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题
2013年4月
考前须知:
1.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局部,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一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内,第二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一卷〔共36分〕
一、〔15分,每题3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一样的一组是〔〕
A .着实/酌量砾石/沥青路鞭挞/纷至沓来
B .痉挛/菁华旖旎/绮丽处所/惩办
C .呜咽/奖掖瞋目/撑门面诘难/殚精竭虑
D .赝品/鹰犬殉情/徇私参谋/参差
2、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
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 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以下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籽油能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抑止防治 B.必须抑制防止
C.必需抑止防治 D.必需抑制防止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局部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效劳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平安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5、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筹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奉献。

D. 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开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开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开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

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

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

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

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立。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开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根底;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立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安康稳定的社会根底。

6.以下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立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开展的客观规律。

B. 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开展和持续繁荣。

C. 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开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 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开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7.以下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
创立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

B. 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 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

D. 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8.根据本文内容,以下推断不合理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 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 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 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立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
常密切的关系。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隗〔wěi〕嚣字季孟,**成纪人也。

少仕州郡。

王莽国师*歆引嚣为士。

歆死,嚣归
乡里。

季父*,素豪侠,能得众。

闻更始【注】立而莽兵连败,乃与兄义及上邽人杨广、冀人周宗谋起兵应汉。

嚣止之曰:“夫兵,凶事也。

宗族何辜!〞*不听,遂聚众数千人,攻平襄,杀莽镇戎大尹,、广等以为举事宜立主以一众心,咸谓嚣素有名,好经书,遂共推为上将军。

嚣辞让不得已,曰:“诸父众贤不量小子。

必能用嚣言者,乃敢从命。

〞众皆曰:“诺。


嚣既立,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以为军师。

望至,说嚣曰:“足下欲承天顺民,辅汉而起,今立者乃在**,王莽尚据长安,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何以见信于众乎?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

〞嚣从其言,遂立庙邑东,祀高祖、太宗、世宗。

嚣等皆称臣执事,史奉璧而告。

事毕,移檄告郡国:“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

有不从命,武军平之。

驰命四夷,复其爵号。

然后还师振旅,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嚣乃勒兵十万,击杀雍州牧陈庆。

将攻安定。

安定大尹王向,莽从弟平阿侯谭之子也,威风独能行其邦内,属县皆无叛者。

嚣乃移书于向,喻以天命,反复诲示,终不从。

于是进兵虏之,以徇百姓,然后行戮,安定悉降。

而长安中亦起兵诛王莽。

嚣遂分遣诸将徇陇西、武都等七县,皆下之。

更始二年,遣使征嚣及*、义等。

嚣将行,方望以为更始成败未可知,固止之,不听。

望以书辞谢而去。

嚣等遂至长安,更始以为右将军。

明年夏,赤眉入关,三辅扰乱。

流闻光武即位**,嚣即说更始归政于光武叔父良,更始不听。

诸将欲劫更始东归,嚣亦与通谋。

事觉察,更始使使者召嚣,嚣称疾不入,因会客王遵、周宗等勒兵自守。

更始使执金吾邓晔将兵围嚣,嚣闭门拒守;至昏时,遂溃围,与数十骑夜斩平城门关,亡归**。

复招聚其众,据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

及更始败,三辅耆老士大夫皆奔归嚣。

〔选自"后汉书•隗嚣列传"〕【注】更始:汉朝时期汉更始帝*玄的年号〔公元23年到25年〕。

9.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广等以为举事宜立主以一众心一:统一
B.嚣辞让不得已让:谦让
C.以徇百姓徇:示众
D.遣使征嚣及*、义等征:征伐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
A.①史奉璧而告②〔哙〕起,立而饮之
B.①嚣乃勒兵十万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①嚣乃移书于向②赵尝五战于秦
D.①因会客王遵、周宗等勒兵自守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达隗嚣有领导才能的一组是〔〕
①必能用嚣言者,乃敢从命②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③驰命四夷,复其爵号④安定悉降⑤嚣等遂至长安,更始以为右将军⑥复招聚其众,据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隗嚣年轻时很有名气,在州郡里做官吏,王莽的国师*歆请他做自己的幕僚,*歆死后,隗嚣返回乡里。

B.隗嚣聘请平陵人方望做他的军师,并听从方望的建议建立高祖庙,以臣子礼祭祀先祖,以此顺应民心。

C.隗嚣起事后发出檄文告知郡国,表示要遵循高祖时的旧制度,学习孝文帝的传统德政。

如有不听从命令的,就用武力平定。

D.赤眉军入关后,传言光武帝在黄河以北即位,隗嚣谋划让诸将劫持*玄去投降光武帝,事情败露后,*玄派兵包围了隗嚣。

第二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夫兵,凶事也。

宗族何辜!〔3分〕
〔2〕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何以见信于众乎?〔4分〕
〔3〕方望以为更始成败未可知,固止之,不听。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答复以下问题。

(8分)
山丹①题壁
【明】杨一清②
关山逼仄③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注】①山丹:即今**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

②杨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

③逼仄:狭窄的意思。

(1)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2)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

(4分)
15.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

(任选三个小题)(6分)
(1)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舟遥遥以轻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潜"归去来兮辞"〕
(2)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泰伯"〕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4)桃之夭夭,。

〔"诗经"〕
,枯松到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16、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要求:不超过15个字。

〔4分〕
全国政协委员、**大学教授何悦3日说,根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我国每年城镇污水处理量相当于一个三峡水库总库容,但这座“水库〞吐出的污泥80%未得到处理,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中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开展很快,但是副产品污泥并没有得到合理平安处置。

在国外,污泥的投资一般占到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的四到六成,而我们的比例远远落后。

〞何悦
说,现在这座“污水水库〞每年吐出的“脱水污泥〞接近2200万吨,其中仅有20%得到必要的处理。

何悦说,到2020年,预计我国污泥产量将突破年6000万吨,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行动起来,向污泥二次污染“开战。

17.下面短语段中,有多处语病和标点使用不当的情况,请找出任意四处并加以修改。

〔4分〕
①为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三市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人才特区。

②3月26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三市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人才特区的意见。

〞③该意见指出,在特定区域针对特殊对象,实行特殊政策。

④在“十二五〞期间,围绕主导产业和高端工程为重点,大力引进、培育创新人才。

⑤方案引进一百名左右国际领先技术科技人才和高端人才。

⑥把试验区努力打造成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的人才特区,为建立美好**提供战略支撑。

18.运用联想、想象丰富下面语句,其中要有一个比喻或拟人句;只要保存原词语的电〔闪〕、雷〔鸣〕、雨〔水〕即可。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突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突然,
六、〔18分〕此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狭的天地
石灵
〔1〕法国公园附设的动物园里,有两头狮子,当清晨或薄暮,往往发出一种动人的吼声。

每次听了之后,不自觉地有一缕由冲动或凄清交织成的酸意,升到胸际。

接着是许多遐想,挤掉手中的工作,挤断正常的思考。

〔2〕我想到,它在深山大谷里的情形。

〔3〕赤日西堕,黄云蔽空,长风怒啸,风光为昏。

是它出现的最好的背景。

于是它或穿越溪涧,或踞伏崖岭,发为长吼,群山响应,声震山林。

如果是秋天,败叶萎枝,簌簌地下落。

不要说猿鹿狐兔,各自潜隐,即山精魑魅,也将不敢显出身形。

〔4〕但它现在在笼里。

〔5〕挨着狮栏的另一个栏里,是一只文豹。

它不会吼,但据说,它的性子比狮子还急。

每次看它不是在栏里彷徨窜走,就是睡在木板上;睡在木板上,却并非在休息,它睁着两只灰碧的眼,一瞬不瞬,射出一股近乎疯狂的愤怒的光。

它在恨,我想这时候,即使是好心的开栏放走它的人,也逃不掉它的抓啮。

〔6〕过了不久,再去看它的时候,它已不见。

问人,知道并不是搬了家,而是死了。

那原因是很明白的。

它死得对。

如果有人批评它,说它是懦夫,是弱者,我将投反对票。

〔7〕我不是狮子,不是文豹,更不是英雄。

然而我却渐渐地明白了狮子的吼,文豹的不瞬地睁着的眼。

〔8〕小时候,从家里到学堂,约二里路,每次走起来,都要愤慨怎么这样远,大起来,在外面住了假设干年,再回去,有时探探旧日的脚迹,往往觉得走不了几步,就已经到了。

这时候,心里会起一种异样的蠕动,好似有一种什么东西已经失掉了,逝去了。

但现在对于有着走不完的马路和弄堂,看不完的脸孔和人事的**,却又起了一种相反的感觉。

是第一次。

〔9〕马路两旁,高耸着房屋,像撞不破的铜墙铁壁。

即使转弯抹角,绕过了一道,顷刻间面前又矗立起一道,绕过一道,又是一道。

似乎永远绕不出个豁然开朗的面目。

要看到天,是要在那些铜墙铁壁面前注册的,而它们又多么吝啬,永不给你一个一望无际的视野,一方块一长条,是些豆腐干和米达尺。

即使低下了仰起的头,顺着马路看去,虽然电杆是数不尽的,街车是数不尽的,但是,在你的眼睛还没有用足了力的时候,它已经转了弯,它已经断了头,心里被挡住了去路。

一着急,身上淌下了汗,呼吸也窒闷起来。

我厌倦,我想有一副狮子的声带,有一双文豹的眼睛。

广阔的原野呵,我思念着你,像思念着一切亲爱的人和物一样。

〔10〕我疑心我是不是适宜住在城里。

〔11〕近来去公园,发现动物园的局面,又有些变过了,两只分栏居住的狮子,已经迁到一个栏里。

我注视栏里的两个动物,恍然地悟出来,为什么好久好久以来,清晨或薄暮,没有听到那摇撼心灵的吼声。

狮子原不过也是一种平凡的动物呵!但它却有得意的地方,它直率。

它大概也明白,发不出饱满的又壮又悲的吼声,倘不知趣,是徒然会招来看客的讪笑的。

〔12〕人是善于恶作剧的。

〔13〕人不但会为凶猛如狮子的动物制出铁栏,设下圈套,使它住在里面,连本性也渐渐失去。

有时还会为自己制出铁栏,设下圈套。

但这是极悲哀的事。

住在别人的铁栏和圈套里一朝觉悟,还可以发下冲出去的愿心。

住在自己的铁栏和圈套里,是永远没有脱笼的希望的。

〔14〕但人也是狡猾的,不信你听,倘遇东风的机缘,从百老汇大厦里,每每传来妖声妖气的怪叫,那不是狮子,那是兽中的狈。

〔选自"石灵文集",新文艺1958年版,略有删改〕
1、第〔3〕段描写狮子“在深山大谷里的情形〞,有何作用?〔4分〕
2、根据文意,分析第〔9〕段“铜墙铁壁〞和“注册〞的含义。

〔4分〕
3、文章首段写狮子发出吼声,第〔11〕段却说狮子不再发出吼声,请分析其原因并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4分〕
4、文中提到“人是善于恶作剧的〞,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贾平凹:一个农民的书写
舒晋瑜
“我就这样做一辈子农民吗?〞在自家泥楼子上的14岁少年贾平凹发狠说。

他细细的脖子上顶着一个大脑袋,脑袋的当旋上有一撮毛儿高高翘起。

他的梦想是上大学。

可是“文革〞改变了命运,中学毕业后当了农民,下地却连正经农活都干不来。

他发誓要离开,剥掉这个“农民皮〞。

1971年,偶然的时机,他上了西北大学。

他以为完毕了自己的农民生涯,满怀着从此踏入幸福之门的心情到陌生的城市去。

可是,20年后他才明白,忧伤和烦恼在离开的那一瞬间就开场了。

在贾平凹3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创作素材都来自他的家乡**省**市丹凤县棣花村。

从"急躁"、"土门"、"高老庄",到"思念狼"、"秦腔"、"快乐",从土地承包改革到市场经济对农村的冲击……他的笔下有对故土的无比依恋和思念,也有对人离开土地之后怎么办的迷茫和追问,更有面对商业化浪潮冲击下人性异化扭曲时充满批判的矛盾心情。

“作为一个作家,没有更大的能力帮助他们,也想不出解决方法,我只能写作,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迷茫的东西写出来。

〞贾平凹说。

他对家乡的感情越来越复杂。

在他的心里,故土因父母的存在而存在。

那时,贾平凹经常回去,愿意早早看到迎在半路的父亲,愿意听熟悉的那一声“平回来了!〞可是现在的家乡对他而言,越来越是一个“概念〞。

故土所呈现的形态对他而言,越来越陌生。

“像是有了疤的苹果,腐烂,如一泡脓水,或许它会淤地里生了荷花,愈开愈艳,却不再属于我。

〞他清醒地发现,自己所熟悉的农村在一步步消失,农村的文化传统在渐渐淡出。

他不知是该歌颂还是去批判。

他能做的,是用"秦腔"为故土的过去树一座纪念的碑子,借主人公夏风,他似乎有意识地谴责自己离开土地后精神上的背叛,也记录了乡村变化中的哀伤。

"秦腔"后来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从1978年"满月儿"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起,他常常以获奖者的身份出现于各种颁奖典礼。

他的头衔越来越多:全国政协委员、**省作协主席、书法家等。

他自称不善交际,不会说话,实际上,浓厚纯粹的陕南方言,却被越来越多的读者熟知,他的作品以多种文字翻译,走出国门,抵达广泛的阅读领域。

所有这些,于他只是风清云淡。

即使获奖,也如“过河遇到了桥,口渴遇到了泉,路是远的,还要往前走〞。

在他心里,自己就是手艺人:文章写得好,就是活儿做得漂亮。

他体味写作里边的甘苦,如同农民种田耕作时的欢乐和满足。

在他这份憨厚朴素下,掩藏着万丈雄心,那就是剖析这片土地所呈现出的人性的种种缺陷,同时让笔下的世界充满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浑然之气,意象氤氲。

多年前,村里生产队的公房要处理,他的父亲让他置办一套。

他有点不屑:谁还回来再住那个东西!他走得则决绝洒脱。

可是现在他发现,不管走得多远,自己身体里始终流淌着农民的血液,从孩子时起就具有的农民德性,根深蒂固,永远无法真正地褪去。

他的视线也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农村。

即使现在,也经常有老家人来**找他,或看病求医,或想办个希望小学,甚至要个修路的资金……家乡人在城里打工的也会到他这里来。

贾平凹接纳并沉浸其中。

似乎这样,才更能唤醒自己的农民本色。

在他的"六棵树"中有一棵痒痒树,一旦移入城市,就失去了根和生命。

他何尝不是这样的一棵树。

不过,
这棵树虽然深深扎根于生他养他的棣花村,却又超越于此,怀着悲悯之心一次次地回望并反思。

他的出生和成长环境决定了他写作的民间视角。

正是以这样的身份认同和视角,他探究并关心着时下的中国,给我们提供着一卷卷不可替代的、厚重朴素的历史记录。

如此,农民贾平凹的书写,是棣花村的幸运,是农民的幸运,又何尝不是读者与中国文坛的幸运?
19.文章第一段对少年贾平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20年后他才明白,忧伤和烦恼在离开的那一瞬间就开场了〞,“忧伤和烦恼〞在文中有什么含义?〔4分〕
21.文中两处画线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22.请结合文意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农民贾平凹的书写何尝不是读者与中国文坛的幸运〞这一看法的理解。

〔6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则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则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每题3分)
1.B
A. 着zhuó实/酌zhuó量砾lì石/沥lì青路鞭挞tā/纷至沓tā来
B项jǐng/jīng 、yī/qǐ、chù/chǔ
C.呜咽yè/奖掖yè瞋chēn目/撑chēng门面诘jié难/殚精竭jié虑
D项yàn/yīng、 *ùn/*ùn、 cān/cēn。

2. A
【解析】“扭怩〞应为“忸怩〞。

忸怩:羞惭的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

“飘荡/漂荡〞“定势/定式〞有一定的迷惑性,平时要加强积累。

3、D
【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

“胆固醇在小
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

第三空
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
法“防治〞。

4.B A项,芝兰**:比喻有长进的子弟。

形容对象错了。

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送和快乐。

指虚心承受意见。

C.以致,连词。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

D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不用于事情。

5.B A成分残缺“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

C项“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筹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应改为“带入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筹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搭配不当。

D项句式杂糅“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应改为“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这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