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中编辑公式及公式编号的对齐设置,快速编辑多个公式格式(共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中编辑公式及公式编号的对齐设置,快速编辑多个公式格
式(共5篇)
第一篇:word中编辑公式及公式编号的对齐设置,快速编辑多个公式格式
word中编辑公式及公式编号的对齐设置以及怎么保存为样式,便于多个公式的快速设置::前面的部分是从网上找的,介绍公式编辑的时候的制表位的设置和编码右对齐后面的部分自己摸索的,关于样式的设置,和公式的快速应用自己设置好的样式。

希望对大家有用,Any question
email
*****************
在论文写作中,经常遇到公式的编辑问题,一般的要求是“公式居中,编号右对齐”,按照这个思路,参考了许多网页,设置方法见后[参考网站],编辑好的公式和制表符位置如下图(注意公式的版式为嵌入型等,不能为浮于文字上方):
[参考网站] 行云的博客
1、首先,显示标尺。

正常情况直接见于word界面中上部。

2、光标停在公式所在的行,不要求行中的具体位置。

3、选择标尺左端的制表符格式。

(这一点是这样子滴)
3.1、选择居中式制表符,然后在标尺中间点击鼠标左键,即出现一个居中式制表符。

可以拖动制表符到任意位置。

3.2、选择右对齐式制表符,然后在标尺末端点击鼠标左键,即出现一个右对齐式制表符。

可以拖动制表符到任意位置。

注:3.1和3.2顺序不分先后。

也可以先拖动任意制表符到指定位置,再设置制表符属性。

4、在公式的前面加入一个TAB(按一下Tab键),在公式与编号之间再加入一个TAB。

5、大功告成!
对于其中的制表位有5种,按照[微软office] 的操作方法和说明
为:单击水平标尺最左端的“左对齐式制表符”,直到它更改为所需制表符类型:“左对齐式制表符”、“右对齐式制表符”、“居中式制表符”、“小数点对齐式制表符” 或“竖线对齐式制表符”。

自己补充的部分——————————我使用的word 2010,下面讲解如何吧这样的格式标准保存为样式。

按上面的步骤设置好后公式如图(图片格式和公式原来的样式)
=xr-1(k)+x(r)-x(r-N)W-kn
格式设置是::公式缩进两个字符,行尾的编号右对齐在行尾处。

标尺上的设置图为
中间的有个中间对齐行尾有个右对齐。

这个具体位置我是用手自己调好的,高手可自己设置值。

然后在选中整个行,如下图
3.31)

选着“将所选内容保存为新快捷样式(q)。


我命名为:公式样式一。

你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名字。

然后就可以使用了
这里可以设置段落中的首行缩进我用的是两个字符,还有制表位,设置制表位的时候居中和右对齐都设置好,点击设置,都完成后才点击确认。

当新键入公式的时候后,2X(n+2K)=A(n+2K)+W+k2KKB(n+K)(3.24)
输入完后。

鼠标单击所在行。

然后选择公式样式1,变成下面这样。

2X(n+2K)=A(n+2K)+W+k2KKB(n+K)(3.24)
在(3.24)前单击然后单击tab键后变成这样了着就是我要效果,不知道你满意么/、??
222X(n++k2K)=A(n+K)+WKKB(n+K)
后记:别的话和方式都是别人的,自己摸索了才是自己的,看的人最好自己摸索。

可能有更好的发现。

以外的收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3.24)(
第二篇:如何设置MathType公式的格式
如何设置Mathype公式的格式
通过改变MathType的格式,可以为枯燥的公式带来些许的美感,MathType公式格式主要涉及大小、字体、颜色等。

本文将详解如何设置MathType公式格式。

更多MathType使用教程请访问MathType中文官网MathType 公式格式之大小
通过MathType界面的“大小”可控制输入公式的大小。

点击大小->其他。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定公式的大小,设定好之后,点击“确定”即可。

MathType公式格式之字体
通过MathType界面的“样式”可控制输入公式的字体。

点击样式->其他。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字体的样式,还可以更改是否“粗体”和“斜体”。

“粗体”也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B+输入内容”来实现,一般用来表示向量或矩阵。

通过MathType界面的“格式”可控制输入公式的颜色。

点击格式->颜色。

关于更改MathType公式的颜色,可以参考教程:详解MathType中如何更改公式颜色。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加载外部“.eqp”文档来修改公式的格式。

加载方法:进入MathType公式编辑器,依次点击预置->公式预置->从文件中加载。

“.eqp文档”实际上就是一个文本文档,其中定义了样式、大小和间距等格式信息。

软件中自带了一些“.eqp文档”,都存放在“MathTypePreferences”目录下。

此文档下还可以设置“恢复出厂格式”与“保存当前格式恢复出厂格式”。

恢复出厂设置:预置->公式预置->从文件加载。

保存当前格式:预置->公式预置->保存到文件。

通过以上方法,就可以更改MathType公式格式。

更多内容可详见MathType中文官网。

第三篇:给图表和公式自动编号
对“图片、表格、公式和文献”进行自动编号、引用和列表的方法(07为例)
2013-01-26 唐国君原创
写论文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图表或是公式需要进行编号,并且在文章中总是会对这些图表或是公式进行引用,但图片多了(表格和公式以及需要引用的文献等等也一样),首先编起号来就非常麻烦,和容易忘记编到哪里,特别是一些长篇大作,隔了一段时间突然有灵感要往里面修改点什么的时候很是费劲,而且往往我们甚至连在哪里引用了它也不一定完全知道,那么要修改起来就非常麻烦,总不能每次都“ctrl+F”吧,另外就是正规论文里面我们往往还要对里面所涉及的图表或是公式进行列表,如果没有一个骨架似的东西这一切可想有多么困难。

其实word里面有很简单的方法为这些图片什么的进行编号,我这里的编号是说给这些号码带上一个层次结构分明的“骨架”,每一次引用了谁,修改了谁他都会给你自动排好,对应好。

比方说,你规定了有一列队伍,这列队伍里已经排了ABCE,那显然A对应的序号就是1号,谁要A的就要1号,B是2,C是3,E是4,但现在我要在这个队列E的前面插入一个D,那前面3个的编号显然不变,后面的D 现在就是4,E就是5了,然后那些曾经引用了他们的,所得到的序号也就会自动相应的改变,当然,D、E的编号也是自动发生变化的。

word甚至可以做到,到你输入一个D的时候就可以自动判断要不要帮你归入那个队列里,但其实刚开始不建议使用这个功能,因为当你有很多个列队的时候,你是不知道电脑会帮你把新输入的项目归到哪个列队里,相信很多人应该已经试过段落自动编号有时会带来的麻烦,当你有好多个列队的时候,在介绍图表和公式自动编号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怎么打开和关闭段落的自动编号功能:
1、打开和关闭段落的自动编号功能
(1)点击左上角“office按钮”(2)点击下面的“word选项”(3)点击“自动更正选项”,如下图


(4)找到“键入时自动套用格式”一栏,然后如过需要启用该项功能就勾选“自动编号列表”,否则不要勾选,如下图。

那我下面就分别介绍怎样给公式、图片、表格和文献自动编号以及怎样真确引用他们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2、给公式自动编号及引用
(1)插入公式后,将公式单独放在一个段落。

03的在公式上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对象格式|版式”为嵌入型(Word默认);07的点击公式后,在编辑框的右下角找到一个小三角形(公式选项),点击它(如下图),然后选择“更改为内嵌”(但其实这是网友的说方法,我自己试过,不改也行,改了以后就变为下图所示的样式)。

图1改为内嵌以前
图2 改为内嵌以后
(2)光标放在公式之后,不要选中公式(注意是“不要”),03在“插入|引用”菜单选“题注”(07中是引用→插入题注,如图3),由于没有选中项目,所以“位置”一项为灰色(图4),然后新建标签“2-”(图5)(因为我再前面已用1-来定义了一个“列队”),其实,在编号一项选中“包含章节号”(图6),它自动就会把每一章的公式分别进行排列,然后在前面用“-”接上章节号以示区别,但是因为我并没有给我的每一章节都定上章节号,所以就用这种方法加以区分每一章节的公式,也就是说我在这里(图6)不用选中“包含章节号”,最后在图7中我也没有选“在题注中不包含标签的选项”(选了以后显示的结果就不会出现标签,而仅仅只有你定好的编码),然后点击“确定”,就会出现图8所示效果(红色为插入的内容)。

图3 打开插入题注
图4 题注对话框
图5 新建标签
图6 对新建的标签定义编号格式
图7 确定后插入的内容如光标处所示
图8点击“确定”,Word就将标签文字和自动产生的序号插入到光标所在位置
(3)根据需要,可以给序号添加括号(图9)。

但是我们一般公式的编号都要求在右边行末,具体方法使用制表位。

(制表位是指水平标尺上的位置,它指定了文字缩进的距离或一栏文字开始的位置,使用户能够向左、向右或居中对齐文本行;或者将文本与小数字符或竖线字符对齐。

用户可以在制表符前自动插入特定字符,如句号或划线等。

默认情况下,按一次Tab键,Word将在文档中插入一个制表符,其间隔为0.74厘米。

制表位的类型包括:左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小数点对齐和竖线对齐等,这些制表位的使用方法大致相同,这里仅根据论文中公式排版的要求和目录的制作为例说明制表位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Word的帮助文档。

)我这里即一个例子,要求如下(论文通常使用): 公式要求单独放在一个段落,公式居中;按章节进行编号,编号用小括号括起来放在右边行末。

做法如下:首先输入公式和编号,公式的版式选择“嵌入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来。

然后把光标放在公式所在的段落里,点击页面左上角的制表位图标,切换到居中制表位,用鼠标在水平标尺上大约中间的位置点一下,这样就放置了一个居中制表位在点击的地方(图10),如果位置不合适还可以用鼠标拖动进行调节,如果不小心点多了,将制表符拖动移出标尺就可以删除多余的制表符。

图9
图10 放置一个居中制表位
接着把左上角的制表位图标切换到右对齐制表位,用放置居中制表位相同的方法放置一个右对齐制表位在行末(图11)。

图11 放置一个右对齐制表位
设置好制表位后,把光标放在公式的前面,按一下Tab键,这样就在公式的前面插入了一个制表符,此时公式以居中制表位为中心居
中对齐,再把光标移到公式和左括号之间,再按Tab键插入一个制表符,编号就跑到行末了(图12)。

(当然当你学会了使用制表位后可以做出的效果就远远不是我在这里介绍的一点点了)
图12 编号后的效果图
用制表位的方法来处理公式的排版,很简单也很方便,不用去敲很多空格去把公式挪到中间,编号推到行末。

还有一个好处,若公式或编号的长度发生变化时,Word会自动调节以使公式始终在页面的中间,编号始终在行末,不会因为公式或编号变长而换行。

若手工设置制表位,无法保证每次居中制表位和右对齐制表位的位置都一样。

更简单的作法是把公式段落的设置保存为样式,所有的公式段落应用此样式,即简单又方便,而且可以保持所有的公式段落制表位的一致。

把公式段落的设置保存为样式的方法:公式的格式设置好后(即已通过题注插入编号,并且已通过制表位设置公式居中、编号在右边行末),选中该公式及其编号,点击“格式|样式和格式”,这时在word右方出现“样式和格式”栏,点击该栏上部的“新样式”,即弹出“新建样式”框,将框里的“名称”改为你熟悉的名称,例如改为“my”,然后确定,则“my”就出现在word右边的格式设置栏里。

新公式段落应用此样式的方法:题注给新公式编号后,选中公式和编号,在word右边“样式和格式”栏里选中“my”,此时新公式已经应用了制表位的设置,把光标放在公式的前面,按一下Tab键,此时公式以居中制表位为中心居中对齐,再把光标移到公式和左括号之间,再按Tab键插入一个制表符,编号就跑到行末了。

注:(a)插入题注过程中“新建标签”时,Word会自动在标签文字和序号之间加一个空格,看起来不那么舒服,可以在插入题注后将空格删除,这样在文档中引用该图的编号时,做成的书签就不会有空格了。

(b)书签名最好用图(表、公式)的说明文字,尽量做到见名知“图”。

(c)图(表、公式)的编号改变时,文档中的引用有时不会自动
更新,可以鼠标右击引用文字,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更新域”。

关闭文档再打开Word会更新所有的域。

(4)对已编号的公式进行引用(这一点确实费了我很多时间,我把错误的方法和正确的方法都演示一下,希望以后能节约点时间)(a)按上面的方法对公式编号以后,我接着就用插入“交叉引用”的方法来引用这些编号,交叉引用在引用(图13)和插入(图14)里面都有,然后出现图15的对话框,选择“2-”下面的题注,你会发现我们刚刚编的2-1是连公式一起算在题注里的,然后不管我选择“整项题注”还是“只有标签和编号”(图16),实际插入的都是公式和公式编号(图17)。

但我们只想要公式编号。

图13 在引用里点击“交叉引用”
图14 在插入里点击“交叉引用”
图15 按前面步骤得到的题注包含了整个公式
图16 引用内容选项
图17 插入的都是公式和公式编号
(b)问题的原因是:
在同一个段落,Word只支持一种样式。

我把公式和编号放在同一行。

在我插入题注时,这一行(包括公式)的样式就变成了题注。

在交叉引用时,Word根据“题注”样式选择要插入的文本。

如果选择“整项题注”,就插入编号所在段落的所有“题注”样式的文本。

如果选择“只有标签和编号”,就插入编号以及编号前所有“题注”样式的文本。

(c)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这样:
①在公式后tab到一个适合插入公式编号的位置后回车。

②在新行用“插入题注”插入公式编号。

这时公式编号行是“题注”样式,公式行是原来的样式。

③然后将光标移到公式行的行尾,按下Ctrl+Alt+Enter键插入一个样式分隔符。

这时公式编号行会连到公式行的末尾。

看上去就是在同一行。

这时公式编号行还是“题注”样式,公式行也还是原来的样式。

④在需要引用公式的地方用“插入”->“交叉引用”引用公式编号,可以选择“整项题注”引用公式编号行的所有内容。

我把上图17的2-2公式用正确的方法引用一下:
.图18 把公式Tab到合适的位置回车
图19 按前面说的方法插入编号和括号
图20 将光标移到公式行的行尾,按下Ctrl+Alt+Enter键插入一个样式分隔符
图21 再次交叉引用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带公式的编号了
图22 完成引用,这时如果要在中间插入公式之类的也就会自动更新了
(有时候需要全选后按F9来更新域)
(d)好了,这样就可以了。

Ctrl+Alt+Enter键对应的命令是“InsertStyleSeparator”。

可以通过自定义菜单将命令按钮放到工具栏上(07的是图23,03的是图24),然后在左上角(图25)就会出现这个快捷方式。

图23 将命令按钮放到工具栏上(2007)
图24 将命令按钮放到工具栏上(2003)
图25 将命令按钮放到工具栏上(2007)
我的做法是把回车后的操作用录制宏记录下来,并指定到快捷键上,例如Alt+E。

这样只要按一下快捷键就可以插入自动编号并可以正确引用的公式了。

我在Word2003也试过相同操作。

在插入和删除一个公式编号后,需要更新所有域,其它公式编号才会随之改变。

更新所有域的方法是全选(Ctrl+A)后按F9键。

3、给图片自动编号及引用
(方法基本一样,只是不存在需要做样式分隔符这一步那么麻烦,最近忙比赛,建议按我上面的方法先摸索一下,或许你会有更好的发现,我有时间再来补充)
第四篇:用友软件利润表公式设置
用友软件利润表公式设置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对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
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说明利润表上反映的净利润的分配去向。

利润分配表包括在会计报表中,是利润表的附表。

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了解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情况或亏损的弥补情况,了解利润分配的构成,以及年末未分配利润的数据。

本月:=C18-C19
累计:=?C20+Select(?D20,年@=年and月@=月+1)
第五篇:药剂学中运用公式归纳
药剂学中运用公式归纳1.Noyes-Whitney dc/dt=K·S·Cs溶出原理(K为溶出常数,S为药物与溶出介质的接触面积,Cs是药物的溶解度)方程说明了药物溶出的规律,所以增加溶解速度的方法有:1)升高温度,增加药物分子的扩散系数D;
2)搅拌,可减少扩散层的厚度δ;
3)减小药物粒径,增加药物与溶出介质接触的表面积S。

• dc/dt=DS /vδ×(Cs-C),K=D /v δ
•dc/dt—药物的溶出速度
• D—药物的扩散系数
• V-溶出介质的量δ-扩散边界层厚
• K-溶出速度常数
• Cs-药物的溶解度
• C-介质中药物的浓度
• S-溶出界面面积(表面积S将会极大的增加,溶出速率显著加快,运用于固体分
散体的速释原理,药物高度分散状态)
• 在漏槽条件下,Cs》C,dc/dt=KSCs
1、S↑,粉碎,P109图4-4
2、K ↑,搅拌,介质的粘度
3、CS↑,改变晶型、固体分散体——药物高能状态。

在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无定
型或亚稳态的晶型存在,处于高能状态(即这些药物分子的扩散能量很高),所以溶出很快。

缓控释制剂设计中的运用
根据Noyes-Whitney溶出速度公式,通过减少药物的溶解度,增大药物粒径,以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达到长效作用,具体方法有:ν
1、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如青霉素普鲁卡因盐、睾丸素丙酯。

ν
2、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如鞣酸与生物碱类药物可形成难溶性盐。

ν
3、控制粒子大小,药物的表面积减小,溶出速度减慢。

ν
4、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2.液体的流动符合Poiseuile公式V=Pπr4t/8ηl(V——液体的滤过体积,P——滤过时的操作压力差,r——毛细管的半径,l——滤层的厚度,η——滤液的粘度,t——滤过的时间)
滤过的影响因素滤过的压力、药液的粘度、滤过介质的孔径、滤饼中的毛细管半径与长度等
提高过滤速度的措施
1)改变压力采用加压或减压的方法2)降低药液粘度趁热滤过
3)加入助滤剂减少滤材的毛细孔堵塞。

常用的助滤剂有活性炭、纸浆、硅藻土等。

4)更换滤材或动态滤过减小滤渣的阻力5)先粗滤再精滤滤过时先用孔径大的滤过介质(如滤纸、棉、绸布、尼龙布、涤纶布、砂滤棒等)滤过,再用孔径小的滤过介质(如垂熔玻璃、微孔薄膜等)滤过
3.stoke’s定律:V=2r2(ρ1-ρ2)g/9η
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措施
1.2.减少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
3.增大分散介质的粘度
4.fick’s 定律:扩散第二定律
扩散过程尚未达到稳定状态前,物质浓度随时间和位置(只考虑方向)而变化的关系,服从偏微分式。

对于具体的扩散过程,要利用
其特定的起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求解此式,得出的具体函数。

该定律是处理各种扩散传质过程理论的有力工具。

关于药剂学上的应用:控缓释制剂的应用,浸出制剂的浸出因素
缓控释药原理:
以扩散为主的缓、控制剂,药物首先溶解成溶液后再从制剂中扩散出来进入体液,其释药受扩散速率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