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析E城港口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为促进(cùjìn)区域经济发展,该地区拟再建两条铁 路线,请你帮助设计合理的线路,在图中绘制出来。
第三十一页,共33页。
【答案】 (1)B C 棉纺织 (2)钢铁(或机械) (3)交通(jiāotōng)便利,可以实现海陆联运;经济腹地 广阔,腹地内经济发达;以大城市E为依托。 (4)答案见下图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 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形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 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自 水文 然
因 素 地质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 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首先要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 点,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 多还是少、费用是贵还是便宜,用对比法来选择最佳运输 方式。
第九页,共33页。
第十页,共33页。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发展
(fāzhǎn)变化
(1)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地
平原
式之一。
大、
费
运量(yùn liànɡ)
速度快、运费较低、
金属多材、料占地
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大, 连续性
好
短运途输成本 高
面积
第四页,共33页。
方式
公路 运输
水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管道 运输
优点
缺点
发展(f最āzh快ǎn、) 应用最广、地位日趋 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 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 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 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 运行安全的威胁
第十二页,共33页。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yīn sù)和区位选择
自然 因素
经济、 社会、 技术 因素
选址 要求
港口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 深度和宽度
适应性强
运量(yù小n li、àn耗ɡ) 能多、成本高、运 费较贵
历史 悠久 的运输方式。 运量 大 ,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 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 航道水文状况 和气象 等自然条 件影响大
速度快、 运输效率 高,是最快捷 运量 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
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运具和 线路(合xià二nl为ù) 一的新型运输 方式,气体 不挥发 , 液体 不外流 ,损耗小, 连续性 强,运量很大
第一页,共33页。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fāngshì)和 布局
第二页,共33页。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影响交通(jiāotōng)运输线和站点布局的因素。
第三页,共33页。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fāngshì) 1.优缺点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输
当代 最重要的(运zhò输n方gyào)修筑铁路造价高、消
(2010年长沙模拟)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 相关(xiāngguān)特征。读图回答1~3题 。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海运(hǎiyùn)
3.生产布局受交通运输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 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 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第十一页,共33页。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 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 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 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 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 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 头等
航空港
受地形、气候、 地质、水文等影 响较大
人口稠密、经济 发达,人流、物 流频繁地区最为 有利
地形开阔平坦, 坡度适当,天气 较好,地势较高 ,距城市较远但 交通便利的地方
第十三页,共33页。
第十四页,共33页。
(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如下图所示,拟在A地与B 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 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 人口较稠密(chóumì)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 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答案】 B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7.读下图,完成(wán chéng)下列各题。
第三十页,共33页。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 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最有可能 是________工业。
(2)B、C两城市之间的铁路线建成后,B城________工 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增加。
第十五页,共33页。
【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要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对选线方案进行利弊分析。侧重建设成本、自然障碍、技 术要求、占耕地多少、经过的居民点、搬迁的人口多少、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yǐngxiǎng)等问题。特别要注意题干中 提到的半荒漠地区、地形破碎地区、人口稠密的区域,还 有图例中提示的如黄土地貌,在黄土地貌地区修公路,会 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的进步等。
各种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建设与发展都 会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zhújiàn)被打破, 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成为决定性因素。
第七页,共33页。
运输方式
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运价
大
低
运速 慢 较快
较慢
【答案】 1.C 2.A 3.B
第二十五页,共33页。
(2009 年 杭 州 质 检 ) 下 图 是 我 国 东 南 沿 海 某 城 镇 (chéngzhèn)规划图(比例尺为1∶100 000)。读图回答4~6 题。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4.为了加强乙村与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
中四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 影响较大。另外还需 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 效率运作服务
河港:河宽水深,位 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 通便利的地方;海港 :有背风、避浪、水 深的海湾且交通便利 的地方
汽车站
受自然因素影响 较小,但要求地 势开阔平坦,位 置适宜
数量、密度、规 模受经济发展水 平制约
城市交通干线两 侧,与市内干道 系统和其他对外 交通有方便直接 联系的地点
第三十二页,共33页。
第三十三页,共33页。
第十六页,共33页。
【答案】 方案①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 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 (huánjìng))。 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 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 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第十七页,共33页。
分析交通(jiāotōng)运输线如铁路、公路的一 般方法:交通(jiāotōng)运输网中的线有不同的类型,各种 线的建设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和 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线的区位因素的评价和选择合理 的交通(jiāotōng)线路,要运用综合思维,从经济、社会、 技术等人文因素和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进 行综合评价和综合决策,确定其主导性因素。由于科技发 展,经济、社会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已超过了自然因素,成 为决定性因素。
【解析】 图中铁路穿越城区,会给城市带来噪声污
染,同时铁路穿越南部(nán bù)丘陵地带,坡度较大,安
全性差。
【答案】 D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6.甲城镇计划修建一港口,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合 适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解析(jiě xī)】 图中①④处有沙滩,水不够深;②
③两处相比,②处有海湾,停泊空间大且风浪小。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_______,(2)________。
第二十页,共33页。
【解析】 第(1)题,建港的自然条件要求:风浪小、 港宽、水阔、航道深、不淤沙、海岸线曲折、背风。港区 陆地部分分阔平坦,但海边要等深线密集,坡度陡、水深 才能停船。仔细观察香港港区,岛多浪小是其有利的自然 条件。第(2)题,填海造陆增加的是港区的陆地面积,利于 沿海功能区的布局,对海上行船没有影响,使经济活动 (huódòng)与海岸更近了,但人类活动(huódòng)的增加可 能会造成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特点,从图中可知:货物①适合(shìhé) 铁路运输,货物②适合(shìhé)水运,货物③适合(shìhé)航 空运输,货物④适合(shìhé)公路运输。在上述四种运输方 式中,灵活性最差的是水运,因此生产布局受交通运输制 约最明显的货物是②。
设备 投资大 ,灵活性最差
2.发展方向: 高速化 、 大型化
第五页,共33页。
和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2.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jīn(sghjèì)h、uì) 自然(z、ìrá技n)术和
等因素。
3人.口南昆铁城路市建设的决定科因学素技:术国民经济(jīngjì)的发
展,
和 的分布, 第六页,共33页。
小
高
快
损耗小、平稳 安全、管理方便
特点
灵活性 连续性
差
差
差
好
好
好
差
差
差
好
成本
低
投资大、占地 广
短途运输成本 低
投资大
投资大
第八页,共33页。
交通运输方式有四大评价指标,即经济性、 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最适用的 范围,各种运输方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应根据运输对象的 性质(xìngzhì)和运量不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答案】 (1)B (2)D
第二十一页,共33页。
港口的建设规模和发展前景与该港口的腹 地状况和所在城市的经济条件有密切关系。
腹地:腹地工农业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决定了港口吞 吐量的大小和港口作业方向,腹地状况是港口建设首要考 虑因素。城市:港口建设和发展必须(bìxū)以相应的城市为 依托。
第二十二页,共33页。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公路选线应遵循减小坡度、降低工程量、
缩短路程、减少建设(jiànshè)和运营成本等原则,综合分
析后选C最佳。
【答案】 C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5.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①穿越河流 ②临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第十八页,共33页。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 (tiānrán)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1)~(2)题。
第十九页,共33页。
(1)香港建港的有利(yǒulì)自然条件是
()
A.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
C.滩阔岸直
D.河多沙厚
(2)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第三十一页,共33页。
【答案】 (1)B C 棉纺织 (2)钢铁(或机械) (3)交通(jiāotōng)便利,可以实现海陆联运;经济腹地 广阔,腹地内经济发达;以大城市E为依托。 (4)答案见下图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 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形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 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自 水文 然
因 素 地质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 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首先要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 点,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 多还是少、费用是贵还是便宜,用对比法来选择最佳运输 方式。
第九页,共33页。
第十页,共33页。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发展
(fāzhǎn)变化
(1)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地
平原
式之一。
大、
费
运量(yùn liànɡ)
速度快、运费较低、
金属多材、料占地
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大, 连续性
好
短运途输成本 高
面积
第四页,共33页。
方式
公路 运输
水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管道 运输
优点
缺点
发展(f最āzh快ǎn、) 应用最广、地位日趋 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 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 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 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 运行安全的威胁
第十二页,共33页。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yīn sù)和区位选择
自然 因素
经济、 社会、 技术 因素
选址 要求
港口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 深度和宽度
适应性强
运量(yù小n li、àn耗ɡ) 能多、成本高、运 费较贵
历史 悠久 的运输方式。 运量 大 ,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 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 航道水文状况 和气象 等自然条 件影响大
速度快、 运输效率 高,是最快捷 运量 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
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运具和 线路(合xià二nl为ù) 一的新型运输 方式,气体 不挥发 , 液体 不外流 ,损耗小, 连续性 强,运量很大
第一页,共33页。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fāngshì)和 布局
第二页,共33页。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影响交通(jiāotōng)运输线和站点布局的因素。
第三页,共33页。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fāngshì) 1.优缺点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输
当代 最重要的(运zhò输n方gyào)修筑铁路造价高、消
(2010年长沙模拟)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 相关(xiāngguān)特征。读图回答1~3题 。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海运(hǎiyùn)
3.生产布局受交通运输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 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 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第十一页,共33页。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 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 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 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 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 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 头等
航空港
受地形、气候、 地质、水文等影 响较大
人口稠密、经济 发达,人流、物 流频繁地区最为 有利
地形开阔平坦, 坡度适当,天气 较好,地势较高 ,距城市较远但 交通便利的地方
第十三页,共33页。
第十四页,共33页。
(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如下图所示,拟在A地与B 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 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 人口较稠密(chóumì)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 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答案】 B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7.读下图,完成(wán chéng)下列各题。
第三十页,共33页。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 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最有可能 是________工业。
(2)B、C两城市之间的铁路线建成后,B城________工 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增加。
第十五页,共33页。
【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要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对选线方案进行利弊分析。侧重建设成本、自然障碍、技 术要求、占耕地多少、经过的居民点、搬迁的人口多少、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yǐngxiǎng)等问题。特别要注意题干中 提到的半荒漠地区、地形破碎地区、人口稠密的区域,还 有图例中提示的如黄土地貌,在黄土地貌地区修公路,会 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的进步等。
各种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建设与发展都 会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zhújiàn)被打破, 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成为决定性因素。
第七页,共33页。
运输方式
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运价
大
低
运速 慢 较快
较慢
【答案】 1.C 2.A 3.B
第二十五页,共33页。
(2009 年 杭 州 质 检 ) 下 图 是 我 国 东 南 沿 海 某 城 镇 (chéngzhèn)规划图(比例尺为1∶100 000)。读图回答4~6 题。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4.为了加强乙村与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
中四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 影响较大。另外还需 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 效率运作服务
河港:河宽水深,位 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 通便利的地方;海港 :有背风、避浪、水 深的海湾且交通便利 的地方
汽车站
受自然因素影响 较小,但要求地 势开阔平坦,位 置适宜
数量、密度、规 模受经济发展水 平制约
城市交通干线两 侧,与市内干道 系统和其他对外 交通有方便直接 联系的地点
第三十二页,共33页。
第三十三页,共33页。
第十六页,共33页。
【答案】 方案①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 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 (huánjìng))。 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 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 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第十七页,共33页。
分析交通(jiāotōng)运输线如铁路、公路的一 般方法:交通(jiāotōng)运输网中的线有不同的类型,各种 线的建设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和 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线的区位因素的评价和选择合理 的交通(jiāotōng)线路,要运用综合思维,从经济、社会、 技术等人文因素和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进 行综合评价和综合决策,确定其主导性因素。由于科技发 展,经济、社会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已超过了自然因素,成 为决定性因素。
【解析】 图中铁路穿越城区,会给城市带来噪声污
染,同时铁路穿越南部(nán bù)丘陵地带,坡度较大,安
全性差。
【答案】 D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6.甲城镇计划修建一港口,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合 适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解析(jiě xī)】 图中①④处有沙滩,水不够深;②
③两处相比,②处有海湾,停泊空间大且风浪小。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_______,(2)________。
第二十页,共33页。
【解析】 第(1)题,建港的自然条件要求:风浪小、 港宽、水阔、航道深、不淤沙、海岸线曲折、背风。港区 陆地部分分阔平坦,但海边要等深线密集,坡度陡、水深 才能停船。仔细观察香港港区,岛多浪小是其有利的自然 条件。第(2)题,填海造陆增加的是港区的陆地面积,利于 沿海功能区的布局,对海上行船没有影响,使经济活动 (huódòng)与海岸更近了,但人类活动(huódòng)的增加可 能会造成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特点,从图中可知:货物①适合(shìhé) 铁路运输,货物②适合(shìhé)水运,货物③适合(shìhé)航 空运输,货物④适合(shìhé)公路运输。在上述四种运输方 式中,灵活性最差的是水运,因此生产布局受交通运输制 约最明显的货物是②。
设备 投资大 ,灵活性最差
2.发展方向: 高速化 、 大型化
第五页,共33页。
和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2.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jīn(sghjèì)h、uì) 自然(z、ìrá技n)术和
等因素。
3人.口南昆铁城路市建设的决定科因学素技:术国民经济(jīngjì)的发
展,
和 的分布, 第六页,共33页。
小
高
快
损耗小、平稳 安全、管理方便
特点
灵活性 连续性
差
差
差
好
好
好
差
差
差
好
成本
低
投资大、占地 广
短途运输成本 低
投资大
投资大
第八页,共33页。
交通运输方式有四大评价指标,即经济性、 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最适用的 范围,各种运输方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应根据运输对象的 性质(xìngzhì)和运量不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答案】 (1)B (2)D
第二十一页,共33页。
港口的建设规模和发展前景与该港口的腹 地状况和所在城市的经济条件有密切关系。
腹地:腹地工农业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决定了港口吞 吐量的大小和港口作业方向,腹地状况是港口建设首要考 虑因素。城市:港口建设和发展必须(bìxū)以相应的城市为 依托。
第二十二页,共33页。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公路选线应遵循减小坡度、降低工程量、
缩短路程、减少建设(jiànshè)和运营成本等原则,综合分
析后选C最佳。
【答案】 C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5.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①穿越河流 ②临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第十八页,共33页。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 (tiānrán)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1)~(2)题。
第十九页,共33页。
(1)香港建港的有利(yǒulì)自然条件是
()
A.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
C.滩阔岸直
D.河多沙厚
(2)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