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余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I卷(39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作揖. (qí) 叱.骂(chì)骨髓.(suǐ)涕泗.交流(sì)
B.租赁.(lìn)团箕.(qí)弄.堂(nòng)殒.身不恤(yǔn)
C.青荇.(xìng)凌侮.(wǔ) 被八创.(chuànɡ)忸怩.不安(ní)
D.游说.(shuì)浸渍.(zì)忤.视(wǔ)夜缒.而出(z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悍.针贬惆怅劳苦功高 B.绯红笙萧抨击人为刀俎
C.榆阴火钵瓦菲怒发冲冠 D.讴歌扭扣寥廓切齿拊心
3、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欣逢您六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

六十年来,您谆谆教导,信誓旦旦的话语总是传递着正能量;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头兵。

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 华诞
B.信誓旦旦
C. 莘莘学子
D.栋梁之材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洲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

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D.③①⑥②⑤④
6、下列是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B、大卫的后父默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常常责打他。

母亲去世后,即把不足
10 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基本能解决温饱的生活。

C、大卫·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

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

D、阿格妮丝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9分)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永远是不会干涸的。

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

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

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

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

科学家托维利提出的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

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

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多达17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

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

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

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人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

不久,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

而这一高度又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

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梅村乡。

我国专家经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

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

例如可能就是由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

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
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7、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

B.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

C.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

D.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8、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的是()
A.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由冰组成的小彗星。

B.在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发现了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

C.经我国专家研究,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的冰块来自彗星。

D.有的陨石里含有盐水水泡或含水的紫色晶体。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托维利假说,人类有可能利用太阳风获取更多的水。

B.根据弗兰克理论,人类有可能借助彗星云团进行人工降雨。

C.对地球水源地研究,有助于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

D.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他行星是否有水存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12分)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

少孤,事母孝。

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

服除,以窭(贫寒)困调南和尉,有惠政。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

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

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

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

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

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

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玄宗在东都,酺(聚会饮酒)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

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

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谲光丽。

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

《于蔿于》者,德秀所为歌也。

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

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

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

岁饥,日或不爨(烧火做饭)。

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

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苏源明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不忍去.左右②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B、①许之矣,不可负.约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C、①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②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D、①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
11、下列各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德秀不及亲在而.娶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C、河内人其.涂炭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2、以下6句话,编为四组,依次分别表现元德秀“克尽孝道”和“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①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②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③德秀惟乐工数十人④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⑤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⑥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A、⑤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德秀具有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

母亲在世时,竭尽了做儿子的责任,母亲去世后,严格按照习俗守孝;自己不愿结婚,但勇敢地担当起了养育晚辈的重任。

B、元德秀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不仅为官具有受人称道的良好素质,而且在文学、音乐等方面很有才华,能够弹奏乐曲,创作歌曲,撰写辞赋。

C、选文中重点记叙了“盗尸虎还,举县嗟叹”这个故事,记叙“举县嗟叹”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赞扬元德秀具有有令必行,说话算数的高尚品格。

D、选文除了对元德秀进行了多角度的正面描写外,还通过他人的称颂和赞扬对元德秀进行了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第II卷(111分)
四、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3分)
译文:
(2)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3分)
译文:
(3)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3分)
译文:
(4)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

(3分)
译文:
15、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8分)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怎样的特点?(4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6、默写(8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她飘过像梦一般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
(3)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别康桥》
(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5)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灭亡。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17、大卫·科波菲尔的吉神是谁?他对大卫人生的影响怎样?(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21分)
离我最近的草李玉良
①家乡的田野,生长着一种我不喜欢的草叫沙蓬。

村里那些乡亲,几乎都不喜欢这种草。

冬去春来,有一些草,从地上针尖尖似的冒出来,沙蓬也以绿的姿态出现。

只要有土的地方,它都会生长。

看样子,沙蓬的生命很顽强,它不但长在远离农田的贫瘠土地上,还和别的一些草长在靠近庄稼的地畔,甚至长在肥沃的地里,与庄稼分享农人撒在地里的汗水和肥料。

②沙蓬露头不久,茎秆就长出绿针。

那时候,它是嫩嫩的、绵绵的、软软的,没有锋芒。

放学后,奶奶交给我拔猪草的活,我快乐得如鸟儿一样,提着筐子,跟几个伙伴出去了,不用多长时间,一筐子嫩沙蓬提了回来,奶奶把大部分沙蓬留给猪吃,拣出一把,用清水洗了,给我做菜饽饽。

现在想起来,奶奶当年做的那些菜饽饽,是难得的绿色佳肴,只是那时的我,却没有品出其中的滋味。

③过了春天,沙蓬也长高了,也长硬了。

可以说,它是地上生长的一种异样的草。

夏末季节,这种草蓬炸成箩筐般大,它不再有破土而出时那种娇嫩劲儿,而是浑身长刺,锋芒毕露,不但人不可伸手触摸,连牛驴骡马也敬而远之。

④大自然的草,各有各的形象,有的迎风而立,有的见风就倒,特别是沙蓬,经不住秋风吹打,在白天,也在晚上,以球形的姿态,被风追赶着到处跑。

小时候,在乡村的日子里,是沙蓬撵着我长大的。

少年时我在铁路上干活,每天出去,都能见到沙蓬,铁道的路肩上,走多长的路,它们都不会在我眼前消失。

起风的时候,它们有时跑在你前面,有时抱成一团,拦住了你的去路,有时在你身后拼命地追赶,火车在铁道上跑,它们在铁道下面跑。

那天,我看到一个独特的景象:一大群沙蓬站在护网外,如天真而又充满幻想的孩子,好奇地看着疾驶的火车。

忽而一阵风过,他们便无人管束一般,如撒欢的野马,有的跑到山洼里,有的跑到水沟中,他们在背风的地方躲避着,好像跑得有点累了,歇在了那里。

⑤终于在这一天,我改变了对沙蓬的看法,沙蓬不能迎风而立,是它的天性使然,它只能在风来临时选择逃跑,至于它最终的结局,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它的宿命是一岁一枯荣。

⑥在我看来,百草中数沙蓬最脆弱。

我发现,乡村那些老百姓和我们这些外出打工的人,跟沙蓬一样,都是弱势群体,一生就这样奔跑着、忙碌着。

我们干活,有时是漆黑的夜晚,有时是天刚破晓的黎明,有时在阳光炎炎的烈日下,有时在飘飘洒洒的雨中,有时在鹅毛飞落的雪天。

无论多么辛苦,我们都无怨无悔。

⑦人跟沙蓬走得是那么近,有时候,人的一些作为,都被沙蓬看在眼里。

有一群人在挥汗如雨地干活,为什么有一个人站着不干活,还指手画脚地骂他们,不能好好说吗?那天,我也在这群人中干活,看到了这些沙蓬,也听到了他们的话。

有一名临时工,听到那个人的辱骂后,平心静气还了两句,就被开除了。

一旁的沙蓬,埋怨他不该像它们一样锋芒太露。

⑧长刺的沙蓬,注定命运好不到哪里,因此我怀疑它们还是当年在铁路边看到的那群沙蓬吗?还是说,童年的沙蓬一到成年就注定会以另一种姿态呈现?我想到了鲁迅《故乡》里的闰土,少年时的机灵、自由,与中年后的木讷、顺从,这难道就是造物的杰作吗?但不管怎样,
它的确离我很近,近得我能嗅到它的味道,捧着它的灵魂,并期待在这个寒冷的日子,再次与它相逢。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8.请分析第④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技巧及主要作用。

(4分)
19.文章标题“离我最近的草”有哪些含义? (6分)
20.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鲁迅《故乡》中的闰土?试作探究。

(6分)
2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4分)
A.作者起初不喜欢沙蓬是因为这种草常常与庄稼争夺肥料,需要农人费力清除,而且它浑身长刺,锋芒毕露,让人无法接近。

B 沙蓬在“我”童年的生活中也不完全是不良的记忆,奶奶当时用它给“我”做的菜饽饽,就是那个年代里最能给“我”安慰的美味。

C.作者把从乡村到城市打工的人比作沙蓬,因为他们都是被忽视、被践踏、被侮辱的对象,他们都无力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命运。

D.文章以对沙蓬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写沙蓬也是写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作者通过对沙蓬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E.文章在写沙蓬和城市的弱势群体时,也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其中,以“我”的视角看待他们,这样写更真实可信,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蜂儿在寻觅鲜花的馨香,鸟儿在寻觅自由的蓝天,船儿在寻觅避风的港湾……人们在寻觅最美好的明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觅的过程,有人寻觅到希望,有人寻觅到失望,有人在寻觅中迷失方向,有人……你有这方面的体验或感受吗?请以“寻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14-15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D
2、C
3、B、信誓旦旦:誓言诚恳,行动上做不到。

A华诞:敬称,生日。

C “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子,此处符合语境。

D“栋梁之才”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符合语境。

4、A 【解析】B项首先是语序不当,“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不是鉴定的内容,“发现的一种新的野生动物”才是鉴定的内容。

其次主谓搭配不当,改称“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被命名为“金丝牦牛”。

C项语序不当,应为“……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构思奇特,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

D项句式杂糅,“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杂糅,糅合了“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改成“所以食用水果前的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或“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

5、答案:D(“传统艺术”后,应该选③,紧跟后面①具体说明书法的特征,⑥与现代艺术的比较强化书法的特征,②⑤④为逻辑严密的小语链)
6、B。

应为“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


7、D(ABC三项都在说明水存在于何处,但本题是要求解释“初生水”的含义,从字面理解是地球表面最初产生的水,结合语境看,应是地球内部存在的“水蒸气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水,所以应是D项)
8、A(通过分析题干可看出,本题是要求寻找不能支持弗兰克观点的论据。

该题的答题区间在第四段,第1句是整个段落的中心句,是弗兰克理论的核心观点,从第2句至结尾是用事实论据作具体分析论证。

A项恰恰是弗兰克提出的理论观点,而题干却要求回答: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观点的“论据”,A项显然属答非所问)
9、C(AB两项,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来看,依据现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今后很有可能实现,判断客观。

D项,人类目前类似的研究很多,自不必赘述。

C项错误不在于“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而在于“对地球水源的研究”能帮助“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在文中没有暗示信息。

事实上,从文中可知“地球气候剧变”,是由于“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的)
10、D(以……为耻;A离开,相距;B背弃,依仗;C全,举起)
11、C(恐怕;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连词“即使”,副词“就”;D连词“来”,连词“因为”)
12、B(A中的②属抚养侄子;C颠倒次序;D中的⑥是个人爱好)
13、C(目的是赞扬元德秀为了替百姓根除虎患,敢于承当牵连判罪的风险)
14、(12分,每小题3分)
(1)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不是要受到牵累吗
(2)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都供给那些孤儿吃饭穿衣
(3)只要看到元紫芝的面貌,就会把人的名利之心洗涤干净
(4)元德秀没有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娶妻,就不肯结婚。

15、(1)(4分)高洁、清秀、淡雅、朴素
(2)(4分)托物言志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16、
17、大卫生命中的吉神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维克菲律师的女儿阿格妮丝。

阿格妮丝聪慧、善良,她代替死去的母亲照顾父亲,而且对待大卫也很友善,帮助了大卫确立健全的人格。

直到大卫最终意识到:阿格妮丝才是他最理想的伴侣。

所以阿格妮丝是大卫的吉神。

18.表达技巧: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沙蓬”比作“孩子和野马”,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沙蓬天真、自由的特征。

(2分)主要作用:与上文沙蓬留给作者不良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作者改变对沙蓬的看法作铺垫,表达了作者对“沙蓬”快乐、幸福生活的状态的喜爱和欣赏。

2分
19.①与“我”童年生活最近:只要有土,它就会生长,随处可见;儿时拔沙蓬回来奶奶做菜饽饽给“我”吃2分
②与“我”少年的工作生活最近:走多长的路,它们都不会在“我”眼前消失2分
③与“我”成年后的状态最近:和“我”一样,属于弱势群体,都是脆弱而被践踏的生命。

2分
20.①作者小时候在铁路边看到的乡野中的沙蓬自由、天真、快乐,如同《故乡》中的少年闰土;
②成年后的沙蓬逆来顺受,与中年闰土的贫苦麻木生活状态很相似;
③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跟《故乡》中的闰土一样,一生奔波忙碌、勤劳辛苦,但始终都是被忽视、被践踏、被侮辱的对象,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弱势群体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21.BC(B项,错在“就是那个年代里最能给‘我’安慰的美味”,原文第②段结尾说“只是那时的我,却没有品出其中的滋味”。

C项,错在“不愿改变自己的命运”一语,这一内容于文无据。


附[参考译文] 元德秀,字紫芝,是河南府河南州县人。

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

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母亲左右,就亲自背着母亲进了京城。

考上进士后,母亲去世,他守在母亲的坟墓旁边守护,饭食中没有盐和醋,睡觉时没有什么垫在身下。

服丧期满,因为贫困而调到南河县任县尉,治理期间有好名声。

元德秀没有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娶妻,就不肯结婚。

有人认为他不可以断绝了后代,他回答说:“我哥哥有儿子,我的先祖可以得到祭祀,我干吗还要娶妻呢?”当年,他哥哥的儿子在襁褓中就死了母亲,又没有钱请奶妈,德秀就亲自喂养他,等到侄子能吃饭了才停止喂养。

侄子长大后,将要为他娶媳妇,家里十分贫穷,才自己请求任鲁山县令。

在此之前,他因为从车上掉下伤了脚,不能快步行走拜见,但是太守却以贵客的礼节对待他。

有个小偷被关押在牢里,当地正碰上老虎作恶,小偷请求打虎赎身,元德秀答应了他。

有个官吏对他说:“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不是要受到牵累吗?”元德秀说:“我已经答应了他,不可以背弃约定的事。

如果有所牵累,我应当定罪,不牵连到别人。

”第二天,小偷带着老虎的尸体回来了,全县的人都为此而感叹。

唐玄宗在东都时,在五凤楼下设宴,命令三百里内的县令、刺史都要拿出歌曲到他那里汇集。

当时人们都传言皇帝将要排出优劣,施加赏罚。

河内太守用车装着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有的装扮成犀牛大象,十分新奇而美丽。

只有德秀带了演员几十个,集体唱一首叫《于蔿于》的歌,《于蔿于》是德秀所创作的歌。

皇帝听到后,十分惊奇,赞叹说:“唱的都是贤人说的话呀!”对宰相说:“河内府的百姓恐怕都生活在苦难中吧?”于是罢免了太守,元德秀更加出名了。

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都供给那些孤儿吃饭穿衣。

(后来)竹筐里带着绢一匹,赶着一辆柴车离任。

他家里不造围墙,不用钥匙,也没有仆人小妾。

碰上荒年,有时揭不开锅。

他喜欢喝酒,悠然地弹着琴来自娱自乐。

元德秀擅长于写文章,曾经写了一篇《蹇士赋》来比况自己。

房琯每次见到元德秀,总是叹息说:“只要看到元紫芝的面貌,就会把人的名利之心洗涤干净。

” 苏源明也常常对别人说:“我不幸生活在衰败和庸俗的环境中,但我不感到耻辱的,是因为我结识了元紫芝呀。


元德秀在天宝十三年去世,死时,家里只有枕头、鞋子和舀水的瓢一类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