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中孕期彩超筛查胎儿心血管异常的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
所有孕妇在孕期期盼自己宝宝能够健康出生,但是也存在意外事件的风险,受到意外事件的影响,胎儿会产生发育异常表现。
胎儿心脏作为十分重要的器官,倘若产生心血管异常,那么会引发十分严重的心脏疾病,由于现在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孕妇孕中期通过彩超筛查能够良好观察胎儿心脏异常情况,利用超声检查能够获得胎儿心血管血流信号,准确判断胎儿是否具有心血管异常,临床确诊率相对比较高[1]。
本文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彩超筛查孕妇资料20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关于孕妇中孕期接受彩超筛查胎儿心血管异常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彩超筛查孕妇资料20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所选200例孕妇中最小年龄区间值为20岁,最大年龄区间值为42岁,平均27.1±3.5岁,孕周时间最短18周,最长28周,平均21.6±1.7周,其中初产妇142例,经产妇58例,200例产妇全部为单胎。
1.2 方法
200例孕妇在分娩或是引产之后全部接受超声检查或是手术复检,同时在孕中期开展彩超检测,将产后超声诊断以及手术复检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和孕中期彩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彩超在孕妇孕中期胎儿心血管异常中的临床价值。
彩超筛查方法:选择飞利浦彩超诊断仪,调整探头频率到3.5MHz,孕妇保持仰卧位,因为病情原因无法仰卧的孕妇保持侧卧位,开展彩超检查之前需要告知孕妇调整自身呼吸,保证呼吸平稳,首先为孕妇提供常规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胎盘形状和羊水情况,之后将探头移动到胎儿心脏部位,仔细检查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双心室短轴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腔静脉长轴以及动脉导管弓切面等,记录胎儿心胸比例、心脏腔室形态与尺寸,房室间隔以及瓣膜形态与结构,大动脉发育和位置关系,利用多普勒血流显像系统检查胎儿心脏每一个腔室内部与大动脉血流情况[2]。
1.3 评价标准将诊断符合率、误诊率作为本次实验结果的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计算
本文所获各项数值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加以计
算,利用(x -±s)对于计量数据加以表示,利用百分比对于计数数据加以表示。
通过χ2与t 检验开展统计学处理,结算所得P 值用于评价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例产妇接受彩超检查一共检出9例胎儿具有心血管异常,详见表1;和产后超声诊断以及手术复检结果对比,诊断符合率为90.0%,误诊率为10.0%。
表1 彩超筛查结果
疾病类型例数所占比例单心室330.0%室间隔缺损111.1%房间隔缺损111.1%三尖瓣闭锁并大动脉转位
111.1%心内膜垫缺损111.1%法洛氏四联症
222.2%合计
9
100.0%
3 讨论
孕妇妊娠阶段开展胎儿心脏畸形筛查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查,倘若可以在胎儿期及时发现心血管异常现象,能够良好的避免此类胎儿出生,降低对孕妇家庭与自身的痛苦与负担。
胎心心血管异常主要是由于发育时期心脏以及大血管形成障碍,导致局部解剖结构产生异常,倘若产生机体组织器官供血障碍,那么会引发组织缺氧,对于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严重者会使心脏负担加重,直接引发死亡[3]。
由于现在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孕妇能够在产前接受彩超检查,排除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疾病的风险,此项检查技术十分重要,临床中不可忽视胎儿早期筛查[4]。
彩超能够在高清晰度的B 超基础之上联合彩色多普勒技术,功能相对更多,诊断途径同样增多,临床诊断率相对比较高,检查范围和检查内容更为细致,利用彩超能够及时筛查胎儿心血管异常现象,并且找寻引发异常
孕妇中孕期彩超筛查胎儿心血管异常的临床研究
陈 晶
(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超声诊断科 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摘要】目的:关于孕妇中孕期接受彩超筛查胎儿心血管异常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彩超筛查孕妇资料20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200例孕妇在分娩或是引产之后对胎儿进行超声诊断或是手术复检,将产后超声诊断以及手术复检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和孕中期彩超诊断结果开展比较,总结彩超在孕中期胎儿心血管异常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200例产妇接受彩超检查一共检出9例胎儿具有心血管异常,和产后超声诊断以及手术复检结果对比,诊断符合率为90.0%,误诊率为10.0%。
结论:孕中期孕妇接受彩超检查可以良好判断胎儿是否具有心血管异常,存在较高的检出率以及准确率,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孕中期;彩超筛查;胎儿;心血管异常;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0)10-0221-02
22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5月 第4卷第10期
的因素,为临床治疗与引产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显著提升新生儿的临床成活率[5]。
通过本文研究资料可见,200例产妇接受彩超检查一共检出9例胎儿具有心血管异常,和产后超声诊断以及手术复检结果对比,诊断符合率为90.0%,误诊率为10.0%。
综上所述,孕妇孕中期接受彩超检查,依照仪器影像显示,能够良好的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情况,减少新生儿的致病率和死亡率,显著提升新生儿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雪芳,王海军,张新月,韩灵梅,董慧军.孕妇中孕期彩超筛查胎儿心血管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8):189.
[2]林芸,张雪梅,冉素真,张晓航.产前超声横断面连续扫查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5(05):725-729.
[3]谢玉欢,张慧敏,李浩贤,刘维强,孙筱放.CMA技术在胎儿超声心血管异常及DiGeorge综合征的产前诊断应用[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7,9(03):11-19.
[4]黄丹萍,戴常平,王红英.超声心动图诊断以三尖瓣反流为首发征象的胎儿心血管异常[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06):923-926.
[5]罗莹,李波.胎儿超声心动图探测早中孕期心内结构异常的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17,12(03):386-389.
成人肠套叠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这种病症在所有成本组的1%左右,而肿瘤是导致成人出现肠套叠的主要因素,其中大约有50%的患者为恶性肿瘤,而在良性病变中主要以脂肪瘤为主;在对患者进行实际诊断时,肠道脂肪瘤的诊断难度较大,往往是在对患者进行剖腹手术或在手术后进行病理检查,才明确患者病症[1]。
多层螺旋CT 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不仅能够显示患者的完整胃肠道,还能有助于明确患者的具体肠套叠状况[2]。
本次研究中,探究在对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进行诊断时选择CT、DR、超声检查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性,以下为实验过程和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将实验时段设置为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在该时段内录入我院中收入的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21~51岁,平均年龄(36.7±3.3)岁,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6:11)。
都有患者在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少部分患者可见恶心呕吐以及排便困难状况。
本次研究中患者入院资料录入数据库,由专业人员调取后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可比性良好(P>0.05)。
本次研究中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或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家属代签。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三种影像学诊断方式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
CT诊断:选择GE16排CT西门子EXpritCT进行扫查,在本次实验中有14例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对患者进行直接扫查,其余13例患者病情较轻,则在检查前30分钟口服1%的泛影葡胺800~100ml。
在对患者进行扫查时,应当对患者的隔顶至齿骨联合下缘进行全面扫查,其中电流设置200mA、电压120Kv、间距和层厚分别设置为8mm。
超声检查:本次研究中采用飞利浦IU22彩色的超声系统对患者进行扫查,探头频率设置为2.5~5.0MHz,由患者的下腹部进行顺时针方向扫描全腹,随患者的扩张肠管进行追踪,直至寻找到患者的梗阻部位。
1.3 统计学方法
将SPSS22.00 For Windows作为本次研究统计学软件,实验中χ2、t值由相关统计人员进行收集后录入软件分析,确认各结果中统计学意义,判断数据中P与0.05关系,若P>0.05则确认统计学意义存在,反之则确认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27例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患者的诊断结果中,CT扫查的诊断确诊率为100%(27/27),超声诊断的诊断准确率为37.04%(10/27),CT的诊断结果高于超声诊断,
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的多层螺旋CT诊断
邱春梅
(德州市陵城区中医院 山东 德州 2535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对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进行诊断时选择CT、DR、超声检查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性。
方法:本次研究中将实验时段设置为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在该时段内录入我院中收入的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本次实验要求对所有患者进行CT、超声检查,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做对比分析,确认三种不同诊断方案的诊断价值。
结果:在27例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患者的诊断结果中,CT扫查的诊断确诊率为100%(27/27),超声诊断的诊断准确率为37.04%(10/27),CT的诊断结果高于超声诊断,差异显著(P<0.05)。
结论:相较于超声诊断来说,CT检查结果能够进一步明确患者的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状况,对于患者后续诊断工作和治疗工作的开展来说有积极意义,但在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个体因素合理选择CT、超声检查。
【关键词】超声;诊断;CT;DR;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0)10-0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