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 氨与铵态氮肥
验室制法
一、氨
1.物理性质
(1)色态味:NH 3是没有颜色、有______气味的气体; (2)密度:密度比空气____.
(3)溶解性:______溶于水且能__________,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______体积的氨气。

(4)氨易液化,常作________。

2.化学性质
3.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验满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交流
1.氨水的性质如何? 2.NH 3为什么有还原性?
3.实验室中利用下述药品和装置来制取氨气可以吗?为什么?
二、化学氮肥
三、铵盐
预习交流
如何检验NH ?
答案:一、1。

(1)刺激性(2)小(3)极易快速溶解700 (4)制冷剂
2.NH3+H2O NH3·H2O NH3+HCl===NH4Cl 白烟2NH3+H2SO4===(NH4)2SO44NH3+5O2错误!4NO+6H2O 还原性
3.向下排空气法防止NH3与空气对流2NH4Cl+Ca(OH)2错误!CaCl2+2NH3↑+2H2O
(1)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立即变蓝(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时产生大量白烟
预习交流:
1.答案:(1)弱碱性:NH3·H2O NH错误!+OH-
(2)氨水的不稳定性:NH3·H2O错误!NH3↑+H2O
2.答案:因为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处于最低价态,化合价只能升高,从而表现还原性。

3.答案:可以,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消耗了溶剂水,促进了氨水的分解(NaOH 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氨水的分解).
二、NH错误!NO错误!CO(NH2)2
三、NH4Cl错误!NH3↑+HCl↑NH4HCO3错误!NH3↑+H2O+CO2↑NH4Cl+NaOH===NaCl+NH3·H2O NH4Cl+NaOH错误!NaCl+H2O+NH3↑
预习交流:答案:取待测液少许,加入强碱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原溶液中含NH错误!。

在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你在听课时加
以关注?请在下列表格中做个备忘吧!
我的学困点我的学疑点
一、氨气的性质
实验2:
1.NH 3形成喷泉的物理学原理是什么?
2.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什么?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3.氨气、液氨、氨水、一水合氨是一种物质吗?
4.氨气能否用CaCl 2、浓硫酸和P 2O 5等干燥,为什么?应用什么来干燥?
1。

氨的水溶液中主要存在NH 3·H 2O,但计算时溶质一般认为是NH 3。

2.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所以氨气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实验室常利用此性质检验氨气.
3.氨水易挥发,要密封保存,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

4.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

5.氨水的成分:三种分子:NH 3、H 2O 、NH 3·H 2O;三种离子:
NH 错误!、OH -、H +。

二、铵盐的性质
实验2:
固体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实验3:
溶液中产生__________,湿
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______,并
可闻到
________气味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NH 4Cl 的分解和重新生成是否是可逆反应?与碘升华的本质是否一样? 2.能否用加热NH 4Cl 或NH 4HCO 3的方法制备氨气,为什么?
1.铵盐的性质:
(1)所有的铵盐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2)所有的铵盐受热时都会发生分解。

(3)所有的铵盐都能与碱共热放出氨气,实验室中常利用铵盐的这一性质来制取氨气或检验NH +
,4。

2.特别注意硝酸铵受热时容易发生爆炸,溶于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3.NH 错误!的检验
答案:活动与探究1:答案:喷泉 红色 极易 碱 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立即产生大量的白烟 铵盐 NH 3+HCl===NH 4Cl
思考与交流:
1.答案:由于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气体迅速溶于水或与某种溶液反应,容器内压强小于容器外压强,从而产生喷泉现象。

依据这一原理,只要能够造成容器内气体大量减少,就可形成喷泉.所以当胶头滴管中的水进入烧瓶后,NH 3溶解于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便将水压入烧瓶中,从而形成喷泉。

另外,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在装置内形成正压也能引发喷泉实验(类似于灭火器原理或城市喷泉原理)。

2.答案: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从而引发喷泉实验. 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烧瓶要干燥;③气体的纯度要大,且要充
满烧瓶。

3.答案:不是,液氨是氨气的液态形式,二者是一种物质;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是氨水,它是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一水合氨(NH 3·H 2O ).
4.答案:不能,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和P 2O 5干燥,而NH 3与CaCl 2
生成CaCl 2·8NH 3。

所以应用碱石灰或NaOH 固体来干燥氨气。

活动与探究2:答案:减少至消失 白色固体 刺激性 减少至消失 变浑浊 NH 4HCO 3错误!NH 3↑+CO 2↑+H 2O CO 2+Ca (OH)2===CaCO 3↓+H 2O 无色气泡 变蓝 刺激性 NH 4Cl +
NaOH=====△
NH 3↑+NaCl +H 2O
思考与交流:
1.答案:NH 4Cl 的分解需要加热,而NH 4Cl 的形成不需要加热,条件不一样,所以不是可逆反应,碘升华为物理变化,NH 4Cl 的分解和形成是化学变化,所以二者本质不一样.
2.答案:①实验室不能用加热NH 4Cl 的方法制取NH 3,因为生成的NH 3和HCl 遇冷会很快在试管上部重新结合生成NH 4Cl,无法得到NH 3。

②NH 4HCO 3受热分解还可以产生CO 2,从而引入新的杂质。

但可以用碱石灰除去CO 2后再收集NH 3。

1.下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Cl 2(饱和食盐水) 无色喷泉
B .NH 3(H 2O 含石蕊) 蓝色喷泉
C .HCl(H 2O 含石蕊) 红色喷泉
D .CO 2(NaOH 溶液) 无色喷泉
2.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3 )。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B.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OH-===CO错误!+H2O
C.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OH-===NH3↑+H2O
D.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NH错误!△H2O+NH3↑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元素均呈-3价
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错误!+OH-△NH3↑+H2O 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6.A是一种白色晶体,受热分解生成B、C两种无色气体,C的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

若在圆底烧瓶中分别收集干燥的气体B、C,然后将收集满气体的烧瓶按右图所示装置组装,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分别得到蓝色喷泉
和红色喷泉。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B与C两气体相遇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浓NaOH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工业上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解析: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无法形成喷泉,A不正确;NH3、HCl 极易溶于水,而使烧瓶内压强减小,从而形成喷泉;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也会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喷泉.
2.A 解析: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与NH3反应生成了固体NH4Cl而产生白烟,A正确;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会出现白烟,但是仍然发生反应生成(NH4)2SO4,B不正确;NH3·H2O能与大多数的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故C不正确;NH3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弱碱NH3·H2O,但NH3本身不是碱,D不正确。

3.C 解析: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必须稍向下倾斜,C不正确.
4.D 解析:A中的氨水应写化学式,A不正确;B中Na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HCO错误!+OH-===BaCO3↓+H2O;C中HCO错误!应参与反应:NH错误!+HCO错误!+2OH-错误!NH3↑+2H2O+CO错误!;D项正确。

5.C 解析:根据铵盐的有关知识逐一分析判断。

选项A中,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如硝酸铵);选项B中,所有的铵盐都易溶于水,铵盐里除NH错误!中的N呈-3价外,还可能含有其他价态的氮元素(如NH4NO3中的N有-3、+5两种价态);选项C中,铵盐与碱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

即加热时,生成NH3,不加热时,往往生成NH3·H2O;选项D中,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

6.答案:(1)NH4Cl (2)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3)NH+,4+OH-错误!NH3↑+H2O
(4)N2+3H2错误!2NH3
解析:由题意“A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且B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可知B为NH3,C能形成红色喷泉,则C为HCl气体,从而推知A为NH4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