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简介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边接东南亚五国和我国南部地区,素有“东方瑞士”之称。
云南省地处高原,地势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中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同时,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这里聚集了25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厚,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了云南的一大亮点。
地理特点云南省地理特点鲜明,拥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全省地势呈南高北低的倾斜趋势,主要由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组成。
云南省地处五大河流域之一的元江、澜沧江、怒江等著名河流经过,使得云南拥有众多的湖泊和瀑布,流域内的水资源得天独厚,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气候条件由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复杂多样,所以气候条件也较为复杂多样。
其中,昆明市被誉为“春城”,气候温和,温暖宜人;而西双版纳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湿度大。
此外,云南省还有高原气候、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是众多游客的理想目的地。
旅游资源云南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著名,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云南省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有雄伟的横断山脉、神奇壮观的石林、美丽的滇池、独具特色的丽江古城等。
此外,云南省还拥有众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如泸沽湖、普者黑、西双版纳等。
这些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给云南省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文化底蕴云南是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之一,这里聚集了25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厚。
每年的“过洞节”、“泼水节”等民族传统节日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此外,云南还有独特的歌舞、手工艺等民间文化,这些都为云南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济发展云南省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
同时,农业也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云南被誉为“中国的花园”,盛产稻米、玉米、烟草、茶叶等。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一、地理概况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
云南省地处北纬21°8′40″至29°15′7″、东经97°31′53″至106°11′47″之间,东临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界越南,西连缅甸,北与西藏自治区、四川省接壤。
全省总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1%。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主导地势。
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著名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最高峰为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
二、气候特点云南省气候附有南亚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的特点。
气候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较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
云南气候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多雨,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西部则相对干燥,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
这种地理气候条件给云南的土壤和生态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三、人口和民族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常住人口超过5700万人。
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36.7%。
云南省的主要民族包括汉族、白族、傣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等。
不同少数民族之间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四、经济发展云南省是中国的重要经济省份之一。
近年来,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云南省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是云南省的基础产业,以稻米、玉米、烟草、茶叶等为主要农作物,同时养殖业也很发达。
工业方面,云南省的有色金属、煤炭、能源、化工等行业具有竞争力。
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锌、铅、锡、铁等。
服务业在云南省的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旅游业。
云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悠久的古镇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五、旅游资源云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丽江古城、大理洱海、香格里拉、玉龙雪山、三江并流、石林等。
云南省情(学习笔记)
云南省情第一节基本情况一、历史建制与沿革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设置益州郡,郡治设在滇池县(今晋宁),云南县是其下辖的24县之一,“云南”作为政区的名称由此出现,“云南”也至此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元朝忽必烈灭大理国后,赛典赤被派到云南任行省平章政事,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成为全国11个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治所从大理迁至昆明。
昆河铁路全长468公里62个车站,是中国连接越南的铁路干线。
在南北海拔高差1807米的线路上,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是以“一颗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的代价完成的。
重九起义获得成功,1911年11月1日,革命者在五华山组成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蔡锷为都督,宣布对内对外方针。
数日后,各府、州、县传檄而定,全省光复,清朝在云南的统治被彻底推翻。
1913年10月,蔡锷离滇赴京,唐继尧任云南都督,掌握了全省的军政大权。
在袁准备称帝期间,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和梁启超的进步党等组织曾派人赴云南策动武装起义。
前云南督军蔡锷与云南将军唐继尧等人,于1915年12月25日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旋即建立云南都督府,组织约2万人的讨袁护国军。
因此,护国运动又称“云南起义”。
1926年11月7日,李鑫主持,在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39号召开云南第一次党员会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支部。
滇缅公路,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
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
早在1935年,蒋介石就预见到,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将不可能守得住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平原地区的城市,最终国民政府必将退守西部。
中国政府正是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危机,于1938年开始修建滇缅公路。
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港。
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
云南省省情——事业单位考试必看
云南省省情——事业单位考试必看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秀丽而多彩的地方。
云南省的辽阔土地上分布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深受广大考生的喜爱和关注。
在云南省的事业单位考试中,备考要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云南省事业单位考试的必备知识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
云南省位于中国的南方边陲,在全国地理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地势高低起伏,山脉纵横交错,也是中国境内最靠近东南亚的地区。
考生需要了解云南省的山川、河流、湖泊、平原等自然地理特征,并掌握其地势分布和地貌类型,以便在考试中能够正确回答有关地理环境的问题。
云南省的气候多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云南省的气候特点明显,表现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温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等不同类型。
备考考生要了解云南省各地的气候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并掌握与之相关的天气现象和灾害,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描述有关气候情况的问题。
云南省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是中国众多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地区。
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宗教、服饰、传统习俗等文化特点。
备考考生要了解云南省各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等,以便在考试中能够正确回答有关民族文化的问题,并体现对多民族和谐相处的理解。
云南省的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旅游的天堂”。
云南省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等众多的旅游景点。
备考考生要了解云南省各个旅游景点的地理位置、自然特色、人文景观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描述有关旅游资源的问题。
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持续快速,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云南省的经济结构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备考考生要了解云南省的主要经济特点、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项目,并掌握与之相关的经济指标和政策,以便在考试中能够正确回答有关经济发展的问题,并体现对云南省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解。
总之,云南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备考考生要充分掌握云南省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必备知识。
云南省基本省情
云南基本省情综述一、基本省情(一)基本情况1、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1%,居第8位;2、全省有16个州、市(8州8市);3、129个县(市),其中29个民族自治县;4、总人口达4500万,在西部仅次于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第3位;5、山区、半山区占94%。
(二)四大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民族文化浓郁、历史文化多元共融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气候多样性。
二是生物多样性。
三是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其中丽江大研古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四是水能资源丰富。
云南有6大水系,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可开发量9700多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0.5%,仅次于四川居中国第2位。
五是矿产资源丰富。
2、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
边境线长4061公里,占中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8个,与东盟的缅甸、越南、老挝3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加速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三条对外通道:西路通道、中路通道、东路通道。
3、民族文化浓郁全省有52个民族,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人口近1500万,在中国居第2位,占全省总人口的l/3。
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
4、历史文化多元共融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这个论断已经通过开远森林古猿、禄丰腊玛古猿和元谋古猿的发现而被证明。
澄江动物化石群被誉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
二、对省情的分析和定位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6168亿元,财政总收入14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元,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3%。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云南,简称云(滇),位于中国西南得边陲,省会昆明。
云南得简称就是“滇”或“云”,就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得云南元谋人,就是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得中国与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滇族部落得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就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面积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
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与云南省相邻得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
云南3个邻国就是缅甸、老挝与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该省得东面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贵州省,北面就是四川省,西北面就是西藏自治区。
云南得国境线长4,060公里,与3个国家接壤:西面就是缅甸(主要口岸就是瑞丽),南面就是老挝(主要口岸就是磨憨),东南方就是越南(主要口岸就是河口—老街)。
全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合计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3个市辖区、13个县级市、74个县、29个自治县(合计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人口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省总人口为4596、6万人。
2011年,全省总人口为4631、0万人,与2010年相比,全省净增人口29、4万人。
2013年,常住人口预计达到4698万。
地貌相对平缓得山区只占总面积10%,大面积土地高低差参,纵横起伏,一定范围又有与缓得高原面。
资源云南省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与“有色金属王国”得美誉。
全国162种自然矿产中云南就有148种,其中铜矿、锡矿等有色金属矿产产量居全国前列。
居全国首位得矿种有锌、石墨、锡、镉、铟、铊与青石棉。
历史公元前279年,楚国大将庄硚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今曲靖),并开五尺道联系内地。
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设立益州郡与24个县,郡治滇池县(今曲靖),开辟通往缅甸与印度得商道.三国时期,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姓孟获。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自然地理区域位置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
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6740米,最抵海拔76.4米。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
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连位于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亚半岛,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997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越段1353公里。
云南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
有出境公路20多条,15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
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地势地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
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
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
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00一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东南、南流去。
云南省省情
云南简称滇或云,地处我国西南边陲。
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横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8位。
全省有25个县(市)与老挝、缅甸、越南3国毗邻,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是祖国的一块待开发的宝地。
2011年末,全省人口4596.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
在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5个为独有民族,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8个省辖市,8个民族自治州。
共有129个县市区,其中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民族自治县。
省情主要特点如下。
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云南先后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开远森林古猿、距今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距今170—25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和智人的化石,元谋猿人化石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将我国人类进化史向前推进了二百万年,为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较“元谋猿人”稍晚的人类遗迹化石,在云南各地都有发现,如“西畴人”、“昆明人”、“丽江人”、“昭通人”等属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化石。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在云南各地也发现了几十处,如昆明附近的石寨山和元谋的大墩子新石器文化层等,说明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1984年7月和1988年1月在澄江县帽天山和昆明岷山一带发掘出土的“澄江动物化石群”,以其门类丰富、个体完整、保存完好的动物软体组织印痕,为人类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探索距今5.5亿和5.3亿年前地球生命演化进程的“窗口”。
与距今6.5亿年的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和距今5.15亿年的加拿大“伯吉斯动物化石群”一道,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地球“生命大爆发”和动物早期演化史更为完整的谱系,被称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第9篇 国情国策、云南省省情
第七章国情国策、云南省情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南面对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大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东西时差4小时以上。
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南邻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与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东北和北部俄罗斯、蒙古为邻,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
4.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还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毗连区和海洋专属经济区。
5.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如果把沿海岛屿的海岸线计算在内,则长度超过了3.2万公里。
6.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文莱等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7.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基本可以划分为5大类: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
8.山地和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和平原主要在东部。
9.我国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
10.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成为“世界屋脊”。
11.位于中国、尼泊尔边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地势最高点。
12.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为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13.我国沿海岛屿共有5000多个,其中约85%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大陆近岸和南海之中。
14.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海南岛次之,面积3.4万平方公里。
15.钓鱼岛等岛屿位于台湾省东北的海面上,是我国最东的岛屿。
16.南沙群岛是我国最南的岛屿群。
17.我国河流的总长度226800公里,径流总量为26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河流径流总量的6.8%。
18.我国的气候受海陆的影响,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19.寒风、气旋、梅雨、台风等成为我国常见的几种气候类型。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1. 知道云南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云南省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最西端:德宏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弄岛乡;最东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剥隘镇最北端:敌情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羊拉乡最南端:西双版难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附近从海路位置看,云南省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内陆,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距离都不太遥远,同时,位置还处于青藏高原东南部。
从人文区位看,云南处于历史上多民族迁徙、流动和频繁交往,多种文化交汇叠合的边缘地带。
2. 知道云南省的地势特点,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电动高原(云贵高原西部)。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以山地高原为主。
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
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多为经济发达区。
3. 知道云南省的主要河湖及其特点。
云南省河川密布,水系众多。
河流具有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落差大等高原山地河流的特点。
全省河流分属金沙江(长江上游,三江并流,金沙劈流,长江第一湾)、南盘江(珠江正源)、元江(红河)、澜沧江(源远流长,湄公河)、怒江(滩高十丈,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六大水系,期中南盘江、元江发源于云南省境内,其它的为过境河流。
2、湖泊⑴滇池位于昆明市区南部,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
⑵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区北部,⑶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华宁县三县交界处。
⑷异龙湖位于石屏县东南部。
⑸程海是一个内陆封闭型高原深水湖泊,没有出流,位于永胜县西南部。
第三章云南省省情
第三章云南州市概况第一节昆明市1、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区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成都、重庆、西安),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
2、昆明是国家一级口岸城市,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是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窗口。
3、昆明地处云南中部,东与曲靖市接壤,西与楚雄州相连,南与红河州、玉溪市毗邻,北与四川省隔金沙江相望。
4、昆明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5、1276年,昆明设中庆城,首次成为省会城市。
6、1905年,昆明自辟为商埠及1910年滇越铁路的修通,使昆明成为一个开放城市。
7、1928年8月1日,成立昆明市政府。
8、1949年12月9日,昆明和平解放。
9、2011年昆明市全市辖6区(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呈贡、东川)、1县级市(安宁)、7县(晋宁、富民、宜良、嵩明县和石林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免租自治县和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共14个县(市)区。
10、昆明市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彝族,其次是回族、白族。
11、昆明市地势北高南低,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
12、昆明市矿产主要有磷、盐、铜、铁、钛、煤、石英砂、硅石等。
盐矿储量138亿吨,居全国第2位。
磷矿探明储量22.77亿吨,昆阳磷矿为全国三大磷矿之一;铜矿探明储量355万吨,东川区为全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
13、昆明属高原红壤地区,主要有红壤土、紫色土和水稻土3种。
14、山茶、玉兰、杜鹃、报春、百合、兰花、绿绒蒿、龙胆是云南八大名花。
15、茶花为昆明市花。
16、昆明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鲜切花基地。
17、滇池为我国第六大淡水湖。
18、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有石林。
19、2011年11月24日,全国爱卫会发布《关于命名2009—201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的决定》,昆明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命名。
第二节曲靖市1、曲靖是珠江源头第一市,爨文化的发祥地。
云南省省情——事业单位考试必看
云南省省情——事业单位考试必看云南省是位于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云南省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以下是云南省的一些特点。
云南省地理位置优越,东部邻接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濒临越南,西部与缅甸、老挝、泰国交界,北部与四川省毗邻。
拥有广阔的陆地边界和连接东南亚的海上通道,使云南省成为中国重要的门户和交通枢纽之一。
云南省地处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地区以及亚热带气候区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地理景观和生态资源。
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三江并流、玉龙雪山等,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如大理洱海、丽江古城、昆明翠湖等,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云南省也是中国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
境内有25个民族居住,其中以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等民族最为集中。
这些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景观。
人们可以在云南省体验到不同民族的服饰、音乐、舞蹈和美食,享受到多元化文化的魅力。
云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境内气候多样,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云南省的产品以茶叶、花卉、水果等农产品出名,其中普洱茶更是享誉全球。
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锰、锌、锡等。
水力资源和热带雨林资源也是云南省的宝贵财富。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云南省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云南省也致力于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云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地理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在旅游、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云南省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我们期待着云南省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辉煌成就。
第二篇:云南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是一个以多民族聚居而闻名的地方。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这使得云南省成为了一个独特而令人着迷的地方。
云南省的多民族特色是云南省突出的一种文化特点,也是云南省的骄傲。
云南省情
云南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中文名称:云南外文名称:yunnan别名:云、滇行政区类别:省所属地区:中国西南下辖地区:昆明、曲靖、玉溪政府驻地:昆明面积:39万平方千米人口:45,966,239(2010年)著名景点:石林、西双版纳、丽江、大理、玉龙雪山、滇池、洱海重要城市:昆明、曲靖、玉溪等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历史沿革远古时期,云南、四川、贵州地区的土著居民开始相互迁徙,西南民族共同体“夷”出现了,它主要滇池指今彝语支民族公元前900—公元前109年,古彝族在云南地区相继建立了古滇国、哀牢国等国。
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等地区。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并开五尺道自今曲靖联系内地。
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设立益州郡和24个县,郡治滇池县(今晋宁),开辟通往缅甸和印度的商道,又派唐蒙修复扩建五尺道,更名为“西南夷道”。
郡县制度的推行,推动了云南各族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中国内地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和生产关系。
从中国东汉开始云南全部和今缅甸北部、东部是中国领土。
汉朝征服西南夷时,发现当地有来自“身毒”的商人(今日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在梵语中称为“Sindhu”。
三国时期,云南地区称为“南中”,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王孟获。
城市风景(20张)320年代,爨氏在昆川(今晋宁)称王,爨氏(见爨族;六诏)统治维持400年。
公元七世纪,大约在大唐帝国兴起的同时,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类似部落联盟的民族政权,称为“六诏”。
云南省基本省情
云南基本省情综述一、基本省情(一)基本情况1、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1%,居第8位;2、全省有16个州、市(8州8市);3、129个县(市),其中29个民族自治县;4、总人口达4500万,在西部仅次于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第3位;5、山区、半山区占94%(二)四大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民族文化浓郁、历史文化多元共融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气候多样性。
二是生物多样性。
三是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其中丽江大研古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四是水能资源丰富。
云南有6大水系,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 1.04 亿千瓦,可开发量9700多万千瓦, 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0.5%,仅次于四川居中国第2位。
五是矿产资源丰富。
2、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
边境线长4061 公里,占中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8个,与东盟的缅甸、越南、老挝3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加速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三条对外通道:西路通道、中路通道、东路通道。
3、民族文化浓郁全省有52个民族,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人口近1500万, 在中国居第2位,占全省总人口的l/3 。
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
4、历史文化多元共融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这个论断已经通过开远森林古猿、禄丰腊玛古猿和元谋古猿的发现而被证明。
澄江动物化石群被誉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
二、对省情的分析和定位2009 年,全省生产总值6168 亿元,财政总收入14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 元,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基本情况一、历史建制与沿革据《尚书.禹贡》载,公元前841年以前,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今云南之地属“梁州”之域。
公元前279年左右,楚国将军庄蹻率军由湘西溯长江而上,攻灭夜郎,统一了滇池地区,建立滇王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西南边地设立郡县派官置吏,进行直接的统治。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设置益州郡,郡治设在滇池县(今晋宁),云南县是其下辖的24县之一,“云南”作为政区的名称由此出现,“云南”也至此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东汉继续推广郡县制,于公元69年增设永昌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作为行政区划由县扩大为郡。
东晋初年起,爨氏势力统治云南地区达500年之久。
隋朝时期,隋朝廷派史万岁率兵南征,击降爨氏,消除云南的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
唐朝在云南设置羁縻府州。
公元738年,南诏在唐朝大力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蒙舍诏主皮逻阁为“云南王”。
南诏前后共13个王,历经247年,始终保持着对唐王朝的臣属关系。
公元795年,设置云南安抚司。
937年白族先民段思平率军推翻了云南奴隶制政权“大义宁”,建立了大理国政权。
大理国疆域基本继承了南诏的版图,辖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贵州西北部等地。
行政区划府、郡的建制基本沿袭南诏,设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实行封建农奴制专政。
大理国相传22世,历经315年。
元朝忽必烈灭大理国后,1276年,改鄯阐府为中庆路,正式建立云南行省,成为全国11个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治所从大理迁至昆明。
1381年(明洪武14年),明朝取消元朝设立的云南行中书省,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等“三司”,执掌全省政务、军务和刑名按劾之事,辖全省府、州、县。
后设巡按御史,以资监察。
明朝在云南实行“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采取“以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并赠予世袭官衔。
清朝沿袭明制,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道、府、州、县,并在一些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特权,任命流官统治,而在边远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
1911年,全省共置府15个,厅18个,州32个,县41个,另有18个土司区。
到1949年,全省分设1个省辖市、12个行政督察区、112个县、17个设治局、2个对汛督办区。
1949年1O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9日卢汉举行昆明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
1950年2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昆明,2月22日宣布云南全境解放,同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二、地理位置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
087—29。
157和东经97。
317—106。
11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南部。
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8位。
云南省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
云南省与邻国的边境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边界1997公里,中老边界710公里,中越边界1353公里。
云南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
有8个州市共25个边境县(市)与3个国家的6个省(邦)32个县(市、镇)接壤,有出境公路20多条,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三、行政区划云南省辖16个州、市。
其中:省辖市8个:昆明、曲靖、玉溪、保山、昭通、丽江、普洱、临沧。
民族自治州8个: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全省共有县级行政单位129个,其中市辖区12个,县级市9个,县79个,民族自治县29个。
省会昆明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四、人口民族2008年末云南省总人口为4543万人,城镇人1499万人,城镇化率达33%。
云南人口数量保持平稳增长,人口增长幅度呈持续下降的态势。
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5.2%0下降到2008年的6.32%0。
在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人口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有所优化的形势下,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人口数位居全国第12位。
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400万,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千万人口的3个省区(广西、云南、贵州)之一。
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为27.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0.2%。
云南少数民族分布表现为大杂居与小聚居交错,且多居住在边疆和山区。
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分别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
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彝族,达440多万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超过1000不到1万人的民族是独龙族。
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
壮族、傣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怒族、阿昌族、独龙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16个少数民族跨国境居住。
云南各族人民世代和睦相处、安居乐业,长期以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安宁。
第二节自然资源一、地形地貌云南的地形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山地面积大。
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山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
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区县(市、区)。
二是高山峡谷相间。
这个特征在滇西北尤为突出。
高黎贡山为缅甸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恩梅开江与缅甸萨尔温江的上游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为怒江与老挝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自德钦至大理为澜沧江与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了极其雄伟壮观的高山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
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
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海拔点位于滇藏交界的迪庆州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达6740米;最低海拔点位于与越南交界的红河州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76.4米,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差达6663.6多米。
滇西北德钦、中甸一带是地势最高的一级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
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
这种盆地及高原台地,在我国西南俗称“坝子”。
在云南,山坝交错的情况随处可见。
坝子地势平坦,且常有河流蜿蜒其中,是城镇所在地及农业生产发达地区。
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坝子1442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
五是湖泊河流纵横。
云南高原湖泊众多,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
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共37个,湖泊总面积为1066平方公里,集水面积900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约300亿立方米。
按容量来说,超过20亿立方米的有抚仙湖、洱海、程海、泸沽湖;从平均水深来说,超过20米的有抚仙湖、泸沽湖、程海、阳宗海;以湖面面积而论,超过200平方公里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
滇池是云南湖面最大的湖泊,在全国名列第六。
抚仙湖的容水量和平均水深均名列全省湖泊之冠,它也是中国第二深的淡水湖泊。
云南江河纵横,水系十分复杂。
全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人海河流的上游。
它们集水面积遍于全省,分别属于六大水系:金沙江一长江,南盘江一珠江,元江一红河,澜沧江一湄公河,怒江一萨尔温江,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一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分别注入三海和三湾:东海、南海、安达曼海,北部湾、莫塔马湾、孟加拉湾;归到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二、生物资源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境内既是古热带植物区系和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交汇点,也是喜马拉雅植物区系和“东亚”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因而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之乡”、“药材之乡”和“生物资源基因库”。
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植物类型都有分布,古老的、衍生的、外来的植物种类和类群很多。
全省植被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旱生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混交林及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寒温带针叶林、高山杜鹃灌丛、高山嵩草草地、高山砾石冰冻荒漠群落。
森林覆盖率接近50%,居全国首位。
在全国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有274科2076属17000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数的56.7%,被誉为“植物王国”。
拥有木本植物4000多种,其中森林树种800余种,国家级保护树种59种。
列入省重点开发的珍稀用材树种及名特优经济树种30多种。
此外,还有200多个竹种;2000多种中草药;有2100多种观赏植物。
云南还是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动物种类为全国之冠,且许多动物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
拥有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种类数的58.9%,其中兽类300种,占全国种类数的51.1%;鸟类793种,占全国种类数的63.7%;爬行类143种,占全国种类数的37.6%;两栖类102种,占全国种类数的46.4%;淡水鱼类366种,占全国种类数的45.7%。
鱼类中有5科40属249种为云南特有。
在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名录中,云南省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6种,二级保护动物154种。
此外,拥有昆虫1万多种。
生物资源开发正成为云南另一大支柱产业,烟草、药材、热带水果已有了相当的规模,花卉、咖啡、香料等产业正在蓬勃兴起。
三、矿产资源云南矿产储量大、矿种全,号称中国的“有色金属王国”。
已发现矿产142种,有92种探明了储量,矿产地1274处。
有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lO位,其中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储量居前3位。
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矿产优势,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铜、镍金属保有储量居全国第3位,锑保有金属储量居第4位,铝土矿保有矿石储量居第7位,钨保有矿物储量居第8位。
在黑色金属矿产中,云南有铁、锰、钛、铬、钒5种。
其中,钛砂矿保有矿物储量居全国第4位,铁、锰保有矿石储量居第6位(其中富铁矿储量居全国之首)。
在贵金属和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中,铟、铊、镉保有金属储量居全国第1位,银、锗和铂族金属矿产铂、钯、锇、铱、钌、铑保有金属储量居第2位,铍(矿物量)、锆(矿物量)、锶(天青石)居第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