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

合集下载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能的概念。

2. 让学生理解动能定理的含义。

教学内容:1. 动能的定义。

2. 动能定理的表述。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

2. 讲解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3. 解释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所受外力做的功。

教学评估:1. 提问:动能的定义是什么?2. 提问:动能定理的含义是什么?章节二:动能的计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能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影响动能的因素。

教学内容:1. 动能的计算公式。

2. 影响动能的因素。

教学步骤:1. 讲解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 1/2 m v^2,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2. 讨论影响动能的因素:质量、速度。

教学评估:1. 提问:动能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 提问:影响动能的因素有哪些?章节三:动能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让学生学会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步骤。

教学步骤:1. 讲解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物体在不同高度的动能计算、物体碰撞等问题。

2. 介绍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步骤: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式求解。

教学评估:1. 提问: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哪些?2. 提问: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章节四: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复杂问题。

2. 让学生理解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动能定理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

2. 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讲解动能定理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物体在空气阻力的影响下的运动等。

2. 强调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能量守恒、力学问题解决等。

教学评估:1. 提问:动能定理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有哪些?2. 提问: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章节五:总结与复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知识点。

动能__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动能__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动能__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动能定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表明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它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能定理,我设计了一堂有趣而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理解动能定理的概念和公式。

2.掌握动能定理的应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小车、不同重量的物块、绳子、直尺、停表等。

2.教学资源:PPT、图表、练习题等。

3.小组分工:实验组、观察记录组、报告撰写组。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复习前置知识,并提出探究问题:“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是否越大?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2.探究实验(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实验组和观察记录组,其他学生出示帮助。

实验组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将小车固定在桌面上,将不同重量的物块(如书本、铅锤等)挂在小车上,并用绳子拉住小车。

(2)用一定力度的速度将小车放开,观察小车在不同物块质量下的运动情况,并记录下小车的运动时间、速度和质量。

(3)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分析不同物块质量对小车动能的影响。

观察记录组负责观察小车运动状态和记录数据,其他学生可以给予帮助并观察。

3.实验总结(20分钟)(1)由观察记录组负责呈现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物块质量对小车动能的影响规律。

(2)通过实验结果,引出动能定理的概念和公式,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压路机等重的车辆具有较大的动能。

(3)教师讲解动能定理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4.小组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动能的影响(如速度、高度、质量等)。

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验条件,并预先计算出理论结果。

每个小组需要整理实验步骤和观察记录表,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5.总结与展示(10分钟)(1)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和实验结果,并解释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差异。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动能的概念。

2. 理解动能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动能的定义:介绍动能的定义,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的单位:解释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即焦耳(J)。

3. 动能与速度的关系:阐述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教学活动:1. 引入动能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动能的概念。

2. 通过示例或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动能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作业与评估:1. 让学生回答动能的定义和单位。

2. 让学生解释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并给出实例。

第二章:动能的计算教学目标:1. 学会计算物体的动能。

2. 理解动能计算公式的含义。

教学内容:1. 动能计算公式:介绍动能计算公式,即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2.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解释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教学活动:1. 讲解动能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 通过示例或练习,让学生运用动能计算公式计算不同物体的动能。

作业与评估:1. 让学生回答动能计算公式及其含义。

2. 让学生运用动能计算公式计算给定物体的动能。

第三章:动能定理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定理的概念。

2. 学会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动能定理的定义:介绍动能定理的定义,即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 动能定理的应用:解释如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例如计算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动能变化。

教学活动:1. 讲解动能定理的概念和推导过程。

2. 通过示例或练习,让学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作业与评估:1. 让学生回答动能定理的定义及其应用。

2. 让学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给定的问题。

第四章: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学会将动能定理应用于实际问题。

2. 理解动能定理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动能定理与实际问题的关系:介绍如何将动能定理应用于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物体在碰撞、抛射和摩擦力作用下的动能变化。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能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理解动能定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动能定理的内容和表达式。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物体的运动和它的能量。

2. 介绍动能的概念:解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3. 讲解动能的计算公式:KE = 1/2 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4. 引入动能定理:动能的变化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的功。

5. 讲解动能定理的表达式:ΔKE = W,其中ΔKE为动能的变化量,W为合外力做的功。

章节二:动能的计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能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动能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动能的计算公式:KE = 1/2 mv^2。

2. 动能的单位:焦耳(J)。

教学步骤:1. 回顾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讲解动能的单位:1 J = 1 kg·m^2/s^2。

3. 举例说明动能的计算方法:给定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计算动能。

4. 练习题:计算不同质量和速度的物体的动能。

章节三:动能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让学生能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动力学问题。

教学内容:1. 动能定理的应用场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

2. 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确定物体的初、末动能和外力做的功。

教学步骤:1. 回顾动能定理的内容和表达式。

2. 讲解动能定理的应用场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

3. 讲解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确定物体的初、末动能和外力做的功。

4. 举例说明动能定理的应用:计算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位移或力的做功。

5. 练习题: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的动力学问题。

章节四: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实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动能的概念和动能定理。

2. 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实验原理。

2. 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能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理解动能定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动能定理的表述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物体的运动和它的能量。

2. 讲解动能的概念:解释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3. 介绍动能定理:阐述动能定理的表述和意义。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的理解。

2. 确认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表述和意义的理解。

第二章:动能的计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能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1. 动能的计算公式。

2. 动能定理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回顾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讲解动能定理的应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动能计算公式的掌握。

2. 确认学生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章:动能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让学生理解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动能定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 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动能定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 讨论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动能定理应用的理解。

2. 确认学生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动能和动能定理解决复杂问题。

2. 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解决复杂问题。

2. 动能和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讲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解决复杂问题。

2. 强调动能和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综合应用的理解。

2. 确认学生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教学目标:1. 让学生总结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学习内容。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优秀5篇)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优秀5篇)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优秀5篇)动能定理教学设计篇一《动能和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七节的内容,我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六个纬度作如下汇报:一、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动能和动能定理》主要学习一个物理概念:动能;一个物理规律:动能定理。

从知识与技能上要掌握动能表达式及其相关决定因素,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和实际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上,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恒力功知识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定理”的意义,并深化理解第五节探究性实验中形成的结论;通过例题1的分析,理解恒力作用下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优越于牛顿运动定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和整合上,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进行两种方法的相关计算,在例题1后,要补充合力功和曲线运动中变力功的相关计算;通过例题2的探究,理解正负功的物理意义,初步从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角度认识功。

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上,在尝试解决程序性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科既是基于实验探究的一门实验性学科,同时也是严密数学语言逻辑的学科,只有两种方法体系并重,才能有效地认识自然,揭示客观世界存在的物理规律。

2.内容地位通过初中的学习,对功和动能概念已经有了相关的认识,通过第六节的实验探究,认识到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将本节课设计成一堂理论探究课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为通过“动能定理”的学习,深入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并在解释功能关系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此设计如下目标:二、目标分析1、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2.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算;3.深入理解W合的物理含义;4.知道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2.体会变力作用下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状态的变化量量度复杂过程量”这一物理思想;感受数学语言对物理过程描述的简洁美;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介绍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动能,以及动能定理。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

1.2 学习目标1. 了解动能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 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3. 能够运用动能和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动能的概念2.1 动能的定义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的表达式为:\[ E_k = \frac{1}{2}mv^2 \]其中,\( E_k \) 表示动能,\( m \) 表示物体的质量,\( v \) 表示物体的速度。

2.2 动能的单位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米。

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也可以表示为千卡(kcal)或电子伏特(eV)。

第三章:动能的计算3.1 动能的计算公式根据动能的定义,我们可以用质量、速度来计算物体的动能。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物体的质量和速度;(2)将质量、速度代入动能公式;(3)计算得出动能的大小。

3.2 动能计算实例假设一个物体质量为2kg,速度为10m/s,求该物体的动能。

解:将质量和速度代入动能公式:\[ E_k = \frac{1}{2} \times 2kg \times (10m/s)^2 = 100J \]该物体的动能为100焦耳。

第四章:动能定理4.1 动能定理的内容动能定理指出:物体所受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即:\[ W = \Delta E_k \]其中,\( W \) 表示外力做的功,\( \Delta E_k \) 表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4.2 动能定理的应用动能定理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动能的变化。

例如,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最终达到一定速度,我们可以根据动能定理计算出物体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外力做的功。

第五章: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5.1 实例一:抛物线运动假设一个物体做抛物线运动,求物体在最高点的动能。

动能 动能定理 学案

动能   动能定理   学案

动能 动能定理 学案学习目标:1.探究理解动能,探索发现动能的表达式.2.能够利用动能的表达式计算物体的动能.3.能够推理出动能定理及其表达式,并能利用动能定理解决一些实际的力学问题. 新课讲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船上加挂风帆,利用风能来推动帆船前进.“风能”即为风的动能.物理学中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那么,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动能1.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实验表明: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特别提醒:①公式中v 是瞬时速度,故动能是状态量.②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方向无关.③动能具有相对性.同一物体,对不同的参考系,会有不同的动能,没有特别指明时,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相对地面的动能.④因为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增大速度能更有效地增加动能.1.动能定理(1)推导:设物体的质量为m ,初速度为v 1,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 ,速度增加到v 2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a②动能定理揭示了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若合外力做功为W ,物体的动能增加W .若合外力做功为-W ,物体的动能就减少W .③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所组成的一个系统.④动能定理的研究过程既可以是针对运动过程中某个具体过程,也可以是针对运动的全过程.对全过程列式时,关键是分清整个过程哪些力做功,且各个力做功应与位移对应,并确定初、末状态的动能.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和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包括所有的力),因此必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3)求总功可分下述两种情况:①若各恒力同时作用于同一段位移,可先求出物体所受合力,再求总功;也可用总功等于各力所做功的代数和的方法来求.②若各力不同时对物体做功,W 应为各阶段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3.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及解题步骤(1)适用条件:动能定理虽然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沿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但是对于外力是变力或物体做曲线运动,动能定理都成立.尤其对于变力作用或曲线运动,动能定理提供了一种计算变力做功的简便方法.功的计算公式W =Fl cos a 只能求恒力做的功,不能求变力的功,而由于动能定理提供了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化ΔEk 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功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因此已知(或求出)物体的动能变化ΔEk =Ek 2-Ek 1,就可以间接求得变力做功.(2)应用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通常是单个物体.②明确运动过程,可以是运动的某段过程,也可以是运动的整个过程.③分析受力情况及各力做功情况.④找准对应过程的始末动能(或速度).⑤依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动能定理并不是力学中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定律,它是从功和能的定义出发,直接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功和动能、功和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它们的联系体现在动能定理中,即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应用动能定理来求解某些力学问题,比用牛顿定律简捷,有时只要算出物体运动过程各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及它们的代数和,就可以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确定它最终运动状态,而不需要去分析物体在各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是,在物理学中,动能定理是全面推广功和能这两个概念的起点,这对以后的热、电、光、原子物理等部分作用很大. [例1] 关于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只有动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增加 B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时,它的动能一定减少C .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的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D .动力和阻力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变式训练1—1 关于对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B .动能总为正值C .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D .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例2]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 =5.0×103kg ,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s =5.3×102m 时,达到起飞速度v =60m/s ,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k =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变式训练2—1 一物体放在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向下轻轻一推,物体刚好能匀速下滑;若给物体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v 0,则物体上滑的最大路程是________.[例3] 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于O 点,小球在水平力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 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 点,如图所示,则力F 所做的功为( ) A .mgL cos θB .FL sin θC .mgL (1-cos θ)D .FL随堂练习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 .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D .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3.某同学从h =5 m 高处,以初速度v 0=8 m/s 抛出一个质量为m =0.5 kg 的橡皮球,测得橡皮球落地前瞬间速度为12 m/s ,求该同学抛球时所做的功和橡皮球在空中运动时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g 取10 m/s2)【例1】 如图7—7—2所示,一质量m =2 kg 的小球从离地高为h 处以v 0=5 m/s 的速度斜向口抛出,则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g 取10 m/s2)【例2】 物体从高出地面H 处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落至沙坑表面后又进入沙坑h 停止(如图7—7—3所示).求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应用2—1 如图7—7—4所示,质量m =1 kg 的木块静止在高h =1.2 m 的平台上,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用水平推力F =20 N ,使木块产生位移l 1=3 m 时撤去,木块又滑行l 2=1 m 时飞出平台,求木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例3】如图7—7—5所示,用同样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B段为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的BC段长度为R.一小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为μ,当它从轨道顶端A由静止下滑时,恰好运动到C点静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应用3—1如图7—7—6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一根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物体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以恒定的速度v0拉动绳头.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时,绳中的拉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例4】如图7—7—8所示,AB与CD为两个对斜面,其上部足够长,下部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的两端相切,圆弧圆心角为120°,半径R为2.0 m,一个物体在离弧底E高度为h =3.0 m处,以初速度4.0 m/s沿斜面运动.若物体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02,则物体在两斜面上(不包括圆弧部分)一共能走多长路程?(g取10 m/s2)应用4—1如图7—7—9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让滑块从斜面上高为h的地方无初速滑下,在斜面底端与固定挡板P相撞,碰撞时无动能损失,m以碰撞前的速率反弹,滑到最高点后再滑回来碰撞挡板,如此反复,则从释放到滑块最终停止,滑块在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为多少?。

8.3动能与动能定理 导学案公开课

8.3动能与动能定理 导学案公开课

§ 83动能和动能定理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理解动能的概念,会根据动能的表达式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

2.能从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导出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

3.知道动能定理也可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的情景.4.理解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会用动能定理处理单个物体的有关问题【重点、难点】:1.能从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导出动能定理。

2.理解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会用动能定理处理有关问题。

【课前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合二=2.运动学中,速度一位移关系式为:V2-V23.总功W合的求法:方法一:W合=方法二:W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功是的量度,一种力做功对应一种形式能量的变化。

在本章第一节,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叫做动能,在第六节通过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即W8y2。

根据功与能量变化相联系的思想向我们提示: 物体动能可能包含 O1动能(1)定义: O(2)表达式:。

(3)动能是量。

单位是 o2动能定理(1)内容: o(2)表达式: o二、效果检测1、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改变,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汽车的动能各是原来的几倍?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oB.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oC.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o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o2、在20m高处,某人将2kg的铅球以15m∕s的速度(水平)抛出,那么此人对铅球做的功是多少?【课中导学案】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与上>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J曾大到如图所示,试上∏4二]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独立完成推导过程)一.动能(1)定义: o(2)表达式: o(3)能量都是标量,动能是 o(4)单位:动能的单位和所有能量的单位一样,都是,符号 o【练习】父亲和儿子一起溜冰,父亲的质量是60 kg,运动速度为5 m∕s,儿子的质量是30 kg,运动速度为8m ∕s,试问父亲和儿子谁具有的动能大?二.动能定理1.内容:2.表达式及各字母的物理意义:3.注意:“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应为合力做的功。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物理学中的能量概念,让学生了解能量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引出动能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动能。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能的定义及其单位。

让学生掌握动能的计算公式。

1.3 教学内容动能的定义及其单位。

动能的计算公式。

第二章:动能的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动能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能够运用动能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2 教学内容动能的计算公式:\[ E_k = \frac{1}{2}mv^2 \],其中\( E_k \) 表示动能,\( m \) 表示物体的质量,\( v \) 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能计算的示例。

2.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动能公式计算一些简单的例子。

第三章:动能定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能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让学生能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动能定理的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动能定理的应用示例。

3.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的转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原理。

让学生能够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4.2 教学内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原理。

动能和势能转化示例。

4.3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一些实际问题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动能和动能定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5.3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动能和能量守恒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与动能的关系。

让学生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动能相关问题。

6.2 教学内容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

能量守恒定律在动能变化中的应用。

6.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动能的变化情况。

第七章:动能的实际测量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动能的实验测量方法。

让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动能测量实验。

(学案)动能和动能定理

(学案)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和动能定理【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动能;2.知道动能的定义式,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3.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4.巩固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即时速度;5.学习利用物理图象探究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学习重点】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过程】一、动能1.物理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

2.动能的大小跟运动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物体的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__越大,动能就_________。

3.(1)在物理学中,物体的动能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2)动能是_________________量,是状态量。

(3)动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制中都是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关于对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B.动能总为正值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D.一定质量的物体,速度变化时,动能一定变化例题2:质量为1kg的物体,自由下落2s,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2s末物体的动能为__________。

(g取10m/s2)。

二、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问题1:若外力对物体做功,该物体的动能总会增加吗?如果物体对外做功,该物体的动能总会减少吗?做功与动能的改变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问题7:为什么会有误差,怎样才能减小误差?本实验是否还有其他的设计?三、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W=________________或W=___________其中E k2表示一个过程的末动能12mv22,E k1表示一个过程的初动能12mv12。

2023最新-《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精选3篇】

2023最新-《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精选3篇】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精选3篇】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本文是可爱的帮大家收集的《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精选3篇】,欢迎参考阅读。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篇一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内容,此内容为本节的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动能和动能定理等两部分,属于掌握的范围,是在学习了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的基础上的知识。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动能的概念,可结合初中学习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动能及动能定理的涵义。

动能定理贯穿于这一章教材,是这一章的重点。

课本在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时,没有把二者分开讲述,而是以功能关系为线索,同时引人了动能的定义式和动能定理,这样叙述,思路简明,能充分体现功能关系这一线索,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概念,能进行相关计算;(2)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算;2、过程与方法(1)掌握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2)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利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学生从中领略到物理等自然学科中所蕴含的严谨的逻辑关系,反映了自然界的真实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将详讲动能和动能定理,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动能定理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之一,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对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的清楚认识,知道不论外力是否为恒力,也不论物体是否做直线运动,动能定理都成立,是本节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要突破学生思维上的这一难点,设计实验是关键。

分析例题之后,让学生做一道题,大家使用的方法不同,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比较方便、灵活。

三、说学法:学生在学习这一节时,对动能公式比较容易掌握,但是要真正意义上理解动能定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能的定义及其表达式。

2. 让学生理解动能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能的定义及表达式2. 动能定理的内容3. 动能定理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能的定义及其表达式,动能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能的定义、表达式及动能定理的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动能定理的广泛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引出动能的概念。

2. 讲解动能的定义及表达式: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表达式为K = 1/2mv²,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3. 讲解动能定理的内容:动能定理指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即W = ΔK,其中W 为合外力做的功,ΔK 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4. 讲解动能定理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物体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物体在光滑斜面上下滑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动能定理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动能定理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动能的定义及其表达式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动能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的理解。

3. 评价学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作业中涉及动能和动能定理问题的解答,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动能定理应用的理解。

《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

《8.3 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
合作探究
探究一:动能表达式
①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恒力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速度由v1增加到v2,求这个过程中该力所做的功。

动能表达式:,单位:,是量。

动能定理:
1、内容:
2、公式:
探究二:“力”指哪个力
②质量为m 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 ,速度从v1 增加到v2,求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量间的关系。

③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粗糙面上受到摩擦力F 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从v1减小到v2,求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量间的关系。

类型三:质量为m 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了一段位移l ,受到的摩擦力为F f,速度从v1变为v2,求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量间的关系。

●规律总结
“力”指的是。

动能定理表述:
适用范围:
●例题精析
【例1】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为7.0×104 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

当位移l达到2.5×103m 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80 m/s。

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所受重力的1/50。

g取10 m/s2,求飞机平均牵引力的大小。

●方法总结。

高三总复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导学案

高三总复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导学案

年级:高三 学科:物理 班级: 学生姓名: 制作人: 不知名 编号:2023-31第2讲 动能和动能定理学习目标: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2、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预学案1、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

(2)公式:______________。

(3)动能是______,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方向______。

(4)动能是状态量,因为v 是瞬时速度。

(5)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_______,所以动能也具有相对性。

(6)动能的变化量:物体_____与__________之差,即ΔE k =12m v 22-12m v 12。

动能的变化是过程量2、动能定理探究案探究一:动能和动能的变化。

总复习大本P 96 通关题组1、2、3、4。

探究二:动能定理的应用 (单体单过程、单体多过程、多体多过程)。

总复习大本P 97 典例1、典例2、典例3、多维训练1、2、3。

探究三:动能定理与图像问题综合。

总复习大本P 99典例4、典例5、多维训练1、2、3。

检测案1、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

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 k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2、(2022·广州模拟)将一乒乓球竖直向上抛出,乒乓球在运动过程中,它的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图线如图所示。

已知乒乓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平方成正比,重力加速度为g。

则乒乓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小值、最大值为()A.0,4gB.0,5gC.g,4gD.g,5g3、在大型货场,常通过斜面将货物送上货车,这个过程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固定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质量为m的货物,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斜面的底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货物运动至斜面E点(图中未标出),然后撤去外力F,再经过时间t3货物速度减为零。

已知外力F做的功为400 J,则撤去外力F时货物的动能为()A.75 JB.85 JC.100 JD.110 J4、(2021·湖北选择考)如图(a)所示,一物块以一定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滑,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大小f恒定,物块动能E k与运动路程s的关系如图(b)所示。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介绍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动能,并引入动能定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在物理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学生将能够理解物体运动时的能量转换和守恒。

1.2 学习目标了解动能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动能的计算公式理解动能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互动讨论法和实验演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实验观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第二章:动能的定义和计算2.1 动能的定义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2 动能的计算公式单质点物体动能的计算公式:K = 1/2 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3 动能的物理意义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第三章:动能定理3.1 动能定理的内容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3.2 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W = ΔK,其中W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ΔK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3.3 动能定理的应用动能定理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速度的变化,或者物体重心的移动距离。

第四章: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实验验证4.1 实验目的验证动能的计算公式和动能定理的正确性。

4.2 实验原理利用实验装置,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计算动能,并测量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4.3 实验步骤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动能的计算公式和动能定理的正确性。

第五章:动能和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1 实际问题举例举例说明动能和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汽车行驶、运动员投掷等。

5.2 解题步骤引导学生运用动能和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讲解解题步骤和方法。

5.3 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动能和动能定理,使学生能够理解物体运动时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并能够运用动能和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动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了解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含义。

3. 能够解决动能定理的基本计算题,掌握动能定理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动能概念。

2. 动能定理的含义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利用动能定理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2. 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图片或实验向学生介绍动能的概念。

2. 课堂讲解1)动能的概念及计算: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记作K。

动能的大小和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公式为:$K=\frac{1}{2}mv^2$,单位是焦耳(J)。

2)动能定理当力F对物体做功W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ΔK等于所做的功W,即ΔK = W。

可以用公式表示成:$ΔK=W=\int_{s_1}^{s_2}Fds$3.练习与讲解1)动能定理应用:- 做功变动能:物体所受的力沿着位移方向做功,就会消耗这个力所具有的能量,将它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一定量的功可以产生不同的动能变化:不同的物体大小和速度,需要不同的功- 动能定理可以解决相关问题,如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等。

举个例子:某人以6.0m/s的速度跨过一段1.8 m宽的小溪,落差为0.8 m.假设这个人质量为70kg,他跨过溪流的时间为1.0s,求其从空中下落到地面时所具有的平均动能,势能的变化,其速度与动能的变化。

解:从老师的讲解中,我们知道动能定理可以解决相关问题,因此我们采用动能定理进行解答。

先看一下给出的已知条件:v=6.0m/s,d=1.8m,h=0.8m,m=70kg,t=1.0s。

首先,我们计算物体从空中下落到地面时所具有的平均动能,公式 $K=\frac{1}{2}mv^2$ 可以给出答案:$K_1=\frac{1}{2}mv^2=\frac{1}{2}\times70kg\times(6.0m/s)^2=1260J$接着,我们计算势能的变化,公式$ΔU=mgh$ 可以给出答案:$U_1=mgh=70kg\times9.8m/s^2\times0.8m=548.8J$最后,我们计算其速度与动能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能,知道动能的计算公式。

知道动能是标量
2.知道动能定理的内容和表达式。

3.会用动能定理分析求解问题。

二、课前预习
1.运动学知识(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
速度与位移关系式:
2.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2)数学表达式:
3.能量的变化跟力做功息息相关。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势能变化重力做功
弹性势能变化
速度变化即变化力()
动能变化
4.功和速度的变化关系: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成正比,即W∝V2。

三、随堂练习
1.影响动能的因素探究
(1)动能定义:
(2)从动能的定义和生活经验我们知道,是影响动能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3)除了速度,动能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情景一:有一个小钢球以速度v迎面滚动
情景二:视频中大石球以速度v迎面滚动
我们面对不同的情景,我们的反应石头相同?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解析:影响动能大小的一个因素。

结论:动能除了与有关,而且还与物体自身有关。

(4) 拓展探究
现有两个质量为m 和M 的小球,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2.动能
问题情景: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的质量为m ,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
解析:
(1)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 =__________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合=_____________
(3) 根据运动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因为
m 、速度为v 的物体的动能记作Ek 。

标矢性:

位:
练习:
(1)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1kg 的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 v=3m /s 。

求小球在A、B、C 、D 四个位置的动能大小。

(2) 下面有关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有做匀速运动时,动能才不变
B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水平方向速度不变,动能不变
C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做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D 、物体的动能变化时,速度不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动能一定变化
思考:速度变化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3.动能定理
内容:
v 1 v 2
数学表达式 : 说明:
(1)W 为 所做的功
(2)当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或者是做曲线运动时,动能定理也同样适用。

例题: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为m=5000kg ,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

当位移达到L
=530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m/s。

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
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

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和运动过程
(2)受力分析,确定各个力做的功
(3)明确初末状态的动能
(4)列方程求解
练习:
一质量为m 、速度为 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在水平地面上滑行距离为L 后停
了下来。

试求受到的阻力。

四、课后练习
1.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动能总是大于或等于零
B .物体动能的大小对不同参照物是相同的
C .动能相同的两个物体速度大小必相同
D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动能不变
2.关于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只要动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增加
B .只要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它的动能就减少
C .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的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
D .动力和阻力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3.对水平面上的物体施以水平恒力F ,从静止开始运动了位移L ,撒去力F ,
又经过位移L 停下来,若物体的质量为m ,则 ( )
A .它受的阻力为F
B .它受的阻力为F /2
C .力F 做的功为零
D .力F 做的功为FL/4m
4.如图所示,汽车在拱型桥上由A 匀速率地运动到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牵引力与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B .牵引力和重力做的功大于摩擦力做的功
C .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
D .重力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
v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一曲面滑下,当它下落高度为h 时,停在某处,求此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五、课外活动探究
课题: 估测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目的: 自行车仍是我国主要的代步工具,根据动能定理估测自行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
力,既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
方法: 骑自行车时,如果停止用力蹬脚蹬,设此时自行车的速度为v 0,由于受到阻力
f 作用,自行车前进一段距离l 后将会停下来,根据动能定理,有-fl=0202
1mv
即阻力f=l m v 220 实验中需测出人停止用力后自行车前进的距离l ,自行车和人的总质量m ,以及初速度v 0.初速度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测得:
1.在停止用力前,尽可能使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测量时间和距离,计算出平均速度,以它作为停止用力时的初速度.
2.测出自行车从停止用力到静止时前进的距离和时间,再根据匀减速运动的规律,求出初速度.
3.停止用力时从车上释放一个小石块,测出释放的高度和石块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即可求得初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