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3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合集下载

第5单元第14章第2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教案1-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5单元第14章第2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教案1-生物八年级上册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脊椎动物一、【概述】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脊椎动物。

本节课是继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之后,讲述千姿百态动物世界的重要一节,全面展现了动物世界中高等的脊椎动物类群,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世界丰富多彩的内容。

承上节的生物分类,启下章的生物多样性,所以有重要地位。

本节要紧扣“动物的形态与结构体现了对所生存环境的适应”这条主线,如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的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因此两栖动物只能生活在潮湿近水的地方等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概述脊椎动物主的要特征,通过学生收集资料、信息处理、培养概述总结和表达交流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乐于讨论,从而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服务者。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概述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2能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脊椎动物各大类群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处理、概述总结和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主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2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乐于讨论,从而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自学,能举例说出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2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学习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所以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备课,参与讲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学习任务。

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对身边动物有浓厚的兴趣,自然会有探索的欲望,这对本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2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课件上册生物课件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2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课件上册生物课件

特征 : (tèzhēng)
1、许多(xǔduō)相似的体节(环纹) 2、各系统发展迅速,神经系统趋于完 善。
实例:
蚯蚓、蚂蟥(水蛭)、沙蚕
分布:
2021/12/9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页。
1、蚯蚓(qiū yǐn)
形态(xíngtài)结构: *许多体节。
*靠近前端颜色浅、光滑的几节, 像一个粗大的指环,叫做环带。
(róuruǎn)
背面:灰褐色 腹面:灰白色,密生绒毛。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猪带绦虫
Taenia solium
第十七页,共四十页。
米猪肉(zhū ròu)
第十八页,共四十页。
日本(rì běn)吸血虫生活史:
终寄 主:人和牲畜 中间寄主:钉螺
第十九页,共四十页。
三、线形动物(xiànxíng dòngwù)
• 人造地球卫星设 计了一种犹如蝴 蝶鳞片般的控温 系统。
2021/12/9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页。
无脊椎动物(jǐzhuīdòngwù)
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huánjié dòngwù) 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甲壳 纲 (jiǎqiào)
蛛形纲
多足纲
2021/12/9
昆虫纲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页。
雌虫:体粗长、尾端尖直;
雄虫:体细小(xìxiǎo)、尾端蜷曲。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页。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___细__长___(x_ì;
chánɡ)
消化管前端有__口_, 后端有__肛___门__;
(gāngm

八年级生物 第十四章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2课时 脊椎动物)

八年级生物 第十四章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2课时 脊椎动物)
12/14/2021
第2课时 脊椎动物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知识点一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1.类群:脊椎动物主要包括__鱼___类、___两_栖___类、_爬__行___类、 __鸟___类和___哺__乳___类。 2.共同特征:身体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脊__柱__。
12/14/2021
第2课时 脊椎动物
12/14/2021
第2课时 脊椎动物
5.哺乳类 (1)主要特征:全身___被_毛____ ,体温__恒__定____,胚胎发育在母 体___子__宫___ 内进行,母兽以___乳__汁___哺育幼兽;它们 ___大__脑___发达,是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2)常见种类:狗、猫、猪、羊等。
12/14/2021
12/14/2021
第2课时 脊椎动物
2.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1)鱼身体的颜色背面深腹面浅,为鱼的保护色; (2)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黏液,游泳时可 减小水的阻力; (4)身体两侧有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起测定水流速度和感知 水流方向的作用;
12/14/2021
第2课时 脊椎动物
3.爬行类 (1)主要特征:体表一般覆盖着_鳞__片___或甲,在_陆__地___产卵,卵的表面 具有坚硬的卵壳,能在陆地上生活和___生_殖____,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2)常见种类:龟、蛇、鳄鱼、壁虎、蜥蜴等。 4.鸟类
(1)主要特征:身体大多呈__流_线_____型,前肢变成___翼_____,体表被 ___羽_毛____,体温恒定。鸟类产的卵一般较大,具有坚硬的卵壳。 (2)常见种类:鹦鹉、猫头鹰、家鸽、鸳鸯等。

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3)为什么说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生活环境如何?
(4)鸟类有哪些特点适于飞行生活?我国鸟类有多少种?
学生回答,最后老师补充完善出以下结果:
(1)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皮肤裸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代表动物:青蛙、大鲵、蟾蜍
(2)爬行类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陆上产卵,卵的表面又坚硬的卵壳。代表动物:蟒蛇、鳄鱼、蜥蜴
扁形动物: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消化道有口无肛门(淡水、海水、潮湿的土壤、寄生)
线形动物:身体大多细长,呈线性,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自由生活,寄生生活)
环节动物: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的(海水、淡水和土壤中)
巩固练习
云南省标准教辅p9-10
第2课时
导入:
回顾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开始新课
(3)鸟类身体大多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卵生。苍鹰、鸳鸯、家鸽
(4)鸟类适应非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胸肌发达;骨骼薄而轻。食量大,排泄快,不储存粪便;心脏大,搏动快;有气囊,呼吸能力强,体温高而恒定。
老师要求学生阅读学生课本上的实习(参加爱鸟活动),然后提问我们中学生应当如何爱护鸟类?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加以归纳总结:宣传保护鸟类
(1)许多体节。
(2)靠近前端颜色浅、光滑的几节,有像一个粗大的指环,
叫做环带。
(3)身体圆柱形有利于爬行,并分泌粘液减少阻力。
(4)没有骨骼。
(5)抚摸蚯蚓身上感觉粗糙不平,是刚毛,与运动有关。除身体前两节,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
再展示水蛭和沙蚕图片,学生讨论后回答环节动物的特点
老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体表的环纹。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四章 第2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四章 第2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四、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2.师生归纳: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师讲述:有关我国的珍稀动物的种类,说明珍稀动物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许多珍稀动物正处于绝灭的边缘,我们应该积极地保护它们及它们的生存环境,使珍稀动物生存和发展下去。
三、课堂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特征及其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和我国的珍稀动物。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生物
课 题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课时
1
教 时
1
教学目标
1.概述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3.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关系
教学重点
1.概述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区别
2.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
教 法
观察法、自学法、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上的动物已知的大约有150万种.科学家们把它们分为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其中无脊椎动物占95%,脊椎动物占有5%,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包括哪些动物呢?有哪些特征、有什么区别呢?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
二、探究新知:
(一)无脊椎动物
1.展示目标:
2.提前让学生课外观察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等。全班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讨论问题:
(1)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是否相同?为什么?
(2)土壤中无脊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是如何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
3.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3—17页,并仔细观察彩图,分组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1至4节知识点+习题与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1至4节知识点+习题与答案解析

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1、植物分类的依据:根据有无种子,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被子植物)、水杉(裸子植物)、金花茶(被子植物)桫椤(蕨类植物)、荷叶铁线蕨(蕨类植物)练习:1、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能在水下开花。

雄花成熟后,花药能上升到水面,并开裂散出花粉,花粉慢慢下沉到达水下雌花柱头上,受精后发育成果实,金鱼藻属于( D)A. 苔藓植物B. 藻类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解析】让我们分析题干并依次排除各个选项:A. 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类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

它们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固着作用,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苔藓植物不开花,不结果,用孢子繁殖后代。

所以,金鱼藻不属于苔藓植物。

B. 藻类植物: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藻类植物用孢子进行繁殖。

而金鱼藻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能开花结果,所以金鱼藻不属于藻类植物。

C.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多为木本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适合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

而金鱼藻能开花结果,具有果实,所以金鱼藻不属于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并且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金鱼藻具有这些特征,能开花结果,所以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

综上所述,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D. 被子植物。

2【分析】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无根,用孢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因此一般比较高大,用孢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四章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3课时 脊椎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四章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3课时 脊椎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
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畜,人们用牛来
耕地,驮运货物,牛皮可做皮鞋,牛肉可以食用,
天然牛黄又是非常珍贵的药材……你还知道有哪些
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吗?
2
第3课时 脊椎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自主系
1.日常生活和生产方面:脊椎动物能为人类提供肉、蛋、奶等
D.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
10
第3课时 脊椎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解析]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如猪、牛、羊等,是人
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E源va。lu自at然io界n 中on的ly野. 生动物并不是人 类C食re物at中ed动w物it蛋h白As的p重os要e.来Sli源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6
第3课时 脊椎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方法点拨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表现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和观赏等。
Evaluation only. 各种Cr动ea物te在d w自it然h A界s中po起se着.Sl重ide要s 的for作.N用E,T 3我.5们Cl应ien用t 辩Pr证ofi的le观5.2点.0来.0看. 待动物对人类有Co利p的yri一gh面t 2和00有4-害20的11一A面sp,os合e P理ty地L保td.护和控制、开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1
第3课时 脊椎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课内小结
提供肉、蛋、奶等丰富的食物 为皮革制品和服装制品的生产提供原料
和人
类的
制E药valuation only.
脊 椎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一课时)八年级生物上册精品课件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一课时)八年级生物上册精品课件
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本节目标
1、说出动物分类的依据,以及无 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
2、概述无脊椎动物的类别,描述 各个类别的主要特征;
3、概述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 关系;
无脊椎动物
阅读教材P11-17,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 以下问题: 1、动物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2、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代表动物
海蜇
珊海水瑚葵螅虫
水母
与人类关系:有利有害
海蜇—食用
珊瑚礁—栖息地 刺丝分泌毒液,麻痹或杀死猎物
刺细胞
二、扁形动物
特征: 身体 扁平 ,消化道有口无肛门,组织、器官、
系统有了进一步 分化 ,但仍没有 呼吸 系统和 循环 系统。 生活环境:
海水、淡水或潮湿的土壤中。
代表动物:
涡虫、吸虫、绦虫等。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共同特征:体内没有脊柱,进 化上比较低等的动物类群。
一、腔肠动物
特征: 开始出现 组织 分化,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
中央有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 由口排出。
生活环境:
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代表动物:
水螅、海葵、珊瑚、水母、海蜇等。
营养价值; ② 药用:有些软体动物可以做中药材; ③ 观赏: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形状独特,色泽美丽,
可以做工艺品。
有害:
① 蜗牛、蛞蝓等吃植物的叶、芽,危害蔬菜、果树; ② 肉食性软体动物捕食牡蛎,造成养殖业的损失; ③ 草食性软体动物是藻类养殖的敌害; ④ 钉螺、锥实螺传播日本血吸虫和肝片吸虫病,危害
3、无脊椎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4、将无脊椎动物按照进化的顺序(从低等到

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生物上册备课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

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生物上册备课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
2.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其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世界的千姿百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观察、讨论、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动物分类的依据,培养其科学思维。
3.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其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动物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五)作业小结
1.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分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其合作意识。
3.注重小组内部的平等互助,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明确,旨在让学生掌握动物多样性的内涵,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依据,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同时,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教材内容紧贴实际,以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图片,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千姿百态。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运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同时,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学科的魅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八年级生物 第十四章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1课时 无脊椎动物)

八年级生物 第十四章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1课时 无脊椎动物)

第 课时 1
(kèshí)
无脊椎动物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探究点 比较节肢动物的形态(xíngtài)结构
【情景展示】比较常见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根据表格思考问题。
动物名称 蝗虫 七星瓢虫 蜘蛛
蜈蚣

身体是否 较硬
较硬
较硬
较硬
较硬
较硬
身体是否 分节,不 同体节有 无差别 12/8/2021
身体分节,身体分节,身体分节,身体分节,身体分节, 不同体节 不同体节 不同体节 不同体节 不同体节
有差别 有差别 有差别 有差别 有差别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第1课时(kèshí) 无脊椎动物
动物名称 蝗虫 七星瓢虫 蜘蛛
蜈蚣

触有角分无是节触否角,有触触角角分,节
有触角, 触角分节
无触角
有触角, 有触角, 触角分节 触角分节
有无翅 有翅
有几对足, 足是否分

3对足, 分节
12/8/2021
有翅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软体动物: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
节肢动物:身体分节,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十八页,共二十页。
第1课时(kèshí) 无脊椎动物
课外链接
雪蟹
雪蟹是科学家在2005年对南极地区海域进行考察时发现的,这种甲壳 纲动物体长大约15厘米,通体覆盖满了长长的绒毛。雪蟹生活在南太平 洋水面下2200米的地方,因此它的眼睛已经退化,视力几乎完全消失了。
们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数的2,3以上,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适应
_______各_种__生_活_的环境类群。
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______分_节_,体表有坚硬的________和分 节外的骨_骼_______。如蝴蝶、附肢蟹、蜘蛛和蜈蚣(wú 等。 ɡōnɡ) ③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____头、____和胸_____腹三部分,体表有坚硬的 ________和外骨分骼节的________,胸附部肢 还有两对______、三对_翅_______。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4章第2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脊椎)》课件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4章第2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脊椎)》课件

讨论:1、为什么说爬行类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
有多少种?
2、爬行类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1)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减少体内水份 蒸发,有利于陆地生活)
(2)用肺呼吸 (3)体内受精(区别于鱼类、两栖类) (4)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讨论:鸟类在形态、结构上有哪些与飞翔相适应的
特征? 我国鸟类有多少种?
(1)身体呈流线型(减小阻力) (2)前肢变为翼,成为飞行器官 (3)体表有羽毛(保持体温,构成飞翔器官的一部分) (4)骨中空,充满气体(减轻体重,加强坚固性) (5)胸骨形成龙骨突,使胸肌发达(人如果和鸟的 胸肌
现在,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 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 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 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 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随着经济的持续快 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 增加。
侧线 鳃盖
背鳍
尾鳍
胸鳍
臀鳍 腹鳍
鱼在游泳时
身体躯干部和 尾鳍的左右摆 动击动水流产 生前进的动力
• 靠什么部位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
• 靠哪些鳍来保持平衡?
胸鳍、
• 靠哪种鳍保持(控制)前进的腹鳍
方向?
尾鳍
呼吸——鳃
请仔细观察
• 口和鳃盖后缘是不是同时张(或合) 呢?
• 墨汁会不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来? 这说明什么?
体温高而恒定。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之最
• 最大的哺乳动物: 蓝鲸
• 最小的哺乳动物:
鼩鼱
• 最大的陆生动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6课时)教案 (1)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6课时)教案 (1)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目标及重点:1、生物分类的依据2、生物分类的品级3、植物的要紧类群及其特点4、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我国的珍稀植物6、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要紧特点7、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8、我国的珍稀动物9、病毒和细菌的要紧特点10、真菌的要紧特点11、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方式讲解、讨论、总结、练习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时:1课时一、重点知识归纳1、现存的生物估量至少有400万种,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假设干类群。

2、生物分类的品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又叫物种,是生物界最大体的分类单位。

4、生物类群之间,所处的一起分类单位越小,他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

5、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等),有多细胞的(如紫菜、海带等),结构都比较简单,多数生活在水中。

6、苔藓植物一样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没有根,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生殖离不开水。

7、蕨类植物不仅有根、茎、叶,而且在体内具有输导组织,因此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生殖离不开水。

8、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种子袒露,没有果皮包被,生殖不需要水。

适于生活在各类环境中。

9、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功效实,生殖进程不需要水。

适于生活在各类环境中。

10、造成动植物濒临的缘故主若是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破坏。

11、我国的一级爱惜植物有: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等,二级爱惜植物有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等。

12、、我国的一级爱惜动物有:大熊猫、蒙古野驴、金丝猴、白暨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13、大熊猫被誉为生物“活化石”。

14、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它们的区别是躯体内有无由脊椎组成的脊柱。

15、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 、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动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概述动物的主要特征。

2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一些不同类群植物的图片,录像。

周密的教学设计,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由学生自己选出组长。

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昆虫等动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采集一些实物。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实验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千姿百态,各具特点。

有活泼可爱的小狗;憨态可拘的小猪;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这个世界因为它们而生动。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各种各样的动物吧,因为只有了解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它们。

开始新课出示一些的图片(蚯蚓、蝴蝶、蜗牛、蜈蚣、蜜蜂)提问: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⑴体内没有脊柱,神经系统在身体的腹面,心脏在背面等。

⑵无脊椎动物是进化上比较低等的动物类群。

约占动物种数的95%。

分类特征:⑴无脊椎动物分为软体原生动物门、扁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八大类。

⑵动物中,原生动物最低等。

⑶八大类中,节肢动物的生物种类最多。

在分别介绍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腔肠动物:开始出现组织分化,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水螅、珊瑚、海蜇、海葵等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虽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分化,但仍然没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2课时)教案 (1)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2课时)教案 (1)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要紧特点。

2 、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能力目标1.培育学生养成观看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育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培育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类动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概述动物的要紧特点。

2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预备:教师预备:搜集一些不同类群植物的图片,录像。

周密的教学设计,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备:1.以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由学生自己选出组长。

利用课余时刻到大自然中观看各类昆虫等动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搜集一些实物。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合作探讨、实验法教学进程:教师活动: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大多个体较小,结构简单,散布很广,与人类关系紧密,占动物种数的95%以上。

依照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特点,又能够把它分为不同类群,今天咱们要紧学习无脊椎动物中比较高等的类群: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

一、出示三组图片:(1)环节动物:蚯蚓、蚂蟥、沙蚕(2)软体动物:珍珠贝、蜗牛、枪乌贼(3)节肢动物;河蟹、蜘蛛、蝴蝶、螳螂、蝗虫、蜈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三组图片,别离说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生活环境如何?二、然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总结:(1)环节动物的躯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生活在水中、陆地)。

(2)软体动物躯体柔软,大多有贝壳(生活在水中、陆地)。

(3)节肢动物躯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口等器官(生活在水中、陆地和空中)。

活动三设计思想:通过观看、分析、识别动物的要紧类群,进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并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概述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 、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动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 、概述动物的主要特征。

2 、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三、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一些不同类群植物的图片,录像。

周密的教学设计,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由学生自己选出组长。

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昆虫等动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采集一些实物。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中的高等类群,根据脊椎动物的特点不同,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今天我们接触一下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鲫鱼。

播放视频:A、水中自由生活的鱼。

B、电影:《未来水世界》中的片断,人可以像
鱼一样在水中游。

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真的能像电影中的人一样自由自在地在水中生活吗?
学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

二、新课教学
师:大家的观点正确吗?就让我们先看一看鱼是怎样生活的。

1、让学生分组观察鱼缸里的活鲫鱼,然后提出问题:
看:(1)鲫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体色怎样?
(2)鲫鱼运动器官是什么?各有多少个?
(3)鲫鱼的身体两侧鳞片上的小孔是什么?
摸:鲫鱼体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
想:(1)鲫鱼这样的体型和体色对于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2)鱼鳍在运动中都起什么作用?
2、然后小组汇报观察的结果,并总结:
(1)鲫鱼的身体梭形,侧扁,减小水的阻力。

(2)鲫鱼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是一种
保护色。

(3)鳞片上的两排小孔是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

(4)鲫鱼的运动器官是鳍,胸鳍1对,腹鳍1对,背鳍一个,臀鳍一个,尾鳍
一个。

学生由以上的结果得出:鱼类的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

设计思想尊重并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围绕重点展开观察活动,让学生把习
得的这种研究方法迁移到对其他动物的观察之中,体现观察的层次性,这样符合
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探究
(1)鱼鳍的作用:
教师:鱼在运动的时候鱼鳍都起到什么作用呢?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仅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

接下来,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研究,提出本组想要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本组设计方案。

学生: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师:教师提示同学们要在不伤着鲫鱼的情况下做实验。

学生:认真实验、讨论并得出结论: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方向。

(2)鱼是怎样呼吸的?
教师:人为什么不能像鱼一样在水中呼吸呢?
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

质疑:口和鳃盖后缘为什么不能同时张或合呢?
学生:用吸有红墨水的吸管慢慢滴在鱼上前方,观察墨水流动情况并做好记录。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水是从嘴里进到鳃,在鳃内进行气体交换之后,从鳃盖出来。

设计思想科学探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

四、学生质疑,答疑解惑
(1)鲫鱼为什么眼睛一眨不眨?
(2)鲫鱼为什么可以在不同的水层自在的游泳?
(3)没看见鱼的耳朵,但是人一靠近它,它就跑了,它是靠什么感觉到的?
设计思想本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表达,注重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沟通,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总结
教师:主要从体表,呼吸器官,运动器官等方面来总结一下鱼类有哪些主要的特征?
学生:鱼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六、知识苑介绍我国丰富的鱼类资源。

播放生活在淡水、海水中的鱼类。

七、课外延伸
(1)养鱼时为什么在给鱼换水之前,应先把自来水存放一段时间再换入鱼缸?若将煮沸的自来水放凉之后,马上给鱼换上,鱼将如何?
(2)买鱼的时候,怎样判断哪个鱼比较新鲜?
设计思想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应用学到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让生活走进了课堂,让科学走进了生活,体现了科学知识对生活的指导价值。

板书设计:
第三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观察鲫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