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季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判断季节
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引起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更替,四
季的更替导致气温、气压、气候、水文、动物、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自然环境的季
节变化又导致人类活动的季节性。
因此,有关地理季节判断的试题,推理性强,时空跨度大,综合范围广,涉及知识点多,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图文转换能力和知识迁移整合能力。
正确判断季节与时刻往往是解题的必要条件,这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现将此类问
题作一归纳。
1、地球公转的远日点和近日点的认定来判断: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为1
月初;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为7月初。
2、根据昼夜长短情况判断: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季,昼短夜长是冬季,南半球相反。
3、根据日出和日落方向判断: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则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南半球
昼短夜长是冬半年;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则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是
冬半年;太阳正东升正西落,为春秋分日。
4、根据日出(升旗)日落时间判断:日出(升旗)早于地方时6点,日落晚于地方时18点
为当地夏半年;日出(升旗)晚于地方时6点,日落早于地方时18点为当地冬半年。
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或日影)的变化判断:若在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正
午影子短)则是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正午影子长)则是冬季。
南半球则相反。
6、根据科学考察时间判断:
(1)极地科考:北极科考最佳季节是北半球夏季,南极科考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
(2)高山科考:应避开雨季和冬季,选择天气状况比较好、比较稳定的季节。
7、根据对流层厚度变化判断: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对流减弱,对流层厚度变小;夏季对流
旺盛,对流层厚度变大。
8、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判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
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
9、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当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弯曲时(此时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
弯曲),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当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弯曲时(此时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10、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洋高,形成低压;冬季,大陆上气
温低,形成高压。
11、根据雪线判断:雪线是高山上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
夏季温度较高,海拔较低处的冰
雪消融,雪线偏高,冬季雪线偏低。
12、利用气候判断:以夏季降水为主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
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以冬季降水为主的只有地中海气候。
13、根据河流流量判断: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同河流的水源补给密切相关,各种类型的河
流补给水源不同,因而径流季节变化的规律也就不同。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丰水期(汛期)在降水多的季节。
即以夏季降水为主的气候
条件下的河流丰水期(汛期)在夏季,地中海气候条件下的河流丰水期(汛期)在冬季。
(2)以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
(3)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则出现在春季。
但河流往往不是只有一种补给形式。
14、根据湖泊判断:
(1)根据湖泊的调蓄功能
(2)根据内陆湖泊面积大小。
15、根据地下水判断:
(1)如果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漏斗。
地下漏斗大则是降水少的季节,地下漏
斗小或者没有则是降水多的季节。
(2)潜水位高、潜水补给河水为河流的枯水期,潜水位低、河水补给潜水为河流的丰水期。
16、根据中国近海的洋流判断:夏季,台湾暖流沿着台湾东西两岸北上,然后再折向东北流去,势力很大,加上东南季风的影响,整个中国沿海都受暖流控制。
朝鲜西部暖流可深入渤海;冬季,强大的冬季风把台湾暖流吹离了中国海岸,其中心位置明显东移,中国沿岸南下
寒流盛行,在冬季风的影响下,直抵中南半岛的东南部。
17、根据中国近海局部表层盐度分布判断:中国近海表层盐度等值线的分布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距离陆地愈近,海面盐度愈低;夏疏冬密。
夏季,陆地径流受夏季风的影响,流量丰沛,入海冲淡作用明显;在珠江口、长江口、黄河口等入海口附近,盐度明显降低,等值线向外
海突出。
冬季则相反。
18、根据北印度洋洋流流向判断:北印度洋海区,夏季海水向东流动(顺时针方向),冬季
海水向西流动(逆时针方向)。
19、根据我国典型气象、地质灾害判断
20、根据环境问题的发生时间判断:
(1)咸潮多发生在河流补给水量少的冬春季节(珠江的咸潮一般发生在上年冬至到立春、
清明期间)。
(2)赤潮现象的产生与水体中有机物的过渡生长有关,因此在气温、水温较高季节发生频
率增大。
(3)根据臭氧层空洞面积大小判断
在对流层较低的地区上空容易出现臭氧的极小值分布区,如青藏高原、北极和南极地区。
9-11月份,南极出现臭氧分布的极小值;3-5月份,北半球青藏高原和北极地区出现臭氧分布
的极小值。
21、根据植物判断:夏半年,多数地区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是植物生长的旺盛季节。
冬
半年,多数地区水热欠缺,天寒地冻,植物生长量小,或处于休眠状态,
22、根据动物判断:
(1)动物的迁徙;(2)动物的季节性活动。
23、根据某地的农事活动判断
24、根据工业生产判断
25、利用高纬度地区的冰来判断
26、根据黄淮海平原盐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判断:夏季淋盐,春秋返盐,冬季相对稳定。
27、利用北斗星判断
28、利用旅游活动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