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尔赛—华盛顿系统的形成
一、选择题
1.巴黎和会上,英国既有与法国结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又有与美国结合反对法
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护其传统的权利均衡政策,以便三国共同主宰世界
B.保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主宰欧洲
C.充分利用法美的矛盾,为自己牟取利益
D.保护欧洲安全,既防范德国卷土重来,也反对美国介入欧洲事务
分析:在巴黎和会上,英国为保护其世界霸主地位,一方面结合法国抵制美国,支持日
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另一方面又利用美国截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故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
2.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成天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这说了然
()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不足轻重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C.会议谈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分析:巴黎和会被英、美、法的政府领袖控制,多数国家的代表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
重,他们的建讲和主张根本得不到重视,因此他们游离于和会之外,成天忙于参加交谊舞会
和鸡尾酒会。
答案: A
3. 以下列图漫画是巴黎和会今后,三国协约为自己建筑的纪念碑。
图中A、 B、 C、 D 代表巴黎和会的四个控制国英、法、美、意,其中“公正”代表英国,在巴黎和会上,英国的“公正”
表现在()
A.攫取战后辈界领导权
B.全力主张削弱德国的海军,但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C.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D.尽可能多地索取战争赔款
英国的“公正”表现在全力主张削弱德国海军,但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答案: B
4.这是在巴黎和会期间出现的一幅漫画,图片上的文字为“愉悦的日自己,沮丧的德国
人”。
依照图片信息思虑,日自己愉悦的原因是()
A.日本与会代表成为和会“三巨头”之一
B.在和会上美日确立缔盟关系
C.日本接收了德国的全部外国殖民地
D.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分析:在题干中提取“巴黎和会期间”的时间信息,在图片中读取“日自己据有山东得
意洋洋,德国人失去山东沮丧地走开”等表示的信息,将信息整合可知,在巴黎和会上,日
自己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应选D。
答案: D
5.《凡尔赛和约》签署后,全力主张削弱德国的原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对之
谈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 年的休战。
”在这里,福熙的实质意思是指《凡尔赛和约》()
A.表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埋来世界二十年后矛盾的种子
B.对德国过于宽容,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卷土重来的种子
C.对德国过于严格,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民族复仇的种子
D.表现了过分的民族自决原则,埋下新的世界大战的种子
分析:资料是法国元帅福熙的谈论。
法国元帅福熙全力主张削弱德国,因此其意指对德
国过于宽容,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卷土重来的种子,故 B 项正确;福熙的话是针对德国而言,故 A 项错误;福熙主张削弱德国,而《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于宽容,故 C 项错误;资料没有表现民族自决原则,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6.在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中,第十四点是“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
领土完满,必定成立一个拥有特定盟约的宽泛性的国际缔盟”。
美国主张成立国际缔盟的目
的是()
A.保证全部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满
B.保护细小国家和民族的权益不受入侵
C.经过国际缔盟来谋求美国的霸权地位
D.反对英法对战败国进行过分的宰割
分析:美国诚然宣称它主张成立国际缔盟是为了各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满”,
但是此时的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谋求与经济地位相适应
的国际政治地位,即经过控制国联来谋求世界霸权,所谓敬爱别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满,只不
过是表面文章而已。
答案: C
7.《五国合约》第十一条规定:“各缔约国保证不获取、不建筑和不订造在主力舰和航
空母舰之外、标准排水量高出一万吨的战斗舰。
”这一条款()
A.明确限制了五国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B.旨在限制五国之外的国家的海军力量
C.暂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上的强抢
D.给缔约国发展中小型战斗舰供应了依照
分析:依照条款的内容可知,它所限制的其实不是主力舰和航空母舰,而是这两种舰只以
外的战斗舰;该条款限制的可是这种舰只的大小,而没有限制它的数量。
因此,这就给这些
国家大量发展巡洋舰、驱逐舰和潜水艇等舰只供应了依照。
答案: D
8.1922 年的《九国合约》规定“敬爱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满成立
并保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遇均等之原则”,以下对此谈论正确的有()
①意在削弱日本在华的既得利益②是“门户开放”政策的连续③美国发挥了主导作
用④中国据此回收了山东主权
A.①②③B.①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分析:合约的中心是必然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遇均等”的原则,并赐予
它以国际协议的性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遇到挫折。
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
帝国主义列强成立的对中国的结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故①②③正确;中国回收山东主权的主要原因在于美英与日本在华利益发生严重矛盾,故④错误,选择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9.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四国合约》《五国合约》和《九国合约》,以上三个合约的共
同点是()
A.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拥有局部特权或优势
B.保护了美国的利益,控制了日本的权利
C.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同样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分析:本题观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整体概括能力。
A 项指《四国合约》和《五国合约》的
共同影响; D 项指《九国合约》的影响; C 项不吻合史实。
概括三个合约的影响可知 B 项是共同点。
答案: B
10.凡尔赛—华盛顿系统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上获取必然程度的调整,国际关系
处于相对坚固状态。
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比较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系统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还没有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分析:注意题干要点词“决定因素”,一个国家的国家实力决定了它在国际社会中的地
位和作用,凡尔赛—华盛顿系统成立后,国际关系之因此处于相对坚固的状态,主要原因在
于帝国主义国家实力的比较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节选) :
(1) 公开缔结和平合约;(9) 依照民族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的疆界;(10) 赞成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实现自治;(11) 恢复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12) 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坚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在“自治”的基础
上有不受搅乱的发展机遇,同时规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13)重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国家,并以国际合约保证波兰的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满;(14)国家不分大小,签署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满的特别盟约,成立国际结合机构。
(1)依照资料,概括指出威尔逊外交政策的支柱和基础。
(2)战前美国实行孤立主义外交,但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表现了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变
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中心目标和主要原因。
分析:第 (1) 题,该问应注意提取资料信息,从“公开缔结和平合约”“依照民族的分
布情况”“成立国家的结合机构”,可以总结出其重申公开外交、民族自决以及国际缔盟。
第
(2)题,第一小问,外交是内政的延伸,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是陪同其国力增强,试图经过操
纵国联,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第二小问,结合一战期间,美国实力膨胀,掌握世界经济霸
权的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1) 基础:公开外交、民族自决和国际缔盟。
(2)目标:依赖经济实力,扩大影响力,成立美国领导的国联,并进而称霸世界。
原因:美国在一战期间大发战争横财,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掌握了世界经济
的绝对霸权。
1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1917 年 1 月 26 日,日本外相召见英国驻日大使,说:“帝国政府就帝国拥有最
大利害关系的山东省及现在据有中赤道以北德国诸岛向敌国政府提出央求时,希望英国政府
支持,希望英国政府现在予以保证。
”2月 14 日,英外国交大臣正式复函表示赞成。
资料二1921 年 11 月,华盛顿会议在美国的建议下召开。
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山东问题,在英美建议下,山东问题由中日在会外交涉解决,英美派代表列席中日之间的交涉。
在英美
代表的斡旋下,1922 年 2 月中日两国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合约》及《附约》,规定胶州湾租借地由中国回收,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1)依照资料一,分析山东问题的由来。
(2)依照上述资料并结合所知识,分析英日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分析:第 (1) 题,资料一显现日本要求英国支持他在中国山东的权益,是因为袁世凯政府
为了获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而答应日本的“二十一条”;中国之因此主张回收山东权益,是因为中国在一战中属于协约国企业,是战胜国,而德国是战败国;日本的非分要求因为日本的富强、中国细小,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答应了日本的主张而拒绝了中国的主张。
第
(2)题,阅读资料一发现英日关系优异,因为日本的国力迅速上升,而方才经过大战的英国国力
受损,且在日本提出自己要求时,英国忙于欧洲事务,无暇顾及日本在亚洲的行为;阅读
资料二发现英日关系已经开始破裂,因为日本的扩大已经影响到英国,特别是美国在中国的
权益,因此,在美国的要求下,英日缔盟关系解散。
答案: (1) 由来:一战期间,日本据有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在“二十一条”中,迫使袁
世凯认同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正式要求回收
山东;英法美三国牺牲中国的利益,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2)变化:由英日缔盟关系到解散,英日矛盾逐渐加剧。
原因:在巴黎和会上,矛盾的焦点在欧洲,为防范日本在解决欧洲问题上制造麻烦,并
获取日本支持,决定用当时与英国利害关系不大的亚太地区的利益暂时安慰日本;随着战后
亚太国际格局的变化,美国不愿这个缔盟存在,英日也因利益矛盾促使缔盟关系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