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典故,300字概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顾茅庐的典故,300字概括
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一则著名的典故,发生在公元208年的东汉末年。

当时,刘备以刘备、关羽和张飞为首的蜀军力图割据一方,但却无法招募到一位卓越的谋士来助阵。

于是,刘备派亲信姜维三次前往为自己在茅庐山请诸葛亮出山。

第一次去请,姜维因为没有带上推荐信和礼物被诸葛亮的门童驱赶走。

第二次去请,姜维被诸葛亮的门童告知诸葛亮正在睡觉,不愿被打扰。

姜维无奈返回告知刘备。

刘备听闻后感到失望,但仍决定派姜维前往茅庐邀请诸葛亮,他说:“为了天下人,我已经进退两难,再去请一次不所谓。

”第三次去请,姜维准备充分,带上了推荐信、礼品以及请亮出山的诚意。

姜维再次到达茅庐山,翻山越岭找到了诸葛亮。

姜维郑重地向诸葛亮呈上刘备的请帖,并诚恳地陈述了刘备的忠诚和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

诸葛亮深深感叹刘备的坚持和姜维的执着,终于答应了刘备的邀请,并开始为刘备效力。

三顾茅庐的典故意味着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的才智,不畏艰险,三度请索,最终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并取得成功。

三顾茅庐也常被用来形容寻找卓越人才的艰难和困难。

诸葛亮的智谋过人,被誉为“卧龙”,是刘备蜀汉政权的核心力量。

通过茅庐之请,刘备最终成功招揽到了这位卓越的谋士,继而一举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因此,三顾茅庐也常被引用于形容为了获得重要人才愿意接受重重的考验和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