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安全监测技术交底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交底目的
为确保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基坑开挖安全监测技术交底。
通过对基坑变形、支护结构、地下水、周边环境等因素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二、交底内容
1. 监测范围及内容
(1)监测范围:包括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排水设施等。
(2)监测内容:
1)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2)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3)道路沉降监测;
4)排水设施沉降监测;
5)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
6)基坑支护结构垂直位移监测;
7)地下水水位监测;
8)基坑周围环境监测。
2. 监测方法及仪器
(1)监测方法:
1)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
2)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测量仪器进行;
3)垂直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测量仪器进行;
4)地下水水位监测:采用地下水观测井、水位计等仪器进行;
5)环境监测:采用环境监测仪器、传感器等设备进行。
(2)监测仪器:
1)水准仪、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
2)地下水观测井、水位计;
3)环境监测仪器、传感器等。
3. 监测频率及数据整理
(1)监测频率:
1)沉降监测:每日进行一次;
2)水平位移监测:每2日进行一次;
3)垂直位移监测:每2日进行一次;
4)地下水水位监测:每2日进行一次;
5)环境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2)数据整理:
1)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并整理成表格、曲线等形式;
2)定期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预警措施。
4. 监测结果处理及预警
(1)监测结果处理:
1)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基坑变形、支护结构、地下水、周边环境等因素;2)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形成监测报告。
(2)预警:
1)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预警措施;
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对预警信息进行通报,确保各方知晓。
三、安全注意事项
1. 监测人员必须熟悉监测方法、仪器操作及数据处理;
2. 监测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
3. 监测数据要及时、准确,不得篡改;
4.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时,要客观、公正,不得隐瞒真实情况;
5. 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四、交底要求
1. 本交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相关部门及施工人员参加;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听取交底内容,并做好记录;
3. 交底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组织考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交底内容;
4. 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调整监测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通过本次基坑开挖安全监测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