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色彩的和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的和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及其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和谐的色彩创作美术作品
3.感受邻近色的美感,提高对色彩的感知度,学会运用邻近色表现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邻近色的搭配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完整的画面效果。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粉颜色与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教师出示室内设计的装修图片,请同学根据问题要求选择设计方案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一)感知体验色彩的和谐
1.感知邻近色
①利用课件出示色相环,并讲授邻近色的概念:在色相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在色相环中找一找哪些颜色属于邻近色?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2.体验邻近色
出示任务:同学们按照邻近色的方法把彩笔盒重新进行布置安排。

(二)欣赏、讨论色彩的和谐
①课件展示《顾盼》《红土地》引导学生观赏。

②教师设问“画家用了哪些邻近色?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邻近色:画面产生一种和谐的效果。

③画家在使用邻近色作画时,颜色是否用的一样多?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邻近色调色方法:
运用邻近色作画时要注意确定一个主色调,主色调对画面的和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④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邻近色的运用。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一)教师演示
演示邻近色调配方法,完成一幅画,讲解要领:
①根据需要可以画好铅笔稿,也可以按一定走向随意涂色。

②依据色环选择邻近色。

③可按一定顺序进行调配绘制。

如橙、黄橙、红橙。

注意用橙色在调配时加黄、加红的比例多少和水分的多少要把握适中。

(邻近色色块形状、大小和组织,可以自由些,依据自己的喜好决定。

)
(二)课堂练习
用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来组织完成一幅作品,可以是抽象作品,也可以是有具体形象的风景画、图案等作品;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

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一)学生展示交流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方法。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邻近色的搭配等方面交流评议。

3.教师总结评议。

五、板书设计
色彩的和谐
邻近色: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
色彩效果:舒适、和谐
学情分析:
1、从学生习惯、生理等分析:
该年级段二年级开始到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学生在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五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的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

2、从掌握知识情况分析与措施:
这次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本年级学生基础不错,对美术课有浓厚的兴趣,美术功底都很好,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学过有关色彩的相关知识,如:三原色,色彩的冷暖等,所以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难掌握。

效果分析: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学生初学使用水粉工具临摹水粉画,困难较多,老师最好先画出步骤示意图,一步一步带领学生作画,提醒学生用水要适当,不要太多。

辅导时及时纠正学生用水多与少的失误。

因为,学生是初次尝试用水粉颜料临摹水粉画,作业要求不要太高,对画得比较好的作业及时鼓励,对不成功的作业不要批评和指责,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教材分析:
《色彩的和谐》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二课。

本课以卧室与别墅作为范画,运用暖色和冷色的两种对比,让学生感受和谐色给人的舒适感。

本课是色彩基础课,课程结构内容包括:邻近色的概念,在色相环上,相邻近的颜色称为相近色,如黄、黄绿、绿或红紫、紫、蓝紫等。

邻近色的配合,会使人产生舒适、和谐的美感。

评测练习
1,生活中(邻近色)运用会取得和谐的效果。

2,绿色的邻近色是(黄绿色)。

此次练习全部学生都能做对,并且对邻近色的应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标完成度高。

课后反思:
1、邻近色在创作画面时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幅画面的主旋律。

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邻近色来组织画面,一幅色彩作品的创造就会产生一种色彩的混乱,让人感觉画面脉络不清。

2、一幅冷色调的画面或暖色调的画面里主要都运用的是邻近色的对比,这样画面才会显的舒适、和谐。

学生初学使用水粉工具临摹水粉画,困难较多,老师最好先画出步骤示意图,一步一步带领学生作画,提醒学生用水要适当,不要太多。

3、辅导时及时纠正学生用水多与少的失误。

因为,学生是初次尝试用水粉颜料临摹水粉画,作业要求不要太高,对画得比较好的作
业及时鼓励,对不成功的作业不要批评和指责,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课标分析:
1.通过学生自制色相环,了解一种颜色加黑或加白,就会产生色彩渐变的效果,即和谐色,以及由此产生的美。

2、试用一种颜色,加黑或加白的效果。

3.也可选择邻近色进行色彩的渐变练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验丰富的色彩带给自己的魅力,认识邻近的运用带给自己的乐趣。

2.让学生充分挖掘运用色彩的奥秘和对色彩的感受。

3.让学生通过色彩的渐变练习加深自己对邻近色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柔和对比和强烈对比是两个不同形式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