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户门”是指
A、会厌
B、肛门
C、唇
D、胃上口
E、齿
正确答案:E
2.“命门”一词,首见于
A、《内经》
B、《太素》
C、《难经》
D、《类经》
E、《中藏经》
正确答案:A
3.“肝肾同源”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藏泄互用
B、阴阳承制
C、阴液互补
D、精血互化
E、同居下焦
正确答案:D
4.根据阴阳学说,下列属阳的是
A、凝聚
B、向下
C、兴奋
D、闭阖
E、寒凉
正确答案:C
5.气的升发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
A、气逆
B、气陷
C、气闭
E、气脱
正确答案:A
6.下列哪项不属于结石的致病特点
A、可发生绞痛
B、多发于六腑
C、病程较长,症状不固定
D、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E、在体内形成癥块
正确答案:E
7.六淫中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的邪气是
A、寒邪
B、风邪
C、湿邪
D、燥邪
E、暑邪
正确答案:C
8.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
A、钱乙
B、陈无择
C、张机
D、华佗
E、张介宾
正确答案:C
9.居六腑之首,又属奇恒之腑的内脏是
A、三焦
B、膀胱
C、胃
D、胆
E、大肠
正确答案:D
10.脉之属阳者是
A、滑
B、小
D、涩
E、细
正确答案:A
11.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
A、湿邪
B、暑邪
C、燥邪
D、寒
E、热邪
正确答案:B
12.《本草拾遗》的作者是
A、赵学敏
B、陈藏器
C、张机
D、李中梓
E、李时珍
正确答案:B
13.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
A、津
B、血
C、气
D、精
E、液
正确答案:A
14.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处方规范著作是
A、《普剂方》
B、《太平圣惠方》
C、《医方集解》
D、《千金要方》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正确答案:E
15.血不足病变多见于
A、心肝
C、心脾
D、肝肾
E、心肺
正确答案:A
16.泉水疗法属于
A、怡情康复
B、自然康复
C、运动康复
D、治疗康复
E、药物康复
正确答案:B
17.脾之大络分出部位的穴位是
A、公孙
B、大包
C、列缺
D、丰隆
E、内关
正确答案:B
18.脉之属阴者是
A、大
B、浮
C、洪
D、滑
E、涩
正确答案:E
19.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
A、恒动观念
B、同病异治
C、辨证论治
D、整体观念
E、异病同治
正确答案:C
20.“筋之余”是指
B、骨
C、发
D、爪
E、肝
正确答案:D
21.阳气亏损,气化不利的水肿病,若出现日渐消瘦,烦躁不安等,其病机是
A、阳气亏损,失于温养,经脉不利
B、阳气亏损,水停血瘀,新血不生
C、阳气亏损,阴盛逼阳,阳气浮越
D、阳气亏损,水气凌心,心神不宁
E、阳气亏损,阴无以生,阳损及阴
正确答案:E
22.在五行学说中,不属心病诊断依据的是
A、舌赤
B、脉洪
C、喜食酸味
D、喜笑无常
E、面色赤
正确答案:C
23.“水之上源”指
A、肺
B、肝
C、脾
D、肾
E、心
正确答案:A
24.不属于疫气性质及致病特点的是
A、症状相似
B、气候反常
C、特异性强
D、发病急骤
E、传染性强
正确答案:B
25.某人形体偏瘦,面色红润,食欲旺盛,喜饮冷水,易出汗,性格外向,喜动好强,自制力较差。

属于
A、阳虚质
B、偏阳质
C、气郁质
D、阴阳平和质
E、偏阴质
正确答案:B
26.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
A、奇恒之府
B、形体官窍
C、六腑
D、五脏
E、经络
正确答案:D
27.与神志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A、肺
B、肾
C、脾
D、心
E、肝
正确答案:D
28.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A、手足
B、胸腹
C、下肢
D、上肢
E、头面
正确答案:A
29.阴阳互损病机多与哪一脏虚损有关
A、肺
B、心
C、肾
E、肝
正确答案:C
30.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
A、肺
B、脾
C、肝
D、心
E、.肾
正确答案:C
31.以下除哪项外,都是小儿的体质特点
A、易虚易实
B、代谢缓慢
C、易寒易热
D、形气未充
E、脏腑娇嫩
正确答案:B
32.阴偏胜形成的证候是
A、实寒证
B、虚热证
C、表证
D、虚寒证
E、实热证
正确答案:A
33.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A、脾为后天之本
B、脾化生水谷精微
C、脾主统血
D、脾主升清
E、人以水谷为本
正确答案:B
34.按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不胜”之脏是
A、脾
B、心
D、肝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35.肾在液为
A、尿
B、泪
C、涎
D、涕
E、唾
正确答案:E
36.在五行学说中,“长夏”的五行属性是
A、土
B、木
C、金
D、火
E、水
正确答案:A
37.调神必须以下列哪项为首务
A、补脾
B、调肝
C、养心
D、健脑
E、益肾
正确答案:C
38.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精气学说
D、整体观念
E、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D
39.“刚脏”是指
A、肺
C、心
D、肾
E、肝
正确答案:E
40.“胃之关”是指
A、心
B、肾
C、肝
D、脾
E、肺
正确答案:B
41.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时代是
A、清朝
B、宋朝
C、隋朝
D、明朝
E、唐朝
正确答案:E
42.下列哪项不属于水湿痰饮、瘀血、结石的共同致病特点
A、导致疼痛
B、为有形之病理产物
C、致病广泛
D、与气滞有关
E、病程较长
正确答案:A
43.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主要依赖于什么作用
A、脾主统摄
B、心主血脉
C、肝主疏泄
D、肾主气化
E、肺主宣发
正确答案:E
44.“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是
A、气能摄津
B、津能化气
C、气能行津
D、津能载气
E、气能生津
正确答案:D
45.化学伤不包括
A、有毒气体
B、高温液体
C、农药
D、化学药品
E、生活煤气
正确答案:B
46.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A、《黄帝内经》
B、《中藏经》
C、《千金要方》
D、《诸病源候论》
E、《伤寒杂病论》
正确答案:A
47.寒邪的致病特点有易致
A、气消
B、气泄
C、气乱
D、气收
E、气耗
正确答案:D
48.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
A、脾气虚体质
B、痰湿体质
C、肝郁体质
D、火旺体质
E、心气虚体质
正确答案:B
49.经脉的分支是
A、奇经八脉
B、络脉
C、经筋
D、皮部
E、气街
正确答案:B
50.“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相互转化
B、对立制约
C、消长平衡
D、相互交感
E、消长平衡
正确答案:C
51.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A、目内眦
B、食指端
C、目外眦
D、鼻翼旁
E、小指端
正确答案:D
52.“决渎之官”是指
A、三焦
B、脾
C、膀胱
D、肾
E、肺
正确答案:A
53.皮肤感邪,常内传于
A、脾
B、肺
C、心
D、肾
E、肝
正确答案:B
54.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称为
A、继发
B、感而即发
C、徐发
D、伏而后发
E、复发
正确答案:E
55.营气和卫气的共同特点是
A、性质相同
B、来源相同
C、分布相同
D、特点相同
E、功能相同
正确答案:B
56.属于五行相生规律传变的是
A、木旺乘土
B、土虚水侮
C、水不涵木
D、土虚木乘
E、木火刑金
正确答案:C
57.下列哪项属于风性善行的致病特点
A、四肢游走性疼痛
B、手足震颤
C、角弓反张
D、四肢麻木
E、四肢抽搐
正确答案:A
58.“水火既济”说明哪两脏的关系
A、心与肾
B、心与肺
C、脾与肾
D、肝与脾
E、肺与肾
正确答案:A
59.寒邪、湿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A、病程缠绵
B、损伤阳气
C、阻遏气机
D、粘腻重浊
E、凝滞收引
正确答案:B
60.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三因致病说”的医家是
A、华佗
B、张介宾
C、巢元方
D、王清任
E、陈无择
正确答案:E
61.滋水涵木法适用于
A、心脾两虚证
B、肺肾阴虚证
C、心肾不交证
D、肾阴不足而肝阳偏亢
E、脾肾阳虚证
正确答案:D
62.脾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阴中之阳
C、阴中之至阴
D、阴中之阴
E、阳中之阴
正确答案:C
63.肺的门户是
A、皮毛
B、汗孔
C、鼻
E、腠理
正确答案:D
64.属于阳的味是
A、咸
B、涩
C、苦
D、辛
E、酸
正确答案:D
65.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
A、肺
B、心
C、肝
D、肾
E、脾
正确答案:B
66.金水相生法的适应证是
A、肺脾气虚证
B、肝肾阴虚证
C、脾肾阳虚证
D、肺肾阴虚证
E、肝脾不调证
正确答案:D
67.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金和木
B、木和土
C、土和金
D、水和火
E、金和火
正确答案:C
68.在六淫中独见于夏季的邪气是
A、湿邪
B、暑邪
D、风邪
E、火邪
正确答案:B
69.“孤府”是指
A、心包
B、胆
C、三焦
D、胃
E、膀胱
正确答案:C
70.以下除哪一项外均属阴偏胜的病理变化
A、阴证似阳
B、阴盛格阳
C、阴胜则阳病
D、阳虚则阴盛
E、阴盛则寒
正确答案:D
71.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主要取决于
A、胆贮藏胆汁
B、胆排泄胆汁
C、脾运化水谷
D、肝疏泄气机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72.由于阴阳的制约消长,阳偏胜的同时必然导致
A、阳盛则外热
B、重阳必阴
C、阳盛格阴
D、热极生寒
E、阳盛则阴病
正确答案:E
73.健康之人应为
A、阴阳平和质
C、瘦小质
D、偏阳质
E、偏阴质
正确答案:A
74.下列哪一项不是瘀血的病因
A、气虚
B、血寒
C、外伤
D、气滞
E、过劳
正确答案:E
75.血和津液生成的共同物质来源是
A、宗气
B、营气
C、精
D、元气
E、水谷精微
正确答案:E
76.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主要是下列哪项的作用
A、肺气
B、肾气
C、脾气
D、肝气
E、心气
正确答案:C
77.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
A、肺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E、元气
正确答案:E
78.关于奇经八脉的名称,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任有总任、担任及妊养之意
B、督有统率、总管之意
C、维有维系、连接之意
D、带指妇女白带
E、跷有轻健矫捷之意
正确答案:D
79.导致着痹发生的主要邪气是
A、热邪
B、寒邪
C、风邪
D、火邪
E、湿邪
正确答案:E
80.正气大虚,邪气不盛,疾病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谓之
A、正盛邪衰
B、正虚邪盛
C、邪正相持
D、邪正相争
E、正虚邪恋
正确答案:E
81.按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肾病及脾者属于
A、相乘
B、母病及子
C、子病犯母
D、相克
E、相侮
正确答案:E
82.从虚实角度看,“阳胜则阴病”属于
A、由实转虚
B、大实有羸状
C、真实假虚
D、至虚有盛候
E、虚实错杂
正确答案:E
83.康复病人的临床表现大多属
A、实证
B、虚证或虚中夹实证
C、虚中夹实证
D、虚实错杂证
E、虚证或实中夹虚证
正确答案:B
84.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
B、肾
C、脾
D、肝
E、肺
正确答案:C
85.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A、动血
B、伤津
C、扰神
D、耗气
E、上炎
正确答案:B
86.协助脾胃升降的脏为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正确答案:B
87.将诊脉方法加以推广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张机
C、王叔和
D、陈无择
E、王清任
正确答案:C
88.下列哪项不属于“五华”
A、爪
B、毛
C、发
D、面
E、口
正确答案:E
89.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
A、吴瑭
B、刘完素
C、朱震亨
D、薛生白
E、吴有性
正确答案:A
90.与心相表里的是
A、心包
B、三焦
C、胃
D、大肠
E、小肠
正确答案:E
91.与肾相表里的是
A、大肠
B、小肠
C、膀胱
D、胃
E、三焦
正确答案:C
92.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A、肾阴虚而心火旺
B、心阴虚而心阳亢
C、肾阴虚而相火妄动
D、肾阴虚而肝阳上亢
E、肾阳虚损而心火浮越
正确答案:A
93.下列哪项不是指胆
A、中精之府
B、精明之府
C、清净之府
D、中正之官
E、中清之府
正确答案:B
94.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肺为
A、阴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阳中之阴
D、阴中之至阴
E、阴中之阳
正确答案:C
95.首倡相火理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的医家是
A、陈无择
B、张从正
C、朱震亨
D、李杲
E、刘完素
正确答案:C
96.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
A、薛生白
B、叶桂
C、吴有性
D、吴瑭
E、王孟英
正确答案:B
97.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
A、阴跷脉、阳跷脉
B、冲脉、任脉
C、冲脉、督脉
D、阴维脉、阳维脉
E、任脉、带脉
正确答案:B
98.“骨之余”是指
A、筋
B、爪
C、发
D、齿
E、髓
正确答案:D
99.持续高热,面红目赤之实热病变,若突然出现肢厥面白,脉微欲绝,其病机当属
A、阳盛则热
B、阳虚则寒
C、重阳必阴
D、阳盛格阴
E、阳损及阴
正确答案:C
100.与痰饮形成关系较小的内脏是
A、肺
B、膀胱
C、脾
D、心
E、肾
正确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