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功能衰竭诊疗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功能衰竭诊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功能衰竭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我院收治
的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患者中随机选取43例定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心衰组
22例与非心衰组21例。

对非心衰组患者进行血浆BNP(脑钠肽)测定,同时使用超声心动
图进行检查;心衰组在非心衰组的基础上再进行PCWP(肺毛细血管嵌压)测定。

观察并比
较两组患者的BNP水平、PCWP间的关系、超声心动图左室参数。

结果相比于心衰组,非心
衰组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BNP水平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加大与心功能恶化而提高,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PCWP均呈正相关关系,与LVEF成负相关关系。

结论将脑钠肽(BNP)应用于慢性心功能衰竭的诊疗中,有助于正确地评估病情、及时地进行诊断,值得
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心功能衰竭;脑钠肽;应用效果
慢性心功能衰竭是由于心脏功能或结构出现衰退和损伤,心室射血或充盈而引起的一种临床
综合征[1]。

该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具有反复性、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

因此,早期的诊断治疗对慢性心功能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BNP(脑钠肽)是一种多肽,其包含着32
个氨基酸,其主要来源为心室。

BNP的含量与心室压力、呼吸困难程度以及神经激素调节系
统情况均具有密切的关系[2]。

因此,本文研究了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功能衰竭诊疗中的
应用效果,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43例定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心
衰组22例与非心衰组21例。

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包括实验室检查、心脏X线
胸片、体格、心电图、病史等方面)。

其中,22例心衰组患者中,Ⅱ级心衰6例,Ⅲ级心衰12例,Ⅳ级心衰4例;男15例,女7例;年龄为44~71岁,平均年龄为(50.14±2.44)岁。

21非心衰组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年龄为16~73岁,平均年龄为(50.28±2.73)岁。

排除合并有甲亢、肿瘤、肾衰竭、肝硬化、心包填塞等病症的患者。

两组患者在了解本研究
的基本情况后,均自愿签署了参与本研究的同意书。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
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其采取平卧位;然后在早上进行空腹抽血2ml,用于慢性心功能
衰竭诊断仪器中进行检测。

对非心衰组患者进行血浆BNP(脑钠肽)测定,同时使用超声心
动图进行检查,测定其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与LVEF(左室射血分数);心衰组在非心
衰组的基础上再进行PCWP(肺毛细血管嵌压)测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BNP水平、PCWP间的关系、超声心动图左室参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与(%)表示,然后分别行t与x2检验。

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本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若P<0.05,则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
检测结果显示,非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为(50.49±23.11)ng/L,心衰组为
(400.11±34.58)ng/L,组间具有明显差异(t=38.79,P<0.05)。

具体见表1。

注:与非心衰组对比,*P<0.05。

2.2 比较不同级别心衰患者的血浆BNP水平
6例心衰组Ⅱ级患者BNP水平为(317.13±70.40)ng/L,12例心衰组Ⅲ级患者BNP水平为(760.56±131.01)ng/L,4例心衰组Ⅳ级患者BNP水平为(995.11±156.55)ng/L。

以上数据说明,心功能BNP水平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加大与心功能恶化而提高。

2.3 BNP与PCWP、LVEF的相关性分析
在心衰组中,LVEDD小于60mm的患者BNP为(406.54±92.33)ng/L,LVEDD大于60mm的患者BNP为(904.33±143.22)ng/L;相比于非心衰组,LVEDD小于60mm的患者血浆BNP水平有所提高。

心衰组LVEF小于0.50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大于0.50患者。

以上数据说明,LVEDD扩大、LVEF降低的患者,其BNP水平均得到提高,BNP与PCWP呈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

3.讨论
引发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存在炎症、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病、心肌梗死等病症,使心肌功能与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心室充盈功能低下或心室泵血[3]。

该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液潴留、乏力与呼吸困难。

慢性心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具有反复性、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应在早期诊断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检测,才能及时地开展治疗工作。

脑钠肽(BNP)主要分泌于心室中,该物质是一种属于前体肽链结构的氮末端产物[4]。

BNP 的分泌能够增加血浆BNP水平。

BNP具有扩张血管、利尿、利钠等特点,能够抑制肝肾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若要刺激BNP的分泌,则必须将室壁张力增加,或者将心室负荷加大。

因为BNP会根据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具体程度,在其左心室进行释放;而当室壁张力增加或心室负荷加大时,BNP的释放量也会随之增加[5]。

因此,BNP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在临床上常常用于诊断慢性心功能衰竭或障碍。

本文旨在研究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功能衰竭诊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本研究数据显示,相比于心衰组,非心衰组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BNP水平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加大与心功能恶化而提高,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PCWP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与LVEF成负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脑钠肽(BNP)应用于慢性心功能衰竭的诊疗中,有助于正确地评估病情、及时地进行诊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云辉.检测舒张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血浆BNP、ALD和cTnI水平的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22):3891-3893.
[2]罗莫孺.N端脑钠肽前体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心力衰竭诊断价值评价[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01):61-63.
[3]高向阳.N端脑钠肽前体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6):56-57.
[4]周运璇.脑钠肽在慢性心功能衰竭诊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393.
[5]陆敏敏,薛学锋,黄新.血清NT-proBNP、cTnI和hs-CR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261-32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