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复习要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20200608154111)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本学期培养的学习习惯: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全诗用第二人称,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小节,写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A、课后题三: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源远流长,资源丰富,滋润着、养育着两岸的动植物。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哺育着各族儿女,胸怀宽广,像母亲般纯洁、神圣。
B、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x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的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c、描写长江的诗句: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④星垂平野阔,日涌大江流。
D、描写黄河的诗句: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E、我国的名山大川:五岳、九华山、普陀山、武夷山、黄山。
F、背诵、默写课文。
《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A、《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B、“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
c、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湾”之称。
D、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①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复习要点
六年级下册课文复习要点1、本学期培养的学习习惯: , 。
2、《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的主题歌歌词,赞颂了长江的,表达了对长江的感情。
全诗的中心句是。
3、《烟台的海》写出了烟台的海的四季特点:冬天,春天,夏天,秋天。
烟台的海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说它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说它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
4、《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课文按顺序记叙。
作者游览的顺序依次是、、、、、。
5、描写冬天的12个成语。
6、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我了解到的中国人民;的伯诺德夫,的杰克,的杰奎琳;以及被日本人民称为“”“”的聂将军。
7、发生于年月日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从此。
8、《夏日绝句》的作者是(朝代)词人,其中诗句“,”是她在国家危记亡之际发出的慨叹。
9、下面带点的词语和什么家具有关。
(1)昼出耘田..夜绩麻。
()(2)童孙未解供耕.织。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0、《三打白骨精》是《》中的一段故事,作者是代的,课文写了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的、、品质。
1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代词人所作,词人回忆了的情景,因误入,把都。
表现了作者。
12、《渔歌子》是代词人所作,描绘了,塑造了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抒发了。
13、《螳螂捕蝉》是一篇,讲的是一位少年以“”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并使吴王。
14、《读书要有选择》告诉我们小学生读书可以选择这些:、、、。
15、《海洋——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告诉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开发海洋。
16、《学会合作》是一篇,以“”为话题,从讲起,阐明不论,不论,都离不开的人生道理。
课文用说明能够卓有成效地合作,必须具有和,“学会合作”是的基本素质。
17、解释带点的字。
(1)点水蜻蜓款款..飞。
()(2)清风徐.来,柳枝拂.水。
()()(3)儿时,我生活在城市的一隅.,住在一个小小的院落里。
()(4)我鲜.有同龄的伙伴,只好独自玩耍。
()18、《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塑造了一个的老人。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复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1.长江之歌诗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全诗采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抒情对象,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与依恋之情。
全诗的中心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三亚落日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散文。
作者通过描写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三亚落日像快乐的孩童,像大红灯笼,像跳水员。
落日变化的过程: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无声地入水3.烟台的海课文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海上景观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独特的海上景观:冬天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天的高远。
将冬天放在开头写是因为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观尤为独特。
背诵:“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课文以游览的顺序和泉水流经的路线为线索,依次写了路上(一片明艳),洞口(宽),外洞(大),孔隙(窄),内洞(黑、奇、大)注:第一单元主题是“壮丽山川”,表达的都是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5.卢沟桥烽火课文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6.半截蜡烛课文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军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一家三口的沉着镇定、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夹竹桃1、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色之美、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2、妾容似桃萼,郎心如竹枝,桃花有时谢,竹枝无时衰。
这首诗说的就是夹竹桃,因它花似桃,叶似竹而得名。
3、本文作者是季羡林,他是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
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他还是一位坚定而忠诚的爱国者,2004年4月,93岁的季老通过《人民日报》寄语全国中小学生: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
4、季老爱夹竹桃是因为:一是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二是夹竹桃有着可贵的任性:花开三季,花期长,不畏恶劣环境,生命力强;三是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作者许多幻想。
5、现代散文家宗璞称季老是“夹竹桃知己”,是因为季老也如这夹竹桃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在学术上,他是一棵常青树,是一面旗帜,是所有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2006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颁奖词: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6、描写花的成语: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满园春色、繁花似锦7、写花的诗句: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桃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杏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菜花: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桂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内容复习总结
12册语文课文内容复习1.本学期我们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1)、行万里路(2)。
其中你对“行万里路”的理解是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么做的?2、你从雪山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向东海奔去,_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远古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向未来奔去,_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赞美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这句话在诗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写作手法叫,这样写的好处是5、请写出4条有关长江的古诗句 _______6、长江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
请写出2条有关黄河的古诗句:7、《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主题歌歌词。
长江发源于,流经个省、市、自治区,注入,全长,是世界第、中国第的大河。
8、三亚的落日一会儿像,一会儿像,一会儿像。
请分别默写出课文中描写它们的语句9、《烟台的海》按顺序描写了冬天海的,春天海的,夏天海的,秋天海的。
“小山似的涌浪像,从北边的天际、地扑向堤岸,溅起,发出,有时竟把岸边的石凳掀到的马路中央。
”这句话中把比作,这里运用比喻的好处是“烟台的海,是,是,是。
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
”说是一幅画,是因为;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10、《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课文按照的顺序依次写了→→→→的情况。
此外,也是文章的线索,它的路线是着作者游览的线索的。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知识总复习资料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知识总复习资料六班级的同学马上就要进入总复习阶段了,那么孩子们应该怎样进行语文的复习呢?最根本的还是回归课本,先把课本重点知识给搞定了。
下面是由整理的苏教版小学六班级语文课文知识总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苏教版小学六班级语文课文知识总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船长1.《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船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课文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
3.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宽容大度4.表示时间短的词语:霎时、转眼间、刹那间、一瞬间、顷刻间、眨眼间5.表示情况危急的成语: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兵临城下、危在旦夕、岌岌可危、一触即发、6. 形容秩序乱的词语:一窝蜂、一锅粥、一团糟、一拥而上、不可开交7.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呆若木鸡、神采飞扬、神态自若、全神贯注、欣喜若狂、张口结舌、眉飞色舞、坐立不安8. 赞美英雄献身精神的名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毛泽东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习题3答案:从黑暗中那"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机,更能看出船长的沉着、镇定、机智。
第4题句子的含义:(1)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惜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
这句话蕴含着对船长忠于职宇、舍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讴歌与赞美。
(2)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又一次表现他的高尚品格。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6、练习一
A、拟人的修辞方法
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3)灵活运用拟人句能够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有趣。
E、万籁俱寂: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众寡悬殊:众,多。寡,少。悬殊,相差很远。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
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
震耳欲聋: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同仇敌忾:忾,愤恨。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奋。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出发怒。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来比喻军容之盛,现在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8、《半截蜡烛》
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A、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
B、课后习题2(想一想带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①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②……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似乎”逼真地反映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不能去掉。)
C、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D、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E、课后第3题(品味一下带点词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情感):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本学期培育的学习习惯: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雄伟,曲作者是王世光,作者以雄浑的气概,颂扬了长江的雄伟、壮观,以真实的感情表达了中华子女对长江的热爱、迷恋,全诗用第二人称,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叹长江,你是无量的源泉;我们迷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小节,写了长江的积厚流光、雄伟广博、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长,气吞河山,力量无量。
A、课后题三:说长江是无量的源泉,是因为长江源远流长,资源丰富,滋润着、养育着两岸的动植物。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培育着各族子女,胸襟宽广,像母亲般贞洁、神圣。
B、长江起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x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 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 公里,是我国的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c、描绘长江的诗句: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②天门中止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④星垂平野阔,日涌大江流。
D、描绘黄河的诗句: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E、我国的名山大川:五岳、九华山、普陀山、武夷山、黄山。
F、背诵、默写课文。
《三亚夕阳》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爽开朗的语言,正确生动地描述了三亚夕阳漂亮的情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漂亮的风光的赞叹。
A、《三亚夕阳》中挨次将夕阳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B、“在三亚看夕阳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画龙点睛。
c、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大海季民风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湾”之称。
D、背诵课文2、3、 4 自然段。
E、后第 3 :①真人担忧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1、长江之歌一、填空: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______》的主题歌歌词,作者是______,由________谱曲。
2、、长江是我国第____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全长____千米,它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_,流经青海、______、_______等个省、市、自治区,由__________注入______海。
另一条母亲河是_____,她的源头是_______,尽头是___________,是我国第二条大河。
3、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4个祖国名山大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文中的“你”指_________。
文章是采用第________人称来写的。
6、本学期培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自然界的各色景观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语文。
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读社会和自然这样的大书,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8、写毛笔字常用的姿势有______和________两种,坐着写毛笔字是要注意:_______,站立写毛笔字要做到:______。
二、按要求写成语或诗句:1、赞美、描写长江的成语4个:2、表现气势非凡的成语4个:3、描写长江的诗句3句:三、仿写句子:1、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我们赞美_____ ,你是______________ ;我们依恋_______,你有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亚落日一、填空:1、三亚在______的最南端,被____________围着,洋溢着___________。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文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文知识点第一单元:壮丽山川1、长江之歌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的大河。
2、“我们赞美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这句话在诗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反复,这样写的好处是强化语言的节奏感,增强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的情感。
3、《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长江,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等成语来形容。
4、《长江之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5、请写出2条有关长江的古诗句①②6、长江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请写出有关黄河的古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三亚落日1、《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它”指的是落日。
“硕大无朋的床面”指的是大海。
4、写出与“赤朱丹彤”结构相同的词语琴棋书画笔墨纸砚鸟兽鱼虫江河湖海东西南北喜怒哀乐梅兰竹菊风雨雷电7、《三亚落日》本文通过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声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一)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
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六年级语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1、本学期培养的学习习惯: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2、《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全诗用第二人称,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第一小节,写了长江的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A、后题三:说长江是无穷的泉,是因为长江远流长,资丰富,滋润着、养育着两岸的动植物。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哺育着各族儿女,胸怀宽广,像母亲般纯洁、神圣。
B、长江发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x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描写长江的诗句: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④星垂平野阔,日涌大江流。
D、描写黄河的诗句: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②白日依尽,黄河入海流;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
E、我国的名大川:五岳(东岳泰、西岳华、南岳衡、北岳恒和中岳嵩)、九华、普陀、武夷、黄。
F、背诵、默写。
3、《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A、《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B、“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
、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D、背诵2、3、4自然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的学习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长江之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表、《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2、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从“感染”一词可以体会到落日色彩之绚烂夺目以及海天一色的壮观奇景。
同时这奇异景象也被感染了作者,使得其浑身充满了力量。
3、最后那落日像_________________那样,以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弹跳,再以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再见”。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琴棋书画笔墨纸砚鸟兽鱼虫江河湖海东西南北喜怒哀乐梅兰竹菊风雨雷电5、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从“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
“红灯笼”指落日,由“惊讶”“生怕”可以体会:6、课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7、《三亚落日》本文通过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声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一)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下)语文课文内容复习要点1、本学期培养的学习习惯: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2、《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全诗用第二人称,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第一小节,写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A、课后题三: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源远流长,资源丰富,滋润着、养育着两岸的动植物。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哺育着各族儿女,胸怀宽广,像母亲般纯洁、神圣。
B、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C、描写长江的诗句: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④星垂平野阔,日涌大江流。
D、描写黄河的诗句: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E、我国的名山大川: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九华山、普陀山、武夷山、黄山。
F、背诵、默写课文。
3、《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A、《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B、“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
C、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D、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E、课后第3题(品味一下带点词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情感):①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担心”表示不放心,表现了“白鸥”飞翔得很低,让人觉得接触到海面了。
)②……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
(“生怕”表现了人们全神贯注地欣赏落日之美。
)F、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硕大无朋:朋,比。
大得无与伦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一般红色;彤,红色。
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4、《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全文围绕“独特”这个中心词展开,行文结构:总——分——总,按一年四季(冬春夏秋)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
B、为什么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答: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C、背诵课文。
D、课后习题2(体会两个“扑”字的细微差别):①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扑”让人感到了海的壮观景象。
)②……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扑”展现了“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
)E、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来。
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5、《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是一篇游记。
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
写了路上明艳的景色,欢唱的溪流,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A、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B、课文浏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另外,从课文中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以看出“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泉水从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C、背诵第5自然段。
D、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①“挤压”“稍微”“准会”(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山石离“我”很近,表现了孔隙的小、窄、低。
)②“再加上”“即使……也……”(不仅说明石钟乳、石笋形状各异,更强调了它们颜色多样,值得观赏。
)6、练习一A、拟人的修辞方法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
(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
(3)灵活运用拟人句能够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有趣。
B、背诵成语。
寒冬腊月北国风光风刀霜剑塞外边疆漫天飞舞纷纷扬扬银装素裹雪照云光狂风暴雨雪上加霜风卷残云神清气爽7、《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恺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A、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九一八变事变”:1931年9月18日。
B、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C、课后习题2(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①“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的感情色彩。
②“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D、积累本课有关战斗场面的成语:人仰马翻哭爹喊娘鲜血四溅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E、万籁俱寂: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
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众寡悬殊:众,多。
寡,少。
悬殊,相差很远。
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
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
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
震耳欲聋:欲,快要。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同仇敌忾:忾,愤恨。
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夜以继日:日夜不停。
多用以形容人勤奋。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出发怒。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
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
原来比喻军容之盛,现在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8、《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A、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
B、课后习题2(想一想带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①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似乎”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②……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似乎”逼真地反映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不能去掉。
)C、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9、《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场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把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浓厚的友谊。
A、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聂将军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
称他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大襟怀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B、课后习题2(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并联系课文体会这段话所含的思想感情):“杀害”是指非法杀死。
“受害”是指遭到损害或杀害。
“伤害”是指使受刑损害。
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
C、背诵聂将军的两段话。
D、聂荣臻:中国无产阶段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
(宽仁大义、胸襟宽广、慈善心肠)E、十大元帅:朱德、叶剑英、聂荣臻、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贺龙、林彪、彭德怀、刘伯承F、无辜:辜,罪。
没罪的意思。
至仁至义:至,最。
最仁爱,最讲正义。
10、练习二A、认识农具:木犁、耙、耧、镰刀、锄头。
B、读读诗句,说说下面带点的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
昼出耘田夜绩麻。
耘田:锄草(与锄头有关),也可泛指种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
耕:耕田,用犁把土翻松(与木犁有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锄禾:用锄去掉禾田里的杂草,翻松土壤(与锄头有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种:播种(与耧有关)。
收:收割,收获(与锄头有关)。
C、背诵《夏日绝句》。
人杰——人中豪杰。
项羽——秦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自称西楚霸王。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11、《三打白骨精》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A、孙悟空:机智勇敢疾恶如仇神通广大B、有关四大名著知识点见资料,并背诵。
C、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1)“夺”表现了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
(2)“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一个年满八旬的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种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
(3)“摔”体现了唐僧胆小及受到了严重的惊吓。
(4)“笑”表现出悟空的自信与乐观。
D、描写孙悟空本领的成语有:上天入地、刀枪不入、腾云驾雾。
描写孙悟空品质的成语有:疾恶如仇、降妖除魔。
12、A、《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这首词主要写了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并背诵另一首《如梦令》)。
B、《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秀风光,这首词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C、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词牌名有:清平乐、令奴娇、西江月、满江红、破阵子、虞美人、卜算子。
D、背诵古诗及诗意、带点字词的意思。
E、课后习题4。
13、《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蟑、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A、“螳螂捕蟑”比喻只想取得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
也比喻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有人正在算计他。
B、《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这是危险的。
C、课后习题3(体会一下带点字的意思):①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这个“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
)②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
(“死”表示不可更改。
)D、乘(chéng)虚而入:趁着空虚进入。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