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第3单元 10 谈中国诗
人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2
相同点: 两首诗都写了思妇之苦,愁思之浓。
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一古一今。 ②篇幅长短不同,一短一长。 ③描写手法不同。
• 《望江南》正面直写,诗中主人公 满怀希望,精心打扮,独自凭栏, 登上高楼。千船过尽,都不是自己 心中的人,夕阳西下,斜晖脉脉, 江水悠悠。柔肠寸断,不堪回首江 中白苹洲。这也是写思妇倚楼望归 舟的惆怅缠绵之情。
诗史 篇幅
韵味 风格 内容
中国诗
外国诗
异同
抒情诗—戏剧诗---史 史诗—戏剧诗---
诗(无)
抒情诗
异
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
平均不过二三分钟; 诗的篇幅愈短愈妙
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
同
的轻鸢剪掠
(篇幅短小)
“言有尽而意无穷” 最为看重“言有尽
(富有暗示性)
而意无 穷”
同
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有兽力和神威
异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 中西诗不但内容常
全诗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传达 出幽闺之哀怨,羁旅之愁苦。
结总
钱钟书融汇多种知识,探幽 发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 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密的 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 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 化大家!
作业
收集钱钟书幽默风趣的语言。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 4/22021 /4/2Fri day, April 02,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4/22 021/4/2 2021/4 /22021 /4/24/2 /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4 月2日 星期五2 021/4/ 22021/ 4/22021 /4/2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第三单元
一、重点剖析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为什么“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
答案 作者借此说明中国诗在表现形式上确实有别于外国诗,但是中国诗首先是 诗,具有诗的基本特征,而且由于人类的基本习性是相同的,所以“中西诗不但内 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 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这样既对中外“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进行 了批判,也告诉了外国朋友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诗歌以及研究中国诗歌应该持有 的态度。
第三单元
10 *谈中国诗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体会文章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本文开篇立论、逐层展开、分别论述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文章内容丰富之美,比如列举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 比亚、拜伦这些外国诗人的诗文等,材料非常丰富,文采斐然;赏析文章中的比 喻。 文化传承与理解 培养高尚的情操,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 文化的情感;消除文化偏见,拓展文化视野。
第三单元
三、思辨探究 对于中国诗歌的独特风格,作者说与语言本质及文人审美倾向有关,这诚然不 错。但一个民族的文学是包含着该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地理环境、文 化背景、心理素质、民情风俗及由此决定的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在内的一整套 价值系统。对此,你能否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观点1 理解中西方诗歌的区别,应从民族心理入手。西方诗歌大多宣泄的是民 族情绪,抒发的是群体情感。如《荷马史诗》,其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 洛伊战争。诗中隐约出现了荷马的影子,描述了壮烈而美丽的故事与真实的历 史。正是这种民族的真实的历史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如同“乐队合奏”,显得十 分浑厚。 中国诗主要是宣泄个人的情感,屈原在仕途上失意了,就悲苦地吟诵“路曼曼其
10.《谈中国诗》
《谈中国诗》说课教案一、说教材《谈中国诗》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谈论中国诗歌的特征的。
作者先交代谈论中国诗的根本立场,即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
接着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然后阐述中国诗的四个特点。
一是篇幅短小,这是受韵律的限制。
二是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四是内容和西洋诗差不多,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谈中国诗》一文课文容量很大,旁征博引,涉及范围很广;不少内容深邃,牵涉一些理论问题,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三、说教学和学法1、《谈中国诗》一文课文容量很大,旁征博引,涉及范围很广;不少内容深邃,牵涉一些理论问题,这给学生阅读带来不少困难。
另外这篇文章是比较文学,谈中国诗的特征,必须和外国诗比较,但学生读过的外国诗不多,因此课堂上我打算多举实例,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中国诗的特点。
2.反复诵读,了解大概。
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3、串通文义,学习文法。
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
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4、学法:感受•鉴赏比较•领悟四、说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
(板书课题《谈中国诗》)二、作者简介出示投影: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
谈中国诗
诗人与诗 1.诗歌是什么?我常常问朋友,也问自己……诗歌是一种 承载了感情的声音,是一幅精心渲染的画面,是一缕渺渺怀人 的眼波。冰河寂寂,孤苇独立,野风凄凄,芦苇摇晃着枯叶不 由自主地呻吟……风过草堤,碎花摇倚,黄莺乱啼,偶然路过 的行人低低的赞美声音……雨过竹丛,枝叶交碰,歙然心静, 竹叶俨然,有刀矛相击秦汉古声……霜洒古柯,红云欲坠,落
辨一辨 辨一辨
情调: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 情绪: 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或者不 愉快的情感。
2.鉴赏
填 一 填 辨 一 辨
欣赏
(1)作为中学生,应该通过对课本诗歌的阅读而具备 赏析诗歌的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2)咸阳湖全民健身示范苑让市民在健身的同时可以
欣赏咸阳湖宜人的景色。
二、写准字形
恕 ráo饶 (1)缭rào绕 妖ráo 娆 碍 fáng妨 备 (3)fáng防 作fang坊
慷kǎi 慨 概 (2)气gài 灌gài 溉 惯 jiāo娇 傲 (4)jiāo骄 jiǎo 健 矫 萃 荟cuì 精cuì粹 (6)鞠躬尽cuì 瘁 火 cuì淬 憔cuì悴
鉴赏:鉴定欣赏。对象多为艺术品、文物等。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对象较 为宽泛。
(二)词语解释 1.词义理解 (1)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2)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3)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申为新鲜。本 指对于常来之客, 就不宰杀禽兽招待。 后指常常见到, 并不新奇。 (4)惊天动地: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也形容声音特别响 亮。 (5)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 得仔细体会琢磨。
《谈中国诗》课文详细解读
《谈中国诗》课文详细解读“谈中国诗”,一个“谈”字,表现了本文的体裁,属议论性质。
谈话的对象是外国人,话题是外国友人感兴趣的中国诗歌,然而却处处以西洋诗为比较,以中西诗歌的异同为切入点。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
[1]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
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
”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①”,有居高临远②的观点。
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
这立场是比较文学③的。
[2]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
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中国诗可不然。
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早。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3]中国诗一蹴而至④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⑤。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2018年人教版语文必修5 第3单元 10 谈中国诗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知识· 梳理] 第 1 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精髓 ( . 深挚 ( . 零碎 ( . 洋溢 ( . 鉴 别( . ) 简陋 ( . ) ) ) ) ) 妨碍 ( . 羡妒 ( .. 饶恕 ( .. 颦蹙( 譬 如( . )( )( )( )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静默 沉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一蹴而就· 一挥而就 两者都形容“轻而易举、容易成功”的意思。但“一蹴而就”多用于否定 句中,用于不能轻易就取得成功的巨大工程、伟大事业 ,形容求之过急。“一 挥而就”含褒义,多用于肯定句中,用于一笔就能成功地书写、绘画等 ,形容 熟练敏捷,运笔神速。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实现书法梦不是________(一蹴而就/一挥而就)的, 需要坚持不懈地奋斗。 为 此,他博览群书,勤学苦练,到后来,已经能够提起笔来,________(一蹴而就/ 一挥而就)。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美国作家杰克· 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 厨具上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他把纸片放在房间的 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随时记清。正是这种对语言和素材的不断积累, 他在写作时才得心应手,写出像《热爱生命》 《铁蹄》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3.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上一页
返回首页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第三单元《谈中国诗》PPT精品课件
作业
• 1、完成相关练习 • 2、预习第四单元
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7)
(1)讲求篇幅短小
(2)富于暗示性; (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结论 是什么?(8) 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高中语文必修5人教版第三单元10-《 谈中国 诗 》课件(30张PPT)
高中语文必修5人教版第三单元10-《 谈中国 诗 》课件(30张PPT)
……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 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 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 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 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 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 剧。
1“乡土给人们打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 “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等四方 面内容。 2“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 情况有哪几种”,
“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主要有两种:①不 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 闯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 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
• 问:理解重点语句“这怎么能 不让伯牙万分的兴奋和感 激? ?”
• 答: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 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 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 他的情思。
方法指津
• 第一步:整体阅读,把握要点 • 第二步:对位推敲,摘取答案 • 第三步:扣紧原文,整合答案
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旁征博引, 在比较中外诗歌的异同中,阐释中国诗的特 征。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语言生动,富于 说服力和感染力。
高中高三上册语文《谈中国诗》课文、教案及反思
高中高三上册语文《谈中国诗》课文、教案及反思反思《谈中国诗》是高中中学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作为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内涵与意义无论从哪个角度挖掘都会有收获的。
总体来说,本堂课到达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组织严密、严谨,学生应该是有所收获的。
当然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细化的地方。
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五实”规范,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我在设计、处理《谈中国诗》这篇文章时,也力图向这五个目的靠拢。
第一、扎实。
“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
对学生学习来讲,叶澜教授认为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我在本文的教学目的确实立上承袭这一理念。
将本课的教学目的定为:⑴知识目的: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国诗的特征,加深对中国诗诗创作和鉴赏的认识。
⑵能力目的: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取得的能力剖析中国诗歌同类现象。
⑶情感目的: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完成情况看,对照本课的三维目的,我认为学生了解了钱钟书的生平及作品,剖析、提炼出了中国诗的特征,并且能够运用掌握到得中国诗的特征,学以至用的剖析详细的诗歌,知识和能力目的实现了。
课堂上大家积极投入,对中国诗的特点有了完整的认识,并且通过品读局部诗歌,激发了学生对中国诗的热爱,学生积极的参与,愉悦的表情表明本课的情感目的也实现了。
所以,我认为本堂课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目的,让学生在“学到东西”“锻炼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级意义上均有所收获。
第二、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
”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范围上来说的,对全班多少同学有效率,对优秀学生、中等学生、艰难学生的效率是否雷同。
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
有效率的课应该说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第3单元 10 谈中国诗
升 《宋诗选注》。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编》(五卷)等。
《管锥编》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返 首
页
·
·
预
延
习
展
·
语
审
言
美
建
鉴
构
赏
与 运
钱先生的治学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
与 创
用
造
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
探
究
课
思 “文化大家”。
时
维
维
分
发 展 与
予以区分,适用范围较广,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
层 作
提
业
升
的事物。“鉴别”侧重辨别(真假好坏)。
·
返 首 页
·
(2)简陋·简朴
预
延
习 语
两者适用对象不同。“简陋”指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
展 审
言
美
建 构 与
如:简陋的工棚。“简朴”指(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
是钱钟书先生 1945 年 12 月 6 日在上海用英文对美国朋友作的一次演
分 层
与
作
提 升
讲,主要谈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中国诗歌的
业
正确态度。 返 首 页
·
预
小品文
延
习
展
·
语 言
小品文也是随笔、杂感等杂文的别称。它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
审 美
建
鉴
构 与
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样式。古代许多带
·
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
第十课 谈中国诗
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比喻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4、钱钟书的代表作品有:两部著名的学术论著《 》和《
》,散文集《
》,短篇小说集《
》和长篇小说《
》。
“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出自钱钟书的《
》。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
上印刷品的当。”出自钱钟书的长篇小说《
D、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 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
发射时间定在凌晨。________。火箭________,如同一条喷吐着烈 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______,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 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 ______……
2、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三、自主学习:
1、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中国诗歌的文体知识。
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
2、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结构层次。
3、认真阅读全文,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怎样在中国诗与外国使得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的资料?旨在说明什么问题?
6、从文中找出作者幽默和睿智的比喻句,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 用。
5、 有效训练: (1) 、课内达标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 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 这类高帽子、空头话。 C、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 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D、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10*谈中国诗1.钱钟书,字,号,曾用笔名。
著作有散文集《》,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
学术著作《》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拟诗论。
2.给以下加线字注音笼统〔〕精髓〔〕梵文〔〕轻鸢〔〕蹙颦〔〕撩人〔〕慨叹〔〕饶恕〔〕叫嚣〔〕3.根据拼音写汉字一cù〔〕而就逻ji〔〕单bó〔〕hǎ〔〕巴狗遥思远chàng〔〕shùo〔〕见不xiān〔〕不liǎo〔〕liǎo〔〕之4.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而至:〔2〕轻鸢剪掠:〔3〕穷边涯际:〔4〕吞言咽理:〔5〕拔木转石:1.默存槐聚中书君《人•兽•鬼》《围城》《谈艺录》2.lónɡ suǐ fàn yuān cù pín liáo kǎi shù xiāo3.蹴辑薄哈怅数鲜了了4.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而至:一下子就到达某种程度。
〔2〕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
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
穷,尽头。
〔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
咽,吞咽。
〔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
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拟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拟,从而在比拟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
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2.品味以下句子丰富深刻的含意。
①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②可是,假设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
【优选】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5)35
《谈中国诗》【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诗的特征。
本文主要内容是谈中国诗的特征;全篇结构表现为“总—分—总”式,主体结构则为并列式;主要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和例证法。
2、学会对比论证。
3、理解文中重要词句。
【教学重点】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深刻的语言内涵。
【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教学方法】自读、研讨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读诗的感受、对诗的印象、对诗人的评价等均可作为导入的素材。
2、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
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
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
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
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
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
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二、钱钟书简介?????(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字默存,号槐聚。
江苏无锡人。
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
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秋归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
【教育资料】18-19 第3单元 10 谈中国诗学习专用
10 谈中国诗[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精髓.(suǐ) 颦.(pín)蹙 咻.(xiū)咻 卓.(zhuó)然 梵.(fàn)文 无垠.(yín) 深挚.(zhì) 轻鸢.(yuān)剪掠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槛⎩⎨⎧槛.外(jiàn )门槛.(kǎn ) 咽⎩⎨⎧吞言咽.理(yàn )咽.喉(yān )呜咽.(yè) 薄⎩⎨⎧浅薄.(bó)薄.饼(báo )薄.荷(bò) 撩⎩⎨⎧撩.拨(liáo )撩.门帘(liāo ) 2.语境辨析法 (1)很多人之所以深陷失败的牢笼.( )不能自拔,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目标或人生目标太笼.( )统。
(2)老王家的大儿子竟然在别人家的田地里畜.( )养家畜.( ),真是太过分了。
【答案】 (1)lóng lǒng (2)xù chù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li áo (撩)人liáo (缭)绕liáo (潦)草⎩⎨⎧聒zào (噪)烦zào (躁)害sào (臊)⎩⎨⎧荟cuì(萃)精cuì(粹)鞠躬尽cuì(瘁)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轻鸢剪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尖刻斩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穷边涯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遥思远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吞言咽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空中楼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数见不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