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内能的利用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内能的利用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易错压轴题(难)
1.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
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
在线圈中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和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
次数R0/Ωr/m B0/T T0/s I/A
1100.1 1.00.15π×l0-2
2200.1 1.00.1 2.5π×l0-2 3200.2 1.00.110π×l0-2 4100.10.30.1 1.5π×l0-2 5200.10.10.050.5π×l0-2
(1)I=_____k,其中k=___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
(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 与R0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____表示.
【答案】
2
00
B r
R t2
5A s
T m
π⋅Ω⋅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像分析可得
2
E
I
R
= (1)
E
t
∆Φ
=

(2)
=?S B
∆Φ∆ (3)
120
+2
R R R R
== (4)
由1234联立得:
22
000
22
B
B r r
I
t R t R
ππ

=⋅=⋅

由于
2
π
为定值,故
2
00
B r
I k
R t
=
[2]将第一组数据带入上式得:
k=
2
5A s
T m
π⋅Ω⋅

(2)[3]若R0变,其他为定值,则
2
2
B r
t
π
均为定值,可看作
'k
I
R
=,此为反比例函数,故可用图线c表示.
2.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
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
C.使用相同的烧杯
③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关系是c A=______c B(填倍数关系)。

【答案】甲、乙加热时间B 1 2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燃料的热值大小不能直接测量,需要通过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来体现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因此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
(2)①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比较吸热多少,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慢。

【详解】
(1)[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不同的燃料加热相同的物质,即用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2)[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①要控制不同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物质加热,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②A.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故A选项是正确的;B.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而不是相同体积,故B项错误;
C.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使用相同的烧杯,故C项正确;
由于本题选不正确的,故B项符合题意。

[4]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
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A 温度升高60℃用10分钟,B 温度液体升高60℃用20分钟,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时,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因此B 吸收热量是A 的2倍,设A 吸收的热量为Q ,根据Q
c m t
=∆,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A 的比热容与液体B 的比热容之比:
1222A B
Q c Q m t Q c Q m t
∆===∆
3.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已知。

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

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水温/℃ 煤油 25 44 菜籽油
25
34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应该选择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__(质量/体积)相同,还要控制________相同。

(2)小明仔细观察发现:同一批次同一包装盒子中外形相同的温度计的读数不尽相同,为了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小明应该在盒中先挑选多支读数______(相同/不同)的温度计,然后把它们一起放到一杯热水中,稍等一会儿后,再___________。

(3)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

(4)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 (偏大/偏小).
【答案】质量 水的质量 相同 挑选两支读数相同的温度计 煤油 天平 偏小 【解析】 【详解】
(1)[1][2]根据Q c m t ∆=吸水水、Q qm =放可知,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相同,还要控制水的质量相同;
(2)[3][4]为了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小明应该在盒中先挑选多支读数相同的温度计,然后把它们一起放到一杯热水中,稍等一会儿后,再挑选两支读数相同的温度计; (3)[5]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燃料燃尽后水温变化较大的是煤油,根据Q c m t ∆=吸水水可知,煤油加热的水温度上升较高,那么煤油加热的水吸收热量较大,根据Q qm =放可知,煤油放出的热量较大,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相同,则煤油的热值较大;
(4)[6]要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从Q c m t ∆=吸水水、Q qm =放可知,水的比热容、初温、末温都是知道的,但是水的质量和燃料的质量不知道,那么需要天平来测量质量; [7]由Q c m t ∆=吸水水可计算得出水吸收的热量,然后由Q Q =吸放可测得燃料放出的热量,但实际上燃料放出的热量大于这个测量值,那么根据Q qm =放计算得出的热值会偏小。

4.小丹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煤油和酒精热值的大小关系。

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燃烧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酒精,加热两个烧杯中质量相等的水,并记录杯中水的初温和末温(如下表)。

初温 末温 甲杯水温/℃ 25 90 乙杯水温/℃
25
80
(1)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酒精两种燃料,热值较大的是_____。

(2)小丹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瓶中燃料减少的质量并记录;利用公式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

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酒精的热值。

你认为他的实验结果_____(选填“准确”或“不大准确”),理由是:_____。

【答案】煤油 不大准确 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或燃料放出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 【解析】 【分析】
(1)分析表格数据,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哪种燃料的热值较大; (2)从热损失和水吸收热量方面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准确。

【详解】
(1)由表格数据可知,在燃烧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酒精,加热两个烧杯中质量相等的水时,甲杯水的温度升高的较多,即甲煤油灯燃烧产生的热量多,所以煤油的热值大; (2)因为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所以直接计算得出的热值比实际值要小,因此这样的计算结果不太准确。

5.某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设计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记录如下所示.
燃料加热前水
温℃
燃料燃尽时水
温℃
燃料的热值J/Kg
酒精1535 2.4×106
碎纸片1525?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保持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_____ 以及两个烧杯都应相同.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________ .(注意带单位)
(3)通过实验计算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答案】(1)两杯水的质量;(2)1.2×106J/kg;(3)小;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被水全部吸收,存在热损失.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实验是用燃烧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的热量加热烧杯内的水,通过水温度的变化,比较水吸热的多少,从而得出碎纸片的热值与酒精热值的大小关系,再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因此要控制变量(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相等或相同;
(2)通过水温度的变化值得出水吸热的大小关系,也就知道燃烧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热量的关系,又知道燃烧的质量相同,据此得出热值关系,求出碎纸片的热值;
(3)有两个原因,一是“烧杯、空气也吸收热量”,二是“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
解:
(1 )为了比较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必须控制二者的质量相等、烧杯内水的质量相等、两个烧杯相同;
(2)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热,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将水的温度升高20℃,碎纸片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将水的温度升高10℃,可见酒精的热值是碎纸片的2倍,所以碎纸片的热值为1.2×106J/kg;
(3)因为烧杯、空气也吸收热量,并且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所以测得的热值会偏小.故答案为(1)两杯水的质量;(2)1.2×106J/kg;(3)小;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燃料燃烧
放出的热量没有被水全部吸收,存在热损失.
【点评】用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加热水,通过水温的变化比较水吸热多少,通过水吸热多少比较放热多少,从而得出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热多少,即比热容的大小,较难理解.
6.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可观察到棉花着火燃烧.
(1)此过程中活塞对_________(选填“棉花”或“空气”)做功,其内能
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少”)
(2)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某台汽油机每秒内完成20个该冲程,则其飞轮转速为__________r/min.
(3)汽油机气缸外有一个水套,让气缸被水包围着,这样就可以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少”)气缸内能,从而降低气缸的温度.
【答案】空气增大压缩600热传递减少
【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此过程中压缩筒内空气,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加;
(2)在该实验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内能,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此汽油机每秒钟内完成20个冲程,对外做功5次,飞轮转10周,故飞轮转速为600 r/min.;
(3)汽缸外有一个水套,让汽缸被水包围着,即通过水吸收热量而使得气缸温度降低,内能减少,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7.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液体的质量都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A、B、C),当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燃料剩下的越多,则该燃料的热值.(选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选择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A、B、C),当燃料
燃烧相同的时间,温度计示数变化越大的那杯液体的比热容.(选填“越大”或“越小”)
【答案】(1)B、C;越大;
(2)A、B;越小.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规则,要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必须取不同种类的燃料;放出相同的热量,消耗的燃料越少,燃料的热值越大;
(2)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就要取不同种类的液体;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温度越高的液体比热容越小.
解:(1)由图知,要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需要选择B和C两图,因为只有燃料不同;由热值公式q=可知,当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放出的热量相同,燃料消耗的越少,剩下的越多,该燃料的热值越大;
(2)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选择A和B两图,因为只有液体种类不同;
当燃料燃烧相同的时间,放出相同的热量,液体a和液体b吸收的热量相同,由热量公式Q=cm△t可知,液体a和液体b在质量相同时,温度变化越大,吸热能力越差,即比热容越小.
故答案为:(1)B、C;越大;
(2)A、B;越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值概念、比热容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分析时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小王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
燃料加热前水温℃燃料燃尽时水温℃燃料的热值J/Kg
酒精1535 2.4×106
碎纸片1525?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图中器件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由下而上/由上而下).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保持、、以及两个烧杯都应相同.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 J/Kg.
(4)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大/小),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点)
【答案】(1)由下而上
(2)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杯水的质量
(3)1.2×106
(4)小存在热损失或者燃料没有完全燃烧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器件的安装顺序一般都遵循先由下而上或者先左后右,该实验通过水温度的变化,比较水吸热的多少,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即必须控制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相等,烧杯内水的质量相等,两个烧杯相同,观察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了20摄氏度,同样质量的碎纸片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了10摄氏度,即酒精的热值是碎纸片的2倍,酒精的热值已给出,即可算出碎纸片的热值,由于燃料不可能被完全燃烧,还有烧杯空气也要吸收热量,所以说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就会比实际的值偏小.
考点:控制变量法,燃料热值的计算.
9.如图甲所示,A,B,C,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液体的初温、质量都相同,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按照________的顺序组装器材(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当燃料完全燃烧时,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较不同燃料热值的大小.
(3)图乙是根据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若烧杯内的液体分别是水和食用油,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食用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答案】自下而上 BC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2.1×103J/(kg•℃)
【解析】
【分析】
【详解】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
度,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B和C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应.(3)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加热相等时间,即物质吸收相等热量时,a升高的温度高,a的比热容小,a是食用油;水与食用油的质量相等,设为m,由图线b可知,水在6min内吸收的热量:Q=c水m△t水
=4.2×103J/(kg•℃)×m×(60℃﹣10℃)=2.1×105J/(kg•℃)×m,则水在3min内吸收的热量Q吸=
3min
6min
×2.1×105J/(kg•℃)×m=1.05×105J/(kg•℃)×m,由于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在相等时间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因为Q吸=c油m△t油,所以c油=()
5
1.0510J/kg?m
610
Q
m t m
⨯⨯
⨯-


(℃)

℃℃
=2.1×103J/(kg•℃).
【点睛】
(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2)燃料的热值大小不能直接测量,需要通过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来体现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因此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可以通过液体温度计示数变化来反应;(3)食用油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吸收相等热量食用油升高的温度高,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判断a、b是什么物质;根据热量公式求出液体的比热容.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三烧杯中a、b液体的质量必须______(填“相等”或“不同”).
(2)若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燃料
加热前液体温度
/℃
燃料燃尽时液体温
度/℃
燃料的热值/J/kg
11535 2.4×106
2152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10 g 燃料1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 ,燃料2的热值是________J/kg .
(3)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_____(填“大”或“小”),你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全部被液体吸收.
【答案】甲乙 甲丙 相等 2.4×410 1.2×610 小 不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②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中用加热时间表示同种燃料放出热量和液体a 、b 吸收热量相同;烧杯内液体的质量应都相同.
(2)完全燃烧10g 燃料1放出的热量:Q 1=mq 1=0.01kg ×2.4×106J/kg=2.4×104J ; 由于Q 放=Q 吸,则燃料1:c a m △t 1=m 1q 1,即c a m(35℃−15℃)=m 1×2.4×106J ,
燃料2:c a m △t 2=m 1q 2,即c a m(25℃−15℃)=m 1×q 2,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q 2=1.2×106J/kg .
(3)因为存在热散失,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所以测得的热值会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