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桂的研究进展
黄丽涛;杨向宏;许育佳;唐福生;龙春莉
【摘要】文章对肉桂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阶段的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
的研究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以便肉桂在临床能够更好地被运用,发挥其自身最大的价值,为今后肉桂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起到铺垫的作用.
【期刊名称】《大众科技》
【年(卷),期】2018(020)001
【总页数】3页(P77-79)
【关键词】肉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黄丽涛;杨向宏;许育佳;唐福生;龙春莉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广
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1
肉桂属于樟科植物中的一种,其生长环境温暖、湿润,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在国外主产于越南、印度、老挝等热带地区国家,在国内多种植于广西、广东、云南和福建等纬度低、热量充足及多山丘陵的地区,是广西的道地药材之一。
从古到今,肉桂便被众多医家所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上品,称其为牧桂、菌桂,
后在《唐本草》中最早发现肉桂这一名称,其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
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阳痿宫寒、腰膝冷痛、肾虚咳喘、虚阳外浮、头晕目眩、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跣腹痛、痛经闭经等症,在临床上有重要的运用价值,对其功效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研究,挖掘肉桂的价值,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化学成分
1.1 挥发油
樟科植物的果实、叶子和树皮等,多含有芳香油,肉桂作为典型的樟科植物代表亦含有大量的油类物质,称为肉桂挥发油,一般占肉桂总量的 1%~2%,其气味芳香,为淡黄色透明油状物。
根据现代的科技水平,肉桂挥发油主要是通过分子蒸馏分离技术提取出来,其化学成分的鉴定主要是通过GC-MS联用技术分析。
现代研究表明,肉桂皮挥发油与肉桂叶挥发油之间的成分不同,肉桂皮挥发油主要以萜类和醛类化合物为主,肉桂叶挥发油则是以醇类、烯类及其氧化物为主。
此外Gong F等采用GC-MS法,从广东肇庆、广西玉林、云南、越南四种异地生产的肉桂中鉴定出88、94、93、89种化学成分。
可见,肉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不同部位,不同品种的化学组成成分不同,其中肉桂醛约占挥发油总量的75%~78%,是肉桂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董岩等人通过GC-MS法对肉桂挥发油进行鉴定分析,发现肉桂醇、杜松醇、乙酸肉桂醛、苯甲醛、苯丙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咕巴烯、石竹烯、杜烯相对含量较高,与近年来文献报道相近。
1.2 黄酮类化合物
肉桂除了含有大量的油类挥发性物质外,还有许多的非挥发性成分,钟益宁等测定已提取挥发油的肉桂残渣中总黄酮的含量,发现总黄酮含量为 4.47%,这表示肉桂中含有较多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是黄烷醇及其多聚体。
梅文莉等人通过
1HNMR、13CNMR、 MS等波谱测定,鉴定出锡兰肉桂中含有:山奈酚
(kaempferol1)、山奈酚-3-0-α-L-鼠李糖甙(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2)、山奈酚-3-0-芦丁甙(kaempferol-3-O-rutinoside 3)、异鼠李亭3-0-芦丁甙(isorhamnetin-3-O-rutinoside 4)、荭草甙(orientin 5)。
1.3 倍半萜、二萜及其糖苷类化合物
肉桂不仅有黄酮类化合物一种非挥发性物质,还有倍半萜类化合物、二萜类化合物及其糖苷类化合物。
经现代研究表明,肉桂主要含有肉桂苷、桂皮醇、肉桂醇C2、肉桂醇 C3、肉桂醇D3、肉桂醇E与肉桂醇A、肉桂醇B、肉桂醇C1、肉桂醇
D1各自的-19-O-β-D-葡萄糖苷等化合物。
1.4 多糖类化合物
Mieko K等发现肉桂中含有由L-阿拉伯糖和D-木糖(4∶3摩尔比)组成的肉
桂多糖,其相对分子量约为1.0×106,并对该多糖进行碳廓清实验,证实了该化
合物能明显加强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以及对补体活性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李莉等通过GC-MS技术鉴别出6种多糖类化合物,分别由 D-木糖、D-核糖、D-阿拉伯糖、半乳糖、D-呋喃葡萄糖、α-D-吡喃葡萄糖构成,其中以 D-呋喃葡萄糖的比例为最大,占38.64%。
1.5 其他成分
肉桂的非挥发性物质中,除了上述所提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倍半萜、二萜及其糖苷类化合物与多糖类化合物外,还有少量的多酚类化合物,肉桂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有儿茶素、5,7,4′-三甲基-右旋-儿茶精、左旋-表儿茶精-3-0-β-葡萄糖甙、肉桂多酚A2、A3、A4,原花青素 A、原花青素 B、木脂素等多酚类化
合物。
除此之外还有多种无机元素,李宝国等人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以及原子荧光等方式,测定出肉桂中含有Ca、Cu、Fe、Mg、Zn、Sr、V、Cd、Co、Al、Mn、Mo、Ni、P、Pb、As、Se 等 18 种无机元素的含量。
2 药理作用
2.1 抗氧化
肉桂能抗氧化是因其挥发油中含有还原性的桂皮醛、桂皮酸及醋酸桂皮酯等化学物质,它们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及清除自由基。
李品艾等在Duncan多重比较中,证
实了肉桂挥发油具有强还原性,可将机体的Fe3+还原为Fe2+,保护血红蛋白不被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为机体持续运输氧起到稳定作用,同时参与自由基在体内的反应,使自由基成为稳定物质,以免自由基损伤组织细胞。
实验还证实了肉桂能抑制脂质的过氧化作用,且抗过氧化的功效与其浓度呈正比关系。
严汉彬等通过测定浓度为 0.02%、0.04%、0.06%、0.08%和 0.10%的肉桂提取物和BHT对DPPH实验,结果显示,肉桂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其浓度有关,浓
度越高,清除能力越强,但在同等用量的情况下,BHT溶液的清除效果较好。
2.2 抗菌
研究发现肉桂中醛类和醇类的化学物质能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的活性,对于临床上的应用有着重大意义。
2.3 抗肿瘤
肉桂中的桂皮醛和桂皮酸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护细胞并防止细胞辐射而诱变,且有效阻止多种肿瘤细胞的无限繁殖。
近年来有相关报导桂皮醛对HeLa细胞、A -549细胞和HepG2细胞起到抑制作用。
2.4 抗溃疡
有研究证实了肉桂含有抗溃疡活性物质,分别是桂皮苷、肉桂苷、3,4,5-三羟基苯酚-β-D-洋芫荽糖(1-6)-β-D-吡喃葡糖苷以及3-(-2羟基苯基)丙酸及其苷。
且肉桂芽中的化学成分同样具有抗溃疡的功效,日本绿十字株式会社曾向中国申请用肉桂芽提取物及有效成分制备抗溃疡药的专利,经过提取肉桂芽中的有效成分,可加工成抗溃疡用的片剂、胶囊、针剂等剂型。
2.5 降血糖、降血脂
肉桂能保护和刺激胰岛β细胞,Kang Beam Kwon等人认为,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自身的免疫反应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主要机理。
而肉桂能有效维持胰岛β细胞的活性以及胰岛素的分泌,并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提高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对糖分的吸收,产生一定的抗糖尿病效应。
此外,肉桂还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来降低血糖,调节血脂。
2.6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肉桂能加强肠胃的消化功能,有效消除肠胃中的积气,对消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明显减缓肠胃的痉挛性疼痛,还能增强胃黏膜的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阻止胃溃疡的生成。
2.7 镇痛作用
朱自平等曾做过肉桂的药理实验,证实了肉桂中的桂皮醛能有效增强实验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作用,并有效缓解接受乙酸刺激后的实验小鼠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明显减少身体歪扭次数。
2.8 其他
肉桂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广西的道地药材,有着许多的药用价值,从头到尾,里里外外都是宝,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药理作用外,肉桂还具有驱虫、壮阳、解痉、解热、治疗痛经、止咳、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调节机体免疫、阻碍酪氨酸酶的生成及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等药理作用。
3 开发与利用
3.1 食品与日化产品
肉桂气味芳香,能芳香避晦、健胃祛风,常作为香料或食物添加剂,是众多美味佳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软料、糖果、罐头食品、焙烤食物等。
因肉桂具有抗氧化、消菌的药理作用,生活中常见于应用在化妆品、香皂、洗洁剂、杀虫剂或乳液
等一些日化产品中。
除了应用于食品和日化产品外,肉桂还能应用于酒类和烟类等。
3.2 医学应用
肉桂作为祖国医药传统的中药材,从古至今便被广泛应用。
《神农本草经》曾记载道“菌桂,味辛,温,无毒。
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
”而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13首方有肉桂的成分,且在经典药方中均可看到肉桂的出现,例如:右归丸、金匮肾气丸、十全大补汤、少腹逐血汤、阳和汤及独活寄生汤。
肉桂作为临床上常见到的药材,常用于治疗阳虚、里寒之证,常和附子搭配使用。
肉桂是甘辛大热的纯阳温补品,对于肾阳虚衰、宫冷阳痿、腰膝冷痛者,常与附子、山茱萸等温里药同用。
对于虚寒吐泻、心腹冷痛者,肉桂甘热助阳以补虚,单用可驱寒邪内侵,温补脾胃虚寒,常与干姜、荜苃同用。
对于寒凝瘀血、冲任虚寒的痛经闭经、寒湿痹痛等症,肉桂能温通经脉、活血行血及散寒止痛,常与当归、小茴香、独活等相须为用。
久病气血亏虚者,可在补益气血方中加入少许肉桂,以温煦阳气资气血生长。
下元虚衰,虚阳上浮者,肉桂可引火归元,改善虚阳上浮引起的目眩、头晕以及失眠等症。
4 讨论
肉桂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也是广西的道地药材,自古以来,历代医书均有记载,且被众多医家所应用。
肉桂中的桂皮醛、醋酸桂皮酯及桂皮酸等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因而肉桂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见肉桂的综合开发、研究潜力大。
如果将肉桂应用于抗衰老上,那么将会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具有广阔发展的空间。
虽已有少部分研究表明肉桂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效,但机体的衰老机制复杂,其将肉桂应用于抗衰老上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27-128.
[2] 董岩,魏兴国,刘明成.肉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齐鲁药
事,2004(3):34-35.
[3] 赵凯,薛培凤,屠鹏飞.肉桂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63-74.
[4] 钟益宁,吴诗云,张炎,等.肉桂非挥发部分总黄酮含量测定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6(3):604-607.
[5] 梅文莉,瞿书华,陈昌祥,等.锡兰肉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云南植物研
究,2001(3):394-396.
[6] 陈家源,牙启康,卢文杰,等.中药肉桂的研究概况[J].广西医学,2009,31(6):872-874.
[7] Mieko K,TomodaM,Gonda R,et al.A Reticuloentheliocl system-Activating Arabinoxylam from the Bark of Cinnamomum cassia[J].Chem Pharm Bull,1989,37(12):3191-3194.
[8] 李莉,石俊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肉桂多糖及脂类成分[J].中药
材,2013,36(4):578-580.
[9] 李宝国,李峰.肉桂中1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J].山东中医杂
志,2009,28(12):873-874.
[10] 李品艾,丁素君.肉桂挥发油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
学,2010,38(24):13547-13548,13551.
[11] 严汉彬,林岚岚,丁力行,等.肉桂提取物抗菌及抗氧化的研究[J].中国调味
品,2010,35(7):41-44.
[12] 李文茹,施庆珊,莫翠云,等.几种典型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与其抗菌活性[J/OL].微生物学通报,2013,40(11):2128-2137.
[13] 吴存恩,王瑞平,滕钰浩.肉桂活性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8):1985-1987.
[14] 刘亚静,张仲.中药肉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1,20(23):2989-2990.
[15] 张庆荣.用肉桂芽制备抗溃疡药物[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89(1):47.
[16] Kang-Beom Kwon,Eun-KyungKim,Eun-Sil Jeong,etal.Cortex cinnamomi extract prevents streptozotocin-andcytokineinducedβ-cell damage by inhibiting NF-kB[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 terology,2006,12(27):4331-4337.
[17] 何岚,袁强.中药肉桂降血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
药,2008(8):8-11.
[18] 朱自平,张明发,沈雅琴,等.肉桂的温中止痛药理研究[J].中国中药杂
志,1993(9):553-557,574-575.
[19] 陈旭,雍克岚.肉桂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