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主体结构002墙体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结构002墙体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作业准备
1.1机具准备
1.1.1施工工具:钢筋钩子、小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墨斗墨线、钢丝刷、手推车、粉笔、钢卷尺、小白线等。

1.1.2运输机具:塔吊
1.2材料准备。

1.2.1 成型钢筋加工完毕,钢筋的型号、规格、尺寸、形状数量符合配料单要求,码放整齐,并插上标识牌(注明料长、简图、根数、部位)。

钢筋原材复试合格。

1.2.2半成品钢筋出厂合格证、钢筋连接试验报告,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1.2.3钢筋垫块采用塑料垫块尺寸、厚度符合要求;F卡和定位梯子筋用12钢筋制作,加工尺寸符合要求;采用20-22号镀锌铅丝。

铅丝切断长度应满足使用要求。

1.3 作业条件。

1.3.1测量放线:墙柱轴线、边线及门窗洞口控制线已经放出。

1.3.2施工缝清理:根据暗柱钢筋上的结构500线检查下层混凝土表面标高符合图纸要求,混凝土施工缝已经凿去表面浮浆并清理干净。

1.3.3模板验收:模板上操作架搭设完毕,模板已办完预检。

1.3.4交接检查:墙柱轴线、边线及门窗洞口控制线位置正确;施工缝位置已用密目钢丝网封堵完毕;钢筋根部灰浆清理干净;钢筋接头位置正确,对位移钢筋已做好调整。

2施工操作工艺措施及主要做法要求
2.1工艺流程
修整墙、暗柱预留钢筋→暗柱钢筋接长→画暗柱箍筋间距线→套箍筋→绑扎箍筋→连梁钢筋绑扎→墙体竖向筋接长→绑上、中、下三根水平钢筋→画墙体竖向筋间距线→绑扎横、纵向钢筋→安装保护层垫块及拉钩、双F卡→水电安装→隐蔽检查验收
2.2施工操作要点及要求
2.2.1钢筋由场外加工厂统一加工;进场钢筋要分楼号、分类堆放整齐,并作好标识牌。

2.2.2钢筋运输:成型钢筋由场外加工厂加工,用卡车运输到现场,长钢筋用塔吊吊两个吊点,箍筋及拉钩用笼子装好吊至作业面。

吊至作业面的钢筋在靠近墙边的位置下面垫好100*100木方分散放置。

2.3钢筋绑扎。

2.3.1.清理弹线
用钢丝刷将局部污染的钢筋清理干净,放线工及时弹出墙体内外边线及控制线,砼工根据墙体内外边线用扁铲将砼表面的水泥薄膜和软弱砼层剔除,露出石子,用水湿润并冲洗干净。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交底内容:
2.3.2.修整墙、暗柱预留钢筋
墙体水平钢筋保护层为15mm、根据已弹好的墙内外边线,对保护层偏大或偏小的螺纹钢筋按1:6打弯对钢筋进行校正;对钢筋间距偏差超过±5mm的也要进行校正。

校正甩槎竖向预留筋时,第一根竖向筋到两侧暗柱边距离
为50mm,中间竖向筋从中间向两边按间距200mm、150mm(间距随楼层变化相应进行调整)排列,排至暗柱边到第
二根竖向筋时,如钢筋间距不合适。

允许对其进行调整,但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

2.3.3.设活动脚手架
钢筋校正好后,在墙体两侧设活动脚手架,高1.5米,脚手架上铺设跳板,使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作业环境。

2.3.4暗柱钢筋接长
首先进行暗柱钢筋的接长,暗柱钢筋一层16、18、20、22,二至三层为20、22,四层为Φ18、20、22,五至九层为16十至二十九层16均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连接工艺详见“直螺纹连接技术交底”,各暗柱钢筋接头按50%错开,五层以上≤Φ14暗柱主筋采用搭接绑扎,搭接长度:五至九层14钢筋(51.8d)725mm、12钢筋(35d)420mm、8钢筋(35d)300mm;十至二十九层Φ14 (57.4d)804mm,Φ12
(37.8d)454mm、8钢筋(37.8d)302mm暗柱主筋搭接区范围箍筋10@70、8@60,其他范围箍筋8@150,暗柱主筋连接接头错开50%。

2.3.5暗柱钢筋绑扎
2.3.5.1.暗柱钢筋接长后,用线坠校正垂直度无误后在暗柱内设置钢筋定距框:洞口边暗柱在距楼板面100mm 处设置一道,在洞顶下150mm处设置一道(洞口高度内的定距框起控制钢筋不偏移、做洞口模板及墙板顶模棍作用),在柱上设置一道可周转的定距框:非洞口边暗柱在其上设置一道可周转的定距框,定距框与暗柱绑扎牢固。

2.3.5.2.用粉笔在暗柱对角主筋上画出箍筋的间距分格线:第一道箍筋距砼结构面为30mm,往上一至四层间距为100mm,五层以上间距为150mm。

2.3.5.3从暗柱顶往下套箍筋,套入箍筋时保证箍筋的叠合顺序自柱根至顶全部一致,且箍筋135度弯钩的叠合处应相互错开,同时,箍筋弯钩平直长度必须满足10d,箍筋端头必须保证平直。

2.3.5.4根据画好的间距线套一根绑一根,要求用22#绑扎丝采用兜扣绑扎,箍筋与主筋绑扎要到位,同一暗柱大小箍筋必须分开绑扎,绑扎丝头朝向砼内部。

在当暗柱绑完后,用线坠吊垂直后,搭设简易钢管架子临时固定。

2.3.6连梁钢筋绑扎
2.3.6.1首先根据结构0.5m线将各洞口结构高度用粉笔标记在暗柱主筋上,根据连梁高度及连梁主筋上下铁保护层厚度(25mm)确定主筋上下铁位置标高。

2.3.6.2连梁主筋一至二层为25、22、20三种,三至二十三层为22、20、18、16主筋锚入暗柱内的长度随砼标号不同而变化,连梁主筋与箍筋用22#铅丝采用兜扣绑扎,绑扎丝头朝向构件内部。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
交底内容:
2.3.6.3箍筋叠合处沿连梁上铁交错布置且135度弯钩保证等号平行,在主筋与箍筋绑扎时要注意进两侧暗柱内50mm设置一道箍筋,在暗柱外距暗柱边50mm设置第一道起步箍筋。

2.3.6.4对于直径≥300mm的洞口按图纸设计要求设置加强钢筋,对于线盒应按下图进行加筋。

22铅丝绑扎
附加钢筋
主筋
线盒
点焊
线盒加固图
2.3.7墙体钢筋网片绑扎
2.3.7.1竖向钢筋采用搭接绑扎的方法接长,墙体的钢筋搭接绑扎,搭接长度:一至三层14钢筋(47.6d)670mm;四至九层14钢筋(51.8d)725mm、12钢筋(35d)420mm、8钢筋(35d)300mm;十至二十九层14钢筋(57.4d)804mm、12钢筋(37.8d)454mm、8钢筋(37.8d)302mm接头错开50%,钢筋搭接部位用铅丝绑扎三扣。

2.3.7.2竖向钢筋接长后,搭接长度按1-3、4-9、10-29层分段计算搭接长度。

绑上、中、下三道临时水平筋将竖筋固定。

2.3.7.3在墙体三道临时水平筋上画好竖向钢筋的间距分格线,内外墙间距为200、150mm,分格线画好后进行钢筋网绑扎。

2.3.7.4第一道水平筋距砼结构面50mm,然后按照竖向钢筋上画的间距线从下往上放置水平筋,每放置一道水平筋即用22#铅丝将水平筋与竖向筋各相交点绑扎牢固。

当墙体水平筋与暗柱箍筋在同一面时,首先保证墙体水平筋位置,并将暗柱箍筋采用局部加密的方法进行调整,保证箍筋与水平筋不重合。

2.3.7.5墙体钢筋的交点要每点逐步绑扎,无缺扣、漏扣、顺扣,相邻绑扎点成八字形,并且绑扎扣的多余绑丝必须朝向构件内部。

2.3.7.6在内外墙体双排钢筋之间用双“F”卡控制双排钢筋间距,双“F”卡卡在水平钢筋上,间距1200mm梅花型布置。

2.3.7.7特殊部位钢筋绑扎:对施工缝处双“F”卡要进行加密处理。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