们对上文的"但手熟尔''有了重新的认识,看来一个普通人在劳动中总结领悟出的哲理确实是至理名言,令人心服口服。
陈尧咨学问不小,官职做得也很大,而且是文武双全,不愿屈居人下,可是
却不得不在卖油翁面前认输,因为卖油翁指出的熟能生巧这个道理辩驳不
倒,只得"笑而遣之",没有责备"犯上"的小百姓,对于"用刑惨急,数有杖死"的陈尧咨确实不大容易。
"笑",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自是"传神之笔"。
这是一篇写事明理的记叙文,记叙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道理(dào li):
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
两件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理论出真知〞的道理。
我们无论(wúlùn)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获得成绩的。
内容总结
〔1〕?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那么寓言故事,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通过记述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理论出真知〞的道理
〔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
入,而钱不湿
〔4〕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5〕沥〔lì〕之:向下灌注,沥,滴
〔6〕这使陈尧咨感到纳闷,想来在自己的赫赫声威下,其人表露不敬
必然有所蹊跷,便好奇地问:"汝亦知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