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1):古希腊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史学史(1):古希腊史学
古希腊史学
古希腊史学,源于古希腊传说。

历史女神clio居于九位文艺女神之首,同时也说明在古代时期是把历史当做文艺来看待,希罗多德的《历史》,在当时差不多是被当成文学来欣赏的。

一、克里奥的童年——古希腊史学的萌芽
1.神话与史诗
古希腊留给后世的神话遗产相当可观
·古希腊的神话以奥林匹斯山为中心(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宙斯是众神之父。

以风暴雷电示怒,并主持天地间的正义。

众神的信使:赫尔墨斯。

是宙斯与迈亚爱情的结晶。

智慧女神:雅典娜。

希腊的保护神,宙斯之女,据说从宙斯头上长出。

雅典娜也是正义的战争之神,是英雄的保护神。

爱与美神:阿佛洛狄忒
·希腊神话的重要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论”
帕里斯的裁决——特洛伊战争的源起
帕里斯、不合女神厄里斯、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
阿喀琉斯的父亲佩留斯和忒提斯女神结婚
金苹果“献给最美丽的女人”
史诗是从神话传说到历史记录的过渡形式
(1)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城邦的吉尔伽美什史诗
历史上发现最早,在巴比伦时期。

叙述的是一个叫布鲁克的国王,认识了一个由神创造的人,并且与之结下友谊,他们一起为民除害。

在此过程中,也提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了庆祝鹤嘴锄的发明人们举行了欢庆的仪式,还有“世界洪水”的故事(与诺亚方舟的故事相似)。

(2)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
希腊最早的史籍,是靠“荷马史诗”流传下来的,是古代希腊史诗的萌芽。

·荷马其人
荷马生前是一个盲艺人(游吟诗人),生卒年为公元前750年-650年,他在希腊文化里的影响无处不在。

·《荷马史诗》(前12世纪-9世纪古希腊人的社会状况)
①《伊利亚特》(Illiad),希腊人征服特洛伊城的经过
希腊人同异族的竞争;描写战争
②《奥德赛》(Odyssey),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回师、重返祖国的故事
人们同大自然的搏斗;描写航海与家庭
·荷马史诗反映了希腊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的若干社会特征:
①金属器皿的使用
②一夫一妻制大体确立
③部落与军事民主制
(3)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worksanddays)
现实主义的史诗,内容:描写波俄提亚地区农人质朴的劳动生活,“规律”、“时序”。

它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分为五个时代:
①黄金时代:神仙般的无忧无虑的生活
②白银时代:疯狂好战,无视神圣,过早死亡
③青铜时代:在不断的斗争中走向自我灭亡
④英雄时代:半人半神的英雄,因战争而自我毁灭
⑤黑铁时代:作者及普通人生活的时代,毫无建树
他认为历史是倒退发展的,这种历史观虽然落后,但相对于《荷马史诗》他第一次有了时间观念,历史不是静止不动的。

2.古希腊史学的诞生——爱奥尼亚的纪事家
公元前750年,力量雄厚的城邦像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开始出
现,并开始在地中海沿岸开拓殖民地。

希腊半岛没有自己的年代纪,口述仍是保存历史资料的主要形式,雅典人很晚才知道记录保存政府文件,希腊史学萌芽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爱奥尼亚:
爱奥尼亚在公元前7-6世纪发展为希腊世界最先进的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泰勒斯是米利都人,被称为希腊七贤之一,是古希腊最早的唯物论派别代表人物。

爱奥尼亚地区是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的摇篮,在这里也产生了古希腊的史学。

公元前6世纪左右,出现了用散文写作的“纪事家”当时,“纪事”成为一个专门术语,特指一种有事实根据的报道,不同于神话或史诗。

赫卡泰厄斯:《大地巡游记》《谱系志》,这两部著作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转引才被人所知,他对希罗多德影响很大。

戴奥尼修斯:《波斯史》(五卷)
二、希罗多德与《希波战争史》
1.希罗多德历史创作的时代背景
(1)希波战争
公元前492年至479年,希腊人与波斯帝国进行了一系列生死存亡的大搏斗
(2)希波战争使雅典成为爱琴海各邦的领袖
伯利克里称雅典卫“希腊的学校”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到了雅典
2.代表作介绍——《希波战争史》
希波战争史原先并不分卷,后来亚历山大成的校注家们把它分为九卷,又称《缪斯书》。

第一部分是波斯帝国的大致部分,第二部分才真正开始写这场战争。

前后的描写方式不大相同,前一部分是以一位纪事家的身份在写作,第五卷以后,希罗多德就变成一个严谨求实的历史学家。

全书就像一幅幅连续的生动的壁画,表现一个完整的概念。

3.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1)撰史目的:训世教诲
“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系统连贯地记述事件经过,阐述事件之因果方法。

”——首创记叙体史书编纂体例
(2)执着的求真精神和严格的批判态度
历史研究的两要素:证据,对事实真相的研究
(3)视野开阔、取材丰富——通史之作
涉及到他当时所知道的“世界”
(4)文笔华美,描写生动
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历史著作,被誉为“历史之父”
二、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修昔底德历史创作的时代背景——伯罗奔尼撒战争
公元前431年至404年,雅典和斯巴达争夺希腊霸权的战争
希腊——提洛同盟——海上之强
斯巴达——伯罗奔尼撒同盟——陆上之强
·伯罗奔尼撒战争虚耗了希腊,北方的马其顿趁机崛起
·这场战争的历史有赖于修昔底德的著作而流传下来
2.修昔底德的生平
·可靠文献较少
·出生于公元前460年左右的雅典贵族之家
·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其时正值雅典文化的鼎盛期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列身荣戎武,前424年曾被推举为雅典的是大将军之一,后因为军事失利被革职放逐。

其后20年隐居色雷斯,关注战争进程,随时予以记载。

他的书只写到公元前411年,是一部不完整的著作。

公元前404年战争结束,遇特赦重回雅典,写成该书。

·卒年不详
3.《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全书一气呵成,校注家将之分为八卷
严格按照年代顺序来叙述战争历史。

但是这种编年只有“春”“夏”,并不是具体的时间,尽管粗略,但已经是历史学著作中很大的突破。

他的著作摒弃了希腊神话,看不到神的痕迹,只有人的行为
4.史观
(1)记叙体的运用。

首先,专注于一次战争,形成政治军事史的传统。

其次,把纪事与编年结合起来,形成了纪事编年体例
第三,文笔洗练、惜墨如金
最后,在记叙体中插入演讲词,有1/4的篇幅之多
(2)世俗而非神意的史学观点,即人本主义史学观点
(3)重视原始资料及批判性运用史料的原则
(4)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5.不足之处
第一,用抽象的“人性”来解释历史,体现了历史循环观
第二,纪时方法不精确
第三,取材过于狭隘
修昔底德被称为“政治史学之父”
三、色诺芬及其著作
1.色诺芬的生平
430-350BC,雅典的贵族之家,与柏拉图同为苏格拉底的学生。

政治上观点反动,反对民主政治,崇尚斯巴达的专制政体,后投靠斯巴达。

曾率雅典雇佣军帮助波斯的小居鲁士夺取王位,兵败后回到斯巴达,浪迹于各城邦。

2.主要著作
《希腊史》:411-363BC的希腊史记载
《长征记》:关于本人军事冒险活动的一部回忆录
《经济论》《论税收》等
3.地位
比其他史学家更多地注重经济生活,公元前5世纪末4世纪初的史事,主要靠他记载下来,色诺芬的作品富有文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