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概述
发布时间:2011-04-18来源:我要评论:(0)字体:【小】【中】【大】机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人物等方面都有自己明确的主张,是自觉的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学派,与之差不多同时或者稍晚,在美国还有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些心理学家,早期的有卡特尔、后来有桑代克和武德沃斯等人,都是美国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总倾向的代表,不过他们并没有明确打出机能主义的旗号,其中像武德沃斯还不承认自己属于任何派别。
他们的心理学主张和学术研究气氛比较自由而广泛,但也有美国机能主义的一些共同特点,因而可以归属与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一般称为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其共同特点如下:
A、从研究心理学的共同规律转向个别差异问题,它着重对个体的智力和能力进行研究,心理测验是主要的方法。
B、从研究意识内容转向研究意识活动,它并不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但只注重意识的功用。
C、从重视内省方法转向重视客观的方法,它不取消内省法,但并不把它作为主要方法,而主张多种方法并用,如实验法、测验法、统计法、等级法、评选法等。
D、从研究心理学“是什么”问题转向心理学“为什么”问题,它主张研究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但后者又要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
E、从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转向主张心理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把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提出的个体适应环境的一些原理加以具体化,使之应用于生活实际。
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卡特尔
卡特尔(1860--1944)在许多方面影响了美国机能主义方向,是机能主义哥伦比亚学派的先锋。
1880年获得学士学位,然后去德国的哥廷根大学作研究生,不久就到了莱比锡大学跟随冯特学习。
随后回国就任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员。
1883年卡特尔再次回到冯特那里称为冯特的第一位助手,据说冯特要他写一篇关于认识的反应时间的论文,它完成之后,还想研究反应时间的个别差异,其中多数实验室在自己房间里完成的,因为冯特不同意他在莱比锡实验室进行这些实验。
1888年卡特尔就任于英国剑桥大学讲师,在那里结识了高尔顿,他们对个别差异有同样的兴趣和看法,卡特尔对高尔顿关于心理测量的方法与统计方法产生了深刻印象。
这一年卡特尔就任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教授职位。
1891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和系主任,并创建一个实验室,主持该实验室达26年之久。
35岁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40岁成为被选进美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心理学家。
1894年同鲍德温一起创办了《心理学评论》,1921年卡特尔创立了应用心理学。
关于反应时的研究关于控制联想的论文发表于1887年,自由联想的论文发表于1889年,并依此作了一正常联想表,成为以后编制正常联想表的依据。
关于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1890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创造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
1902年发展了次序评量法。
关于心理物理法的研究
关于知觉和阅读过程的研究]
总之,卡特尔一方面通过主编刊物和建立组织,宣传和扩大心理学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具体研究,从应用方面推动了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不过他并不重视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桑代克
桑代克出生于马萨诸塞州。
1895年入哈佛大学师从詹姆斯。
1896年在哈佛大学开始用
小鸡做实验。
后来得到卡特尔的帮助,转赴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继续用猫、狗等做实验。
1898年《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桑代克著作极为丰富。
《教育心理学》、《动物的智慧》、《智力测量》、《人类的学习》、《比较心理学》等。
桑代克首先用实验法研究动物心理,用以代替对动物的自然观察,为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用小鸡、猫、狗和猩猩作了大量实验,其中猫走迷笼实验最为著名。
……他明确提出“学习即联结,心理即人的联结系统”。
他进一步将动物的学习推广到人类的学习。
他指出:“下至26个字母,上至科学或哲学,其本身都是联结造成的。
人之所以善于学习,就是因为他养成了这许多联结。
”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其中的某些联结加以永久地保留,把某些联结加以清除,并且把另一些联结加以改变或利导。
桑代克以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代替了早期联想主义者的观念的联合,否认在联结形成中的观念的作用。
他认为只要把可能的情境、情境的元素或复合物和与之联想的反应的各种复杂表现加以归类编目,就可以了解人的整个心理活动。
这就使他在限制了意识的作用上前进了一大步,为行为主义这否定意识作用提供了依据。
他也因此被人们看作是行为主义的前驱。
但桑代克并未否认人的心理的存在,因而他还不是一个行为主义者。
桑代克根据动物的实验,提出了三条学习律。
准备律至学习开始时的预备之势,包括三种状态: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得以实现就引起满意之感,例如当某人准备好作某件事时,作的活动就会令他感觉适意,若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穿到,不给传导就引起烦恼,当一个传导单位没有准备好传导,强行传导就引起烦恼之感。
练习律指学习需要经过重复才能完成。
练习律包含应用律和失用律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做出的任何反应就同此情境逐渐联系起来,而且反应在情境中用的越多,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越牢固,后者是指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联系就会趋于减弱。
(业精于勤,熟能生巧)
效果律指凡在一定情境中引起满意之感的动作就会和该情境发生联系,结果是再遇到此情境时,这一运动会比以前更容易出现。
相反,在某一情境中引起不满意之感的动作,就会与该情境分离,当该情境再现时,这一动作较难重复。
以后桑代克对上述学习律进行了修正,他把准备律和练习律看成是效果律的幅律,强调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机体的行为后果,同时他对于效果律更强调奖赏而不强调惩罚。
除了学习联结说,桑代克还与武德沃斯一起提出了学习的迁移理论。
认为学习效果的迁移是由于前后活动中存在着共同的因素。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年扩展为三大卷,1914年又把他编成《教育心理学简明教程》。
这些工作表明,桑代克开始确定了教育心理学的体系,使教育心理学从此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武德沃斯
武德沃斯(1869--1969)出生于马萨诸塞州。
1895年前往哈佛大学学习,受到罗伊斯和詹姆斯的教导,后来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99年从卡特尔手里获得博士学位。
然后在纽约医学院讲授生理学,又花了一年时间师从英国著名生理学家谢灵顿。
1903年返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17年卡特尔退休,武德沃斯成为卡特尔的接班人。
著述甚丰,影响了几代学生。
《论运动》、《生理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派别》等。
武德沃斯的学术主张往往被人看作是折衷主义的。
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使人的全部活动,包括了意识和行为两个方面。
但在具体研究中,必须从研究刺激与反应的性质开始,也就是说,必须从客观的外界环境事物开始。
他认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还存在着有机体的作用,即通常的S—O—R模式,其中O代表有机体本身及其能量和经验等。
以后,武德沃斯又把上述公式扩展为W—S—OW—R—W。
其中W代表了周围环境,S代表了刺激,O代
表有机体,附于O下的小W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调整及他对情境和目标的定势,R代表反应。
整个公式可以解释为:周围世界—刺激—有对一定情境和目标订定勢的有机体—反应—改变了的世界。
这样,武德沃斯将心理活动与行为纳入同一系统来看待,这对以后的新行为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行为主义由此发展出“中介变量”。
武德沃斯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将心理动力观引入心理学。
据说1897年他在哈佛时就告诉桑代克要发展一种“动力学”,他的《动力心理学》志在反对铁钦纳、华生和麦独孤,要求理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因果的机制以及决定内驱力的特殊性的动力刺激或情境。
这里的思想和行为的因果机制包括了内驱力和机制两种心理成分。
内趋力是行为的发动者,是回答行为的“怎样”的问题,也称为行为的能力。
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武德沃斯主张即用客观的实验和观察,也用内省的方法。
或者说,外部刺激和外部反应可以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观察来发现,有机体内部的事件则可以通过内省来观察。
武德沃斯的心理学观点是折衷的。
他不想追随任何一种体系,也不想发展一种严格的体系或建立他自己的学派。
他的观点不是建立在反对别人的观点上,而是建立在发展、评述、综合工作上。
但是,在他的心理学中明显地表现出了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的总倾向。
他自己就表示过,如果一定要给他的心理学一个系统的名称的话,可以把它叫做“机能主义的”。
波林也指出:“武德沃斯自称为动力心理学家,但实际上他首先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其次才是动力心理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