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汉、徽合流,并逐渐京字京韵
c 艺术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 “同光十三绝”的努力
A、bcd B、bc
C、abc D、acd
11、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 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 市民阶层的壮大 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 昌盛 D、著名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 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傩戏:从“酬神”到“娱人”的变迁
人们一直相信“傩仪”具有驱鬼酬神、消灾避难的神力。如 今傩师作为傩仪的传承者,其社会地位不仅取决于他能否人们心 理带来平安,更取决于他能否带给人们现实的快乐和欢娱。庄重、 严肃的傩祭仪式被轻松、愉快的傩戏所取代,使古老的傩祭发生 了从“酬神”到“娱人”的重要变迁。
【讨论】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发散思维】
为什么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候,中国戏曲能得 到极大的发展?
(1)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化不断的发展。 (2)两朝的统治政策,都把中原文人处于低层,使知识分 子怀才不遇,只能通过戏剧来宣泄。
(3)文化观念:正统汉族文人不重视小说、戏剧等,主要 精力在科举,而蒙古族、满族思想不同,重视小说、戏剧, 并大力支持,甚至参与其中。还保护艺人等。
1、下列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是:
A、傩
C、傩戏
B、傩仪
D、傩剧
2、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 面具,口中高呼“傩傩”, 主要是为了: 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
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
3、之所以流行这种具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从根 本上说是因为:
A、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落后
中国戏曲特征(总结)
艺术特征——综合性
做
打 唱
念
艺术特征——写意性 舞台行动的写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艺术特征——夸张性
艺术特征——虚拟性 舞台布置──一桌二椅
京剧的四大行当
艺术特征——程式化
艺术特征——民族性
一、戏曲的起源 ——从“傩”到梨园 二、戏曲的形成 ——宋代南戏 三、戏曲的成熟与发展 ——元杂剧和明清昆曲 四、戏曲的鼎盛 ——“国粹”京剧
什么是戏曲?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戏曲者,谓 以歌舞演故事也。” 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 蹈化的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 节。
本课内容概述:
成熟——元杂剧
四、戏曲的发展——昆曲 五、戏曲的繁盛——京剧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了一种 巫术仪式——“傩” 。
6624296 南方人口 北方人口
西汉
唐代
北宋
宋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由于北方的 战乱,人口流徙到南方,大量南徙的北方人带来了先进的农 业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1、形成:
浙江的温州、福建的 泉州、福州一带
2、原因:
宋代政治经济重心南 移,工商业发达,城 市经济繁荣,民间表 演技艺十分兴盛,南 戏在民间歌舞基础上 形成。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1、形成:北方地区
2、原因: 1)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3、代表: “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 4、特点: 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 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四、戏曲的发展——昆曲
汤显祖《牡丹亭》
1、特点: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表演以载歌载舞
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京剧”
公元1790年,为 庆祝乾隆80寿辰 徽戏进京
道光年间,汉调 进京,徽汉二腔 合流,此 为京剧形 京剧 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 成的基础
而是在众多地方戏曲的 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 成的。因为它是在北京 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 所以被称为“京剧”。
京剧的正 式形成大 约是道光 二十年(1840年) 以后的事
公元1206年,52岁的 蒙古酋长铁木真被推举为 大可汗,称成吉思汗,意 为“世界的统治者”。成 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 立蒙古帝国,他的帝国经 过不断的征战,最终导致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的 形成——“蒙古帝国” 。
古蛮族入主中国后,依 蒙古人 据和蒙古人亲疏关系的 远近及当亡国奴的“资 历”,把帝国臣民分为 色目人(中亚) 四个等级。四个等级的 划分是粗线条的,元政 “汉人” (中国北方人) 府又依职业的性质,把 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 “南人” (中国南方人) 分为十级。 元代知识分子被打入了社 会的底层,使他们有机会 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 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 和愿望。他们较高的文化 修养、广博的学识,推动 了元杂剧文学艺术水平。
“傩”字的另外写法
傩字,从人,从难,是由人和 难两字组成。不妨说,傩是古人对 灾难的勇敢挑战。或者说,傩是古 人通过巫术方法去征服自然,从而 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傩仪:先秦时,发源民间的傩为国家礼仪吸收
方相氏(宫中专职官员)身披熊皮,头戴黄金面具,有 四个眼睛。方相氏一手拿着戈,一手拿着盾,率领率从人扮 的“侉子”和十二兽,每逢腊月初一,举行大傩,在宫内边 舞边喊,驱逐疫鬼。
宋代 南戏
★ 宋人周密《癸辛杂识》 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 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 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 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 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在 这种情况下民间艺人将之写 成戏文上演,广为宣传,造 成社会舆论压力,最后恶霸 和尚被治罪。
3、特点:南戏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 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4、意义:我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
关 汉 卿 《 窦 娥 冤 》 《西厢记》是元杂 剧作品中最为杰出的 经典,第一次在“存 天理,灭人欲”的封 建社会响亮地喊出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 眷属!”的口号。
一个弱小无助的寡 妇在流氓恶棍的坑害下 被诬为“药死公公”而 斩首示众的故事,它反 映了昏官的贪赃枉法, 当时社会的不公正性。
王 实 甫 《 西 厢 记 》
D、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 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 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8、徽班进京时在位 的皇帝是:
A、乾隆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9、徽班进京的直接原因是:
A、谋求艺术发展 C、庆祝康熙寿辰 B、满足皇室文化娱乐需要 D、与昆曲进行竞争
10、京剧产生的原因有:
a 统治者大力提倡
一、官 二、吏 三、僧 四、道 五、医 六、工 七、匠 八、娼 九、儒 十、丐
观察:元朝的娱乐场所
关汉卿
白朴
元 曲 马致远 四 大 郑光祖 家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 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 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重视,因此也 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到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 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 诗、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
吸收了昆 曲、秦腔 等戏曲剧 种优点和特长而成
脸谱颜色的含义
红:忠勇正直; 紫:刚正威严; 白:一种是用于童颜鹤发的 英雄、将官,一种是奸凶武 人;再一种刚愎成性; 黑:铁面无私,性情猛直; 金银或杂色:显示神仙面现 金光,鬼怪的青面獠牙。 黄:人物之骁勇暴躁; 蓝:人物之刚强阴险; 绿:人物之勇猛、莽撞
为主要特色。
2、鼎盛时期: 明中叶到清中期
3、地位:
明中后期,发展成全国性剧种,对京剧等众
多剧种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
五、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 剧
1、背 景:
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 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如果京城要搞什么庆典活动, 就更成为各戏种展示自己的良机。
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
和发展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11111111111111
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 苑中与枣园、桃园、樱桃 园并存的一个果木园。园 中设有酒亭球场等,是供 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 乐的场所。后来经唐玄宗 李隆基的大力倡导,梨园 由一个单纯的果木园圃, 逐渐成为唐代的一座“梨 园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 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 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 的综合性“艺术学院”。
●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难以反映 当前的现实生活,也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所以观 众越来越少,只能日渐衰亡。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深 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但是它也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 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并符合现代 人的欣赏口味。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绘人物五百余位,牲 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余辆艘,房屋众多,道 具无数,场面巨大,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 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 是劳动者和小市民。请问:图中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南北方人口变化情况对比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4000000 2470685 2000000 0 5148529 3920415 9985785 11224760
对以上的不同观点,你比较倾向于哪一种意见,为什么?
中国京剧:自强更需创新!
古老的京剧正在走进21世纪,但京剧是否还能拥抱 时代,与时代一起跳动,的确不是一件乐观的事。有京剧 表演艺术家认为,京剧面对着“现代背景”,几百年以后 的今人演古人,当然要有现代内涵,要有现代的立足点。 “只有激活传统,京剧做到既有血有肉又好看好听,还能 撞击心灵,孕育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京剧才能生存发展 下去。” 京剧是民族文化精髓,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虽 然现在我们面临时代快速的变迁,速食文化的充斥,但只 要我们能像梅兰芳等大师一样坚定自己的艺术理想、文化 选择,中国文化放眼国际指日可待。
相 同?
相 异?
穿戴绚丽服饰、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的共同点。 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代替巫师,表演目的 由娱神转向娱人,并发展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表 演艺术,这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所以,傩 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源头之一。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有 过信仰原始宗教的历史,并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 者——巫。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所进行的宗教祭 祀活动,称为傩或傩祭、傩仪。傩师所唱的歌、所跳的 1 、产生(民间)原始时代,辟邪消灾 舞称为傩歌、傩舞。傩戏又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 现的。 当今中国一些地区,还保存着相当完整的傩戏,便 2、发展(国家)傩仪(先秦),傩戏 是古老傩文化的载体。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贵州是我 (演变) 国傩戏最多,品种较齐全的省份,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 的关注与兴趣,美国、日本、法国、西德等10多个国 家的专家多次专程前往考察。 3、特点:服饰绚丽、载歌载舞 傩戏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 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 式,一直在民间传承,成为我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4、意义: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
6、下列事件标志着 我国古代戏曲成熟 的是: A、傩戏的形成
B、南戏的出现
C、元杂剧的出现
D、京剧的形成
7、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 代戏曲成熟,主要是指:
A、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 创作,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B、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 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 C、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 的愿望与要求
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大致可分 为两类。 第一类是被称为“雅部”的昆曲,为 宫廷所垄断,深受士大夫文人喜爱; 第二类叫“花部”,包括了除昆曲外 的所有地方剧种。
电视版乾隆皇帝与和珅
京剧发端的契机是: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 2、产 生:
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
3、特 点: 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在众多地
B、社会生存环境的恶劣
C、人们思想愚昧 D、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4、发源于民间的“傩”逐渐为国家礼仪吸 收,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在:
A、先秦时代 B、秦汉时代 C、魏晋时代 D、隋唐时代
5、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